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52)
- 2023(6709)
- 2022(6032)
- 2021(5498)
- 2020(5034)
- 2019(11691)
- 2018(11559)
- 2017(22317)
- 2016(12876)
- 2015(14745)
- 2014(15098)
- 2013(15088)
- 2012(14445)
- 2011(13244)
- 2010(13556)
- 2009(12697)
- 2008(12915)
- 2007(11954)
- 2006(10234)
- 2005(9185)
- 学科
- 济(52585)
- 经济(52532)
- 管理(32679)
- 业(31410)
- 方法(25854)
- 企(24550)
- 企业(24550)
- 数学(22772)
- 数学方法(22499)
- 农(14944)
- 中国(13702)
- 财(13058)
- 学(13025)
- 地方(11194)
- 贸(10391)
- 贸易(10389)
- 制(10056)
- 易(10042)
- 业经(9740)
- 农业(9572)
- 和(8676)
- 银(8589)
- 银行(8548)
- 理论(8264)
- 行(8115)
- 融(8092)
- 金融(8089)
- 务(7924)
- 财务(7896)
- 财务管理(7871)
- 机构
- 大学(188986)
- 学院(188391)
- 济(74332)
- 经济(72458)
- 研究(69985)
- 管理(67674)
- 理学(57345)
- 理学院(56591)
- 管理学(55342)
- 管理学院(55004)
- 中国(52074)
- 科学(46002)
- 京(42037)
- 农(41474)
- 所(38540)
- 研究所(35139)
- 财(33774)
- 业大(33387)
- 农业(33282)
- 中心(32041)
- 江(30002)
- 北京(26936)
- 财经(26557)
- 院(25283)
- 范(24811)
- 师范(24534)
- 经(23839)
- 州(23812)
- 省(22791)
- 经济学(22550)
- 基金
- 项目(122993)
- 科学(93419)
- 基金(85788)
- 研究(85718)
- 家(77149)
- 国家(76537)
- 科学基金(62623)
- 社会(50736)
- 省(49698)
- 社会科(47942)
- 社会科学(47924)
- 基金项目(45456)
- 划(42518)
- 自然(41842)
- 自然科(40826)
- 自然科学(40808)
- 自然科学基金(40066)
- 教育(39924)
- 资助(36438)
- 编号(35362)
- 成果(29700)
- 重点(28648)
- 部(26781)
- 发(26713)
- 课题(25741)
- 计划(25035)
- 创(24758)
- 科研(24159)
- 创新(23275)
- 科技(22868)
共检索到284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文华 黄云霄 蒋辅燕 陈秀华 汪燕芬 罗黎明 张培高 尹兴福 何羊涛
【目的】研究温热带玉米种质改良系杂种优势关系并划分杂种优势群。【方法】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23个温热带玉米种质改良系和3个测验种配制69杂交组合,在云南省3种不同生态环境下对这些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配合力分析,评价群体的应用价值和利用潜力,再根据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划分杂种优势群。【结果】自交系L1、L5、L6、L7、L8、L11、L16、L20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10个强优势杂交组合T3×L20、T1×L8、T3×L21、T2×L20、T3×L1、T3×L11、T3×L5、T2×L6、T3×L12、T1×L4的SCA分别是13.69、28.14、24.08、9.02、9.97、6.09、9.02、17.75、14.40、16.94,除了T3×L11(6.09)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结论】温热玉米种质改良系L8、L11、L16、L20在育种中利用潜力较大,尤其是L11和L20是不可多得的温热玉米改良系。本研究将供试改良系划分为3大类群:L3、L5、L6、L11、L17、L19、L20、L21、L23与掖107划分为Reid群;L1、L2、L12、L13、L16、L18、L22和YML1671划分为非Reid群;L4、L7、L8、L9、L10、L14、L15和YML146划分为Suwan1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懿波 王振华 王永普 张新 陆利行
根据配合力、杂种优势、系谱关系、生理和遗传特点及形态特征等,结合育种实践,将我国玉米种质分为改良Reid、Lancaster(Mo17和自330两个亚群)、四平头、旅大红骨和其它(外杂选、综合品种选、Suwan和低纬度种质4个亚群)5个杂种优势群9个亚群,提出了若干改良利用意见。并对种质基础狭窄、杂优群划分与利用、种质改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群,改良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祁志云 杨华 李淑君 邱正高 张亚勤 袁亮 金川
以不同类群测验种、自育自交系及美国种质共24份,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供试材料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并对主要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用UPGMA方法,以产量特殊配合力为距离,把17个自交系分为6类,分类结果与自交系的亲缘关系基本一致,群间特殊配合力大于群内特殊配合力。通过相关分析可以看出:穗长、穗粗、结实长、结实性、行粒数、粒深、单穗轴重、单穗重、千粒重和出籽率共10个性状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位高和单穗轴粗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产量单穗粒重的直接贡献大小依次为单穗重>结实性>出籽率>穗长>粒深>千粒重>行粒数>穗粗>单穗轴重。其中,单穗重、结实性、出籽率...
关键词:
玉米种质 杂种优势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远春 石永刚 黄宜祥
导入热带种质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改变现有亲本自交系遗传基础狭窄的途径之一。鉴此,对5份温带自交系、4份导入了热带种质的温带自交系和1份热带种质自交系进行了双列杂交试验,评价籽粒产量、穗长、株高等10个主要性状的GCA和SCA。结果表明,在籽粒产量等多数性状上GCA效应值高的有87001、S37、200B和373-6等;SCA方差(σ_(si) ̄2)值小的有87001和200B;(σ_(si) ̄2)值大的有48-2、478、7851和87002等。以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表明,10个自交系可划分为3类,即87002、7851、478、373-6和3732-3为一类群:7854和200B为一...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杂种优势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洪 李爱军 董红芬 王守才
【目的】GT-MAS:gk为抗黄曲霉菌的玉米群体,在美国作为抗源种质被释放利用,对该群体进行配合力测定与杂种优势群划分的研究,有利于外引群体在国内的有效利用和推动抗黄曲霉玉米育种工作在国内的开展。【方法】试验于2003~2005年在山西农科院谷子研究所(长治)进行;试验采用6×6不完全双列杂交的遗传设计,以6个骨干自交系为测验种对抗黄曲霉玉米群体GT-MAS:gk等6个外引群体进行配合力测定。【结果】GT-MAS:gk群体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GCA为-9.9,在被测的6个群体中居中等水平,与掖478、齐319和Mo17有相对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与黄早四、丹340和B73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为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飞燕 范继征 周锦国 程伟东 石达金 钟昌松 覃兰秋 孔祥林
选用墨白1号、苏湾1号、双M9为基础材料,以自交系掖478为导入系制成热带、亚热带种质比例为25%~75%的群体,采用NCⅡ设计,分析包括3个基础材料在内的12个群体(系)与丹340、昌7-2、Mo 17、齐319及CML161、CI44、Tafa2组合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含50%~75%双M9种质群体、墨白1号、含75%墨白1号种质的群体和苏湾1号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而含25%~50%墨白1号种质、50%苏湾1号和25%双M9种质群体的一般配合力较低;在"热带×热带"模式下,不同热带种质含量群体均有较高的产量表现,但以热带种质含量50%~75%与CML161及CI44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灿 员海燕 雷云天
【目的】筛选出玉米优良自交系和杂交组合,探明玉米MM群体的育种潜势、所属杂优群体及杂优模式,为其进一步改良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6个分别代表我国玉米主要优势群的自交系(丹598、WN11、武109、丹599、X104和昌7-2)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选自玉米MM改良群体的9个自交系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结果】MM群体中自交系3、4、5、7和9具有较高的产量一般配合力(GCA)相对效应值;组合9×丹599、6×WN11、3×武109、8×WN11和1×丹598的产量特殊配合力(SCA)相对效应值较高;9×丹599、3×武109、5×丹598、4×丹599和7×丹598的产...
关键词:
玉米改良群体 自交系 配合力 杂种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明顺 张世煌 潘光堂 李新海 夏先春 田清震 白丽
采用NCII 设计,以齐205、CA375 和CA339 为测验种,与22 个来自于CIMMYT 的亚热带QPM 自交系配制66 个测交组合,经过两年完全区组田间试验,分析22 个CIMMYT 自交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群。结果表明,CML181、CML182、CML194、CML179、CML193 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在我国的QPM 种质改良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来源于群体Pool32、UWO417、WOMTA、CYO 和Pool33 的自交系与CA375、CA339 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可划在同一个杂种优势群,定为QA 群。来源于群体Pool34 和UYO 的自交系与齐205 的亲缘关系较近...
关键词:
优质蛋白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杂种优势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宗华 王庆东 赵武英 汤继华 胡彦民 陈伟程 杨鹏鸣
以代表不同种质类群的国内16个常用优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从140多对SSR引物中筛选出91对能够较清晰反映其多态性的引物,依SSR多态性,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同时按GriffingⅣ交配设计,对所组配的120个杂交组合进行产量、穗长、穗粗等性状调查,并依各组合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对16个自交系进行种质类群划分。结果表明: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将供试自交系分为6个优势类群,与配合力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其中自选系87-1、87-3与带有明显热带血缘的自交系P138、许178聚为一类,证明87-1、87-3含有部分热带种质成份;群间杂种优势明显,分属Ⅱ、Ⅲ类群的自交系87-1与综3间的遗传距离较远,...
关键词:
玉米 杂种优势 聚类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俊 闫淑琴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通过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和泰来的两点试验,以玉米自交系Mo17,B73,444,丹340为测验种,对从群体品综1号、中综3号和陕综5号选育的18份自交系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以探讨群体选系在我国东北早熟玉米区的利用途径.结果表明,选自同一群体的自交系配合力存在较大差异,陕综5号群体选系HR14,HR17,HR15,中综3号群体选系HR9,HR8,品综1号选系HR4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初步的类群划分结果品综1号选系为瑞德群,中综3号选系为旅大红骨群,陕综5号选系为兰卡斯特群.在供试的72个组合中HR15×丹340,HR17×丹340,HR9×Mo17,HR14×丹340,H...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玉玲 王延召 陈绍江 汤继华
利用113对SSR多态性引物研究了来源比较广泛的56个爆裂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并初步进行了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表明:供试自交系间存在较丰富的SSR多态性;56个爆裂玉米自交系可划分为6个杂种优势群,其中Ⅰ,Ⅴ,Ⅵ类群以国内种质选系为主,Ⅱ,Ⅲ,Ⅳ类群主要为外引杂交种选系,第Ⅰ类群又可分为3个亚群。该分群结果与杂交组合的组配效果相吻合,高优势组合的亲本均属于不同的优势类群(亚群),而在类群(亚群)内未组配出优良组合。SSR标记可以用于研究爆裂玉米自交系的种质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新海 袁力行 李晓辉 张世煌 李明顺 李文华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 70份我国主要玉米 (ZeamaysL .)自交系的遗传变异。用 6 4对扩增带型稳定的引物 ,从供试材料中检测出 2 4 8个等位基因变异 ,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 2~ 9个 ,平均 3.88个 ,平均多态性信息量0 .5 2 3。用UPGMA方法将 70份自交系划分为四平头、旅大红骨、PA、PB、BSSS、Lancaster等 6个类群 ,划群结果与其系谱分析和育种家经验基本相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鹏文 杨勇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30份糯玉米(Zea mays ceratinaKulesh)自交系的遗传变异。用21对扩增带型稳定的引物,从供试材料中检测出101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10个,平均4.81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0.60。经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把供试糯玉米自交系划分为6个类群。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洪 郑用琏 李建生 刘纪麟
为有效地利用我国玉米的种质资源,对选自我国西南地区的27个玉米地方品种和3个美国玉米群体(BSSS、Lancaster和品种综合种)进行了配合力分析。方差分析表明,12个性状在组合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大多数性状尤其是株高、倒伏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基因型方差中,一般配合力方差占的比例较高。白瘦地根、大子白、花六十早和六十早等几个地方品种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和产量一般配合力,是组建基础群体的重要种质资源。BSSS是一个适应性较好的外来群体,对改造和提高西南地区玉米地方品种的抗倒伏性和产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玉米 地方品种 杂种优势群 配合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敏 刘欣芳 王贺 李倩 王延波 张立军
用SSR标记对辽宁省的54个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区试玉米品种一致性及真实性DNA指纹检测技术》所用的20对SSR核心引物在所有的供试材料中都有多态性,共扩增出85个等位基因,每一个位点上检测到2~7条,平均为4.25条,其PIC值在0.1045~0.8820之间,平均为0.7099。54份自交系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11~1.42,采用UPGMA(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arithmetic average)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分为5个类群,基本与系谱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