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0)
2023(14782)
2022(12805)
2021(11955)
2020(10326)
2019(22731)
2018(22525)
2017(42532)
2016(23722)
2015(26527)
2014(26388)
2013(25880)
2012(23904)
2011(21416)
2010(21081)
2009(19190)
2008(18474)
2007(16048)
2006(13952)
2005(12062)
作者
(73046)
(60357)
(60077)
(56943)
(38355)
(29105)
(27057)
(23884)
(23252)
(21390)
(20524)
(20463)
(19506)
(19048)
(18939)
(18615)
(18511)
(18136)
(17385)
(17274)
(15605)
(14811)
(14661)
(13912)
(13624)
(13476)
(13434)
(13119)
(12205)
(12156)
学科
(86399)
经济(86290)
管理(65304)
(60771)
(49919)
企业(49919)
方法(40408)
数学(34928)
数学方法(34524)
(24484)
(23996)
中国(23334)
(22613)
业经(19413)
地方(17332)
(16986)
(16970)
贸易(16963)
(16468)
农业(16182)
理论(15429)
(14228)
技术(14227)
环境(14166)
(14001)
财务(13928)
财务管理(13903)
(13499)
银行(13410)
企业财务(13144)
机构
大学(333232)
学院(330620)
管理(126972)
(123208)
经济(120384)
研究(117428)
理学(110655)
理学院(109306)
管理学(107072)
管理学院(106518)
中国(84707)
科学(79527)
(72227)
(68874)
(61813)
业大(59274)
研究所(57250)
(55024)
农业(55002)
中心(52172)
(48392)
北京(45208)
财经(44286)
(43181)
(43096)
师范(42487)
(40419)
(38738)
技术(38315)
(36831)
基金
项目(238060)
科学(183914)
基金(171004)
研究(164274)
(154417)
国家(153166)
科学基金(128376)
社会(100262)
社会科(94729)
社会科学(94700)
(94310)
基金项目(91376)
自然(88253)
自然科(86143)
自然科学(86115)
自然科学基金(84556)
(80859)
教育(74972)
资助(70273)
编号(65857)
重点(54081)
成果(52244)
(50750)
(50259)
(49516)
计划(47746)
科研(46911)
创新(46249)
课题(46188)
大学(42787)
期刊
(131049)
经济(131049)
研究(92276)
学报(67930)
中国(64373)
(61651)
科学(57354)
大学(48948)
学学(46513)
管理(45033)
农业(42394)
(40380)
教育(36642)
技术(26718)
(24844)
金融(24844)
业经(22171)
(22076)
经济研究(21367)
财经(20733)
业大(19176)
科技(18336)
(18185)
(17646)
图书(17218)
问题(17059)
农业大学(15610)
理论(15304)
林业(15154)
资源(14724)
共检索到475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伟  常亚青  丁君  
为探讨低温对刺参体腔液中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实验研究了温度缓降和骤降2种不同降温模式对刺参"水院1号"和大连养殖群体体腔液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缓降模式下,刺参"水院1号"和大连养殖群体体腔液中CAT活力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CAT活力变化分别为402.78~424.32 U/mL和409.81~430.08 U/mL;刺参"水院1号"和大连养殖群体体腔液中SOD和POD活力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SOD活力变化分别为0.019~0.086 U/mL和0.014~0.06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斌  周红学  李成林  赵洪友  胡炜  程晓艳  韩莎  
[目的]研究氨氮胁迫对刺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为探明刺参新品种对环境中氨氮变动的适应性提供依据。[方法]探究0(氨氮质量浓度低于0.05 mg/L的自然海水),2,4,6,8和10 mg/L氨氮胁迫下体质量分别为(30.2±0.2) g/头(A组)、(59.2±0.8) g/头(B组)刺参“鲁海1号”存活、生长及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结果]氨氮胁迫对刺参的存活与生长影响显著,当氨氮质量浓度为10mg/L时,2组刺参均出现排脏、化皮和死亡个体,A组刺参存活率最低,为87.2%。刺参体质量与特定生长率(SGR)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当氨氮质量浓度为4,6,8和10 mg/L时A、B组刺参SG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郑慧  李彬  荣小军  廖梅杰  陈贵平  张正  王岚  王印庚  邹安革  
测定了不同盐度(20、25、30、35、40)和不同溶氧水平(充空气,DO 7~9mg/L)充纯氧,DO15~20mg/L;不充气,DO 2~5mg/L)对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的影响。盐度试验结果表明,盐度急性变化会引起刺参体腔液ACP、AKP、LZM活性的升高和SOD活性降低,其中第10天时盐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最大。溶氧试验显示,过饱和溶氧(DO 15~20mg/L)可使刺参体腔液ACP、AKP、LZM、SOD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不充气组(DO 2~5mg/L)刺参体腔液中ACP、AKP、LZM活性出现短暂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晨露  李京昊  成永旭  涂纹  吴乐  奚业文  朱传忠  李嘉尧  
采用生物絮团、饲料和冰冻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nuscalyciflorus)3种饵料,对由同一亲本孵化的(0.0179±0.0005) g克氏原螯虾仔虾进行42 d的养殖实验。比较各实验组的水体指标,以及实验结束后各组仔虾的生长性能、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结果显示:(1)在整个养殖期间,絮团组的总磷、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浓度最低,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 0.05),絮团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饲料组(P < 0.05),与轮虫组差异不显著(P> 0.05)。(3)饲料组的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絮团组最低。絮团组的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都显著高于饲料组(P < 0.05)。轮虫组的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与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P> 0.05)。(4)絮团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丙二醛(MDA)含量最少,与饲料组和轮虫组有显著差异(P < 0.05)。综上,这3种饵料中生物絮团的养殖效果最好,对仔虾的存活、生长、消化酶和免疫抗氧化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晨露  李京昊  成永旭  涂纹  吴乐  奚业文  朱传忠  李嘉尧  
采用生物絮团、饲料和冰冻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 3种饵料,对由同一亲本孵化的(0.017 9±0.000 5) g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仔虾进行42 d的养殖实验。比较各实验组的水体指标以及实验结束后各组仔虾的生长性能、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结果显示:在整个养殖期间,絮团组的总磷、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浓度最低,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3个实验组仔虾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无显著差异,絮团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饲料组,与轮虫组差异不显著;饲料组的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絮团组最低,絮团组的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都显著高于饲料组,轮虫组的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活性与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絮团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丙二醛(MDA)含量最少,与饲料组和轮虫组有显著差异。这3种饵料中生物絮团的养殖效果最好,对仔虾的存活、生长、消化酶和免疫抗氧化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谭洪新  刘文畅  高启  王潮辉  
为研究生物絮凝养殖条件下吉富罗非鱼的消化能力和免疫能力,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对照组)和生物絮凝养殖系统(实验组)饲养吉富罗非鱼(24.17±2.49)g 59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水体中总氨氮(TAN)和亚硝态氮(NO-2-N)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0.48±14.66)和(33.77±34.57)mg/L。但实验结束时实验组终末密度(FD)高达36.89 kg/m3,终末质量(FI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高于对照组(P<0.05),饵料系数(FCR)比对照组降低18.7%(P<0.05)。实验组饲料氮利用率为57.97%,显著高于对照组(49...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冷向军  孟晓林  李家乐  李小勤  华雪铭  
为考察杜仲叶对草鱼生长、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2%4、%杜仲叶粉或0.1%0、.15%杜仲叶提取物,饲养平均体重(425.8±37.6)g的草鱼。经60d饲养,各组草鱼增重率分别为84.3%、92.2%、96.7%、88.2%、91.7%,饲料系数分别为2.01、1.87、1.82、2.03、1.9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杜仲叶粉显著提高了草鱼增重率,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添加2%杜仲叶粉、0.15%杜仲叶提取物有提高草鱼增重率趋势(P<0.10)。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测定表明,饲料中添加4%杜仲叶粉,0.1%、0.15%杜仲叶提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丽萍  宋学宏  朱金荣  孟祥雨  张磊磊  
从东太湖采集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5种沉水植物分别制成干粉。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5%的干粉形成5种不同的配合饲料,分别饲喂体重为(9.37±0.15)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60 d,分析沉水植物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马来眼子菜组的中华绒螯蟹平均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对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童春  曹振杰  杨玲  秦玉广  孙栋  
配制添加不同浓度壳聚糖(0、0.2%、0.4%、0.6%、0.8%、1.0%)的6组实验饲料,网箱养殖淡水白鲳(Colossoma brachypomum)(82.26±5.13)g 60 d,探讨壳聚糖对淡水白鲳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其在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0.6%组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0、0.2%、0.4%和1.0%组(P<0.05);0.6%、0.8%和1.0%组脏体比显著低于0、0.2%和0.4%组(P<0.05);0.6%、0.8%和1.0%组肝体比显著低于0组(P<0.05);0.6%组溶菌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0和0.2%组(P<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柳阳  李勇  周邦维  高婷婷  王晓晨  王顺奎  
为探讨脂肪和蛋白质水平对工业化养殖大西洋鲑相关消化酶活力、免疫及对水质指标的影响,采用3×2双因素试验设计(3脂肪水平:18%、21%、24%,即F18、F21、F24;2蛋白质水平:38%、48%,即P38、P48),形成6种实验处理的膨化配合颗粒料,每处理3重复,在工业化封闭循环海水养殖(RAS)条件下,选用初重(650.0±45.50)g大西洋鲑720尾进行56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1)F21可显著提高大西洋鲑胃、肠、肝脂肪酶活力,比低脂肪分别提高11.52%、14.63%、4.31%;P48使肠、肝胰蛋白酶活力分别提高8.23%、8.33%,且发现其活力水平远高于胃蛋白酶。(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尚卫敏  朱根廷  陈任孝  孙玉轩  钱前  潘瑜  王朝明  罗莉  
为考察不同类型酸化剂对草鱼生长及生理机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21%磷酸、柠檬酸、乳酸和复合酸,饲养初始体重为(10.33±0.03)g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21%柠檬酸、乳酸和复合酸均显著提高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磷酸组Mg和Cu,柠檬酸组Mg、Mn、Fe和Cu,乳酸组Mg、Fe和Cu,复合酸组Ca、Mg、Fe、Mn、Cu和Zn含量显著提高(P<0.0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烨明  陈赓  徐志威  陈芳  袁汉文  杨代勤  
为探讨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几丁聚糖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本实验以初始体重(15.0±0.5)g的黄鳝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5组试验鱼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1%、2%、3%和4%几丁聚糖溶液(几丁聚糖的有效浓度为0.6%)的试验饲料,饲喂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饲料中添加几丁聚糖能显著提高黄鳝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饵料系数。当添加量为3%时,黄鳝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且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在添加量为4%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最高。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黄鳝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几丁聚糖能够提高其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黄鳝饲料中几丁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3%。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孟晓林  冷向军  李小勤  伦峰  刘贤敏  李宝山  李家乐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4%杜仲叶粉,0.1%、0.15%杜仲纯粉,饲喂规格为37±3 g的草鱼鱼种(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考察杜仲对其生长、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经过60 d的饲养,结果表明:(1)对照组、2%杜仲叶粉组、4%杜仲叶粉组,0.1%杜仲纯粉组、0.15%杜仲纯粉组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315%、308%、322%、310%、342%,饲料系数分别为1.10、1.17、1.09、1.11、0.97,其中添加0.15%杜仲纯粉显著提高了草鱼增重率(P<0.05),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2)对照组、2%杜仲叶粉组、4%杜仲叶粉组,0.1%杜仲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洪徐鹏  夏思瑶  唐嘉荩  张庆华  薛晖  唐建清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添加浓度的黄芪多糖(0%、0.2%、0.4%、0.8%)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d、2 d、4 d、6 d、8 d、12 d、16 d、20 d,不同浓度组的克氏原螯虾增重率(RWG)及特定生长率(RSG)的变化规律符合修正的高斯模型(R2=0.999 9);当黄芪多糖的添加浓度为0.40%~0.75%时,实验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7.13%±7.75%和1.57%±0.28%;不同添加浓度的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蜕壳数NM的影响符合对数模型(R2=0.9976),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蜕壳数有显著差异(P<0.05),体重增长有极...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常青  梁萌青  王家林  孙静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和2%的壳聚糖,连续投喂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60d,探讨壳聚糖对花鲈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和1%壳聚糖可以显著促进花鲈的生长,但是不同添加浓度对成活率均无影响。在30d时添加0.5%或1%壳聚糖能有效提高花鲈的补体活性、溶菌酶活性和吞噬活性;在60d时仅明显提高补体活性。添加壳聚糖对白细胞的数量没有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