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5)
2023(9421)
2022(7323)
2021(6453)
2020(5224)
2019(11304)
2018(11076)
2017(20782)
2016(11585)
2015(12647)
2014(12283)
2013(11760)
2012(10590)
2011(9357)
2010(9107)
2009(8389)
2008(8189)
2007(7220)
2006(6442)
2005(5842)
作者
(37628)
(31403)
(31390)
(29510)
(19919)
(15303)
(13930)
(12331)
(12163)
(10935)
(10829)
(10470)
(10294)
(10005)
(9858)
(9734)
(9714)
(9443)
(9116)
(9088)
(8208)
(7884)
(7677)
(7244)
(7204)
(6970)
(6964)
(6875)
(6451)
(6433)
学科
(44960)
经济(44899)
(31167)
管理(30950)
(23349)
企业(23349)
方法(18238)
数学(16001)
数学方法(15866)
(15336)
中国(14260)
业经(11711)
(11654)
(11193)
农业(10736)
(9400)
贸易(9397)
(9162)
地方(8583)
(8382)
产业(7293)
技术(7211)
环境(7206)
(7107)
(6990)
银行(6931)
(6744)
金融(6741)
(6627)
财务(6612)
机构
大学(166224)
学院(164666)
(65269)
经济(64073)
研究(63025)
管理(58169)
理学(51157)
理学院(50510)
管理学(49340)
管理学院(49098)
中国(45070)
科学(43645)
(43642)
(35696)
农业(35127)
(34275)
业大(33800)
研究所(31917)
(27650)
中心(27450)
(24675)
农业大学(23143)
(22836)
财经(22464)
北京(21775)
(20975)
(20672)
经济学(20413)
科学院(20335)
(20236)
基金
项目(120694)
科学(93566)
基金(88683)
(82933)
国家(82271)
研究(77393)
科学基金(68049)
社会(50510)
社会科(47827)
社会科学(47812)
(47421)
自然(47139)
基金项目(47013)
自然科(46108)
自然科学(46086)
自然科学基金(45301)
(41016)
资助(34932)
教育(34512)
重点(28124)
编号(28076)
(26286)
计划(25987)
(25403)
(25241)
科研(24123)
创新(23745)
科技(23464)
(23283)
国家社会(21958)
期刊
(67720)
经济(67720)
研究(43879)
学报(40926)
(40134)
科学(33251)
中国(32523)
大学(29200)
学学(28144)
农业(26991)
管理(20982)
(20189)
(14632)
(13535)
金融(13535)
教育(13426)
业大(12433)
经济研究(12227)
业经(11808)
技术(11269)
财经(11018)
(10918)
农业大学(10688)
问题(9607)
(9514)
科技(9382)
林业(7817)
商业(7526)
中国农业(7503)
(7444)
共检索到236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静瑶  薛晓莉  李宝  
为了解不同脱涩温度对柿果实中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35、45和55℃温水对‘磨盘柿’和‘次郎’进行脱涩,测定果实中的单宁含量、类黄酮、VC、总酚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磨盘柿’果实中的总单宁含量变化介于20.11~25.36 mg/g,而可溶性单宁、缩合单宁、类黄酮、VC、总酚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都呈下降趋势。其中35℃处理的磨盘柿果实可溶性单宁、缩合单宁、类黄酮和ABTS在16 h明显下降,比45和55℃处理的滞后8 h。而次郎果实中单宁含量、类黄酮、VC、总酚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变化不大并维持较低水平。本试验中发现‘磨盘柿’具有较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国安  郭香凤  张国海  李应贤  张益民  
以砂梨新品种金珠果梨为材料 ,对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金珠果梨果实可食部分达 85 5 .2 g/ kg,可溶性固形物 176 g/ kg,可溶性糖 110 .6 g/ kg,总酸 5 .6 g/ kg,含有人体必需的亮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等 8种氨基酸及丰富的 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2果实生理活性物质总酚 7.32 2 m g/ g,类黄酮 0 .2 4 5 mg/ g,绿原酸 0 .4 6 7m g/ g;3金珠果梨果汁具有较强的清除 · OH的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的活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鸿艳  郑曙明  吴青  李代金  蒋礼  贺蓉  张耀光  
为了分析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作为饵料生物的价值和其在不同温度下抗氧化损伤能力的情况,测定了重庆荣昌境内隆线溞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同时研究了温度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3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7种氨基酸含量占干重29.82%,9种必需氨基酸占18.91%,组氨酸含量最高(7.83%),蛋氨酸含量最低,未能检测到色氨酸;主要脂肪酸为C20∶5ω3(EPA)、C16∶0、C16∶1和C18∶1,必需脂肪酸高达38.88%,不饱和脂肪酸高达70.54%,ω-3高不饱和脂肪酸(ω-3 HUFA)高达27.41%,同时含有C2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青松   马欣龙   陈玉霞   胡国元  
为了探究茯苓菌丝体能否发酵利用香菇柄基质并提高其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以香菇柄基质为培养基,对茯苓菌固态发酵过程中的关键酶活力、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发酵基质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纤维素外切酶活力在发酵6 d时达46.14 U/g,随后快速降低至17.15 U/g,到发酵18 d时基本保持不变;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力在发酵12 d时分别达77.70 U/g和74.23 U/g,随后逐渐降低;β-葡萄糖苷酶活力在发酵18 d时达75.06 U/g,随后逐渐降低。与未发酵的香菇柄基质相比,发酵基质中总糖、可溶性蛋白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明显下降,但还原糖、多糖、总酚、总黄酮、氨基态氮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著提升。发酵基质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较发酵0 d时提高了97.75%和38.15%。研究结果表明茯苓菌可以发酵香菇柄,改变香菇柄的营养成分构成且发酵基质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佳霖  高丽娇  曹兰  罗文华  杨金龙  戴茜茜  程尚  姬聪慧  
为评价蜂王浆-β-环糊精包合物的营养价值及功能活性,对蜂王浆及其包合物的10-羟基-2-癸烯酸(10-hydroxy-2-decenoic acid, 10-HDA)含量、氨基酸含量和组成以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蜂王浆-β-环糊精包合物的10-HDA含量及17种氨基酸含量和组成与新鲜蜂王浆无显著差异(P>0.05);除蛋氨酸、胱氨酸以外,蜂王浆及其包合物的其它必需氨基酸比例均优于FAO/WHO推荐的氨基酸模式谱;β-环糊精包合技术能够明显提高蜂王浆抑制亚油酸氧化的能力,其中包合物0~3 ku的肽类物质抑制能力最强且更持久;包合物清除DPPH(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蜂王浆(P<0.05),但包合物的缓释性能可延长其抗氧化活性.综上,β-环糊精包合技术可用于制备具有高抑制亚油酸氧化活性的蜂王浆制品,其主要营养价值与新鲜蜂王浆无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冷平  李宝  高琪洁  郑仲明  梁学军  
不同温度下保鲜膜包膜处理对脱涩后磨盘柿硬脆货架期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 15和 2 5℃条件下 ,无包膜柿果的失水率最高 ,10d后失水率分别为 12 1%和 14 2 % ;而用无孔膜包装的果实几乎不失水 ;有孔膜包装处理果实失水率介于两者之间 ,2个温度下失水率分别为 7 1%和 10 9%。在有孔保鲜膜处理中 ,15和 2 5℃条件下 ,柿果分别在第 9天和第 6天出现 5 %的软果 ,在第 13天和第 11天软果率分别为 70 %和 6 5 % ;无孔保鲜膜处理 ,15和2 5℃条件下 ,柿果分别在第 7天和第 4天出现 5 %和 10 %的软果 ,在第 10天和第 6天软果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宝  尚丽  薛晓莉  张寅  
随着人们对柿果实保健功能的深入认识,柿树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但中国在柿采后生理尤其是涩柿脱涩机理及相应技术的研究仍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制约目前柿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柿不同类型果实脱涩机理及涩柿采后脱涩技术及相关影响因子,旨在为相关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云娟  田洋  周学  赵丹丹  李凌飞  
[目的]研究辣木(Moringa oleifera)叶经毛霉固态发酵后主要营养成分、相关酶活力及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为利用辣木叶开发功能性食品或配料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鲁氏毛霉(Mucor rouxianus)为发酵菌种,对辣木叶粉进行固态发酵15 d,测定发酵前、发酵3、6、9、12、15 d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多糖、多酚)、相关酶活力(蛋白酶、纤维素酶、糖化酶)及体外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结果]研究发现,与未发酵的辣木叶相比,毛霉发酵后辣木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多糖、多酚含量及蛋白酶、纤维素酶、糖化酶活力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均在6或9 d达到最大值;游离氨基酸总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9 d之后增加趋于平缓。[结论]毛霉发酵辣木叶可提高辣木叶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华  李放  李航宇  葛军勇  徐东旭  康玉凡  
为探明硒对蚕豆籽粒产量、硒含量、营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以"崇礼蚕豆"和"凤豆6号"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5个土壤施硒水平(Na2SeO3,以Se计0、3.1、6.2、12.4和24.8mg/kg)对硒在蚕豆籽粒中的富集规律、营养物质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硒浓度能够提高蚕豆籽粒产量,而高浓度硒则降低蚕豆产量;施硒能够显著提高蚕豆籽粒硒含量(崇礼蚕豆和凤豆6号分别较对照提高21.3~35.8和4.97~7.60倍),籽粒硒含量与施硒浓度之间呈对数关系;硒同时可以影响籽粒中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和单宁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海香  夏枚生  胡彩虹  
在饲料中添加0.2%、0.4%和0.8%的氧化三甲胺饲养罗非鱼,经过60d的生长试验,观察不同添加量的氧化三甲胺对罗非鱼的生长、机体营养成分组成的影响。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氧化三甲胺可以促进罗非鱼生长,并对改变罗非鱼内脏的相对重量,提高肥满度有一定作用。尤其0.2%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末重、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有显著的差异。此外,添加氧化三甲胺可以显著降低罗非鱼肌肉和肝胰脏中的粗脂肪含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年  胡慰望  陈妙颜  王清章  谭军  
以涩柿为原料采用CO_2、乙烯利和乙醇等进行制作柿酱前的脱涩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用CO_260—75%,或乙烯利250—300 mg/kg,或乙醇35—45%等三种脱涩剂对完整的柿果进行脱涩,然后打浆制酱是适宜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薛素燕  王金叶  李加琦  丁敬坤  李阳  徐涵  毛玉泽  方建光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魁蚶能量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对不同温度水平(20、23、26和29°C)的响应。结果显示,魁蚶的摄食率和排粪率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温度显著影响魁蚶摄食率,而对排粪率的影响不显著。魁蚶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均显著受温度影响。通过建立能量收支方程,发现温度影响魁蚶的能量分配,20°C魁蚶呼吸能占13.71%、排泄能占1.89%、排粪能占22.94%、生长能占61.47%,但是超过20°C,摄食能显著减少,生长余力甚至出现负值。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对魁蚶的摄食能和生长余力均具有显著影响。魁蚶外套膜、鳃和肝胰腺的抗氧化酶活性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的0、4、8、12、24、48和72 h取样检测,在20~29°C,魁蚶体内的T-AOC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29°C温度下的T-AOC均低于其他温度组。短期内的高温刺激能够促使SOD和CAT活性升高,但超过24 h其组织中的SOD和CAT活性降低,其中鳃和肝胰腺的SOD和CAT活性受温度影响显著,而外套膜受温度影响不显著。GST活性在4~12 h内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升高,而在24 h后,尤其当温度升至29°C时,GST活性显著下降。本研究推测,高温对魁蚶的能量代谢及免疫能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这可能是夏季魁蚶死亡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魁蚶的适宜温度狭窄,建议在魁蚶养殖生产中,水温应低于23°C,超过26°C会导致机体大量的能量消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名位  郭宝江  张瑞芬  池建伟  魏振承  徐志宏  张雁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黑米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方法以体外总抗氧化能力为活性跟踪指标,对黑米抗氧化提取物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等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分部后得到抗氧化能力最强的部分,再用SephadexLH-20分离得到抗氧化主活性成分,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ESI-MS质谱和核磁共振(1HNMR和13CNMR)波谱法对其进行结构解析。结果黑米抗氧化提取物的5种溶剂萃取物以水部和正丁醇部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383和392ku·g-1,其中,从水部可得到4种抗氧化主活性成分,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976、878、1134和1087ku·g-1。波谱结构解析表明,4种成分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洪宇  张晓茹  王军辉  黄晓华  雷鸣  董娟娥  尉芹  
前期研究发现,楸树叶粗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了进一步明确其抗氧化活性成分,以硅胶柱色谱结合清除DPPH自由基法,寻找抗氧化能力较强的组分,并利用半制备液相色谱对该组分进行分离、纯化,以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和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作为考察指标,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楸树叶粗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中分离得到了2个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1)和芹菜素(2)。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强于BHT和化合物2;化合物1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及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23.89,29.77和43.47μg!mL-1;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强于化合物2,主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青  梁平卓  李莹  李宝  
为研究1-MCP(1-甲基环丙烯)对CO2脱涩柿果实软化及细胞壁成分变化的影响,探讨延长柿果实采后脱涩后货架期的方法,以‘磨盘柿’(Diospyros kaki Thunb cv.Mopan)为材料,研究了采用CO2、CO2+0.5μL/L1-MCP组合处理24h后,在室温下贮存对采后脱涩柿果实软化和细胞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处理和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均能够有效的使涩柿脱涩,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相对于CO2处理来说在脱涩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柿果实采后脱涩后柿果实贮存过程中硬度下降的速率,降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并且延迟呼吸高峰、乙烯高峰的出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