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4)
- 2023(6437)
- 2022(5394)
- 2021(4788)
- 2020(3994)
- 2019(8752)
- 2018(8289)
- 2017(15411)
- 2016(8548)
- 2015(9207)
- 2014(8577)
- 2013(8501)
- 2012(7913)
- 2011(7075)
- 2010(6841)
- 2009(6148)
- 2008(5970)
- 2007(5168)
- 2006(4506)
- 2005(3870)
- 学科
- 济(31950)
- 经济(31904)
- 管理(23839)
- 业(22998)
- 企(17891)
- 企业(17891)
- 方法(15547)
- 数学(13996)
- 数学方法(13876)
- 学(10012)
- 农(9282)
- 财(8841)
- 中国(8296)
- 贸(7974)
- 贸易(7973)
- 易(7791)
- 业经(7148)
- 农业(6460)
- 环境(5739)
- 制(5669)
- 技术(5588)
- 务(5331)
- 财务(5327)
- 财务管理(5313)
- 企业财务(5067)
- 地方(4941)
- 银(4782)
- 银行(4726)
- 融(4690)
- 金融(4690)
- 机构
- 大学(124604)
- 学院(122082)
- 济(48821)
- 经济(47999)
- 研究(47317)
- 管理(44355)
- 理学(39519)
- 理学院(39019)
- 管理学(38149)
- 管理学院(37970)
- 农(34037)
- 科学(33972)
- 中国(33653)
- 农业(27775)
- 业大(26725)
- 京(26438)
- 所(26140)
- 研究所(24570)
- 中心(20625)
- 财(19946)
- 农业大学(18443)
- 江(17912)
- 院(17545)
- 财经(16517)
- 北京(16104)
- 室(16014)
- 省(15985)
- 经(15272)
- 经济学(15162)
- 实验(14916)
- 基金
- 项目(92848)
- 科学(71808)
- 基金(69148)
- 家(65825)
- 国家(65302)
- 研究(56545)
- 科学基金(53745)
- 自然(38915)
- 自然科(38065)
- 自然科学(38048)
- 自然科学基金(37421)
- 基金项目(36895)
- 社会(36834)
- 省(35870)
- 社会科(34961)
- 社会科学(34950)
- 划(31985)
- 资助(27923)
- 教育(25224)
- 重点(21752)
- 计划(21478)
- 部(19927)
- 创(19667)
- 发(19608)
- 科研(19381)
- 科技(19252)
- 编号(19208)
- 创新(18483)
- 业(18388)
- 农(16420)
共检索到170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张根玉 刘建忠 朱雅珠 徐嘉波 朱晓东
采用密闭呼吸室法,研究了不同温度(11、15、19、23、27和31℃)下暗纹东方鲀和菊黄东方鲀幼鱼(约20 g)单位体重瞬时耗氧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溶氧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和菊黄东方鲀幼鱼瞬时耗氧速率(V)均随实验时间(t)增加而降低,且呈现良好的幂函数负增长相关(V=a tb,r2>0.98,P<0.01);在适宜溶氧范围内,暗纹东方鲀和菊黄东方鲀幼鱼属于顺应呼吸型,V随溶氧水平降低而降低,但在临近临界点时,暗纹东方鲀和菊黄东方鲀幼鱼耗氧率均表现为"调节管理"模式,即幼鱼用增加呼吸频率来保持一定的耗氧率,以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而V与溶氧水平(DO)呈现良好的二次函数关系(r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清荣
于 2 0 0 2年进行了暗纹东方鱼屯幼鱼对主要水质指标适应性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 :暗纹东方鱼屯幼鱼的致死高温为 4 2℃ ,致死低温为 8℃ ,2 8 2℃时窒息点为 1 12~ 1 18mgO2 /L ,2 8 8℃下的耗氧量为 98 4 5mg/kg/h。在水中氨氮浓度达到 1 5 7~ 1 6 2mg/L时 ,河鱼屯幼鱼生长速度明显比水中氨氮浓度低于 0 94mg/L时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张根玉 刘建忠 朱雅珠 臧维玲 王成辉
在大批量苗种培育条件下,通过对菊黄东方鲀胚后发育阶段的观察、测量和摄影,研究了菊黄东方鲀仔、稚鱼的生长、发育及行为生态特点。结果显示,仔稚鱼发育分为前期仔鱼、后期仔鱼、前期稚鱼、中期稚鱼和后期稚鱼5个阶段,每个阶段由若干个时期组成,总共为17个时期。在盐度10.0~13.5、温度20.5~26.0℃条件下,鱼苗历时35d完成了从初孵仔鱼至夏花鱼种的发育。期间,鱼苗食性经历了开口和转食配合饲料2个关键时期。食物转换依次为卵黄、轮虫、卤虫幼体、中型枝角类、大型桡足类和枝角类、底栖生物和虾类幼体、配合饲料。同时,鱼苗完成了由水体中上层向中下层活动区域的转变。游泳行为经历了平游、巡游和池塘觅食巡游3个...
关键词:
菊黄东方鲀 仔稚鱼 生长 发育 行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郝长杰 庄平 赵峰 张涛 黄晓荣 方可菲 蒋俊
为研究MS-222和丁香酚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幼鱼的麻醉效果,选择体质量为(71.37±3.24)g的幼鱼进行实验。根据暗纹东方鲀幼鱼麻醉和复苏时的主要行为特征,将麻醉过程分为6期,复苏过程分为4期。结果显示:随着两种麻醉剂浓度的升高,幼鱼的麻醉时间逐渐缩短,复苏时间逐渐延长;MS-222和丁香酚分别在浓度60 mg·L~(-1)和30 mg·L~(-1)时,幼鱼的最终麻醉程度达到麻醉6期(延髓麻醉期);MS-222浓度在120~140 mg·L~(-1)、丁香酚浓度在60~70 mg·L~(-1)时,幼鱼均可在3 min内麻醉、5 min内复苏;随着水温的上升,幼鱼的麻醉时间和复苏时间均呈现缩短的趋势。幼鱼进入麻醉6期后,随着暴露在空气中时间的增加,MS-222处理组幼鱼的复苏时间先缩短后延长,暴露25 min时复苏时间已超过对照组(未暴露),此后复苏时间明显增加,幼鱼成活率为100%;丁香酚处理组幼鱼复苏时间随暴露时间延长持续上升,暴露6 min后复苏时间上升趋势加快,暴露15 min之前幼鱼成活率为100%,暴露20 min时幼鱼成活率降低到80%。研究表明,120~140 mg·L~(-1)的MS-222和60~70 mg·L~(-1)的丁香酚均对暗纹东方鲀幼鱼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麻醉时间短、复苏快的特点,两者均可作为暗纹东方鲀幼鱼的理想麻醉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永宏 杨小玉 郭正龙 张玉晴 张鸿业 陈立侨 周忠良
选取健康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es)幼鱼,体质量约50 g。根据设计项目分别进行取样分组,各组设3个重复。分别采用注射、投喂不同剂量的β-葡聚糖和注射相应浓度的-葡聚糖后于不同时间进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感染试验的方法,探讨β-葡聚糖对暗纹东方鲀幼鱼非特异性免疫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腹腔注射β-葡聚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C3补体外,试验组血清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血清总蛋白(STP)的水平出现不同程度提高(P<0.05);另在腹腔注射不同剂量β-葡聚糖之后,进行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试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于晓明 崔闻达 陈雷 邢彬彬 任恒 张国胜
为了考查水温、盐度和溶氧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游泳能力的影响,测定了其在不同水温[15.2、20.2、25.6(对照)和30.4℃]、盐度[0、10、20、32(对照)和40]和溶氧[2.14、4.10、5.81和7.36 mg/L(对照)]条件下的临界游速和最大游速。结果表明,水温和溶氧含量均显著影响实验鱼的临界游速和最大游速(P0.05)。结论认为,低温和缺氧会降低红鳍东方鲀放流苗种的游泳能力,进而降低其放流后的捕食成功率,提高被捕食概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襄河 叶超霞 郑丽勉 欧成成 王安利
配制等蛋白质(42%),等脂肪(9%),糊精水平分别为10%、15%、20%、25%、30%的5组饲料,饲养暗纹东方鲀幼鱼[初始体质量为(10.25±0.51)g]60 d,考察饲料中不同糊精水平对其生长、消化酶活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饲料糊精水平的升高,暗纹东方鲀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先增加后降低,25%组最高,并显著高于10%和15%组。30%组鱼的脏体比和肝体比显著高于10%组,同时其肝脂肪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组。10%组的肝糖原和血浆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10%和15%组鱼的肝胰脏和肠道中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而其肝胰脏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30%组。2...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生长 消化酶 血浆生化指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徐嘉波 刘永士 张海明 邓平平 陆根海 张宗锋
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对菊黄东方鲀的未受精卵、胚胎(出膜前,受精后8085 h)、初孵仔鱼(0日龄)、开口前仔鱼(3日龄)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菊黄东方鲀卵和鱼苗的水分含量随着个体发育出现升高趋势,而鱼苗总脂含量随着个体发育显著下降。各发育阶段的干样中检出8种饱和脂肪酸(SFA)、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菊黄东方鲀未受精卵脂肪酸组成与其亲本卵巢非常相似;胚胎期的脂肪酸利用率高低顺序为SFA(15.08%)、MUFA(14.46%)、n6PUFA(
关键词:
菊黄东方鲀 卵 胚胎 仔鱼 脂肪酸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娟 臧维玲 崔莹
研究了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水平的影响。在不同温度、相同盐度为8的调配海水中,以暂养后的南美白对虾幼体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瞬时耗氧率,并与溶解氧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对照组(25.5±0.3℃),幼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t,mg/g·h)随时间(t,h)延长而逐渐增大,随水体中的溶氧量(DO,mg/L)的减少而逐渐升高;而在两个高温组(30.5±0.3℃、35.5±0.3℃),情况则相反,幼虾瞬时耗氧速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随溶氧量的减少而逐渐降低,并且两个高温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溶解氧以不低于3mg/L为宜。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玉晴 高诗朦 张鸿业 高菡 周忠良
为研究环境激素对养殖鱼类性别分化前后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分别将孵化后25 d(dph)的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稚鱼和95 dph的幼鱼暴露于不同浓度双酚A(BPA)(0、50μg/L、200μg/L、1 000μg/L)3周和2周,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编码性类固醇激素合成酶及相关因子的基因(STAR、CYP17a、CYP11b及CYP19a)表达。结果显示,BPA诱导了稚鱼STAR、CYP17a和CYP11b表达上调,且与浓度有正相关,而CYP19a表达在BPA 200μg/L和1 000μg/L浓度下分别暴露3周后显著下调。在幼鱼暴露组中,雌雄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范文涛 刘海金 赵文江 张福崇
对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及其杂交后代的早期形态特征和生长速度进行了比较。在全长5 cm和10 cm时,形态上的主要差异是:(1)菊黄东方鲀的尾鳍为浅黄色,无黑杂色;红鳍东方鲀的尾鳍为黑色,其杂交后代与菊黄东方鲀相似,尾鳍浅黄色,略带黑色;(2)菊黄东方鲀背部皮刺无或极少超出侧线,超出部分与体背黑斑不相交;红鳍东方鲀背部皮刺超出侧线,超出部分与黑斑相交,向下延伸至腹部,其杂交后代背部皮刺超出侧线,与体背黑斑部分相交,向下未能延伸至腹部;(3)菊黄东方鲀背部皮刺向前延伸至两眼连接线,红鳍东方鲀向前延伸至两鼻孔连接线,其杂交后代超过两眼连接线而未达鼻孔连接线。以尾鳍颜色和皮刺的分布特征可以区分幼鱼阶...
关键词:
菊黄东方鲀 红鳍东方鲀 杂交 形态 生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州 华洁 陈晰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对暗纹东方胚胎发育历期的影响。在 15~ 2 7℃温度下 ,胚胎发育历期随着水温的升高而缩短 ,有多种模型都可拟合这种关系。其中有效积温模型的关系式为H =78 90 5 /(T -7 6 0 33) ,表明暗纹东方胚胎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为 78 90 5日·度 ,理论上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 7 6 0 33。通过对不同温度下胚胎发育的温度系数及有效积温的分析表明 ,19~ 2 3℃是暗纹东方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妍 谢晶 周然 刘源
为研究河豚鱼在冻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冻藏试验对河豚鱼品质变化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探讨。将河豚鱼冻藏在263、255、248和243K条件下,测定河豚鱼的挥发性盐基氮、盐溶性蛋白及巯基等品质指标随贮藏时间的变化。在Arrhenius动力学方程基础之上,建立了挥发性盐基氮、盐溶性蛋白及巯基的质量分数与冻藏时间及冻藏温度之间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和Arrhenius方程对挥发性盐基氮和盐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及巯基的质量摩尔浓度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挥发性盐基氮质量分数变化预测模型中的活化能EA及速率常数k0分别为10.72kJ/mol和0.556 0,盐溶性蛋白...
关键词:
河豚鱼 冻藏 品质控制 动力学模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宗锋 施永海 谢永德 张海明 徐嘉波 陆根海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法对初孵仔鱼到56日龄菊黄东方鲀的脊柱、附肢骨骼及皮刺的早期发育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第5天髓弓出现,第9天脊柱开始软骨化,第13天脉弓出现,第17天出现硬骨环,并从前往后开始硬骨化,第29天脊柱硬骨化完成。附肢骨骼开始发育的顺序依次为胸鳍、臀鳍和背鳍、尾鳍。胸鳍的发育以2日龄胸鳍的支鳍骨原基的出现为起点,28日龄软骨质的胸鳍支鳍骨形成,42日龄胸鳍硬骨化基本完成。背鳍和臀鳍出现在9日龄,29日龄同时开始硬骨化,至38日龄时,硬骨化完成并且出现分支鳍条。尾鳍发育以11日龄长出鳍条为起始特点,至38日龄硬骨化完成。期间伴随着鳍条转移、尾下骨及侧尾下骨生长发育、长出镰刀状横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但学明 林小涛 方彰胜 王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