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5)
- 2023(6678)
- 2022(5571)
- 2021(4943)
- 2020(4146)
- 2019(9191)
- 2018(8841)
- 2017(16426)
- 2016(9074)
- 2015(9773)
- 2014(9202)
- 2013(9025)
- 2012(8309)
- 2011(7554)
- 2010(7249)
- 2009(6596)
- 2008(6356)
- 2007(5519)
- 2006(4833)
- 2005(4137)
- 学科
- 济(33394)
- 经济(33343)
- 管理(24514)
- 业(23945)
- 企(18650)
- 企业(18650)
- 方法(16320)
- 数学(14671)
- 数学方法(14530)
- 学(10088)
- 农(9681)
- 贸(9336)
- 贸易(9334)
- 易(9147)
- 财(9139)
- 中国(8633)
- 业经(7464)
- 农业(6717)
- 制(5911)
- 环境(5861)
- 技术(5817)
- 务(5541)
- 财务(5535)
- 财务管理(5523)
- 企业财务(5246)
- 地方(5148)
- 银(4920)
- 银行(4864)
- 融(4848)
- 金融(4848)
- 机构
- 大学(131014)
- 学院(129230)
- 济(50935)
- 经济(50075)
- 研究(49631)
- 管理(46504)
- 理学(41375)
- 理学院(40835)
- 管理学(39863)
- 管理学院(39676)
- 农(36588)
- 科学(35722)
- 中国(35381)
- 农业(29723)
- 业大(28711)
- 京(28141)
- 所(27496)
- 研究所(25831)
- 中心(21715)
- 财(21023)
- 农业大学(19801)
- 江(18725)
- 院(18173)
- 财经(17410)
- 北京(17185)
- 省(16892)
- 室(16814)
- 科学院(16221)
- 经(16061)
- 业(15949)
- 基金
- 项目(97752)
- 科学(75434)
- 基金(72658)
- 家(69080)
- 国家(68551)
- 研究(59144)
- 科学基金(56413)
- 自然(41000)
- 自然科(40081)
- 自然科学(40061)
- 自然科学基金(39387)
- 基金项目(38957)
- 社会(38356)
- 省(38020)
- 社会科(36407)
- 社会科学(36395)
- 划(33596)
- 资助(29253)
- 教育(26246)
- 重点(22693)
- 计划(22619)
- 创(20697)
- 发(20642)
- 部(20615)
- 科技(20524)
- 科研(20334)
- 编号(20141)
- 创新(19474)
- 业(19151)
- 农(17183)
共检索到179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文荣 闫田力 秦旭
以油桃(Prunus persicavar.Maxin)为试材,研究了温度对油桃休眠花芽内H2O2含量和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使休眠期桃花芽内H2O2含量升高,而打破休眠结束后,H2O2含量下降;自然低温下的休眠期花芽呼吸强度呈上升趋势,不同呼吸途径的变化不同,PPP占总呼吸的比率呈上升趋势,TCA所占总呼吸的比率在整个休眠期基本保持不变,EMP所占总呼吸的比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TCA占主导地位;高温抑制休眠期花芽的呼吸代谢。
关键词:
温度 休眠 H2O2 呼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浩章 姜卫兵 费宪进 曹晶 李刚
以葡萄(Vitis viniferaL.和Vitis vinifera×V.labrusca)和油桃(Prunus persicaL.var.nectarinaM axim.)为试材,研究了田间自然越冬休眠过程中芽体活性氧及其抗氧化酶活性和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和油桃芽体H2O2含量在初休眠期升高,深休眠期保持较高水平,休眠解除前后迅速下降;需冷量高的葡萄芽H2O2含量明显高于需冷量低的油桃。葡萄和油桃芽体CAT活性在休眠初期下降,深休眠期保持较低水平,休眠后期又升高;而P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与CAT相反,且葡萄CAT和POD活性水平在整个自然休眠期皆明显低于油桃;两种果树芽体SOD活性...
关键词:
葡萄 油桃 休眠解除 过氧化氢 抗氧化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瑾 高东升 于芹 徐臣善 赵锴
【目的】分析光周期处理对油桃芽休眠诱导及发展进程的影响,并探讨休眠诱导期内桃芽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曙光油桃(Prunus persica var.nectariana cv.Shuguang)为材料,设置3个光周期处理:短日照(8h)、长日照(16h)和自然日照,结合测定枝梢的生长和桃芽萌芽能力界定桃芽休眠状态,利用氧电极测定桃芽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短日照能够诱导曙光油桃新梢提前停长,使桃芽提前7d进入休眠诱导期,且促进休眠迅速向深度发展,较对照提前21d进入自然休眠期;长日照明显延迟油桃新梢停长,并且延缓桃芽休眠诱导及发展的进程。呼吸速率随着休眠诱导而降低,桃芽进入休眠诱导期7...
关键词:
桃 休眠诱导 光周期 呼吸速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丛深 王海波 王孝娣 王宝亮 郑晓翠 史祥宾 刘万春 刘凤之
【目的】探讨葡萄芽呼吸代谢与自然休眠解除的关系,为葡萄人工休眠调控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需冷量品种夏黑和低需冷量品种京蜜为试材,采取呼吸抑制剂法借助氧电极研究休眠解除过程中芽的呼吸代谢变化。【结果】不同需冷量品种休眠期间芽的呼吸速率和各呼吸途径所占比例大致相同,而且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但低需冷量品种京蜜呼吸速率及呼吸途径发生显著变化的时间比高需冷量品种夏黑提前20 d左右,且变化更为迅速,只是变化幅度略小于夏黑。休眠期间总呼吸速率呈单曲线变化,当休眠解除时达到顶峰。底物水平上,糖酵解-三羧酸途径所占比例在休眠解除时大幅度增加。电子传递链水平上,剩余呼吸和交替途径在休眠解除时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茂铨 叶伟其 刘卓香 钟汉春 柳旭波 潘芝梅
在浙西南地区研究12个桃品种花芽休眠需冷量和开花需热量生态指标。犹他模型测定结果显示:12个桃品种中,花芽休眠需冷量低的品种为春蜜、超红、中油11号、中油7号、中油4号,约为550~650cu;其次是丽油5号、仓方早生、燕红、丽油3号、早凤凰,约为650~800cu;需冷量高的品种为新川中岛和赤月,约为900~950cu。同一地区不同品种需热量差异较大,同一品种年际间差异相对较小。以生长度天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开花需热量低的品种为赤月和丽油3号,大约400~500d·℃;其次是新川中岛,大约500~600d·℃;春蜜、丽油5号、早凤凰、中油4号、中油7号、仓方早生和燕红大约600~700d·℃;...
关键词:
桃 花芽 需冷量 需热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波 王孝娣 史祥宾 王宝亮 郑晓翠 刘凤之
【目的】研究葡萄冬芽自然休眠诱导过程中呼吸速率和呼吸途径的变化规律,明确呼吸代谢与自然休眠诱导的关系,为休眠调控技术如无休眠栽培和秋促早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进而解决葡萄鲜果的周年供应问题。【方法】以‘贝达’嫁接的3年生高需冷量葡萄品种‘夏黑’和低需冷量葡萄品种‘京蜜’为试材,采用专一性呼吸抑制剂法借助氧电极测定葡萄冬芽呼吸速率及呼吸途径的变化,结合利用单芽扦插沙基培养法界定自然休眠诱导的进程,研究自然休眠诱导过程中葡萄冬芽的呼吸代谢变化。【结果】低需冷量葡萄品种‘京蜜’的冬芽自然休眠诱导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晚于高需冷量葡萄品种‘夏黑’,且自然休眠深度浅于高需冷量葡萄品种‘夏黑’。需冷量不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龙雯虹 王琼 肖关丽 沙本才 郭华春
用酶联免疫测定法研究了休眠期山药珠芽内源激素二氢玉米素(DHZR)、玉米素(ZR)、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赤霉酸(GA3)含量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多效唑(PP333)对不同休眠程度的山药珠芽破除休眠的效果及对休眠期珠芽内源GA3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期DHZR含量低变化小;ZR含量较DHZR含量高,休眠期含量升高,尤其在第80天时出现明显上升;ABA含量在休眠前期70 d缓慢下降,第80天后含量较稳定;IAA和GA3的含量都是在前70 d先降后升,第80天后,IAA含量变化小,而GA3含量下降直到珠芽发芽才升高。PP333可以促进贮藏80 d后的珠芽发芽,加快内源激素GA3...
关键词:
山药 珠芽 内源激素 多效唑 休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璐 吴嘉琪 李昕悦 杨润强 顾振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猜 尹明宇 姜仲茂 李慧 乌云塔娜 宋继金
【目的】探索‘优一’杏花芽分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花期的关系,解决仁用杏休眠期短、花期早的问题。【方法】以抗寒、抗旱、丰产的仁用杏优良品种‘优一’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花芽进行解剖观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休眠花芽、萌动花芽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优一’7月中旬进入花芽分化初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达到分化高峰期,9月初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期,之后花芽内花瓣、花萼等器官仍继续增长,且雌、雄蕊原基进行进一步的组织分化。12月中下旬即进入休眠前,已形成子房、花柱和柱头以及蝶形花药。次年1月底休眠结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晓霞 生吉萍 申琳
以“赖多星”荷兰小黄瓜为试材,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处理和处理前用二甲基硫脲(DMTU)抑制内源H2O2处理对2℃冷藏条件下黄瓜果皮细胞膜系统的伤害以及对活性氧代谢的影响。SA处理诱导了冷藏初期果实中H2O2含量的升高,延缓了丙二醛(MDA)和膜渗透率的增加,提高了低温下果实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冷藏后期有所增加,在冷藏结束时CAT、APX和S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57.1%、92.3%和23.1%。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冷藏前后没有明显变化,推测SOD、POD不是抗冷系统中的关键因子。抑制内源H2O2后进行水杨酸处理,MDA...
关键词:
黄瓜 水杨酸 H2O2 活性氧 冷害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莉 李友皝 梁嘉良 赵志伟
以活化过氧化氢为主要反应机理的芬顿和类芬顿法是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重要技术之一,而用重铬酸盐法测定芬顿体系的化学需氧量(COD_(Cr))时,残余的H_2O_2会对测定产生严重的干扰。该文系统地比较了间接扣除、酶催化分解、MnO_2催化分解、升温调pH和加氧化还原剂5种干扰消除方法在模拟污水和实际废水中的效果。通过对高低浓度体系下COD_(Cr)的测试相对误差分析,对H_2O_2干扰消除方法进行了优选。并在实际废水中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间接扣除法对消除实际废水COD_(Cr)测定中的H_2O_2干扰最为有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志刚 李巧云 刘栓桃 张晓亮 赵智中
选取抗TuMV的8407、河304和感TuMV的冠291和春月黄为试验材料,于苗期接种TuMV-C4,接种后测定24 d内叶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这3种过氧化氢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以及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结果表明:接种TuMV后,POD、CAT的活性及H2O2含量的变化在不同材料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抗病材料在接种后,POD、CAT的活性及H2O2含量虽有变化,但均能逐渐恢复正常;感病材料在接种后,POD、CAT的活性及H2O2含量均有较大变化,且始终无法恢复正常。总体而言,叶片中的H2O2和CAT与大白菜的TuMV抗性关系较为紧密,其次是POD,...
关键词:
大白菜 芜菁花叶病毒 酶活性 H2O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蔺亚平 林海荣 崔辉梅
为探明外源H_2S和H_2O_2对NaCl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的生理调节作用,以耐盐性弱的KT-32和耐盐性强的KT-7这2个加工番茄品系为材料,采用盆栽法,设置0.5,1.5,3.0 mmol/L 3个H_2O_2浓度水平,研究50μmol/L H_2S和H_2O_2共处理对250 mmol/L NaCl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的生长、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H_2S和H_2O_2共处理缓解了NaCl胁迫对加工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使加工番茄幼苗仍保持较强的光合色素含量、较高的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降低了电解质渗出率、MDA含量、H_2O_2含量和O2-·产生速率,增强了加工番茄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其中在2个品系中,50μmol/L H_2S和1.5 mmol/L H_2O_2共处理时可溶性糖分别比单独50μmol/L H_2S处理提高了24.0%和29.4%,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5.8%和21.3%,缓解盐胁迫效果最为显著。综上,外源H_2S和H_2O_2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作用,可以诱导增强NaCl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植株渗透调节能力、提高清除活性氧的酶促系统的防御能力,从而减弱加工番茄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对质膜的伤害,进而提高加工番茄幼苗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其结果可为探讨H_2S和H_2O_2这2种信号分子协同作用、缓解加工番茄幼苗盐胁迫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姚侠妹 常二梅 纪敬 岳剑云 谢田田 邓楠 史胜青 江泽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