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2)
- 2023(6469)
- 2022(5226)
- 2021(5097)
- 2020(3993)
- 2019(8852)
- 2018(8828)
- 2017(16250)
- 2016(9121)
- 2015(10324)
- 2014(10431)
- 2013(10273)
- 2012(9870)
- 2011(8832)
- 2010(9171)
- 2009(8645)
- 2008(8797)
- 2007(8508)
- 2006(7659)
- 2005(6943)
- 学科
- 农(48188)
- 济(39540)
- 经济(39500)
- 农业(32190)
- 业(30121)
- 管理(17530)
- 业经(16570)
- 农业经济(12320)
- 中国(11865)
- 地方(10985)
- 企(10619)
- 企业(10619)
- 方法(10412)
- 发(10153)
- 村(9435)
- 农村(9413)
- 制(8938)
- 发展(8708)
- 展(8692)
- 建设(8213)
- 数学(7809)
- 土地(7759)
- 数学方法(7642)
- 学(7417)
- 策(7366)
- 教育(6988)
- 及其(6966)
- 劳(6919)
- 劳动(6917)
- 体(6872)
- 机构
- 学院(131595)
- 大学(125822)
- 济(50259)
- 经济(48979)
- 管理(46618)
- 农(46217)
- 研究(45814)
- 理学(39388)
- 理学院(38938)
- 管理学(38105)
- 管理学院(37876)
- 中国(36980)
- 农业(34817)
- 科学(28560)
- 业大(27544)
- 京(27311)
- 所(23429)
- 中心(23092)
- 江(22723)
- 农业大学(21442)
- 财(20974)
- 研究所(20815)
- 范(20225)
- 师范(20062)
- 省(18163)
- 州(17892)
- 业(16728)
- 北京(16679)
- 发(15825)
- 经济管理(15758)
- 基金
- 项目(82095)
- 研究(65523)
- 科学(63160)
- 基金(55855)
- 家(48072)
- 国家(47409)
- 社会(40428)
- 科学基金(39555)
- 社会科(37474)
- 社会科学(37466)
- 省(34997)
- 编号(30388)
- 基金项目(29765)
- 教育(28745)
- 农(27644)
- 划(27166)
- 成果(25279)
- 自然(22921)
- 自然科(22322)
- 自然科学(22319)
- 自然科学基金(21903)
- 资助(21306)
- 课题(20318)
- 发(19595)
- 重点(17978)
- 部(17822)
- 年(17306)
- 性(17058)
- 创(16436)
- 发展(16227)
共检索到216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士闪
20世纪的中国民俗文化,经过矫枉过正的"移风易俗"与现代经济大潮的淘洗后,近年来在乡土社会中不断发生重构与再造。这主要表现为,以群体参与为特征的乡土公共领域重新焕发生机,并以民间精英为核心,与乡村政治权力系统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磋商关系。民俗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研究其运动规律,因势利导,适应社会的发展有序地开发民俗文化产业,有益于中国现有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城乡互动,这在当今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治根治本的意义。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新农村建设 乡土公共领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义宏 严颖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无边界产业,它已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文章基于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依据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与民俗文化、地区人文秉性相融合、与农村主导产业相协同、与现代文明相统一的三个重要方面。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弘扬当地的文化特色,还原当地的社会生态,最终使农村的社会功能得到拓展,农民生活品质得到提升,构建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图景。
关键词:
文化创意 新农村建设 产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荣锦 孙国才
本文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的田园化理念,阐述了田园化理念下农村的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工业建设和城镇建设,并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贯彻这一理念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由玉坤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在传统农业基础上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而兴起的新型旅游方式,随着市民生活品味的提升悄然兴起。同时,乡村振兴还内涵振兴乡村文化之意,乡村作为一种有别于城市聚落形态的经济地理单元,孕育出的民俗文化更加本真,更为淳朴,更能反映区域群体的精神面貌和价值理念。在乡村振兴中,将乡村民俗的传承、保护和开发纳入休闲农业发展,既可以收旅游收入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效益,也有助提高农民精神品质和给予前来旅游者以别样的精神体验。
关键词:
民俗文化 休闲农业 运用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田庚 杨依凡 刘旭霞
农村社区作为志愿服务文化的时空载体,承载着志愿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的未来走向。在新农村建设中,志愿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以农村社区为依托,从社区发展的角度进行政府推动、志愿主体协调、社区诱导,实现志愿文化主体、志愿文化客体、志愿文化载体的互动共进,从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蹊
本文论述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分析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品供给体系本身存在的不足和当地政府认识不足等问题;提出改革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筹资机制和决策机制,解决县级财政的收支矛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新农村建设 公共品供给 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建衡
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完善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新农村建设 科学发展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雁 吴英策
本文着重对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与比较发现农村职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已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本文认真分析了阻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找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包括就业市场、农业科技、机会因素、个人教育成本和收益四个方面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洋 李翠霞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倍受人们关注。虽然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状况得以缓和,但是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优化问题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有利于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有利于改善村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因此,优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新农村 优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怀忠
<正>建筑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可以通过形式、构造和材料等引发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学习和情感共鸣。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民俗文化可以提升建筑的文化认同和地域性,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关注。这种设计方法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形式语言,还为社会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运用中式建筑的坡屋顶作为建筑的设计元素,是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建立联系的方式之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建成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本文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发展循环农业、鼓励生态农业、倡导特色农业、实施综合治理等措施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 现状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阿德力汗·叶斯汗
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新牧区建设是新疆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牧区和农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牧区远远落后于农区,很多牧区尚不具备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条件。因此,新牧区建设是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课题。文章在牧区地位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新牧区建设的艰巨性,提出加快牧区发展,推进新疆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疆牧区 新牧区建设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静
当前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村庄规划。农村"村庄集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它有利于村容的整洁,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等。结合农村自身的特点,合理规划,推进"村庄集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农村 村庄集并 土地规划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洪彪 甘辉
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村容的整治,加剧了村内大片土地的闲置和村庄向外围的无序扩张,出现严重的"空心村"现象。"空心村"延缓人居环境的改善,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阻碍农业发展,浪费耕地;新农村建设应与"空心村"治理结合起来,通过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整治旧村与规划新村等途径整治空心村,促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空心村 新农村 内挖外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仝志辉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学术讨论中,有论者指出:没有村民自治,就无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就不算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样强调村民自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非常正确的认识。但是,有了这一认识,并不等于就能在实践中很好地落实这一认识,完善村民自治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最根本的挑战在于,我们不能仅就发展管理民主来谈村民自治,而是应该用新农村建设的整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