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7)
2023(10665)
2022(9412)
2021(8836)
2020(7251)
2019(17068)
2018(16913)
2017(32961)
2016(17750)
2015(19760)
2014(19721)
2013(19640)
2012(17776)
2011(15991)
2010(15823)
2009(14213)
2008(13388)
2007(11417)
2006(10060)
2005(8435)
作者
(50754)
(42072)
(41791)
(39949)
(26933)
(20235)
(18965)
(16682)
(16183)
(14781)
(14698)
(14121)
(13322)
(13093)
(13059)
(12640)
(12506)
(12505)
(11955)
(11836)
(10382)
(10104)
(10032)
(9527)
(9407)
(9287)
(9253)
(9225)
(8367)
(8288)
学科
(71590)
经济(71518)
管理(49145)
(44894)
(36780)
企业(36780)
方法(32814)
数学(28593)
数学方法(28248)
中国(20240)
地方(18596)
(18331)
(15894)
(15800)
业经(15579)
农业(12572)
环境(11916)
理论(11758)
(11741)
贸易(11732)
(11327)
(11264)
(10614)
技术(10548)
(9717)
(9586)
财务(9528)
财务管理(9511)
教育(9148)
企业财务(8992)
机构
大学(248132)
学院(245517)
管理(101448)
(93311)
经济(90993)
理学(88995)
理学院(87921)
管理学(86328)
管理学院(85884)
研究(81271)
中国(57844)
(53471)
科学(53017)
(40475)
(39755)
业大(37801)
(37577)
中心(36734)
研究所(36631)
(34341)
(34227)
师范(33939)
北京(33558)
财经(33281)
(30422)
(30387)
农业(29267)
(28392)
师范大学(27893)
经济学(27132)
基金
项目(178796)
科学(140958)
基金(130247)
研究(129302)
(113561)
国家(112671)
科学基金(97705)
社会(80848)
社会科(76611)
社会科学(76591)
基金项目(71121)
(69387)
自然(65266)
自然科(63745)
自然科学(63731)
自然科学基金(62546)
(58739)
教育(58248)
编号(52648)
资助(52428)
成果(41465)
重点(39320)
(38448)
(37653)
(36713)
课题(35706)
创新(34209)
科研(33990)
大学(33083)
教育部(32889)
期刊
(99452)
经济(99452)
研究(71316)
中国(42051)
学报(38637)
科学(36645)
管理(35480)
(33424)
大学(28918)
(28047)
学学(27139)
教育(26114)
农业(23621)
技术(20894)
(17115)
金融(17115)
业经(16390)
经济研究(15064)
财经(14822)
图书(14800)
问题(14625)
科技(12841)
理论(12586)
(12454)
资源(12439)
实践(11847)
(11847)
(11727)
现代(11711)
(11530)
共检索到343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邢海虹  马彩虹  
基于RS与GIS技术,采用分形理论对渭北台塬县级城市空间扩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台塬区县级城市加速扩张,总面积扩大了2.86倍,年均增长率达8.7%。1990,2000,2010年县级城市空间形态分维值均值分别为1.08,1.09,1.21,变异系数分别为3.06,3.09,3.93,城市空间形态总体简单但渐趋复杂且不断分化。异速生长模型标度因子b值均小于1,人均城市空间较为合理但远未达到最优状态。1990—2000年城市以填充型扩张为主,2000—2010年以外延型扩张为主,用地集约性呈下降趋势。空间上,铜川塬、宝鸡塬扩张较快,人地关系较差;咸阳塬扩张最快,人地关系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凤珍  蒙永胜  
笔者基于1994—2009年间县级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财政支出对转移支付变动的"非对称性"反应。通过分析转移支付对财政支出、收入及不同支出项目是否具有"双向"且对称的粘蝇纸效应,得出转移支付引发财政支出扩张的机理。实证结论表明,县级财政支出对无条件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的变动呈现"双向"变动但不对称,其中,无条件转移支付的增减都会引发财政支出不断扩张,但税收返还的减少有助于缩小财政支出规模;一次性总额拨款和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扩张没有刺激作用;县级地区面临转移支付收入波动时会通过调整支出结构的方式满足特定支出需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换兆  郝寿义  
我国自1996年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经济总量的提升加速城市空间的扩大,大量占用非城市建设用地,而现有自然承载力的限制使得城市化快速发展与城市空间的扩张对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文章构建了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模型,分析动态城市化对不同行为主体的影响,提出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式概念,以推动和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的健康、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单玉红  朱欣焰  
借助GIS技术,本文构建了包含微观智能主体和环境主体的城市居住空间演化的多主体模型,旨在探讨城市居住空间增长的过程中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消长规律。模型分析总结了城市居住空间增长过程中城市居民、住宅开发商和城市政府的目标函数,认为城市空间扩张形态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主要取决于土地市场发育状态的不同阶段及城市政府的土地利用决策。通过调整城市政府主体的土地利用和环境政策设定了城市居住空间扩张的紧凑型、松散型和适度型3种情景类型,以ArcGIS和VC为运行环境实现情景模型,为城市政府的土地利用规划政策提供事前指导。以武汉市的洪山和武昌两区为实验区,分别模拟了基于3种规定情景下1998-2008年期间的居住空间演化情况,并与实验区居住空间的实际演化情况进行了形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社会效用的概略对比分析,结论为实验区1998-2008年的居住空间扩张基本属于适度型,但尚需要加强城市的内城市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直民  鲍海君  彭毅  黄莉  
研究目的:梳理城市地下空间研究与实践的进展,构建城市地下空间研究范式框架及其演进路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演绎归纳法。研究结果:(1)地下空间研究范式已经从建筑附属物范式转移到资源利用范式,并将进一步扩张到时空发展范式;(2)地下空间研究范式演进既有不同学科之间的范式转移,也有同一学科体系下循序渐进的范式扩张;(3)新的研究范式没有完全推翻原有范式,而是体现了与原有范式的包含、继承与交叉。研究结论:地下空间研究范式符合土地科学学科的演进规律,受土地科学学科范式的指导和约束,可以采用土地科学学科理论来加以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直民  鲍海君  彭毅  黄莉  
研究目的:梳理城市地下空间研究与实践的进展,构建城市地下空间研究范式框架及其演进路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演绎归纳法。研究结果:(1)地下空间研究范式已经从建筑附属物范式转移到资源利用范式,并将进一步扩张到时空发展范式;(2)地下空间研究范式演进既有不同学科之间的范式转移,也有同一学科体系下循序渐进的范式扩张;(3)新的研究范式没有完全推翻原有范式,而是体现了与原有范式的包含、继承与交叉。研究结论:地下空间研究范式符合土地科学学科的演进规律,受土地科学学科范式的指导和约束,可以采用土地科学学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荣增  
基于中国2003—2017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城市扩张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效应,研究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城市扩张对经济增长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城市规模来看,大中城市的城市扩张对经济增长质量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小城市则由于人口规模小,难以形成有效的集聚效应而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作用不明显;从区域范围来看,东部地区的城市扩张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而中西部地区城市扩张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弱。因此,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应充分注重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考虑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城市扩张效应和不同区域城市扩张效应的差异,实现城市扩张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邱孟龙  曹小曙  周建  冯小龙  高兴川  
【目的】通过探究渭北黄土旱塬区粮食单产在县域尺度上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为小尺度粮食单产及其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异研究、区域粮食单产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空间自相关、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研究渭北黄土旱塬区典型粮食主产县陕西彬县粮食单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异。【结果】彬县粮食单产的Moran’s I指数为0.328,显著性检验的Z值为5.51,呈北高南低的局部空间集聚特征。坡度、耕层厚度、土壤有机质、道路密度和施肥成本对彬县粮食单产具有正向影响,土壤类型、侵蚀程度和地下水埋深对彬县粮食单产具有负向影响,各解释变量回归系数的相对极差范围为0.55—14.11。空间上,耕层厚度、土壤类型、侵蚀程度、土壤有机质和道路密度对彬县南部、东南部梁峁丘陵沟壑区粮食单产的影响强于北部黄土旱塬区,而坡度、地下水埋深和施肥成本则表现出相反的空间非平稳性特征。OLS模型回归系数的显著性与GWR模型回归系数的相对极差呈负相关关系。GWR模型的R2比OLS模型提高了0.04,AIC值减少了11.04。【结论】彬县粮食单产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施肥成本和地下水埋深是渭北黄土旱塬区县域粮食单产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同一影响因子在县域内的不同空间位置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且各影响因子对粮食单产影响程度的空间非平稳性是导致OLS模型回归系数显著性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GWR模型在空间非平稳性数据建模方面的解释能力与估计精度都优于OLS模型,且能够实现模型估计参数的空间可视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阳晓  朱翔  贺清云  
从空间区位条件视角研究城市群的城市用地扩张规律和机制,对于科学编制城市群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结合2000、2005、2010和2015年遥感影像提取的城市用地信息,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区位条件与城市用地扩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城市群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城市用地扩张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研究期内城市群的城市用地扩张强度呈先加强后减弱的趋势。②对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进行强弱交互区域的划分,强交互区呈现向外扩张的趋势,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城市群内部的聚合力不断增大。③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对周围城市用地扩张有正向推动作用,其中强交互区内的城市用地扩张强度受中心城市作用力推动效果明显强于弱交互区。④80%以上的新增城市用地集中在高速公路沿线10 km范围内,交通网络对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具有引导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德珩  罗丽姿  
城市扩张与城市转型交织体现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碳排放对城市的外部约束,城市规模的控制与城市结构的调整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文章通过对城市扩张与转型对碳排放影响机制的梳理,利用模型计算了重庆市直辖以来的城市扩张与转型程度和碳排放量,并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城市扩张转型对碳排放的中短期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景奇  周思静  修春亮  
研究目的:梳理中国五大区域级城市群近20年间空间扩张的过程和规律,进而对比五大区域级城市群在空间扩张协同性上的差异。研究方法:通过对DMSP/OLS与NPP-VIIRS两种夜间灯光数据的融合,分析研究区1998—2017年空间扩张动态变化,在对其扩张速度、质量和内部关联测算的基础上,对比2003年、2008年、2013年、2017年4个时点空间扩张的协同水平。研究结果:(1)五大区域级城市群空间扩张的协同性整体上升,但群间差异大;(2)城市数量少的中小规模城市群空间扩张协同性更高;(3)中小规模城市群中,双核心城市群比单核心城市群在协同发展上更具优势。研究结论:中国区域级城市群的发展应根据城市群的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在规划上促进土地的联合开发利用,增强用地空间增长的协同性,进而实现城市群整体有序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严亚磊  于涛  陈浩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采用阈值法、位序规模法则、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2002—2017年中国国家级城市群的发展阶段、空间扩张特征及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国家级城市群发展阶段分为由初级到高级的趋向集聚、集聚加速、集聚衰减、趋向分散4个阶段,趋向集聚和集聚加速阶段的城市群空间扩张多为中心城市引领,全域夜间灯光均值增速较快,处于开发建设热潮;集聚衰减和趋向分散阶段的城市群空间扩张多为外围城市引领,全域夜间灯光均值较高,土地整体开发强度较高。不同阶段城市群空间扩张的动力机制有所异同,资源供给、固定资产投资均是4个阶段的主要动力,区位条件和人口增长是趋向集聚阶段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工业发展是集聚加速和集聚衰减阶段的主要动力,文教水平是趋向分散阶段的主要动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池伟  刘影  李鹏  姜鲁光  
论文基于改进后的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系数和城市紧凑度,利用49个高铁城市2004、2013年城市人口和城区面积等数据,对中心城市的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高铁新城和母城的空间位置关系选取4个案例城市进行新城建设与规划的适宜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高铁新城中心城市的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协调性较弱,以土地快速扩张为主,占65.31%,相应地人口与城市用地分别占55.01%、58.13%;其次是人地基本协调型,数量为13个,相应地拥有39.75%的人口和33.57%的城市建设用地。2)在高铁战略下新建的案例高铁新城主要分为"飞地式"、"城市副中心式"和"双城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莫长炜  林月萍  王燕武  
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速度十分迅速。但与此同时,不少城市空间扩张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显露无遗。既有研究认为土地财政是造成中国城市空间扩张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利用夜间卫星灯光和人口密度数据,本文构建了2005—2013年中国285个城市的空间扩张质量指数,并从产业集聚视角实证检验了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土地财政是否导致城市空间扩张质量下降取决于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产业集聚水平较低时,土地财政将引致城市空间低质量扩张;(2)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影响以及产业集聚的调节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要素集聚能力较弱、依靠大面积土地出让的城市较为显著。政府尤其要警惕和重视这些地区的土地财政与城市空间低质量扩张问题。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要素集聚能力较强的城市,土地财政与城市空间高质量扩张并不矛盾。应理性看待土地财政对城市空间扩张质量的作用,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应当加以区别对待。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焦利民  唐欣  刘小平  
在城市群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扩张表现出不同的时空特征。从城市群视角研究城市扩张的时空规律,对于理解城市扩张与城市群网络化组织结构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基于交通网络、引力模型和空间句法模型,结合1980、1990、2000和2010年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建设用地扩张信息,计算城市扩张强度与速度指标;采用核心城市可达性与空间相互作用力强度分析城市的交通网络区位;采用空间句法模型计算城市交通网络的通达性和城市在城市群交通路网中的地位。结果表明:城市扩张强度与核心城市可达性、核心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力强度、空间句法变量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城市扩张速度与上述指标在第一阶段(1980-1990年)和第二阶段(1990-2000年)呈正相关关系;但在第三阶段(2000-2010年)整体表现为负相关,分布在城市群外围、交通路网联系程度较低的城市扩张速度更快,呈现出空间收敛的趋势。表明城市群中的城市空间联系在城市扩张中起到重要但又不断演变的作用,研究结果对于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和其他城市群城市扩张调控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