- 年份
- 2024(5476)
- 2023(7559)
- 2022(6482)
- 2021(5703)
- 2020(4775)
- 2019(10589)
- 2018(10169)
- 2017(18917)
- 2016(10626)
- 2015(11220)
- 2014(10761)
- 2013(10494)
- 2012(9584)
- 2011(8716)
- 2010(8407)
- 2009(7465)
- 2008(7175)
- 2007(6156)
- 2006(5365)
- 2005(4500)
- 学科
- 济(43227)
- 经济(43184)
- 业(27191)
- 管理(27047)
- 方法(21094)
- 企(19959)
- 企业(19959)
- 数学(19489)
- 数学方法(19332)
- 农(12638)
- 学(10802)
- 中国(10592)
- 财(10368)
- 地方(9784)
- 贸(9554)
- 贸易(9551)
- 易(9294)
- 农业(9159)
- 业经(8955)
- 环境(7572)
- 技术(6791)
- 制(6349)
- 务(5916)
- 财务(5913)
- 财务管理(5904)
- 融(5856)
- 金融(5855)
- 产业(5762)
- 划(5672)
- 银(5639)
- 机构
- 大学(149462)
- 学院(148430)
- 济(61287)
- 经济(60350)
- 研究(55329)
- 管理(54479)
- 理学(48722)
- 理学院(48046)
- 管理学(47069)
- 管理学院(46806)
- 中国(39602)
- 科学(38905)
- 农(37488)
- 京(31480)
- 业大(30548)
- 农业(30191)
- 所(30017)
- 研究所(28330)
- 财(24647)
- 中心(24529)
- 财经(20636)
- 江(20550)
- 农业大学(20484)
- 院(19842)
- 经济学(19634)
- 经(19042)
- 北京(19007)
- 科学院(18558)
- 范(18294)
- 经济学院(18155)
- 基金
- 项目(114453)
- 科学(89439)
- 基金(85496)
- 家(80122)
- 国家(79550)
- 研究(72279)
- 科学基金(66112)
- 社会(47814)
- 自然(46422)
- 基金项目(46219)
- 社会科(45494)
- 社会科学(45481)
- 自然科(45401)
- 自然科学(45385)
- 自然科学基金(44602)
- 省(43698)
- 划(38641)
- 资助(34141)
- 教育(32511)
- 重点(26884)
- 编号(25781)
- 计划(24789)
- 发(24740)
- 部(24717)
- 创(24077)
- 科研(23194)
- 创新(22689)
- 科技(22232)
- 国家社会(21115)
- 业(20872)
共检索到202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会敏 张蓉蓉 许明祥 张圣民 李彬彬
【目的】研究陕西渭北地区土壤电导率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渭北地区土壤盐碱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陕西渭北土壤盐碱化集中的区域富平县、临渭区、蒲城县、大荔县、合阳县共选择28个农田土壤作为监测点,按土壤表层盐分含量的高低,分为高含盐量区和低含盐量区,分别于2015年8月(夏季)、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2月(冬季)、2016年5月(春季)测定监测点土壤电导率、含水量和温度。【结果】1)土壤电导率在高含盐量区年内动态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在低含盐量区动态变化为春季>夏季>秋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洪义 史舟 程街亮 李艳
【目的】以海涂围垦区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利用EM38大地电导率仪在地表不同高度测量的土壤表征电导率预测土壤不同深度土层剖面的电导率。【方法】利用EM38电导率线性响应模型结合Tikhonov正则化能较好解决病态矩阵的线性反演问题。利用该方法来预测土壤剖面电导率,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最后通过偏差变化法增加噪声利用局部灵敏度分析法来评价模型的灵敏度。【结果】研究发现,土壤剖面平均电导率和地表不同高度平均表征电导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能利用表征电导率较好的预测剖面平均盐分。线性模型不仅能较好的预测土壤剖面电导率的变化趋势,而且在数值上也能较好的预测电导率的大小,平均预测误差在40%左右。相对预测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昭隆 刘会芳 赵帅翔 马海龙 张翠英 段志平
为研究不同类型土壤的电导率在不同氮肥浓度投入后的时空变化规律,进一步了解土壤电导率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DDSJ-308电导率仪对3种类型土壤不同土层深度和不同时间的电导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3种类型土壤的电导率随氮肥投入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相同氮肥投入浓度条件下,沙土各土层电导率变化较大,15~20 cm土层的电导率值最高;壤土与黏土不同土层间电导率变化较为一致,在低氮肥浓度投入时,同一土层电导率变化幅度较小,且黏土的电导率稳定性高于壤土.在氮肥累积条件下,不同土壤类型电导率随时间的延长表现为沙土各土层电导率不断下降,表层土壤下降幅度较大,底层土壤变化不显著;壤土各土层土壤电导率逐渐升高,表层土壤增加幅度最大;黏土各土层电导率增幅不大.本研究表明,过高的氮肥投入会显著增加不同类型土壤土层的电导率值,进而加重土壤盐渍化程度,制约作物的正常生长,因此,结合土壤电导率监测并适当减少氮肥投入是降低土壤盐渍化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土壤类型 电导率 氮肥 土壤盐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宇瑞
基于电流 -电压四端法的“polar- dipole array”形式 ,以壤土作为研究对象 ,对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盐分与土壤电导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土壤盐分和含水率 2个相关因素中 ,土壤盐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较土壤含水率要大得多
关键词:
土壤电导率 土壤含水率 土壤盐分 测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学军 巨晓棠 张福锁
氮肥作基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中获得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作物对基肥氮的反应取决于土壤肥力条件及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本研究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尿素一次基施对高肥力草甸褐土中无机氮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冬小麦播前尿素作基肥施入土壤后首先影响表层土壤 (0~ 2 0 cm)无机氮的动态。施氮4 d后土壤铵态氮达到高峰 ,随后的 10 d内迅速下降至对照水平 ;而土壤硝态氮一直平稳升高于施肥后 14d左右达到最大值 ,以后直到冬灌前均无明显变化。说明本试验条件下土壤中尿素的水解和硝化作用在 2周内基本完成。小麦生长期间土壤剖面中铵态氮的含量一直保持较低水平 ,几乎不受施氮水平的影响。而土壤 0~10...
关键词:
尿素 草甸褐土 无机氮 硝态氮淋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康璇 王雪梅 赵枫
本文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品采集,室内分析及统计分析对土壤p H值与电导率的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p H值在20~40 cm土层具有较大变幅,且值大于0~20 cm土层,而电导率在0~20 cm土层变化显著,且数值高于20~40 cm土层。2土壤电导率和20~40 cm土层p H值的空间分异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0~20 cm的土壤p H值主要受随机性因素的影响,造成土壤p H值具有一定程度的空间变异性。3研究区土壤电导率的高值集中分布在东部,土壤电导率由渭-库绿洲冲、洪积扇平原的中部向外递增。在0~20 cm土层中,研究区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琦 李民赞 汪懋华
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的 ,基于电流 电压四端法的便携式土壤电导率 (EC)在线测试仪的开发情况。该测试仪包括土壤电导率传感器、控制与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等。传感器有 4个电极 ,2个用于向土壤中输入恒流 ,另外 2个用于检测与土壤电导率密切相关的电压降 ;控制与数据采集器把传感器产生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计算并显示电导率 ;计算机应用软件把接收到的数据存入MicrosoftAccess数据库。在实验室土槽内对该测试仪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并与电导率仪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传感器输出电压与电导率仪测量值变化趋势一致 ,采用多种非线性数学模型对各组数据进行了曲线拟合 ...
关键词:
土壤 电导率 四端法 精细农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艳玲 马道坤 曾庆猛 林剑辉 孙宇瑞
为获取建立溶质运移模型所需的土壤溶质浓度参数,根据土壤溶液电导率与溶液浓度c的线性关系,应用电流电压四端法,研制出一种多点土壤电导率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硬件部分自行设计的四针微型探头可减小对溶质运移的扰动,且可高密度分布在土壤中;连接8路电导率探头和1路温度探头的高精度数据采集器DAB能够实现8通道土壤电导率测量及温度辅助测量,并可通过485总线接口实现系统规模的扩展。采用VC开发的监测显示平台能够完成采集器参数设置,数据采集、显示与存储功能。通过对采集器通道和探头的标定,有效解决了多点土壤电导率实时监测的一致性问题。标定试验结果表明,数据采集器8通道电导测量值与标准电导的相关系数为0.999...
关键词:
多点测量 土壤电导率 四端法 监测系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巧霞 朱端卫 张观长
采集具有次生盐渍化特征的大棚土壤,对土壤浸提液电导率和盐分化学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浸提液总盐含量(SSC)、Cl-和Ca2+是影响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主要因素,NO3-、K+和Na+对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直接效应并不明显,而主要通过其它各化学性质要素的影响产生间接效应,使其与土壤浸提液电导率间仍有较大的相关系数;土壤浸提液离子强度与其电导率亦显著相关,并可表示为I=0.0176EC。
关键词:
大棚 土壤盐分 电导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清 王文娥 胡笑涛 王旭庆 王世隆
为探索土壤含盐量及施肥量对土壤溶液养分供给的影响,以土壤电导率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3种土壤含盐量、4种设计含水率和4种浓度K_2SO_4溶液共48种工况下土柱试验(S1~S48),采用5TE传感器连续观测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分析土壤含盐量、施肥浓度对不同含水率时土壤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盐量较高时,高盐度会影响介电常数ε和含水率θ的关系,造成5TE测得含水率偏高;定义盐度指数为土壤电导率σ_b随体积含水率θ的变化率,可通过盐度指数X′_s修正含水率θ,修正后含水率的精度可达±2%;当土壤被电导率为0 mS/cm的溶液润湿时(未施肥),初始盐度指数X′_(si)并不为零,这说明土壤自身会溶解出来一部分养分,且当土壤养分充足时,不可忽略土壤自身本底值对电导率的贡献。因此,在施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土壤的含盐量差异,进行合理施肥,避免因盲目施肥造成土壤养分利用率低下以及肥料的浪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尔琪 张红旗 许咏梅
土壤含盐量和电导率是调查评价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两种指标,进行两者关系的定量探讨是解决土壤盐渍化快速诊断问题的前提。本文以伊犁新垦区为例,采用传统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分段函数等对土壤含盐量和电导率关系进行回归拟合,同时应用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作为辅助数据对两者进行分区线性拟合,并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随着全盐量的增加,土壤全盐量和电导率呈现一定的非线性关系,以土壤全盐量为阈值的分段函数拟合效果优于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其RMSE小于后两者;以土地利用类型作为辅助数据进行的分组拟合结果优于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的效果,也略优于分段函数的拟合精度。该方法在宏观尺度上为快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珊 李启权 王昌全 蒋欣烨 罗丽婷 方红艳 秦畅
掌握土壤性质的剖面分布特征是认识土壤元素分布与迁移的重要前提。基于134个土壤剖面的523个采样数据,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分析了成都平原西部1m深土壤全磷的剖面分布特征,并揭示了成土母质、土壤类型(亚类和土属)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全磷剖面分布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成都平原西部土壤全磷含量较高;0~20cm土壤全磷均值含量为0.89g/kg,显著高于20~40cm(0.59g/kg)、40~60cm(0.48g/kg)和60~100cm(0.48g/kg)土壤全磷均值含量。各层土壤全磷具有一致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趋势。土壤全磷块金系数在30.65%~68.24%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其空间变异受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影响。不同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全磷均呈现出表聚趋势。成土母质、亚类、土属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研究区土壤全磷空间变异的重要因素,可分别独立解释其9.6%~32.3%、6.0%~16.9%、8.9%~32.6%和4.2%~6.1%的空间变异。在土壤分类单元中,土属的解释能力大于亚类,可作为探究影响成都平原区土壤全磷剖面分布的基本分类单元。成土母质与土属的解释能力相近,是影响研究区土壤全磷剖面分布的主控因素。
关键词:
全磷 剖面 影响因素 成都平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欣如 查建军 张明珠 孙庆业
【目的】本文探讨了酸性矿业废水对农田土壤剖面孔隙水中N、S转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酸性矿业废水污染下农田土壤剖面孔隙水中6种参与N转化(编码氨氧化酶的基因amoA-AOA和amoA-AOB,编码亚硝酸还原酶的基因nir K和nir S,编码氧化亚氮还原酶的基因nos Z)和S转化(编码亚硫酸盐还原酶的基因dsr B)的功能基因丰度。【结果】剖面深度对孔隙水中6种功能基因的丰度影响较小; amoA-AOA与amo A-AOB丰度的比率随剖面深度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从0~20 cm层的5. 04增加到100~150 cm层的38. 92; nirK基因丰度整体水平低于nirS。孔隙水中5种参与N转化的功能基因之间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amo A-AOA基因丰度与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 430,P
关键词:
酸性矿业废水 土壤剖面 孔隙水 功能基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程达 孙向阳 张林 李志刚 阿拉塔
采用开放式样杆方法,对干旱土纲的4种土壤类型(栗钙土、灰钙土、粗骨土、山地灰褐土)进行土壤剖面CO2通量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在0~60cm深度范围内土壤剖面CO2通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60cm为转折点,之后,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2)土壤剖面CO2通量平均值为660μmol/(m2·h),在-9076~16988μmol/(m2·h)范围内变化,如果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发生改变(0~70cm深度),将可能有254.6t/(km2·a)CO2从土壤向大气释放。3)土壤种类不同,CO2通量明显不同,森林土壤释放量大于草原土壤。4)在通量-深度曲线中,各土壤类型均出现1~2个拐点,变化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会利 王绍能 宋贤冲 秦丽玲 唐林峰 叶建平 曹继钊 邓小军
通过分层采集水青冈林0~100 cm土壤剖面样品,测定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分析其垂直分布特征,并通过相关分析探讨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机械组成等物理性质及土壤pH值、速效养分等化学性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青冈林地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28.66~76.75 g/kg和5.52~10.77 kg/m2,且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大致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0~20 cm土层有机碳总含量和有机碳密度最大,分别占据整个土壤剖面的33.82%和27.94%,具有明显的表聚性;水青冈林地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1~1.05 g/cm3和54.58%~73.16%,0~20 cm土层其值与其他土层差异显著;水青冈林地各级粒径土壤颗粒含量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砂粒(53.51%)>粉粒(29.93%)>粘粒(16.56%),土壤质地为砂质壤土;水青冈林地不同土层土壤p H值的平均值为4.16,且土层之间变幅很小;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养分平均含量分别为309.48 mg/kg、1.61 mg/kg和40.81 mg/kg,其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趋势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相似;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均与p H值、粘粒(
关键词:
水青冈 土壤有机碳 垂直分布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