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71)
- 2023(3733)
- 2022(3059)
- 2021(2898)
- 2020(2179)
- 2019(5027)
- 2018(4783)
- 2017(8900)
- 2016(5002)
- 2015(5566)
- 2014(5672)
- 2013(5861)
- 2012(5663)
- 2011(5204)
- 2010(5355)
- 2009(4937)
- 2008(5124)
- 2007(4470)
- 2006(3975)
- 2005(3805)
- 学科
- 济(21125)
- 经济(21104)
- 业(11348)
- 方法(11059)
- 管理(10975)
- 数学(9061)
- 数学方法(8950)
- 企(8934)
- 企业(8934)
- 中国(6751)
- 理论(6597)
- 教育(6474)
- 学(6177)
- 农(5373)
- 劳(5099)
- 劳动(5082)
- 制(4734)
- 业经(4477)
- 研究(4441)
- 贸(4373)
- 贸易(4370)
- 易(4246)
- 财(4085)
- 农业(4084)
- 生(4045)
- 融(3621)
- 金融(3620)
- 研究生(3515)
- 银(3244)
- 银行(3236)
- 机构
- 大学(82443)
- 学院(77092)
- 济(33234)
- 经济(32350)
- 研究(29805)
- 管理(26436)
- 理学(22564)
- 理学院(22279)
- 中国(22210)
- 管理学(21709)
- 管理学院(21579)
- 京(17836)
- 科学(16342)
- 财(15890)
- 所(14842)
- 研究所(13379)
- 财经(12954)
- 中心(12248)
- 经(11914)
- 经济学(11809)
- 范(11732)
- 师范(11633)
- 北京(11542)
- 江(11321)
- 院(10849)
- 农(10844)
- 经济学院(10511)
- 财经大学(9915)
- 业大(9835)
- 师范大学(9690)
- 基金
- 项目(47349)
- 科学(37302)
- 基金(35369)
- 研究(33956)
- 家(31013)
- 国家(30775)
- 科学基金(26008)
- 社会(21775)
- 社会科(20622)
- 社会科学(20619)
- 基金项目(17699)
- 教育(17262)
- 自然(16893)
- 省(16765)
- 自然科(16524)
- 自然科学(16518)
- 自然科学基金(16253)
- 资助(15829)
- 划(15192)
- 编号(13231)
- 成果(11683)
- 部(11333)
- 重点(11203)
- 课题(9950)
- 教育部(9946)
- 大学(9619)
- 创(9393)
- 科研(9205)
- 发(9156)
- 国家社会(9080)
共检索到122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海鸥
温特劳布-卡尔多的内生货币理论介评①胡海鸥正当我国将货币政策当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时,西方国家却形成了一股从根本上否定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思潮。后凯恩斯货币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西德尼·温特劳布(Weintraub,SineyS.)和尼古拉斯·卡尔多(Kald...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天宇 朱诗娥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将卡莱茨基有效需求理论的各个因素整理成首尾一致的完整体系,并讨论了温特劳布的有效需求理论与卡莱茨基体系之间的继承关系和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两位学者的理论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缺陷。卡莱茨基体系的微观基础存在某些逻辑矛盾,而温特劳布体系则存在循环论证的问题。这说明,我们在借鉴和运用后凯恩斯主义有效需求理论时,不能机械照搬,而是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有所发展。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有效需求 加成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昭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是货币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系统、全面地阐述、评价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和观点———从斯图亚特到当代的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及其发展,我们认为,依照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进行宏观调控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形势下所执行的货币政策措施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内生货币供给 理论 评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楚明
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经济学阶段、现代经济学阶段和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阶段。本文从这三个阶段出发,分别回顾了从斯图亚特到后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
关键词:
货币供给 内生性 后凯恩斯经济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颖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是后凯恩斯主义货币经济学的中心内容 ,自从 2 0世纪 70年代后凯恩斯主义产生以来 ,该理论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大量争议。本文将对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回顾 ,并分析其理论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关键词:
后凯恩斯主义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 启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云霄 秦海英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 ,而主要是由商品流通及经济活动所内在决定及制约的内生变量 ,并由此决定了在市场化金融体制下 ,应采用以利率为中间目标 ,着眼于货币需求的间接货币调控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利率型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 ,然后在此视野内 ,分析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特性 ,最后建议中央银行采用“盯住利率型 "的货币调控模式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 ,这有赖于首先建立起良性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
关键词:
货币供给 内生性 货币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丹
本文运用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的G ranger因果检验法,对我国1997年第1季度到2008年第3季度的货币供给内生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证明结构主义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比较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文章还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修正和调控改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辉
后凯恩斯主义从反向因果关系和金融创新两个维度诠释了货币内生的机理和过程,但却由于把关注焦点集中于传统商业银行而受到Palley的批评,后者提出用内生金融概念取代内生货币以涵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创造。尽管非银行金融机构创造的负债可以代替货币执行交易媒介的职能,然而其流动性终究是虚拟的,离不开商业银行"真正"流动性的参与和支持。现实生活中,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整个金融体系在带来远大于内生货币理论描述的金融弹性的同时,也导致更大的金融不稳定性。后凯恩斯主义从内生货币到内生金融理论的发展,丰富了我们对货币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为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于化龙 王培瑛
以西方主流经济学为代表的外生货币供给理论越来越受到现实的挑战和理论界的置疑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特别是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则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解释 本文简要的回顾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历史,介绍了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对其发展做出了展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良毕 黎煦 李峥砺
内生金融理论认为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 ,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内生决定的。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金融理论的主要观点 ,然后在此视野内 ,分别考察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四种方式的内生性 ,最后得出要培育良性的货币供给内生机制的启示 ,建议中央银行采取古典的货币供给模式和“钉住利率型”的中介目标 ,以此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内生性 基础货币供给 理论 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兰芳
货币外生性一直是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设前提,长期以来成为经济学理论的一个教条,然而现实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冲击着这一命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货币的外生性提出质疑,并产生了内生性的货币理论,但大多数都不承认货币供给具有完全的内生性,通常认为货币供给的产生还是由中央银行外生决定的,只是在其进入流通领域后会不同程度受到经济内生因素的决定和影响。本文拟在一个完全没有中央银行存在的货币金融体系中讨论货币供给的产生过程及影响因素,阐明在市场经济中货币供给具有完全的内生性,同时结合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实证数据给以经验检验。
关键词:
内生货币供给 收入分配 成本收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良毕 李政
内生金融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内生决定的。在此视野内,考察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四种方式的内生性,得出要培育良性的货币供给内生机制的启示,建立中央银行采取古典的货币供给模式和“钉住利率型”的中介目标,以此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内生性 基础货币供给 金融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敬凤 艾进 牟新焱
通过对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挖掘,结合边际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从厂商行为的微观角度出发,对资本循环引起的利率变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后发现,为了保证生产持续进行,厂商的投资行为会随商品流通状况自发进行调整,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内生货币供求机制的作用,最终导致整体经济货币资本供求关系的变化。
关键词:
资本循环理论 内生货币模型 游离资本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洪斌 董凤斌
本文从内生货币供给角度出发,研究货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即货币超中性问题。通过将内生货币加入新古典生产函数,得到了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增加将降低均衡状态时的资本密度,进而降低了稳定状态的人均产出这一与“托宾效应”截然相反的结论。根据中国1994—2003年季度数据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检验货币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并运用Granger因果性检验考察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针对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说与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常玉春
从货币的职能特征上区分,目前国外对货币增长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托宾效应、货币效用模型、现金先行模型和交易成本模型;从所选择的分析工具来看,这些研究主要采用代表性行为人模型(拉姆齐模型)和世代交叠模型。由于不同的模型总是倾向于突出货币某方面的职能特征,不同的分析工具对经济主体特征的假设也存在明显差异,内生增长框架下的货币模型也并未在货币与增长关系问题上完全取得共识。如果将政府行为考虑进来,铸币税及与之相关的政府融资选择的问题也应纳入模型,这涉及到政策层面的讨论,本文也予以了关注。
关键词:
内生增长 货币模型 铸币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