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0)
- 2023(5258)
- 2022(4414)
- 2021(4282)
- 2020(3541)
- 2019(7635)
- 2018(7755)
- 2017(14376)
- 2016(7780)
- 2015(8916)
- 2014(8447)
- 2013(8019)
- 2012(7798)
- 2011(7025)
- 2010(7141)
- 2009(6944)
- 2008(7071)
- 2007(6712)
- 2006(6064)
- 2005(5497)
- 学科
- 管理(26857)
- 济(25776)
- 经济(25746)
- 企(24632)
- 企业(24632)
- 业(23890)
- 方法(11168)
- 技术(11080)
- 图书(10323)
- 书馆(9810)
- 图书馆(9810)
- 业经(9502)
- 中国(9217)
- 理论(8962)
- 技术管理(8808)
- 和(8141)
- 学(8057)
- 工作(7534)
- 财(6799)
- 制(6225)
- 数学(6033)
- 农(5928)
- 数学方法(5849)
- 教育(5533)
- 地方(5257)
- 企业经济(5215)
- 银(5095)
- 银行(5084)
- 经济理论(5048)
- 行(4905)
- 机构
- 大学(109107)
- 学院(104039)
- 管理(40434)
- 济(36157)
- 经济(35109)
- 理学(33413)
- 理学院(32977)
- 研究(32336)
- 管理学(32281)
- 管理学院(32025)
- 中国(26031)
- 京(23402)
- 图书(21268)
- 书馆(20743)
- 图书馆(20740)
- 科学(20035)
- 财(18265)
- 江(17944)
- 范(16911)
- 师范(16780)
- 州(15789)
- 中心(15786)
- 所(15672)
- 北京(14702)
- 财经(13906)
- 研究所(13883)
- 农(13669)
- 师范大学(13087)
- 业大(13021)
- 经(12467)
- 基金
- 项目(64958)
- 科学(50709)
- 研究(50656)
- 基金(45402)
- 家(38600)
- 国家(38195)
- 科学基金(32996)
- 社会(32522)
- 社会科(30522)
- 社会科学(30511)
- 省(25904)
- 基金项目(23841)
- 编号(22624)
- 教育(22255)
- 成果(21134)
- 划(21066)
- 自然(19266)
- 自然科(18893)
- 自然科学(18889)
- 自然科学基金(18547)
- 资助(17096)
- 创(16141)
- 项目编号(15804)
- 创新(15132)
- 课题(14033)
- 重点(13780)
- 一(13460)
- 发(13391)
- 部(13276)
- 国家社会(13179)
共检索到179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熊静
当前,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承担优秀传统文化推广的重任,是由新时代文化事业建设、践行图书馆精神和使命、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的时代需求共同决定的。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应当突出特色,以文献资源为中心,围绕与"书"相关的文化传统,如人文经典、阅读文化、藏书文化、地方文化等,创新推广形式,积极推进文化传承。根据文化事业发展和民众文化需求新趋势,图书馆可从特色品牌建设、空间营造、文旅融合发展等角度,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图书馆阅读推广 文化传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春玲
<正>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文化传播及开展全民教育的重要场所。进入新时代,随着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如何充分挖掘公共图书馆职能、合理利用公共图书馆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为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公共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色与定位》一书是关于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专著,该书立足于公共图书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和意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范跃华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建设、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应该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研方法了解在校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状况,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师生学习偏好,制定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智慧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但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种知识、文化在不同领域渗透更加深刻,传播速度更快前所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面临新的挑战。图书馆作为保存、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在新时期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图书馆 文化传承 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泽宇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在今天依旧焕发着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中国式现代化源自于中华大地,要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就要明确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根与魂。同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解决好面临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 传统文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妙辉
中华传统文化对滋养民族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生“第二课堂”,有责任主动配合、大力支持教学部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文章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实践现状,提出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伟 张德祥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的"部长通道"上,接受记者提问时,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个工程、四件事情"的论述,迅速在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引起强烈反响。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工程,就是要进教材、进校园、深挖掘、走出去四项重大任务。本质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回归。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建宁
在高职院校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学生爱岗敬业、自信自强的重要保障。但文化传承不能泛泛而谈,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应以文化体验为逻辑起点,通过文化选择不断提升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产生共鸣和认同,最终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其重要精神支柱。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传统文化 德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敏
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程进行了布局,从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意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场域 青少年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连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讲仁爱"的伦理思想、"重民本"的民本思想、"守诚信""崇正义"的传统美德和"尚和合""求大同"的和谐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社会和公民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庄重而崇高的历史使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娃
蒙古民族是一个举世闻名的伟大民族,有自己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日益频繁的民族交往,外来文化对蒙古民族文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如何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保持、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已成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学校管理工作经验,从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几点体会入手,归纳了如何在新形势下把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引向深入的几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教育 传承弘扬 思考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伟
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重要职能,校报作为党委的喉舌,应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清醒认识新媒体时代校报承担文化传承创新任务的紧迫性和独特优势。校报要在文化传承创新中有所作为,必须遵循"三贴近"原则,发挥校报文化育人功能;发挥校报文化策源地作用,提升校报文化品位;立足保守,凸显创新,树立校报文化性格;实施报网双轮驱动,扩大校报文化品牌影响力。
关键词:
校报 文化 传承 创新 担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茵茵
<正>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于培育现代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素养、道德修养和文化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现代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浪潮中保留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产,让它们在新的社会语境下焕发生机,成为现代教育各界必须面对的课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君
近日,在天津举行的"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高层论坛上,来自北大、清华、南开、人大、复旦等40所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向全国同行发出倡议:在大学教育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与再造弥足珍贵的资源,是民族复兴与国家崛起必不可少的精神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