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4)
- 2023(9526)
- 2022(7927)
- 2021(7115)
- 2020(5916)
- 2019(13139)
- 2018(12523)
- 2017(23349)
- 2016(12801)
- 2015(13640)
- 2014(13098)
- 2013(12827)
- 2012(11823)
- 2011(10649)
- 2010(10339)
- 2009(9213)
- 2008(9127)
- 2007(7950)
- 2006(6765)
- 2005(5962)
- 学科
- 济(47953)
- 经济(47889)
- 业(33946)
- 管理(33786)
- 企(26979)
- 企业(26979)
- 方法(22899)
- 数学(20443)
- 数学方法(20176)
- 学(14302)
- 财(13179)
- 农(13036)
- 中国(12527)
- 业经(10816)
- 贸(10291)
- 贸易(10289)
- 易(10046)
- 制(9338)
- 农业(9101)
- 务(8404)
- 财务(8390)
- 技术(8381)
- 财务管理(8371)
- 企业财务(8072)
- 地方(8059)
- 银(7810)
- 银行(7748)
- 融(7582)
- 金融(7579)
- 环境(7466)
- 机构
- 大学(183441)
- 学院(180969)
- 济(70954)
- 经济(69606)
- 研究(68747)
- 管理(64418)
- 理学(57087)
- 理学院(56350)
- 管理学(55057)
- 管理学院(54769)
- 中国(49055)
- 科学(48493)
- 农(46608)
- 京(38735)
- 农业(37841)
- 所(37699)
- 业大(36836)
- 研究所(35278)
- 财(30899)
- 中心(30052)
- 江(26190)
- 财经(25377)
- 院(25203)
- 农业大学(24707)
- 北京(23569)
- 经(23430)
- 省(22717)
- 经济学(22458)
- 室(22249)
- 范(22007)
- 基金
- 项目(135311)
- 科学(105079)
- 基金(100390)
- 家(94507)
- 国家(93779)
- 研究(85255)
- 科学基金(77452)
- 社会(55167)
- 自然(54794)
- 自然科(53615)
- 自然科学(53593)
- 基金项目(53191)
- 省(52740)
- 自然科学基金(52702)
- 社会科(52337)
- 社会科学(52319)
- 划(46379)
- 资助(40645)
- 教育(38529)
- 重点(31703)
- 计划(30118)
- 编号(29571)
- 部(28979)
- 创(28577)
- 发(28560)
- 科研(27698)
- 创新(26866)
- 科技(26767)
- 业(25720)
- 国家社会(24047)
共检索到253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晓阳 姜宏波 刘海金 孙朝徽 张晓彦 王桂兴 司飞
以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中的雄性和雌性作为父母本,进行人工授精获得杂合克隆牙鲆。从35日龄起,实验鱼类分别在16、19、22、25、28和31℃水温下培育至110日龄,观察其性别分化、性比和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性别分化与培育水温密切相关,在22、25和28℃水温下,60日龄开始性别分化;在16℃和19℃下,分别在70日龄和90日龄开始性别分化;而31℃下,110日龄仍未发生性别分化。通过180尾标本的组织切片观察,各温度下的杂合克隆牙鲆均为雌鱼,未发现雄鱼,表明高水温没有改变雌性性别。对于全长和体质量的生长,除31℃外,其他各实验组随着水温升高而...
关键词:
温度 杂合克隆 性别分化 性比 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宏波 王桂兴 刘海金 包杰 韩英 宋宏
以相同规格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普通群体为对照,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开展了Hg2+对牙鲆克隆群体的急性毒性实验,实验所用幼鱼为130日龄,体长为(12.38±1.13)cm,体质量为(17.97±5.79)g。实验期间,水温为(21±1.2)℃,pH为8.1-8.3,盐度为31.0,硬度6200 mg/L,连续充气保证溶氧充足。研究表明,实验初始阶段,高浓度组克隆牙鲆在容器内躁动不安,上升到水面沿池壁缓慢转圈游动,一段时间后安静伏在池底;而普通牙鲆则仅个别鱼在水面游动,多数静止在池底不动。随中毒程度加深,用玻璃棒触碰普通牙鲆时,其反应剧烈,在水中侧翻、打转、急速游动或...
关键词:
克隆牙鲆 Hg2+ 急性毒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宏波 王桂兴 刘海金 唐晓阳 包杰
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养殖的双单倍体(DH)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作为亲鱼,采用冷休克方法抑制第二极体排出,建立牙鲆克隆家系。以普通牙鲆的一个家系作为对照组,在同样饲养条件下进行培育。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2+龄鱼,克隆家系随机抽取5尾,体质量(1 398±88)g;普通群体随机抽取10尾,体质量(1 749±125)g。分别采集血液进行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克隆牙鲆的红细胞数量(RBC)、血红蛋白数量(HGB)、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压积(HCT)极显著低于普通牙鲆(P<0.01),而在其他血液生理指标上二者没有显著性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建勇 陈松林
采用同源克隆及基因组步移的方法,分离克隆了牙鲆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经过序列分析及cDNA验证,牙鲆MSTN基因具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编码377个氨基酸。5′侧翼区含有8个TATA框,一个CAAT框,6个E框;3′侧翼区含有加尾信号。通过同源分析,牙鲆MSTNC末端含有9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和一个RVRR蛋白酶酶切位点;通过进化树分析,牙鲆MSTN与鱼类MSTN基因聚为一支。RT-PCR分析表明,牙鲆MSTN在胚胎发育中不表达或表达量较低,说明MSTN在牙鲆胚胎发育中并不起重要作用;其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随个体和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暗示MSTN的表达受外界因素调控。
关键词:
牙鲆 肌肉生长抑制素 克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洁 黄国强 张秀梅 韦柳枝 唐夏
环境温度短周期波动对鱼类的生长和能量代谢有重要影响,实验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褐牙鲆幼鱼在经历高温-最佳温度循环的生长与能量分配进行了研究。在为期40d的实验中,驯养于20℃的褐牙鲆幼鱼在每个为期10d的循环中分别经历0d(H0)、2d(H2)、4d(H4)、6d(H6)和8d(H8)的26.5℃高温胁迫后,剩余的天数恢复到最佳温度(20℃)下养殖。实验结束时,经历不同天数高温胁迫的各处理组的褐牙鲆幼鱼以干重、湿重、蛋白质和能量表示的鱼体重均显著小于对照组(H0)。实验期间摄食量少和分配于生长的能量减少是导致经历高温胁迫的处理生长减慢的主要原因。经历高温胁迫的处理组的摄食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韦芬 何欣慰 鲍宝龙
Ras主要参与表皮生长因子家族调控细胞分裂的信号通路。采用末端快速扩增法获得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ras-2基因全长2 384 bp cDNA序列,该序列编码187个氨基酸,含有switchⅠ、switchⅡ、P-loop、CAAX box等Ras家族的结构特征,与川鲽(Platichthys flesus)ras-2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96.3%)。定量RT-PCR检测显示ras-2基因在牙鲆成体的心脏、肝脏、脾脏、肾脏、鳃、肠、肌肉、鳍条和皮肤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鳍条表达量最高,肌肉的表达量最低;在牙鲆变态前和变态初相对表达量较高,随着变态进行,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谢彩霞 邢巨斌 鲍宝龙
为了调查表皮细胞分裂原epigen基因是否与牙鲆变态发育有关,分析了从变态期牙鲆仔鱼cDNA文库中测序得到的epigen基因。发现epigen基因编码162个氨基酸,具有信号肽序列,一个跨膜结构域和EGF-like结构域。EGF-like结构域包含有可形成3个二硫键的6个半胱氨酸残基,是表皮生长因子家族的结构特征。此外,利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调查了epigen基因在牙鲆眼睛移动过程中的变化。相比眼睛移动之前(17DAH,day after hatching),epigen基因在眼睛移动初期(19DAH)表达明显增强,为17DAH时的2.363倍;而在眼睛移动过程的高峰期(23DAH),...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龚小玲 鲍宝龙 杨桂梅 任大明
在前期的研究中,克隆到牙鲆变态早期和变态前差异表达的parvalbumin基因片断cDNA。为了克隆parvalbumin基因的全长cDNA,构建了变态早期(孵化后23d仔鱼)牙鲆头部的全长cDNA文库,并对文库的滴度和插入片段大小进行了评估。同时采用锚定PCR法从cDNA文库筛选出parvalbumin基因的全长cDNA。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牙鲆变态早期头部cDNA文库的滴度为1.2×106PFU·mL-1,插入片段的平均长度为1000bp左右。parvalbumin基因的全长cDNA的长度为603bp,编码109个氨基酸,含有两个EF手型钙离子结合域:DQDGSGFIEEEEL(52~64)...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近近 张俊玲 孙文慧 施志仪
dazl(deleted in azoospermia-like)基因是多种物种精子发生的重要调控因子,为探讨该基因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性腺发育分化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了牙鲆dazl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其序列结构,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在牙鲆成体组织和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牙鲆dazl cdna序列全长2 031 bp,包括105 bp的5'端非翻译区,1 275 bp的3'端非翻译区和编码217个氨基酸残基的651 bp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显示该序列存在一个高度保守的r...
关键词:
牙鲆 dazl cDNA克隆 基因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鲍宝龙 杨桂梅 施志仪 任大明
为了克隆变态早期牙鲆头部差异表达的基因,采用抑制差减杂交法,以变态前的仔鱼头部表达的RNA作为驱动RNA,建立了牙鲆变态早期的差减cDNA文库,并利用相对定量RT-PCR对其进行了筛选。差减库的平均插入片段558bp左右,阳性率为81.8%。随机测定的45个克隆,在剔除假阳性克隆后,共得到22个不同的基因,其中13个为已知cDNA的同源基因,而另外9个为已知蛋白的同源基因,分别为prolactin receptor-like,COL1A1,M-3muscarinic receptor,Sfrs3,tropomyosin,ribosomal protein L27,ribosomal prote...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祥日
采用群体实验方法,探讨了摄食水平和温度对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幼鱼生长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漠斑牙鲆幼鱼特定生长率(SGRW)与摄食水平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1%摄食水平下,温度与SGRW呈极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P0.0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翟万营 张俊玲 施志仪 李巍
利用RACE-PCR技术,从牙鲆肝脏组织总RNA中克隆得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1,IGFBP-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全长为1 070 bp,开放阅读框为729 bp,编码242个氨基酸。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牙鲆IGFBP-1与鱼类IGFBP-1基因紧密聚为一支;通过同源性比对,牙鲆IGFB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大菱鲆同源性最高,为95%,而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鱼类如大菱鲆、五条、黄金鲈、红点鲑、鲤和斑马鱼的同源性分别为89%、89%、84%、79%、67%和67%。半定量RT-...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关健 柳学周 兰春燕 蔡文超 徐永江 马甡
探讨了温度、盐度对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子一代(杂交F1)胚胎和初孵仔鱼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F1受精卵孵化适宜温度范围和最适温度分别为15~21℃和18℃,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胚胎发育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二者符合乘幂函数关系式N=115.99T-0.7668(R2=0.9769)。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分别是7.54℃和540.1℃.h,积算温度(A)与试验水温间呈乘幂函数相关,表达式:A=1328.1T-0.3149(R2=0.9624)。胚胎发育的最低盐度界限为10,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和最适盐度范围分别为10~45、25~35;初孵仔鱼生存发育的适宜盐度范围、最适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侯吉伦 郭亚男 付元帅 王桂兴 张晓彦 孙朝徽 司飞 王玉芬
为在分子水平解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淋巴囊肿病的机理,本研究克隆牙鲆淋巴囊肿抗病免疫相关基因efhd2和tbc1d25的c DNA全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序列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efhd2和tbc1d25基因在牙鲆胚胎发育不同阶段、淋巴囊肿抗病和患病个体不同组织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efhd2基因c DNA全长为5231 bp,开放阅读框(ORF)长为699 bp,编码232个氨基酸。tbc1d25基因c DNA全长为3173 bp,ORF长为2601 bp,编码866个氨基酸。定量结果显示,efhd2和tbc1d25基因在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efhd2在出膜仔鱼期表达量最高,而tbc1d25在受精卵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在所研究的淋巴囊肿抗病和患病个体不同组织中,efhd2和tbc1d25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抗病个体的血液中,这2个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患病个体(P<0.05)。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efhd2和tbc1d25基因功能和解析牙鲆淋巴囊肿抗病机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淋巴囊肿 抗病机理 血液 胚胎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廖梅杰 张之文 杨官品 孙修勤 邹桂伟 危起伟 汪登强
采用RT-PCR方法分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编码基因序列。推测的牙鲆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由47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49.6 kD,具有信号肽、短肽顺接重复、疏水区、糖基化位点、二硫键、糖基缩醛磷肌醇锚定位点等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特征结构域,与红鳍东方(Fugu rubripes)和大西洋鲑(Atlantic salmon)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的相似性分别为71.9%和66.4%。牙鲆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编码基因序列的获得为蛋白质感染因子进化与功能研究以及可能存在的鱼类传染性海绵样脑病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牙鲆 蛋白质感染因子蛋白 基因序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