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84)
2023(4035)
2022(3515)
2021(3411)
2020(3082)
2019(6763)
2018(6845)
2017(12176)
2016(7307)
2015(8425)
2014(8686)
2013(8366)
2012(8237)
2011(7547)
2010(7696)
2009(7438)
2008(7600)
2007(6932)
2006(6179)
2005(5671)
作者
(25735)
(21725)
(21685)
(20516)
(13765)
(10852)
(9647)
(8563)
(8353)
(8058)
(7657)
(7399)
(7239)
(7171)
(7134)
(6675)
(6634)
(6444)
(6442)
(6357)
(5710)
(5582)
(5577)
(5085)
(5026)
(4973)
(4940)
(4861)
(4725)
(4590)
学科
(24827)
经济(24766)
管理(19052)
(16487)
(14091)
企业(14091)
方法(11307)
(10031)
数学(9489)
数学方法(9253)
(7681)
中国(6904)
(6879)
(6748)
(5110)
业经(4754)
(4650)
金融(4647)
(4647)
理论(4616)
银行(4603)
(4493)
贸易(4489)
(4417)
(4370)
体制(4119)
(4105)
农业(4041)
环境(3941)
地方(3786)
机构
大学(112292)
学院(109911)
研究(44809)
(37006)
经济(36039)
管理(34333)
科学(32799)
中国(32765)
(30099)
理学(29087)
理学院(28589)
管理学(27659)
管理学院(27462)
(26449)
(25865)
农业(24522)
研究所(24364)
业大(23018)
中心(19672)
(18823)
(18138)
(17160)
北京(16293)
农业大学(15964)
(15841)
(14945)
科学院(14866)
(14802)
师范(14536)
财经(14349)
基金
项目(74655)
科学(55352)
基金(52979)
(51102)
国家(50732)
研究(45246)
科学基金(39911)
自然(29506)
(28903)
自然科(28788)
自然科学(28776)
自然科学基金(28229)
基金项目(27795)
(26017)
社会(25970)
社会科(24342)
社会科学(24334)
资助(22957)
教育(20880)
重点(18251)
计划(17682)
编号(16925)
科技(16673)
(15677)
(15141)
科研(15051)
成果(14563)
(14425)
创新(13729)
专项(13264)
期刊
(44029)
经济(44029)
学报(30788)
研究(29922)
(28377)
中国(25318)
科学(23983)
大学(21344)
学学(20486)
农业(19351)
(14995)
管理(13518)
教育(11014)
(10779)
(10103)
金融(10103)
业大(9399)
技术(8104)
农业大学(7868)
(7846)
财经(7758)
林业(6834)
(6722)
资源(6617)
经济研究(6292)
科技(5959)
业经(5934)
自然(5631)
问题(5595)
中国农业(5300)
共检索到170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银基  蒋伟鑫  曹俊  戴炳业  董文  
【目的】中国是稻谷产销大国,稻谷安全储运至关重要。通过实验室模拟动态温湿度条件,研究动态储运条件下稻谷的品质变化和水分迁移规律,为优化稻谷安全储运条件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动态温湿度的实验模拟,采用14%、16%、18%、20%、22%等5种不同水分稻谷进行3个月低温(10℃左右波动)、中温(20℃左右波动)和高温(30℃左右波动)的动态储运,观测微生物生长、质构品质、脂肪酸值和低场核磁共振数据的变化,阐明温度和水分对稻谷储运特性的影响。【结果】细菌总数随着储运时间延长而增加,不同温度和不同水分含量稻谷细菌总数的增加趋势不同;细菌总数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霉菌数量随着储运时间延长呈升高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俊  刘欣  陈文若  戴炳业  董文  陈银基  
【目的】明确稻谷在温湿度动态变化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差异,找出与稻谷品质密切相关的特征性挥发物,为更好地安全运输稻谷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粮食实际运输条件对稻谷进行实验室动态温湿度模拟试验,稻谷样品以14%、16%、18%、20%、22%五种不同梯度的初始水分含量进行为期2个月的动态低温、中温和高温(分别是10℃左右波动、20℃左右波动和30℃左右波动,湿度均在80%左右波动)模拟试验,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E-NOSE)对温湿度动态条件下不同初始水分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伟  李冬珅  乔琳  苏安祥  胡婉君  
【目的】水分含量是影响粳稻谷储藏、干燥的主要因素之一,探讨粳稻谷的反演峰与其含水量的数学关系式,通过提取MRI图像灰度值,拟合灰度值与含水量的数学方程,为快速测定粳稻谷水分提供新方法并为分析粳稻谷水分状态和分布提供新思路。【方法】将粳稻谷含水量分别调节为14.963%、15.830%、16.232%、16.299%、18.340%、19.581%、20.707%、22.290%和24.259%,平衡水分之后基于低场核磁(LF-NMR)技术采集不同含水量的粳稻谷数据,利用低场核磁自带CONTIN程序对数据进行定性反演和成像,对不同反演峰进行定量分析,拟合出粳稻谷含水量与其T21峰、T22峰之间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俊   梁新茗   曲悦慈   梅梅   王玉涛   陆秀君  
种子含水量密切影响种子活力。蒙古栎种子新采收后含水量较高,不耐贮藏。为探究蒙古栎种子含水量对种子耐藏性的影响,将不同含水量蒙古栎种子分别贮藏在低温(4℃)和室温(20℃)条件下,并检测其生理生化变化,评价其耐藏性。研究以当年采收的蒙古栎种子为试验对象,利用硅胶干燥法分别控制种子含水量为50%(采后初始含水量)、40%、30%和20%。在贮藏期间,定期测定种子萌发率和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蒙古栎种子最适贮藏含水量为30%~40%。室温条件下,种子含水量为30%耐藏性较好,最长贮藏时间为56 d,并在此期间维持种子萌发率达30.10%以上。低温条件下,种子含水量为40%时的贮藏效果最好。40%含水量种子贮藏84 d后萌发率仍可达45.45%。蒙古栎种子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在前期快速合成,而后稳定下降。同一贮藏条件下,降低种子含水量能有效提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丙二醛产生,并促进游离脯氨酸增加。低温贮藏条件下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积累普遍低于室温贮藏。综合结果表明:降低种子初始含水量,在室温和低温贮藏下均可增强蒙古栎种子的耐藏性,低温贮藏整体优于室温贮藏。研究结果为蒙古栎种子合理存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洁  国海林  孙明  
在 5种温度 (2 3 5 ,2 6 0 ,2 8 9,32 0 ,35 8℃ )和 3种相对湿度 (5 5 %RH ,76%RH ,93%RH)组合的情况下 ,对锯谷盗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上述温、湿条件下该种群卵期为 4 0~ 8 4d ,幼虫期为 10 6~ 2 3 3d ,蛹期为 5 4~ 9 8d ,从产卵到成虫羽化之间的未成熟期为 18 6~ 39 2d ;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3 4~ 14 8℃ ,幼虫为 13 1~ 15 1℃ ,蛹为 7 3~ 12 1℃ ,未成熟期为 13 7~ 14 8℃ ;卵期有效积温 71 2~ 80 1日度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史江  宋朝鹏  马力  史龙飞  王文超  宫长荣  
【目的】量化烘烤过程中烟叶形态变化的数值特征指标,实现烘烤过程烟叶水分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以密集烤房中不同烘烤阶段的烟叶为研究对象,先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鲜烟叶及烘烤过程中烟叶图像的颜色特征(红分量(R)、绿分量(G)、蓝分量(B))及纹理特征(纹理能量、纹理熵、纹理惯性、相关度),以其为输入指标,分别建立烘烤过程中烟叶含水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用建立的2个模型对烘烤过程中烟叶含水量进行预测,并比较其预测精度。【结果】烟叶图像颜色特征R、G、B分量表现出变黄期剧烈上升,定色前期缓慢上升并达到最大值,定色后期至烘烤结束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纹理能量和相...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山  杨虹琦  张发明  李自相  岳骞  陈文俊  周冀衡  
以云烟85、K326、红花大金元(HD)3个烤烟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烤烟品种烘烤过程中温湿度变化及烟叶脱水速率对烟叶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含水率的变化与烤房相对湿度的下降幅度密切相关;红花大金元烟叶对烤房温湿度的变化比云烟85、K326烟叶更为敏感,脱水速率更快;烟叶脱水速率过快是导致剧烈膜脂过氧化作用和丙二醛含量大幅升高的直接原因.烘烤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除受烤房温度的影响外,还与细胞膜过氧化导致丙二醛浓度升高有关.丙二醛可以作为烘烤过程中烟叶脱水速率和细胞膜结构破坏程度的指示性化合物.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谢堃  陈天及  余克志  严志刚  李雪艳  杨宁  
实验研究了环境温湿度对内藏机组的立式敞开式冷藏陈列柜制冷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实验测试表明,环境温度每升高1℃,柜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将上升1.2℃,蒸发温度将上升0.7℃,机组功率消耗将增加2%;同样,环境相对湿度每升高10%,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将上升0.9℃,蒸发温度将上升1.3℃,机组功率消耗将增加2.25%。当环境温湿度从25℃、40%上升到30℃、90%时,系统冷凝温度升高11.0℃,蒸发温度升高10.1℃,机组功率消耗增加21%。因而,维持较低的温湿度环境工况,可使柜运行性能稳定,并使机组功率消耗减少,达到节能的目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进学  周东果  朱红业  高俊燕  朱春华  雷宝坤  郭俊  岳建强  
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柠檬种植基地,选择稻草覆盖、黑膜覆盖、自然生草覆盖及清耕不同处理措施对定植半年的柠檬幼树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总体上稻草覆盖在降温方面的效果优于地膜覆盖、自然生草与清耕。土壤保湿方面的效果以地膜覆盖较好。不同覆盖对柠檬树体的生长、挂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覆盖对柠檬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柠檬株高、冠幅明显高于对照(P<0.05),柠檬着果率、单株产量及公顷产量也明显高于对照(P<0.05),土壤温度、湿度与树体的生长关系呈极显著水平相关(P<0.01);冠幅指数、抽梢次数、总梢数、花蕾数、幼果数量与产量呈显著相关(P<0.05)。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庄家尧  葛波  杜妍  凡国华  常猛  张金池  仲兆林  
2012年1-12月,通过定位监测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林内外温湿度,探究林分对空气温湿度的调节作用。选取45 a树龄的麻栎林为研究对象,以裸地作为对照组,在麻栎林、裸地样地中选择光照条件、土壤状况一致的试验点,使用Decagon自动气象站收集温湿度数据,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并分季节、时间段进行均值检验。研究表明:(1)林内外温度日变化曲线为抛物线型,相对湿度日变化曲线为U型,林内外温湿度日变化呈对称关系。(2)麻栎林处在生长旺季时,林内温湿度变化幅度小于林外, 5-8月麻栎林降温作用最显著, 8月麻栎林增湿作用最显著。(3)从全年来看,麻栎林全年降温13 661.4℃,季节温度林内外差值夏季>春季>冬季>秋季。较裸地全年相对湿度增加41 769.69%,季节相对湿度林内外差值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对比夏季不同时段温湿度相关性,14:00温湿度变化相关性显著,全年气温林内(y)和林外(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886 6x+1.207 6, R~2=0.972 3。全年相对湿度林内(y)和林外(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961 8x+0.042 3, R~2=0.978 0。结合全年观测数据进行均值检验,全年林内外温湿度变化不显著,夏季林内外相对湿度变化显著,对比夏季不同时段温湿度相关性,在中午时分麻栎林降温增湿作用较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左玉萍  贾志宽  
 采用秸秆与土壤混合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秸秆分解时对土壤含水量的需求以及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主要影响秸秆前期的分解,在土壤含水量为20.0%和15.0%的条件下,秸秆分解率在第10天分别为30.73%和14.01%,在第60天分别为52.90%和43.20%。同时,秸秆在分解过程中可以释放出水分,从而提高土壤含水量,并使之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加入秸秆组的土壤含水量在第50天比对照组高出5.41%,说明秸秆还田的保水、增墒作用非常显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赖呈纯  黄贤贵  王琦  陈源  高慧颖  谢鸿根  
以7年生‘茂谷柑’果树及其所在的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茂谷柑’果实的裂果率、纵横径、果皮厚度,并对果园土壤的含水量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适时喷灌的措施防止裂果.结果表明:‘茂谷柑’果实紧实,纵横径的快速增长及果皮的迅速变薄,是裂果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而果园土壤水分的亏缺和不规律变化,是诱发裂果的关键外部因素.无喷灌措施的自然条件下,裂果率可达到18%以上,裂果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至11月下旬.采用适时喷灌的措施,使土壤含水量保持较均衡并在临界值之上,可有效防止裂果,裂果率可以控制在5.0%以下,极大地降低裂果的发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冉红  方海东  刘辉  邓青春  史亮涛  舒成强  向卫  张斌  
【目的】研究干热河谷沟壑区表层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方法】通过使用农业环境监测仪,测定沟壑区不同土壤类型(燥红土和变性土)、不同季节(旱季和雨季)、不同草本盖度、模拟浇灌条件下的表层土壤含水量。【结果】不同环境条件下,干热河谷沟壑区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具有差异性。燥红土表层土壤含水量小于变性土,二者含水量的变化幅度均较小,变性土含水量按幂函数微弱的衰减,而燥红土大体上呈波动性稳定;雨季土壤含水量大于旱季;高盖度草地区的表层土壤含水量高于低盖度草地区,随光照强度呈现同步变化;模拟灌溉条件下燥红土与变性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宝辉  郑建伟  黄大庄  王达  马向超  韩小勇  
The effect of culture media,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the mycelium growth,spores germination of Metarhizium MS01 strain,a high virulent strain from the soil and the pathogenicity against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larvae was tes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ulture medium was PPDA,the opti...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球  李志辉  吴际友  陈明皋  李艳  程勇  黄明军  
对湿地松二代种子园进行不同地表覆盖处理,研究其对土壤温度和湿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地表覆盖处理之间,土壤温度I、土壤温度II和土壤温度III均呈现极显著差异。(2)在不同覆盖处理下,土壤温度I的高低顺序为黑薄膜>白薄膜>对照>锯木屑;土壤温度II的高低顺序为白薄膜>黑薄膜>对照>锯木屑;土壤温度III的高低顺序跟土壤温度II相同。(3)不同土层深度下,土壤温度I的高低顺序为5 cm>15 cm>20 cm>25 cm>10 cm;土壤温度II的高低顺序为5 cm>10 cm>20 cm>25 cm>15 cm;土壤温度III的高低顺序为5 cm>10 cm>20 cm>15 cm>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