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0)
- 2023(9253)
- 2022(7843)
- 2021(7107)
- 2020(5910)
- 2019(13125)
- 2018(12718)
- 2017(24489)
- 2016(13200)
- 2015(14591)
- 2014(14490)
- 2013(14070)
- 2012(12647)
- 2011(11478)
- 2010(11282)
- 2009(10869)
- 2008(10804)
- 2007(9642)
- 2006(8567)
- 2005(7926)
- 学科
- 济(47038)
- 经济(46948)
- 管理(43810)
- 业(39642)
- 企(33349)
- 企业(33349)
- 制(21887)
- 方法(21038)
- 银(19502)
- 银行(19356)
- 数学(18458)
- 数学方法(18310)
- 行(18015)
- 财(16844)
- 农(13177)
- 中国(12932)
- 融(12534)
- 金融(12532)
- 度(12388)
- 制度(12381)
- 业经(11812)
- 体(11247)
- 务(10452)
- 财务(10426)
- 财务管理(10404)
- 学(10191)
- 企业财务(9903)
- 贸(9889)
- 贸易(9882)
- 体制(9730)
- 机构
- 大学(191080)
- 学院(188515)
- 济(78044)
- 经济(76467)
- 管理(72496)
- 研究(63568)
- 理学(62456)
- 理学院(61798)
- 管理学(60821)
- 管理学院(60494)
- 中国(54766)
- 京(39889)
- 财(39510)
- 科学(39146)
- 农(38796)
- 所(32226)
- 业大(32014)
- 财经(31087)
- 农业(30887)
- 中心(30314)
- 研究所(29347)
- 江(28822)
- 经(28258)
- 经济学(24736)
- 北京(24567)
- 财经大学(23381)
- 院(22773)
- 州(22596)
- 经济学院(22412)
- 银(22290)
- 基金
- 项目(130552)
- 科学(102685)
- 基金(97534)
- 研究(88702)
- 家(87452)
- 国家(86761)
- 科学基金(73989)
- 社会(58961)
- 社会科(56064)
- 社会科学(56053)
- 基金项目(52153)
- 省(50056)
- 自然(49564)
- 自然科(48431)
- 自然科学(48413)
- 自然科学基金(47607)
- 划(42952)
- 教育(40303)
- 资助(38945)
- 编号(32906)
- 重点(29690)
- 部(28947)
- 制(28516)
- 创(27959)
- 发(26513)
- 创新(26330)
- 成果(25953)
- 科研(25645)
- 国家社会(25403)
- 计划(25364)
共检索到283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士福 王梅 高志奎 史保胜 戈晓立
以银杏叶片为试材,在不同温度下采用连续激发式植物效率仪PEA测试强光照射对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利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系统进行光合光转化效率LCE的光强响应测试。结果表明:银杏光抑制不仅呈现光强剂量效应,而且呈现温度剂量效应。当光强超过约1000μmol·m-2s-1时银杏LCE最低,为较严重的光抑制过程。在25℃常温下超过1000μmol·m-2s-1光强照射20min时银杏Fv/Fm下降加快;15℃以下低温和35℃以上高温均会使Fv/Fm进一步降低;而且热胁迫比冷胁迫的光抑制程度更大,因为25~45℃下Fv/Fm的直线回归斜率/kheat/比5~20℃的/kchill...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新国 孟庆伟 赵世杰
为探讨强光对银杏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对银杏叶片进行强光 (12 0 0 μmolphotons·m- 2 s- 1 )胁迫 5h ,通过分析叶绿素a荧光参数和叶黄素循环组分研究了强光胁迫下银杏叶片的光抑制以及相关的光破坏防御机制。强光胁迫过程中 ,银杏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Fv Fm)明显下降 ,胁迫结束时 ,Fv Fm 接近 0 3。而初始荧光(Fo)则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呈上升趋势。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 (ФPSⅡ)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 (ETR)均大幅度下降 ,而非光化学猝灭 (NPQ)和天线热耗散 (HDR)明显上升 ,叶黄素循环关键组分玉米黄质 (Z)的相对含量则随着强光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守家 丛日晨 张宝鑫 古润泽
该文应用热脉冲技术、改良的冲洗法、CI-301测定系统和PSYPRO露点水势仪,对不同程度断根处理的银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断根处理严重影响银杏树体水分状况的变化,土坨直径为胸径的12、10和8倍根处理的树干茎流通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断根处理后枝条栓塞程度增加且差异显著,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对照相比都降低且差异显著;土坨直径为胸径的12和10倍断根处理与对照相比叶片水势差异不显著,但8倍的断根处理与对照相比叶片水势差异显著.采取正交试验考察断根、剪叶和喷抗蒸腾剂对银杏枝条栓塞程度影响的主效应并筛选最佳组合,分析结果并结合实际应用情况综合考虑得知,银杏在生长季节移植中采取带10倍胸径土坨、...
关键词:
移植 断根处理 剪叶 抗蒸腾剂 水分状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守家 古润泽 丛日晨 车少臣 高俊平
利用GREENSPAN茎流测定系统监测银杏树干茎流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树干不同高度、不同深度和不同方位的茎流速率存在差异。上位的茎流速率高于中位和下位,但通过上中下位截面的累积茎流通量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深度上的茎流速率存在差别,10mm位点的茎流速率最大,20mm位点最小;不同方位的茎流速率是树干南侧最大,西侧次之,北侧最小。使用HOBO气象站同步测定各种气象因子,分析树干茎流日变化、日际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太阳有效辐射、气温和风速是影响茎流的主要气象因子。通过干预处理研究不同的抑制蒸腾措施对树干茎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抗蒸腾剂、摘叶和遮荫处理能有效地降低蒸腾耗水,但摘叶...
关键词:
银杏 树干茎流 热脉冲 蒸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友 王欢利 汪贵斌 曹福亮
为了探索温度和光照强度对银杏叶黄酮合成及调控机制,本研究对两年生银杏盆栽苗进行温度和光强的两因素三水平的处理,测定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代谢过程中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并建立黄酮类含量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T1Q3处理40 d后和T2Q2处理20 d后,单株银杏黄酮含量相较处理前显著增加;大部分处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增量存在显著的温度效应,部分处处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增量存在显著光强效应和温度、光强交互效应;黄酮代谢过程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温度、光强及温度、光强交互效应;相关性分析表明;仅在处理10 d时,槲皮素的含量与F3H、FLS和ANS基因的表达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雷 孙冰 曹福亮 汪贵斌 封超年
通过对3种不同的银杏复合经营模式(银杏-油菜-花生、银杏-小麦-花生、银杏-桑树)及3种纯农经营模式(油菜-花生、小麦-花生、桑树)下碳储量的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银杏复经营及农地对系统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银杏复合经营模式下碳储量显著高于农地。其中GRP模式生物碳储量最高,为27.13t/hm2;GM模式下,凋落物和土壤碳储量显著高于其它系统,分别为7.64和79.07 t/hm2;GM模式碳储量达到了122.54 t/hm2,显著高于其它模式,不同模式间总碳储量从大到小为别为:GM>GRP>GWP>
关键词:
银杏 林农复合经营系统 碳储量 土壤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谔 童再康 吴焕九
以浙江长兴县1962~1978年17a的银杏年产果量和各年度的33个气象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5个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它们是4月中期花期的平均气温(x_4)和平均最大风速(x_6),5,6两月种实发育增长期的总雨量(x_(27)),7月上旬种实增长充实期的最低气温(x_(16)),和前1年6月花芽分化期的平均气温(x_(29))。仅用x_6,x_(18)和x_(27)建成产量预测方程:y=15.651+27.673x_6-7.320x_(18)+0.218x_(27),回归关系极显著,能可靠地预测当年产量,说明这3个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最为重要。
关键词:
银杏 气象资料 产量 预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邢世岩 樊纪欣 孙霞 有详亮 宋永诗
收集国内及日本大粒优质银杏核用品种 2 9个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核用品种的结实特性进行研究。 2 0个品种高接换种后 2~ 4年相继结实 ,但早实性品种间差异较大。平头接和分层接种实主要分布在树冠内膛。银杏幼年期相对较长 ,初果期结实量变异系数高达 5 0 %以上。不同品种平头接单核质量 (g)、出核率 (% )及单位树干横断面积种核产量 (kg·cm- 2 )均大于分层接。采用结实株率 (% )、单株鲜果产量 (kg)、单株种核产量 (kg)、单位树干横断面积种核产量 (kg·cm- 2 )、单位树冠投影面积种核产量 (kg·m- 2 )、单位种植面积种核产量 (kg·hm- 2 ...
关键词:
银杏 核用品种 结实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善平 冯海娟 马存金 李耕 刘鹏 董树亭 赵斌 张吉旺 杨今胜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对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及光系统性能的影响,旨在探讨阴天条件下光质变化对玉米光合作用影响的生理机理。【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郑单958(ZD958)和先玉335(XY335)为供试材料,设置3种光质处理,分别为红色膜(R)、蓝色膜(B)和绿色膜(G),以白色纱网模拟阴天作为对照(CK),试验于2013年4—6月在黄淮海玉米技术创新中心进行。于6片完全展开叶时进行光质处理,10 d以后,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和820 nm光吸收技术测定气体交换参数、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及820 nm光吸收量的变化,分析光质对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和光系统性能的作用方式。【结果】阴天和模拟阴天条件下,各波...
关键词:
玉米 光质 光合作用 光系统 叶绿素荧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俊玲 李晓峰 王梅 高志奎 霍捷
以保罗塔番茄果实为试材,采用叶绿素成像荧光仪(MINI-IMAGING-PAM)测试分析了蓝(453±2)nm、绿(519±2)nm、红(623±2)nm 3种光质对番茄果实表面光化学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增加(200~2 500μmol/(m.2s)),蓝光和红光处理番茄果实表面光系统Ⅱ(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II实际量子产量Y(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PSII天线转化效率Fv'/Fm'均呈"S"型下降趋势;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不平衡偏离系数β/α-1急剧上升,反映出高光强导致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的不平衡,PSⅡ和PSⅠ间线性电子传递的协调性降低;而绿光处理番茄...
关键词:
番茄 果实 光质 叶绿素荧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邢世岩 张倩 付兆军 刘莉娟 刘晓静 辛红 吴岐奎
垂乳银杏是银杏家族中的一特异种质,银杏垂乳分根生、干生和枝生垂乳。中国现有垂乳银杏348株,分布在19个省(市),日本有43株。垂乳银杏与性别无关,但以300年以上古树居多。银杏垂乳呈圆锥状,外皮粗糙,并且垂直向下生长。这些垂乳生长到地面时可以产生根系和叶片。垂乳在树体上可以单一出现,也可以几个聚生。垂乳的顶部没有顶端分生组织,只出现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韧皮部。从距垂乳顶端1cm处纵断面显示它的管胞具有许多取向,从距其顶端7cm处取的断面显示,管胞接近正常的形成层取向。银杏垂乳发生机制通常有生长素说、愈伤或不定芽说、环境诱变说、病变或衰老说、子叶芽说。银杏垂乳也许对该物种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繁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劲松 宋兆民 孟平 辛学兵 陆光明
对黄淮海平原农区银杏 -小麦间作系统的热量效应 (白天 )和水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小麦抽穗 乳熟期 ,晴天间作系统总辐射量比单作 (麦田 )系统低 7.6 % ,阴天时二者差别不大 ;晴天间作系统净辐射通量比单作系统高 5 .6 % ,阴天时比单作系统低 1.9% ;晴天间作系统潜热通量比单作系统低 6 .8% ,阴天时二者相差极小 ;晴天和阴天间作系统的感热通量均低于单作系统 ,分别约低 5 2 .6 %和 11.1% ;晴天间作系统土壤热通量比单作系统高 2 1.8% ,阴天时比单作系统低2 5 .0 %。(2 )小麦拔节 腊熟期 ,间作系统小麦日蒸腾速率比单作麦田低 18...
关键词:
银杏-小麦间作系统 水分效应 热量效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天下银杏第一县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山川毓秀,物阜民康,实为美丽富饶之地。郯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这里来以盛产我国珍贵稀有树种──银杏著称于世。“天下银杏第一县”的美誉闻名遐迩。几年来,郯城县土地管理工作以宣传教育为龙头,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孟庆伟 王春霞 赵世杰 赵兰勇
银杏光合特性的研究孟庆伟,王春霞,赵世杰,赵兰勇(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关键词银杏,光合特性,光合“午休”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93年在山东农业大学院内网室和实验室内进行,选用了3年生播种苗,三月中旬移栽于50x30cm玻璃钢盆中,内装干土1...
关键词:
银杏,光合特性,光合“午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立兴 李少能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 ,阐述了浙江省西天目山银杏野生种争鸣的历史 ,并作了浙江省西天目山银杏“野生者则绝无”的若干考证。
关键词:
银杏 野生种 西天目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