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7)
- 2023(5313)
- 2022(4441)
- 2021(3963)
- 2020(3221)
- 2019(6855)
- 2018(6511)
- 2017(12031)
- 2016(6660)
- 2015(6954)
- 2014(6506)
- 2013(6294)
- 2012(5657)
- 2011(5036)
- 2010(4737)
- 2009(4299)
- 2008(4134)
- 2007(3374)
- 2006(2864)
- 2005(2263)
- 学科
- 济(23014)
- 经济(22984)
- 管理(18502)
- 业(18428)
- 企(14046)
- 企业(14046)
- 方法(11662)
- 数学(10688)
- 数学方法(10603)
- 农(7314)
- 财(6672)
- 贸(6610)
- 贸易(6610)
- 易(6477)
- 学(6268)
- 中国(5701)
- 业经(5470)
- 农业(5132)
- 技术(4576)
- 环境(4332)
- 务(4309)
- 财务(4287)
- 财务管理(4283)
- 企业财务(4091)
- 产业(3780)
- 制(3755)
- 划(3551)
- 出(3439)
- 地方(3420)
- 银(3368)
- 机构
- 大学(94477)
- 学院(93710)
- 济(36554)
- 经济(36028)
- 管理(35086)
- 研究(33724)
- 理学(31779)
- 理学院(31419)
- 管理学(30771)
- 管理学院(30637)
- 农(27057)
- 科学(24984)
- 中国(23608)
- 业大(22887)
- 农业(21818)
- 京(19654)
- 所(18639)
- 研究所(17733)
- 农业大学(15287)
- 中心(14774)
- 财(14271)
- 江(12599)
- 院(12597)
- 财经(12347)
- 省(11839)
- 室(11718)
- 北京(11709)
- 经(11455)
- 经济学(11209)
- 实验(11202)
- 基金
- 项目(74451)
- 科学(57347)
- 基金(55396)
- 家(53078)
- 国家(52652)
- 研究(44738)
- 科学基金(43336)
- 自然(31228)
- 自然科(30549)
- 自然科学(30536)
- 基金项目(30317)
- 自然科学基金(30040)
- 社会(29682)
- 省(29086)
- 社会科(28237)
- 社会科学(28229)
- 划(25285)
- 资助(21329)
- 教育(19700)
- 计划(17023)
- 重点(17021)
- 创(15936)
- 科技(15726)
- 科研(15545)
- 部(15357)
- 发(15354)
- 编号(15225)
- 创新(14962)
- 业(14781)
- 农(13147)
共检索到121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蓉 刘玉 陶佳慧 刘发林
【目的】研究温度对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影响,为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防治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方法】设置3个恒定温度(15、20和25℃)环境,将150只松墨天牛分为3个组(各组50只),分别在3个恒定温度下饲养,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松墨天牛的寿命及松材线虫的存活情况,探讨温度对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影响。【结果】松墨天牛平均寿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3种温度处理对松墨天牛平均寿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但对初始松材线虫数量无影响。松墨天牛寿命与温度有关,而与体重无关。松墨天牛携带的松材线虫数量在最初的5 d内基本不变,然后随着松墨天牛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当松墨天牛初始携带100~999条松材线虫时,平均传播效率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当线虫初始负荷为1~99时,温度处理对松材线虫平均传播效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温度的降低,松材线虫离开松墨天牛所需的时间增加,松材线虫离开松墨天牛所需的时间在25℃时最短,在15℃时最长。3种温度处理下松材线虫传播效率都呈单峰传递曲线,松材线虫携带量峰值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结论】环境温度降低,松墨天牛寿命缩短,线虫传播效率降低,线虫传播高峰期推迟,峰值降低,表明可以通过低温控制松材线虫的传播效率。
关键词:
松墨天牛 松材线虫 温度 传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展茂魁 杨忠岐 王小艺 来燕学 张毅丰
为了明确松褐天牛成虫传播松材线虫病的能力,通过室内和林间试验,对新羽化的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时所取食的健康马尾松当年生嫩梢表面积进行测量,计算出其整个成虫期补充营养所取食嫩枝的表面积,比照林间自然界中松褐天牛补充营养的表面积,以此来确定每头松褐天牛成虫传播松材线虫病的能力,即1头成虫能够传播松材线虫的寄主株数。试验观察发现,在林间自然条件下,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取食的部位主要为1年生嫩枝(占81.96%)、2和3年生枝条的皮部。实际测定结果表明,1头松褐天牛成虫通过补充营养阶段的取食,可使4.06株(1.0~12.9株)平均树龄为18年(14~23年)的马尾松因感染松材线虫病而致死。这说明松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宝君 汪来发 赵文霞 徐福元 张培 李占鹏
在南京用松材线虫接种 7种松树 ,于第 2a在无任何症状的松树的接种点上方 10cm处取样 ,分离线虫。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病的潜伏侵染现象比较普遍。在不同的松树品种上潜伏侵染现象有所差异。感病黑松和赤松很快死亡 ,只有在接种量小的情况下才有潜伏侵染现象发生。抗病性强的火炬松和湿地松感病后潜伏侵染现象比较普遍 ,并且样品中的线虫量也较高。而抗病性中等的马尾松和刚松感病后潜伏侵染现象的普遍性及样品中的线虫量均处于中等。短针松接种松材线虫后既不枯死 ,也无潜伏侵染现象。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试验结果表明 ,未携带松材线虫的松墨天牛成虫在松材线虫病松枝上取食后 ,再到健康松枝上取食 ,有传播松材线虫的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新荣 朱孝伟 胡月清 黄焕华 孔祥超 贾文慧
利用本研究筛选出的一对松材线虫特异性PCR引物(上游引物:5′-CTACGTGCTGTTGTTGAGTTGGC-3′,下游引物:5′-TGGTGCCTAACATTGCGCGA-3′),从松材线虫DNA中,扩增出一条长度403bp(基因库登陆号:DQ855275)的特异性DNA片段。该引物可以将松材线虫DNA与松墨天牛组织以及拟松材线虫、畸刺伞滑刃线虫、变异伞滑刃线虫、小角伞滑刃线虫、利昂伞滑刃线虫、湖南伞滑刃线虫、红松滑刃线虫、滑刃属线虫、斯坦纳长尾线虫、小茎线虫、剑尾齿杆双胃线虫和寄生小杆属线虫等12种线虫的DNA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利用PCR技术直接从受感染的松墨天牛组织中检测出...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墨天牛组织 PCR特异性引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锦年 张常青 戴建昌 蒋平 孙胜利 周关校
松墨天牛成虫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研究其成虫羽化逸出规律及其携带松材线虫能力,在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的监测和综合治理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成虫羽化逸出期和高峰期,平均每年分别为83 d 和12.3 d。携带松材线虫的松墨天牛成虫平均寿命为29.8d。松墨天牛成虫全身均能携带松材线虫,其数量比率顺序为胸> 头> 腹> 触角> 足> 翅。在浙江省富阳市,林间采用引诱剂诱获的松墨天牛成虫,平均每头携带2 900条松材线虫,雌成虫携带的数量是雄成虫的2.6倍。在诱捕期,松墨天牛成虫携带的松材线虫数量比率,出现两个明显的峰期。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对我国目前实施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指导思想(战略思想)进行探讨,认为“控制、压缩、扑灭”的指导思想要求开隔离带和皆伐松林,会激发松墨天牛飞行潜力,导致松材线虫病进一步扩散;“留住、压缩、无害”新的指导思想要求用健康松树留住松墨天牛,同时清理死松树压缩松墨天牛种群基数的方法,使松材线虫病防治走上了一条新道路,在宁波市东部松材线虫病防治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指导思想 松材线虫病 松墨天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庞帅 陈本文 陈桂芳 许林安 董昌平 周浩楠 安伟 白耀宇
【目的】分析重庆市綦江区松墨天牛种群发生动态及松材线虫病的灾变风险,为深入揭示该虫在当地的成灾机制及防控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和2016年APF-I型诱捕器诱捕松墨天牛成虫数据、环境因子、天牛携带线虫数和携带线虫天牛数及枯死松树数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评估了重庆市綦江区松材线虫病的灾变风险。【结果】在年发生总量上,2015年以古南街道松墨天牛种群诱集量最多,其次是三江镇;而2016年以北部林场最多,数量显著增加,其次是篆塘镇。在年发生动态上,2015年和2016年多数林场/镇成虫高峰期主要集中在6月30日至8月1日,但北部林场2016年为9月1日。按提取的3个主成分综合值排序,对天牛成虫发生量影响力由大到小的关键环境因子依次是林型、胸径、郁闭度和树高。由于总方差49.93%的贡献率来自第1主成分,因此从第1主成分看,影响力大小依次是胸径、树高和林型。各地天牛发生量与天牛携带的线虫数以及枯死松树数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天牛携带的线虫数与枯死松树数量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林场、古南街道和篆塘镇15个村子在松材线虫病灾变风险方面明显地聚为3类,其中古南街道花坝村、连城村、清水村和南山村聚为一类,北部林场荣农村、十隆村、顺山村、可乐村、长春村、狮岭村以及篆塘镇铁马村、群乐村、联合村、珠滩村聚为一类,篆塘镇葡萄村独成一类,分别为松材线虫病主发区、高风险区和低风险区。【结论】重庆市綦江区松墨天牛种群呈加速扩散态势,松材线虫病在各环境因素作用下流行灾变的风险高,应加强检疫管理和提高综合防控技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俞林祥 周永平 李国平 沈炳顺
利用松墨天牛趋性 ,在松墨天牛羽化期在松林内安置用“松枝 ,松木 +诱杀剂”的双环装置 ,松枝诱杀补充营养的松墨天牛 ,松木诱杀产卵的松墨天牛 ,以减少松墨天牛对健康松树的补充营养和产卵 ,降低松材线虫病危害。结果表明 ,每个双环装置能诱杀松墨天牛成虫 665 3头。上架成虫数量的日变化与月相有一定关系 ,在诱虫期内的 3个凸月相的诱虫量为 1 1 1 6头 ,占总诱虫量的 55 9% ;时变化与光照强弱有关 ,1 8:0 0至 2 2 :0 0诱虫量占全天的 70 %。置架的松林地枯死松树减退率平均达 79 6% ,比对照林地枯死松树净减 50 0 %。松墨天牛对诱杀架有较强的趋性 ,在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立淳 时勇 姜生伟 郑雅楠
[目的 ]对辽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天牛种类及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旨在明确辽宁松材线虫媒介昆虫的种类及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对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至2019年连续两年,从5月上旬至9月下旬天牛羽化期,在辽宁省抚顺、大连、丹东和本溪4个松材线虫发生区进行林间调查,收集诱捕器内收集到的天牛成虫,带回实验室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并统计每一种的数量,2020年4月在抚顺大伙房林场调查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收集包网疫木内初羽化的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活体剪碎,采用贝曼式漏斗法分离其体内携带的线虫。并对线虫进行形态学和基因组学鉴定。[结果 ]表明,在辽宁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共调查到9种松树天牛,分别是云杉花墨天牛、松褐天牛、褐梗天牛、脊鞘幽天牛、松皮花天牛、小灰长角天牛、双簇污天牛、灰长角天牛和钩突土天牛。其中,能够携带松材线虫的天牛共计有4种:云杉花墨天牛、松褐天牛、褐梗天牛和脊鞘幽天牛。云杉花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数量的试验中,共检测了160头从疫木内羽化的云杉花墨天牛,平均携带量为513.69条·头-1,最大携带量为10 060条·头-1。[结论 ]根据林间诱捕天牛的数量及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证实云杉花墨天牛为辽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数量最多的天牛种群,并推测其为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大连市松材线虫发生区内褐梗天牛种群数量较多,但其是否为传播媒介尚未有定论,目前大连市松材线虫主要媒介昆虫为松褐天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立淳 时勇 姜生伟 郑雅楠
[目的 ]对辽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天牛种类及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旨在明确辽宁松材线虫媒介昆虫的种类及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对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至2019年连续两年,从5月上旬至9月下旬天牛羽化期,在辽宁省抚顺、大连、丹东和本溪4个松材线虫发生区进行林间调查,收集诱捕器内收集到的天牛成虫,带回实验室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并统计每一种的数量,2020年4月在抚顺大伙房林场调查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收集包网疫木内初羽化的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活体剪碎,采用贝曼式漏斗法分离其体内携带的线虫。并对线虫进行形态学和基因组学鉴定。[结果 ]表明,在辽宁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共调查到9种松树天牛,分别是云杉花墨天牛、松褐天牛、褐梗天牛、脊鞘幽天牛、松皮花天牛、小灰长角天牛、双簇污天牛、灰长角天牛和钩突土天牛。其中,能够携带松材线虫的天牛共计有4种:云杉花墨天牛、松褐天牛、褐梗天牛和脊鞘幽天牛。云杉花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数量的试验中,共检测了160头从疫木内羽化的云杉花墨天牛,平均携带量为513.69条·头-1,最大携带量为10 060条·头-1。[结论 ]根据林间诱捕天牛的数量及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证实云杉花墨天牛为辽宁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内数量最多的天牛种群,并推测其为辽宁疫区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大连市松材线虫发生区内褐梗天牛种群数量较多,但其是否为传播媒介尚未有定论,目前大连市松材线虫主要媒介昆虫为松褐天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柴希民 何志华 李春才 唐陆法 程圣富
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在浙江省杭州地区每年6月下旬开始产卵,9月初结束。产卵最多时间是7月20日至8月20日.产卵高峰出现在一年中最炎热干旱的时间。不同产卵开始期的成虫产卵量不同,以6月30日开始产卵的成虫产卵量高,产卵历期长,有卵的刻槽比例高,成虫咬啮的刻槽卵粒主要分布在树干的中部或中部偏上。树皮厚度在0.2~0.4cm内刻槽卵粒数量最多。松墨天牛成虫能在生长健康的雪松树干和树枝上咬啮刻槽和产卵,但是幼虫不能蛀食树皮,对雪松生长没有影响
关键词:
松墨天牛,马尾松,松材线虫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锦年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daily mean temperature that M.alternatus adult's eclosion and leave host trees was 25~26 ℃.Monochamus alternatus adult carring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both the longevity and feeding numerical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n-carrier.The phototactic ...
关键词:
松墨天牛 成虫行为反应 松材线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锦年
松墨天牛幼虫在松树内钻筑的生息坑道对其生存和繁殖具重要意义。研究显示:松墨天牛幼虫坑道数量分布与不同松树高度、胸径、株内高度、树干皮层厚度有着密切关系。幼虫坑道数量比率随不同松树高度、胸径的增加而增高,与株内不同高度区域的材积大小无关。平均树高4~6m和8~9m的马尾松,幼虫坑道分布率以树高2~3m和3~4m处为最高。马尾松和黄山松寄主上,幼虫坑道分布率分别以1 1~2 0mm和3 1~4 0mm厚的皮层为最大。为阻止同类幼虫侵入坑道,幼虫以啮木发出警示声,平均每次持续2min35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永安 张龙 王玉珠 秦启联 蒋平
Monochamus alternatus microsporidium is a newly discovered pathogen whose scientific name is Nosema alternatus . The pathogen has a strong pathogenicity to the longhored beetles. According to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bout 7.7% of the real pathogens for naturally dead longhorned beetles were mi...
关键词:
松墨天牛 微粒子虫 生物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福元 郑华英 刘云鹏 解春霞 徐明 赵振东
通过反复选择试验,从40个马尾松种源中选出既抗松材线虫病又较抗松褐天牛补充营养取食的广东5号种源。接种松材线虫使抗病马尾松种源中某些萜类组分如长叶烯、酚性化合物等增多;而抗松褐天牛取食种源含有更多的单萜烯、倍半萜烯、石竹烯等,含有更少长叶烯,这可能与松材线虫和松褐天牛的取食习性不同有关。游离氨基酸含量低的马尾松种源能抗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取食和抗松材线虫病,这与游离氨基酸含量低的马尾松种源抗性强的观点一致。厚皮紧密型的树皮结构和旺盛的树木生长势也是抗性种源抗性强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