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58)
- 2023(5667)
- 2022(4716)
- 2021(4195)
- 2020(3479)
- 2019(7390)
- 2018(7064)
- 2017(12585)
- 2016(6695)
- 2015(7013)
- 2014(6631)
- 2013(6464)
- 2012(5789)
- 2011(5090)
- 2010(4838)
- 2009(4330)
- 2008(4127)
- 2007(3425)
- 2006(2888)
- 2005(2315)
- 学科
- 济(23454)
- 经济(23419)
- 管理(19409)
- 业(18688)
- 企(14348)
- 企业(14348)
- 方法(11792)
- 数学(10805)
- 数学方法(10700)
- 农(7292)
- 学(6790)
- 财(6784)
- 贸(6583)
- 贸易(6583)
- 易(6450)
- 中国(5796)
- 业经(5678)
- 农业(5142)
- 技术(4775)
- 环境(4539)
- 务(4384)
- 财务(4360)
- 财务管理(4356)
- 企业财务(4162)
- 制(4038)
- 产业(3885)
- 划(3664)
- 地方(3499)
- 技术管理(3493)
- 出(3479)
- 机构
- 大学(98021)
- 学院(96671)
- 济(37576)
- 经济(36950)
- 管理(36283)
- 研究(34383)
- 理学(32717)
- 理学院(32331)
- 管理学(31556)
- 管理学院(31415)
- 农(26777)
- 科学(25650)
- 中国(24418)
- 业大(22595)
- 农业(21694)
- 京(20078)
- 所(18710)
- 研究所(17770)
- 中心(15669)
- 农业大学(14995)
- 财(14666)
- 江(13342)
- 院(13093)
- 财经(12660)
- 室(12451)
- 实验(12214)
- 省(11969)
- 北京(11968)
- 经(11755)
- 经济学(11627)
- 基金
- 项目(77434)
- 科学(59160)
- 基金(57019)
- 家(54393)
- 国家(53954)
- 研究(46748)
- 科学基金(44664)
- 自然(32295)
- 自然科(31596)
- 自然科学(31581)
- 基金项目(31169)
- 自然科学基金(31068)
- 省(30525)
- 社会(30374)
- 社会科(28888)
- 社会科学(28880)
- 划(26251)
- 资助(22076)
- 教育(21104)
- 重点(17873)
- 计划(17644)
- 创(16505)
- 科技(16154)
- 科研(16050)
- 部(15997)
- 发(15948)
- 创新(15540)
- 编号(15436)
- 业(15201)
- 大学(14103)
共检索到125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忠盈 张孝羲 耿济国
在5种温度(22,24,26,30,32℃),76%相对湿度条件下,组建药材甲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温度与发育速率呈逻辑斯谛曲线关系,32℃时雌雄虫发育均最快,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2.0℃;卵的孵化率和幼虫、蛹、世代存活率均以26℃为最高,温度与世代存活率呈显著的抛物线型关系;24℃时成虫产卵量最高,环境温度在26.1℃时理论种群增长指数最大(7.43);组建特定时间繁殖生命表,内禀增长力(r_m)在26℃时最大(0.02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怀 赵志模 邓永学 徐学勤 李映平
在 16、2 0、2 4、2 8、32、36℃的 6种恒温条件下 ,以竹裂爪螨各螨态为饲料 ,系统研究了温度对竹盲走螨实验种群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36℃条件下竹盲走螨不能完成世代发育。在 16~ 32℃范围内 ,各螨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卵至成螨的发育历期在 16、2 0、2 4、2 8、32℃ 5种恒温条件下分别为 16 0 1、10 80、5 81、5 12和 4 6 8d ;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 10 4 4℃和 93 77d·℃。分别用王 -兰 -丁模型和逻辑斯谛模型拟合了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 ,其中王 -兰 -丁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出竹盲走...
关键词:
竹盲走螨 温度 生长发育 繁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芸 尤民生
通过在29℃恒温条件下的饲养观察,组建了黄曲条跳甲年龄特征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并计算出反映种群增长动态的几个重要参数.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世代总存活率为0.58,种群趋势指数为88.01,净繁殖率为87.8879,世代平均历期为43.9 d,内禀增长能力为0.1020,瞬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0.2720、0.1700,周限增长率为1.1074,双倍时间为6.8d;在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卵、幼虫、蛹)年龄组占88.94%,成虫期年龄组占11.06%.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实验种群 生命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洁 国海林 孙明
在 5种温度 (2 3 5 ,2 6 0 ,2 8 9,32 0 ,35 8℃ )和 3种相对湿度 (5 5 %RH ,76%RH ,93%RH)组合的情况下 ,对锯谷盗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上述温、湿条件下该种群卵期为 4 0~ 8 4d ,幼虫期为 10 6~ 2 3 3d ,蛹期为 5 4~ 9 8d ,从产卵到成虫羽化之间的未成熟期为 18 6~ 39 2d ;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3 4~ 14 8℃ ,幼虫为 13 1~ 15 1℃ ,蛹为 7 3~ 12 1℃ ,未成熟期为 13 7~ 14 8℃ ;卵期有效积温 71 2~ 80 1日度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蒙爱东 董青松 覃柳燕
为了探讨施基肥对广金钱草植株生长、产量及效益的影响。采用施用鸡粪和鸡粪加复合肥进行广金钱草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施基肥的处理与对照相比,植株主茎平均多长6.2~21.3 cm、分枝多3.9~13.5条,药材产量每平方米增产最少为82.7 g,最多达422.4 g;以每平方米施鸡粪6 kg的处理效果最佳,植株主茎最长、分枝最多、产量最高,投入产出比最高(1∶5.28)。基肥能极大促进广金钱草植株生长和增加分枝,显著提高药材产量及效益。
关键词:
广金钱草 基肥 植株生长 产量 效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瑞霞 刘家骧 刘双平 陈阳 冯淑军
为预测截形叶螨种群数量动态和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研究了温度对截形叶螨生命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截形叶螨实验种群生命参数间的关系可分为四种类型:(1)发育历期、平均世代时间与温度呈指数函数关系;(2)50%死亡时间、寿命、产卵期(Qt)、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均与温度呈直线关系;(3)总产卵量、净增值率(R0)与温度呈抛物线关系;(4)种群加倍需要日数与温度呈曲线关系。
关键词:
温度 截形叶螨 试验种群 生命参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玉书 朴春树 仇贵生 张平 孟威 方红
在室内20,25,30,35℃恒温条件下,采用富士苹果叶片饲养观察二斑叶螨、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组建4种温度下3种害螨实验种群生命表,计算出各温度下3种害螨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雌成螨寿命、产卵期和产卵量等主要生命、生殖参数,并通过生命表资料统计出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世代平均周期、种群加倍时间和周限增长率等种群动态参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亦红 赵志模 邓新平 吴世源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观察了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 ,拟合了南美斑潜蝇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求出了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组建了不同温度下实验种群的特定年龄生命表及生殖力表 ,计算了种群增长参数 ,分析了种群增长参数与温度之间的数学关系。结果表明 ,在 2 0~ 2 5℃的适温范围下 ,南美斑潜蝇有着很强的种群增长能力 ,而 2 7 5℃以上的温度条件不利于种群的生存与繁衍。迄今为止 ,该害虫在中国虽为局部分布 ,但在一些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区容易暴发成灾 ,这可能与其温度适应特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温度 种群增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鸿 薛瑶 雷仲仁
【目的】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大多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可用于田间自然条件下种群发生的预测。然而,西花蓟马在自然界中接触的不是恒温,而是昼夜波动的温度。论文旨在比较恒温和昼夜波动温度下西花蓟马实验种群的生命表参数,探讨用恒温构建的西花蓟马生命表结果来预测自然条件下蓟马种群发生动态的准确性。【方法】分别在恒温(26℃)和均温相同的昼夜波动温度(20—32℃)条件下,构建西花蓟马实验种群在菜豆豆荚上的年龄-阶段特异生命表,比较2种温度条件下西花蓟马的生活史和种群参数。因为卵的孵化率随着成虫年龄变化,所以根据孵化卵的数量来计算年龄-...
关键词:
西花蓟马 实验种群 生命表 波动温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泽普 韦广泼 蒙炎成 周冠颖 苏天明 韦海洋
采用最优混合设计(416-B)进行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农家肥、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不同配比对岩溶石山区中药材扶芳藤生长及产量的效应,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产量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寻优,获得中药材扶芳藤最佳产量的营养模式。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岩溶石山区扶芳藤最佳施肥量方案为:农家肥及N、K2O、P2O5肥分别为4940.7、247.0、123.5和148.9 kg/hm2,扶芳藤最优产量为10473.27 kg/hm2,同时得到最佳经济效益每公顷达42682.80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抗抗 严毅 蔡兴颖 李灿 杨文佳
克隆药材甲热激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基因并探讨其对高温胁迫适应性的分子机制,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药材甲的热激存活率,并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药材甲Hsp90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Gen Bank登录号:kX356691),命名为sp Hsp90,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高温胁迫后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药材甲成虫的存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44℃热激处理可导致成虫全部死亡。药材甲sp Hsp90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2 172 Bp,编码72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82.6 k Da和5.01。sp Hsp90具有Hsp90...
关键词:
药材甲 热激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模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楠
3月份康美(普宁)中药材价格指数月初报2052点,月末报收2078点,环比上涨1.27%。总指数呈上升趋势。本月大类指数版块全面飘红,其中以根茎类和花、叶类指数最为突出。根茎类版块上升45点,环比上涨2.14%;花、叶类更为强势,上升42点,环比上涨3.25%,高居本期涨幅版首位;藤木、树脂类版块上升56点,环比上升1.72%;菌、藻类略涨3点,环比上升0.14%,为本期所有上升版块末位。3月份康美(普宁)中药材专业市场受季节性流感影响,总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梦云 杨开太 黄春晖 陈宝玲 蒋维昕
【目的】林药模式是当前我国林业经营模式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人工林广阔的林下空间及独特生境,为中药材的仿野生种植提供了条件。探究南方低丘林下不同药材种植对林分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初步影响,对林下药材种植及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方法】选用适宜南方低丘林区的5种药用植物(百部、姜黄、砂仁、五指毛桃、益智仁),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湿加松林下开梯带种植,分析不同林药生长初期(种植后半年及一年)对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在5种林药土壤间均无显著差异,林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总体高于种植前,但随种植后时间增加而下降,据此可推测半年生时有机质含量的暂时增加主要源于林药种植时外源有机肥的施入;2)土壤全量养分中,全钾在林药间有显著差异,全氮、全磷差异不显著;半年生时,大部分林药根际土明显高于种植前(全磷、全氮)或与种植前持平(全钾),但在一年生时全钾、全磷均有明显下降,其中全钾显著低于种植前,表明5种参试林药普遍对钾、磷的需求较大;3)土壤速效养分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在林药间存在显著差异,根际土有效磷、速效钾在5种林药种植一年后均明显高于种植前,且速效钾含量随种植后时间增加而升高;其中,五指毛桃(MT)、姜黄(JH)对促进土壤养分活化的效果较好;4)3种土壤酶活性在林药种植后均有所提高,以砂仁(SR)脲酶活性最高,但酸性磷酸酶活性有随种植后时间增加下降的趋势,可能受到土壤全磷不足的影响;5)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和铵态氮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关键因子。【结论】综上,林药种植初期,林药种类对大部分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影响不明显,但整体上看,林药种植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有一定提升。相较于氮,林下药材种植与土壤钾、磷含量的关系较为密切,种植初期外源补充钾、磷元素有利于实现林药种植和土壤养分供给平衡。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长红 杨江帆 刘伟平
木本药材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林产品,更是中国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倍受关注。在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林农拥有其林地资源的经营自主权,木本药材种植经营可以为林农创造经济机会。本研究以木本药材杜仲为例,以福建省柘荣县、邵武市、泰宁县、和尤溪县样本林农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Logit回归模型,对林农木本药材杜仲供给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农木本药材杜仲供给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森林管理目标、林农家庭特征、政府政策、产业链等。模型发现受教育程度高且拥有一定规模林地相对年轻的林农会成为推广木本药材的最好选择,因为他们更愿意供给木本药材。这项研究的结果对于发展木本药材产业具有重要...
关键词:
木本药材 杜仲 供给意愿 Logit模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金莉 邓慧颖 贺学礼
在盆栽条件下,对白芷分别接种Beg180、Beg193和白芷土著AM真菌,研究了不同AM真菌对白芷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Beg180、Beg193和白芷土著AM真菌,均可提高白芷叶片中总香豆素含量;接种Beg180和Beg193均提高白芷叶柄中的总香豆素含量,且Beg193的效果更为明显,但接种土著菌可明显降低白芷叶柄中的总香豆素含量;接种Beg193显著提高白芷根中的总香豆素含量和欧前胡素含量。对于白芷根部外部形态的影响,尤以土著菌最为显著。
关键词:
AM真菌 河北道地药材 白芷 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