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0)
2023(10044)
2022(8390)
2021(7481)
2020(5957)
2019(13291)
2018(12759)
2017(23543)
2016(13083)
2015(14056)
2014(13858)
2013(13576)
2012(12895)
2011(11900)
2010(11926)
2009(10780)
2008(10561)
2007(9387)
2006(8413)
2005(7786)
作者
(42518)
(35561)
(35464)
(33085)
(22809)
(17311)
(15661)
(13954)
(13586)
(12562)
(12384)
(11823)
(11733)
(11383)
(11307)
(10817)
(10806)
(10597)
(10338)
(10221)
(9287)
(8918)
(8684)
(8092)
(8074)
(8022)
(8007)
(7858)
(7383)
(7120)
学科
(56774)
经济(56718)
(33734)
管理(32333)
(23948)
企业(23948)
中国(19026)
地方(18683)
(18222)
方法(17988)
数学(15556)
数学方法(15404)
业经(14014)
(13525)
农业(12859)
(11732)
贸易(11722)
(11311)
(11005)
地方经济(10544)
(10366)
环境(10153)
(10011)
(10007)
金融(10005)
银行(9956)
(9666)
技术(9664)
(9431)
产业(8083)
机构
学院(187813)
大学(185351)
(75598)
研究(74940)
经济(74124)
管理(65944)
理学(56438)
理学院(55688)
中国(54893)
管理学(54600)
管理学院(54277)
科学(50359)
(46811)
(41342)
(40778)
研究所(38090)
农业(37173)
业大(35824)
中心(32372)
(32134)
(30050)
(27765)
(26650)
北京(25865)
(25363)
财经(25184)
师范(24875)
(23795)
农业大学(23608)
科学院(23469)
基金
项目(130105)
科学(100110)
基金(91966)
研究(87575)
(84999)
国家(84233)
科学基金(69197)
社会(55417)
(53312)
社会科(52521)
社会科学(52509)
基金项目(48920)
自然(46325)
自然科(45250)
自然科学(45231)
(45145)
自然科学基金(44427)
教育(38455)
资助(36861)
(34526)
编号(33109)
重点(30288)
(27386)
计划(27206)
(26789)
发展(26431)
(25989)
创新(25689)
成果(25628)
科研(25607)
期刊
(87639)
经济(87639)
研究(54225)
(43159)
中国(42106)
学报(41174)
科学(35190)
农业(29635)
大学(29569)
学学(28478)
管理(24245)
(22434)
教育(19455)
(18549)
金融(18549)
业经(16827)
(15413)
经济研究(14625)
技术(14599)
业大(12201)
财经(12051)
问题(11703)
科技(10818)
(10491)
(10393)
农业大学(10235)
林业(9685)
商业(9655)
(9049)
技术经济(8798)
共检索到289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宫亚军  石宝才  路虹  张胜利  魏蕾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豆蚜、豌豆蚜、豌豆修尾蚜3种蚜虫发育历期、产仔量、寿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豆蚜发育起点为(6.05±1.44)℃,有效积温为(106.63±9.19)日度;豌豆蚜发育起点为(5.69±1.72)℃,有效积温(113.01±2.98)日度;豌豆修尾蚜发育起点为(4.02±2.22)℃,有效积温为(131.45±29.84)日度,3种蚜虫最适发育温度为19~23℃,在19℃时产仔量最多,其中以豌豆蚜的繁殖能力最强,达69.5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正群  朱建青  夏体渊  陈泽斌  况荣平  
为了弄清温度对蚜虫宽缘金小蜂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测定了10、15、20、25、30℃5个温度下蚜虫宽缘金小蜂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计算了其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并测定了其在5个不同温度下的产卵量。结果表明:蚜虫宽缘金小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即30℃时,卵至成蜂所需历期最短(10.5 d)。卵至成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3.16℃,有效积温为265.93日度。温度对蚜虫宽缘金小蜂的繁殖力也有明显影响,在10~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产卵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单雌平均产卵量在51.6~223.7粒,温度在25~30℃时,产卵量呈现减少的趋势,说明高温对蚜虫宽缘金小蜂的产卵量有一定的抑制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炬红  郭建英  万方浩  夏敬源  
以常规棉泗棉3号上饲养10代的棉蚜作为虫源,以其亲本为对照,在室内分别研究了转单、双价基因抗虫棉对棉蚜的短期影响,及单价抗虫棉对棉蚜的长期效应。结果发现,单价抗虫棉GK12和双价抗虫棉SGK321在短期内对棉蚜生长发育、繁殖和生命表参数无显著影响。在抗虫棉上取食1代的棉蚜,各龄发育历期、成虫寿命、产仔数和产仔历期、内禀增长率、净增长率、平均发育历期等和取食亲本的棉蚜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在GK12上取食37代的棉蚜与取食亲本常规棉泗棉3号和在GK12上取食1代的棉蚜之间以上各指标也无显著差异。可见,单价抗虫棉GK12和双价抗虫棉SGK321在短期内对棉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无显著影响,GK12在长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唐仕娟  苗金贝  陈艳琳  邵娅  路康  王森山  
齐墩果酸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对植食性昆虫具有拒食、毒杀、趋避作用。为明确齐墩果酸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生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豌豆蚜全纯人工饲料薄膜饲养技术。通过设置5组不同浓度的齐墩果酸人工饲料,在室内培养箱环境下饲养绿色型、红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测定了存活率、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有翅蚜率和产蚜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齐墩果酸对绿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红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没有抑制作用。在齐墩果酸浓度0.1~2.0 mg·mL–1内,随着齐墩果酸浓度的增大,绿色型豌豆蚜的存活率、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平均产蚜量、产蚜率均表现为降低,而在2.0 mg·mL–1时降至最低。而有翅蚜率逐渐增大并在1.0 mg·mL–1浓度时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齐墩果酸在生理、行为学层面是如何影响豌豆蚜的生长发育等提供技术和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群芳  王慧  李庆  
1836年,Schmidberger首次发现蛀木质部小蠹是以坑道壁上排列的栅栏状物为食,由于弄不明白这些栅栏状物为何物,便将它们称为"ambrosia",意为"神的食物"(Fisher et al.,1953;1954;Schmidberger,1836)。1844年,Hartig明确了被北方材小蠹(Xyleborus dispar)幼虫取食的栅栏状物是丛梗孢属(Monilia)的一种真菌(Batra,1967)。此后,"ambrosia fungi",即"虫道真菌",便被广泛用于对生长在坑道中、为蠹虫所取食的真菌之称,而将在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区焯林  刘志敏  崔志新  曹毅  董华强  聂呈荣  
研究了福绿、早青二号和日本旺绿青花菜对桃蚜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数量的影响.以作用因子组建了不同品种青花菜上桃蚜试验种群生命表,并分析了青花菜叶片营养成分与桃蚜产仔量、发育历期的关系.结果表明,福绿、日本旺绿上桃蚜种群趋势指数较大,其值分别为22.490和22.328,较适合桃蚜试验种群增长;早青二号上桃蚜种群趋势指数较小,值为4.543,对桃蚜试验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桃蚜产仔量与青花菜叶中蔗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桃蚜发育历期与蔗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祖庆  赵惠燕  胡想顺  李东鸿  
为了明确共生菌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用利福平处理得到脱共生麦长管蚜,在15,18,21,24和27℃条件下,对脱共生及共生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脱共生麦长管蚜质量极显著低于共生麦长管蚜;在不同温度下,共生麦长管蚜与脱共生麦长管蚜都表现为,随温度的升高全若虫期的发育历期缩短,但在同一温度下,脱共生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极显著高于共生麦长管蚜;脱共生麦长管蚜全若虫期的有效积温高于共生麦长管蚜,而发育起点温度低于共生麦长管蚜;脱共生麦长管蚜和共生麦长管蚜均在21℃时达到最大生殖力;在同一温度下,脱共生麦长管蚜的平均世代周期均大于共生麦长管蚜,净增值率、内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毅  曾玲  崔志新  王蕴波  陈文胜  
 研究了广东主要百合种类对桃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百合种类因所含的营养成分和化学物质不同对桃蚜数量及生长发育产生不同影响。以作用因子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龙牙百合上的桃蚜种群趋势指数最大,为35.765,最有利于种群的增长;其次为宜兴百合、麝香百合,其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8.512和14.533;兰州百合上的种群趋势指数最小,为4.16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亢菊侠  惠凯凯  胡祖庆  
【目的】研究农药胁迫对不同体色型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蚜虫生态遗传与进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剂量氧化乐果、吡虫啉农药胁迫下,于人工气候箱中饲养2种不同体色型(红色型和绿色型)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初生若蚜,分别测定各处理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体质量差、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种群平均世代周期、净增殖率及内禀增长率等生长发育和繁殖生物学参数。【结果】随着氧化乐果和吡虫啉施用剂量的增加,2种体色型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种群平均世代周期均增加,且绿色型麦长管蚜增加幅度比红色型大;2种体色型麦长管蚜的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均减少,且绿色型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怀  赵志模  邓永学  徐学勤  李映平  
在 16、2 0、2 4、2 8、32、36℃的 6种恒温条件下 ,以竹裂爪螨各螨态为饲料 ,系统研究了温度对竹盲走螨实验种群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36℃条件下竹盲走螨不能完成世代发育。在 16~ 32℃范围内 ,各螨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卵至成螨的发育历期在 16、2 0、2 4、2 8、32℃ 5种恒温条件下分别为 16 0 1、10 80、5 81、5 12和 4 6 8d ;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 10 4 4℃和 93 77d·℃。分别用王 -兰 -丁模型和逻辑斯谛模型拟合了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 ,其中王 -兰 -丁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出竹盲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子毅  张雪红  罗佳  范青海  
在(25±1)℃、(70±5)%RH、无光照条件下,以烟粉虱、神泽氏叶螨、刺足根螨、腐食酪螨、甜果螨为猎物,测试了毛绥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并组建了其试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5种猎物都能满足毛绥螨正常的发育与繁殖,但不同猎物对毛绥螨发育历期、雌成螨寿命、产卵量等有明显影响.毛绥螨取食腐食酪螨和甜果螨时发育快,成熟期的死亡率低,产卵量大,净生殖率(R0)分别约为57.1768和62.6984,比取食其他猎物高2-5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瑞霞  刘家骧  杨宝胜  赵建兴  孟焕文  
长短光照对截形叶螨的影响有着显著差异。在 30℃时短光照明显延缓该螨的发育 ,rm 值相应降低 ,并且存活率和产雌卵率曲线均滞后于长光照处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小惠  高欢欢  孟庆祥  张丽  赵惠燕  
【目的】研究重金属Zn2+长期胁迫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监测和治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含量(0,200,400,800,1 600mg/kg)Zn2+处理小麦土壤,用特定时间-特定龄期两性生命表的方法,观察和分析土壤-小麦-蚜虫体系中Zn2+长期胁迫对麦长管蚜不同龄期蚜虫的发育历期、成虫寿命、若虫期存活率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低含量(200和400mg/kg)Zn2+短期处理后,麦长管蚜若虫期存活率显著升高,随着代数的增加,各处理的麦长管蚜若虫期存活率逐渐下降;Zn2+长期胁迫对麦长管蚜1龄、3龄和4龄若蚜的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对2龄若蚜...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令令   薛毓才   蒋刚   时立秋   黄旭雄  
锯齿新米虾为刀鲚幼鱼阶段的优质生物饵料。为探究不同温度(20℃、25℃和30℃)和不同饵料(虾片、沼虾商品饲料和小球藻)对锯齿新米虾生长繁殖的影响,以实验室孵化后7 d的锯齿新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a)仔虾为对象进行为期91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锯齿新米虾的存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0℃组的存活率(93.33%±7.20%)显著高于30℃组(P<0.05);温度对锯齿新米虾体长、体质量及特定生长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随着温度升高锯齿新米虾发育显著加快,30℃、25℃和20℃下初次抱卵时间分别为(39.25±3.20) d、(55.00±1.00) d和(162.33±1.53) d;但20℃锯齿新米虾初次抱卵时的体长、体质量及抱卵量均显著高于25℃和30℃(P<0.05),25℃组与30℃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温度下锯齿新米虾的相对繁殖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胚胎孵化时间随温度的升高显著性降低;锯齿新米虾性腺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6.57℃,有效积温为507.54℃·d;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6.69℃,有效积温为279.98℃·d。投喂小球藻组锯齿新米虾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显著低于投喂其它饵料组(P<0.05),投喂沼虾商品饲料可以显著提高锯齿新米虾的初次抱卵体长、体质量、抱卵量及相对繁殖力(P<0.05)。综上所述,人工养殖锯齿新米虾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沼虾商品饲料是锯齿新米虾的适宜饵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金凤  徐春梅  张正群  赵云贺  刘峰  慕卫  
【目的】研究低剂量的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生长发育、繁殖和营养利用的影响,明确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的控制作用。【方法】采用人工饲料混毒法测定溴氰虫酰胺对双委夜蛾4龄幼虫的毒力;利用LC_5、LC_(25)和LC_(50)剂量的溴氰虫酰胺处理双委夜蛾4龄幼虫,观察其对亲代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成虫寿命、产卵量、化蛹率和羽化率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测定溴氰虫酰胺处理72 h后对幼虫的近似消化率(AD)、相对取食量(RCR)、相对生长量(RGR)、摄入食物转化效率(EC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