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0)
2023(10713)
2022(9703)
2021(9266)
2020(7748)
2019(17889)
2018(17761)
2017(34360)
2016(18976)
2015(21199)
2014(21410)
2013(20989)
2012(19066)
2011(17093)
2010(17026)
2009(15341)
2008(14821)
2007(12874)
2006(11239)
2005(9523)
作者
(54528)
(44999)
(44733)
(42636)
(28345)
(21845)
(20279)
(18065)
(16997)
(15931)
(15648)
(14909)
(14147)
(14121)
(13883)
(13712)
(13596)
(13371)
(12779)
(12724)
(11325)
(10929)
(10837)
(10198)
(10126)
(10114)
(10006)
(9793)
(9126)
(9014)
学科
(72007)
经济(71935)
管理(53578)
(49510)
(42184)
企业(42184)
方法(35623)
数学(30111)
数学方法(29734)
(19272)
(17454)
中国(16922)
(16432)
业经(16337)
地方(15929)
理论(13422)
农业(12885)
环境(12388)
(12310)
(11913)
(11639)
财务(11571)
财务管理(11547)
(11498)
贸易(11494)
技术(11166)
(11107)
企业财务(10958)
(10717)
教育(10149)
机构
大学(263063)
学院(262166)
管理(108980)
(95322)
理学(94357)
理学院(93305)
经济(92956)
管理学(91695)
管理学院(91237)
研究(85495)
中国(61674)
(56728)
科学(56049)
(43103)
(42530)
(40652)
业大(40330)
研究所(39134)
中心(38498)
(36788)
(36667)
师范(36345)
北京(36014)
财经(35006)
(31820)
(31757)
农业(31716)
(31026)
师范大学(29544)
技术(27808)
基金
项目(185874)
科学(145201)
研究(135615)
基金(132876)
(115723)
国家(114745)
科学基金(98562)
社会(82900)
社会科(78375)
社会科学(78349)
(73931)
基金项目(71976)
自然(65533)
自然科(63930)
自然科学(63915)
自然科学基金(62713)
(61908)
教育(61845)
编号(55848)
资助(55008)
成果(44419)
重点(41223)
(40052)
(39166)
课题(38573)
(37999)
科研(35485)
创新(35383)
项目编号(34182)
大学(34105)
期刊
(105658)
经济(105658)
研究(72707)
中国(45956)
学报(41819)
科学(39417)
管理(37560)
(36473)
(31657)
大学(31291)
教育(30369)
学学(29181)
农业(26210)
技术(23082)
业经(17653)
(17172)
金融(17172)
财经(15540)
经济研究(14990)
图书(14884)
科技(13812)
资源(13532)
(13251)
理论(13160)
问题(13153)
(13057)
技术经济(12762)
实践(12429)
(12429)
(12224)
共检索到370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新  李梅  庞金成  张雯怡  黄强  
为减缓三门峡库区生态、环境、社会灾害而实施了渭、洛河下游近期治理工程,对其进行的后评价认为:渭、洛河下游近期治理工程基本达到了工程规划的目标,改善了当地环境,减缓了灾害的发生,为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创造了基本条件。通过工程的前期工作评价、经济评价、影响评价和目标评价分析,认为该工程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财务效益较差;工程是因险因急而设的治标项目,需不断投入才能持续缓解当地灾害的发生。本研究基于实测资料建立的防洪工程效益和河道减淤效益量化计算方法,可为以防洪效益、生态效益为主的工程效益计算提供借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金先  梁亚  许坎坎  
对小清河现状水文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治理工程项目进行投资估算及经济、社会效益评价,以研究社会公益项目前期论证及评估方法,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重军  苑志杰  
在分析通信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含义、必要性、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构建了通信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评价、实施过程评价、效益和效果评价、影响评价和持续性评价等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后评价实践,对包括逻辑框架法、对比法、成功度法等的通信工程项目后评价常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解决后评价指标权重分配、定性指标定量化、多指标评价结论综合汇总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语义判断和模糊判断的综合后评价方法。最后,论述了通信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组织实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兵  臧玲  苗长虹  
文章着重分析了伊洛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认为其流域经济从上游、中游到下游明显呈梯次升高的特征,城乡差异、地质地貌、自然资源、交通基础设施和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空间耦合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兵  臧玲  
伊洛河流域复杂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悠久的开发历史,使其具有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地域经济。基于伊洛河流域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应坚持以经济发展优先、富县与富民相结合、各区段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等为基本原则,以优化农业空间生产结构、改善经济网络结构、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引导农村工业发展和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等为战略重点实施流域开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桂莲,郝芳华,刘昌明,张雪松  
SWAT是一个具有很强物理机制的长时段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它能够利用GIS和RS提供的空间数据信息,模拟复杂大流域中的径流成分。本文应用SWAT模型对基流进行模拟,分别采用1992~1996年和1997~1998年洛河流域卢氏水文站逐年、月实测径流资料进行模型校准和验证,确定模型的敏感性参数:径流曲线数、地下水再蒸发系数、土壤蒸发补偿系数和植物蒸发补偿系数;并借助滤波技术对实测径流进行基流分割。将滤波分割的基流与SWAT模拟值进行对比,采用线性回归系数(R2)和Nash-Suttclife模拟系数(Ens)对SWAT模型进行评价,其结果月基流R2为0.76,Ens为0.75,模拟精度较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始建于1982年,分三期建设、两次增容,拥有2台300兆瓦亚临界发电机组、2台320兆瓦亚临界发电机组、2台630兆瓦超临界发电机组,现装机容量为2500兆瓦,年发电能力达210亿千瓦时,为华东地区主力火力发电厂之一。拥有500千伏、220千伏升压站各一座,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高喜珍  韩洁  
公共工程项目是为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而投入一定公共资源建设的固定资产项目。对公共工程项目实施后评价可以强化公共投资监督体系,提高公共工程项目决策水平和公共资金利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元林  
历史时期黄渭洛汇流区河道变迁频繁,崩蚀塌陷不断,沿岸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与河患争田夺地。时至今日,三河河患频仍,利用三河丰富的水资源兴利除弊,进行综合开发,已是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建国  
本文在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黄河下游高堤悬河的大系统治理方案 ,同时结合废黄河河道的开发利用 ,提出有利于我国中、东部地区黄河下游河段的综合治理方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兆存  秦耀辰  金生  
从防灾观点出发,从河道的水动力学特性入手,研究决定黄河下游河道水动力学特性的因素,找到河道水动力学特性和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水流运动和泥沙输移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黄河下游河道的泥沙运动特性,对于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化特性作了探讨,对于治理黄河提出了建议。和黄河下游河道紧密联系的下游滩区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科学的问题,而且是和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问题相关的一个综合性问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解决滩区问题的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罗岚  冯文强  谢坚勋  何清华  
基于235份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AMOS软件对重大工程项目治理机制对项目成功影响假设模型进行验证,讨论合同治理机制、关系治理机制和行政治理机制的关系,进而分析项目治理机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重大工程的合同治理机制、关系治理机制与行政治理机制均能提高治理绩效,从而实现项目成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光增云  唐卫平  马群智  
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内容、效益分析等方面论证了项目的可行性。项目规划营造林38.9万hm2,总投资12.77亿元。经测算,项目实施后,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分别为44.17,18.95,103.75亿元,综合效益达166.87亿元,而且使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琳   魏天兴   张晓明   缪今典   李亦然  
【目的】探究土地利用变化有利于识别水沙变化原因,对流域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与改进具有指导意义。【方法】以黄土高原北洛河上游为研究区,基于GEE与PIE-Engine平台获取1990—2020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数据,从地类转移、植被覆盖度(FVC)、土地利用强度(LUI)及景观格局(平均斑块面积AREA_MN、聚合度指数AI、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形状指数LSI)4方面描述北洛河上游各县域土地利用情况,并结合水沙数据探究土地利用与水沙的相关关系。【结果】(1)2000年后北洛河上游农田向草地、森林转移,其面积减幅达79.05%,其中“农田→森林”集中分布于吴起县东南部,“农田→草地”在定边县分布最为密集。(2)2000—2020年流域FVC迅速增加,吴起县整体FVC高于定边县同期水平;定边县LUI变化较吴起县存在滞后性,但二者均在2010—2020年间明显下降。(3)2000年前后年径流、输沙减少率分别为46.68%、81.83%;2000—2020年来沙系数0.42小于1990—2000年来沙系数0.80。(4)FVC与水沙量呈显著负相关,森林AREA_MN、AI分别与径流量、输沙量呈显著正相关,森林LPI、LSI与径流量、森林LSI与输沙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北洛河上游水沙与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关系密切,不同县域地表覆被与用地强度差异明显,在退耕还林(草)驱动下该地区土地总体变化趋势有助于削减径流泥沙。研究结果将为流域土地利用与黄土高原径流泥沙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剑华  
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推荐的《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方法(讨论稿)——企业经济评价》(以下简称《评价方法》)规定,为了分析“不确定因素对工程项目的影响,需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盈亏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第十七条)。所谓概率分析,“是使用概率来研究预测不定因素和风险因素对项目经济效果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评价方法》第二十条)。对于盈亏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人们一般都比较熟悉。这是因为这两种分析方法比较简单,而且在传统计算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尤其是传统习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