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22)
- 2023(5634)
- 2022(4617)
- 2021(4222)
- 2020(3453)
- 2019(7570)
- 2018(7158)
- 2017(13540)
- 2016(7397)
- 2015(7847)
- 2014(7282)
- 2013(7103)
- 2012(6340)
- 2011(5644)
- 2010(5317)
- 2009(4817)
- 2008(4666)
- 2007(3877)
- 2006(3266)
- 2005(2665)
- 学科
- 济(26585)
- 经济(26545)
- 管理(22644)
- 业(21908)
- 企(16788)
- 企业(16788)
- 方法(13739)
- 数学(12432)
- 数学方法(12340)
- 农(9281)
- 财(7865)
- 贸(7099)
- 贸易(7098)
- 易(6942)
- 学(6732)
- 业经(6451)
- 农业(6291)
- 中国(6041)
- 务(5143)
- 财务(5139)
- 财务管理(5132)
- 技术(5044)
- 企业财务(4923)
- 环境(4807)
- 制(4542)
- 划(4250)
- 产业(3961)
- 银(3958)
- 银行(3923)
- 人事(3751)
- 机构
- 大学(105362)
- 学院(104718)
- 济(43457)
- 经济(42880)
- 管理(42208)
- 理学(38406)
- 理学院(37999)
- 管理学(37356)
- 管理学院(37198)
- 研究(36033)
- 农(29210)
- 中国(26170)
- 科学(25261)
- 农业(23708)
- 业大(23273)
- 京(21094)
- 所(19058)
- 研究所(18087)
- 财(17057)
- 中心(16304)
- 农业大学(16072)
- 财经(14747)
- 江(14172)
- 经(13695)
- 院(13078)
- 经济学(13047)
- 经济管理(12753)
- 北京(12226)
- 业(12066)
- 经济学院(12060)
- 基金
- 项目(81837)
- 科学(64448)
- 基金(62273)
- 家(58419)
- 国家(57951)
- 研究(51107)
- 科学基金(48728)
- 社会(34720)
- 自然(34665)
- 基金项目(34212)
- 自然科(33930)
- 自然科学(33915)
- 自然科学基金(33382)
- 社会科(33050)
- 社会科学(33041)
- 省(31301)
- 划(27438)
- 资助(23963)
- 教育(22449)
- 重点(18558)
- 编号(18038)
- 计划(17845)
- 部(17836)
- 创(17497)
- 科研(16869)
- 发(16754)
- 业(16570)
- 创新(16418)
- 科技(15776)
- 国家社会(15245)
共检索到134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牟金婷 谢尚端 雍朋政 孙金辉 徐永健 李景
选取体质良好、活力强的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 Bleeker),体重(3.075 g±0.16 g)、体全长(11.55 cm±0.31cm)。设置18℃、23℃、28 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CT组:自然变温),每组3个重复,实验周期28 d。结果显示,大海马在23℃时生长速率最快,摄食活跃;28℃大海马反应最迅速(5.8 s±0.74 s),摄食量最大(153.92 g±10.33 g),活动频繁,泳速大;而18℃和自然变温条件下对食物的反应不敏感,多缠绕在附着物上,摄食时呈聚集式
关键词:
温度 生长速率 摄食行为 大海马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吕军仪 李秉记 孙燕燕 杨大伟 黄琨
对大海马 (平均体长 92 .82± 2 .0 5 2 6mm ,平均体重 6 .6 9± 0 .4 5 70g)在养殖条件下 (放养密度为 2 0 0ind·m-3 ,溶解氧保持在 5 .5mg·L-1以上 ,生物耗氧量低于 3mg·L-1,pH值 7.5~ 8.2 ,透明度 5 0~ 85cm ,盐度 15 .2~ 2 6 .5 )的摄食、生长和食物生态转换效率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系统取样 ,测量海马的全长、体重和消化道内食物重量 ,计算其增长速度、摄食率、消化道排空率、生态转换效率等数值 ,发现大海马的摄食每天有两个摄食高峰 ,即 12 :0 0和 18:0 0 ,晚上不摄食或很少摄食。...
关键词:
大海马 摄食 生长 生态转化效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子晖 徐永健 李响
通过对10尾2?3日龄的幼体海马的固定、染色、消化的研究,用显微镜对其摄食器官的构成进行详细观察,明确了幼体海马管状鼻内骨骼的结构。结果显示,幼体海马在摄食时,其舌骨角、后翼骨、方骨、上颌骨、续骨起到支撑等重要的作用;海马幼鱼期续骨与后翼骨之间的夹缝结构,可使略大的饵料通过。因此,可以在养殖过程中通过适当地增加饵料的粒径,有效地提高幼体摄食效率,从而提高存活率。
关键词:
大海马幼鱼 口吻部 骨骼形态 摄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吕军仪 吴金英 杨大伟 曾华 李秉记 黄琨 陈琳
报道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大海马 (HippocampuskudaBleeker)的体长与体重的相对生长率、生长比率及生长速度与饵料、水温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海马生长高峰期为 5~ 11月 ,群体体长月平均增长率为 12 .2 0 % ,体长特定增长率为 15.92 % ;体重月平均增重率为 15.87% ,体重特定增重率为 2 7.70 % ,群体增重倍数为 13.8。大海马体长呈逻辑斯蒂曲线增长 ,关系式为 :L =192 .346 0 / (1+e2 .4 96 4- 0 .6 0 51M)。大海马的饵料系数为 1.18,饵料转化率为 0 .85,体重与体长生长关系式为 :W...
关键词:
大海马 生长率 饵料 环境因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祥日
采用群体实验方法,探讨了摄食水平和温度对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幼鱼生长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漠斑牙鲆幼鱼特定生长率(SGRW)与摄食水平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1%摄食水平下,温度与SGRW呈极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P0.05)。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勇 孙耀 张秀梅 于淼
在室内实验室玻璃钢水槽中 ,以细长脚虫戎为饵料 ,研究了黄、东海主要小型鱼类玉筋鱼的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摄食排空率。结果表明 ,玉筋鱼的摄食排空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有所增加 ;通过比较指数函数和二次多项式函数的模拟结果表明 ,玉筋鱼的摄食排空率与温度的关系更适合于用二次多项式函数Rt=- 0 0 0 0 8T2 +0 0 4 19T - 0 3834(R2 =0 982 0 )加以定量描述。
关键词:
摄食排空率 玉筋鱼 温度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鉴毅 宋志明 王妤 庄平 章龙珍
研究了不同养殖温度(19℃、23℃、27℃、31℃)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生长、摄食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期间各温度组幼鱼存活率(SR)均达到95%以上,19℃组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在19~31℃范围内,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相对增重率(WGR)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27℃>24℃>19℃,31℃和27℃温度组体质量呈二项式增长,23℃和19℃组呈线性增长;随着温度升高,其饵料系数(FCR)逐渐降低(P<0.05),回归分析显示在29.8...
关键词:
温度 点篮子鱼 生长 摄食 消化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勇 孙国祥 柳阳 高婷婷 于凯松 刘佳亮
在高密度封闭循环海水养殖条件下(平均密度14.20±0.48kg/m2),设置4个温度梯度(14、16、18、21℃,分别以A~D组表示),挑选相近体重(371.68±43.15g)的大菱鲆进行56d养殖试验。每个梯度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研究高密度封闭循环海水养殖条件下温度对大菱鲆摄食、生长以及消化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大菱鲆摄食、生长以及消化酶活力具有显著影响(P<0.05)。(1)在14~18℃范围内,大菱鲆摄食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温度为21℃时,该组日均摄食量与其他3组相比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A、B、C3组的日均摄食量分别显著高于D组25.65%、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晓华 苏锦祥 殷名称
鳜(Sinipercachuatsi)又称季花鱼、桂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科(Seranidae)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其肉嫩味美,为淡水鱼类中珍品,鉴于鳜本身的价值以及在人工养殖中尤其是鱼苗繁育过程中的高死亡率,对鳜的研究也陆续见诸...
关键词:
鳜仔鱼,温度,摄食率,生长速度,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常亚青 王子臣 王国江
对虾夷马粪海胆在10.0~25.0℃水温下单独投喂海带、裙带菜、石莼及15.4~17.8℃混合投喂海带、裙带菜、石莼、铜藻、角叉菜的不同组合和21.6~27.4℃饥饿状态下的摄食、生长及成活进行了试验研究。海胆体重与壳直径的关系为G=0.43132D2.9958。海胆对海带、裙带菜、石莼的日摄食率依次降低且随水温变化而异。1.0~3.6cm幼海胆在10.0~25.0℃下摄食上述海藻均可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0.5×10-2~3.0×10-2cm/个·天),1.0cm幼海胆在19.0℃时生长最快,而3.6~5.0cm成海胆在16.0℃时最快。水温上升至25.0℃,5.0cm以上成海胆体重出现负生长...
关键词:
虾夷马粪海胆,摄食,生长,温度,海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萌青 于宏 常青 陈超
将甘氨酸 +丙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甘氨酸 +丙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 +甜菜碱、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甜菜碱作为摄食促进物质 ,分别添加到真鲷配合饲料中饲喂真鲷 ,探讨摄食促进物质对真鲷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摄食促进物质不仅可促进真鲷的摄食性 ,增加其摄食量 ,还可以提高真鲷的增重率、饲料效率、蛋白效率。添加甜菜碱对促进真鲷的摄食性无作用 ,但可促进真鲷的生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柳敏海 彭志兰 张凤萍 罗海忠 傅荣兵 李来国
在水温23~24℃的条件下,研究了养殖密度对条石鲷生长、摄食和行为的影响。试验设置D1、D2、D3和D4共4个养殖密度组,初始密度分别为1、2、3、4 kg/m3。结果表明:长期的密度胁迫导致条石鲷幼鱼死亡率急剧升高,长期高密度养殖不利于条石鲷的存活。低密度条件下,条石鲷幼鱼生长迅速。长期高密度的胁迫下生长非常缓慢,特殊生长率显著下降(PD2>D3>D4。条石鲷最适宜养殖密度在6 kg/m3左右,密度达到9 kg/m3后不适宜条石鲷的生长。研究亮点:目前国内外有...
关键词:
条石鲷 养殖密度 生长 摄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蒲德永 丁雨箫 刘小红 蒲应媚 辜浩然 何兴恒 吴毅 王志坚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和摄食率对鲈鲤幼鱼摄食代谢特征的影响,在15和25°C条件下驯化4周后,以泥鳅块为饵料,按不同的摄食率(15°C下摄食率为1%、2%和4%体质量,25°C下摄食率为1%、2%、4%和6%体质量)投喂实验鱼[体质量(38.35±0.49) g,体长(14.22±0.10) cm],随后测定其耗氧率并计算其摄食代谢相关参数。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摄食率下,25°C驯化组静止代谢率、摄食代谢峰值、特殊动力作用(SDA)总耗能和SDA系数都显著高于15°C驯化组;25°C驯化组在2%和4%摄食率下的SDA时间显著小于15°C驯化组。在25°C驯化组中,4%摄食率组的代谢峰值、峰值比率、SDA时间和SDA总耗能都显著高于1%和2%摄食率组,但是显著低于6%摄食率组,4%和6%摄食率组的峰值时间显著高于1%和2%摄食率组,2%、4%和6%摄食率组的SDA系数显著低于1%摄食率组;在15°C驯化组中,4%摄食率组代谢峰值、峰值比率、SDA时间和SDA总耗能都显著高于1%和2%摄食率组,各个摄食率组的峰值时间和SDA系数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相比于低温条件,25°C水温条件可能更有利于鲈鲤幼鱼对食物的快速消化和吸收;随着摄食率的增加,鲈鲤幼鱼通过代谢峰值的增加和SDA时间的延长来满足其SDA耗能增加的需求。本研究结果为鲈鲤的养殖实践和物种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鲈鲤 温度 摄食率 特殊动力作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叶世洲 雷思佳 胡先勤
在 30℃水温下进行摄食生长实验 (实验周期为 5 6d) ,设饥饿、 1%、 2 %和饱食 4个摄食水平 ,研究了摄食水平对中华鳖幼鳖 (2 96 6 0~ 396 0 9)g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摄食水平对中华鳖幼鳖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 (P ...
关键词:
中华鳖幼鳖 摄食水平 生长 转化效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常青 关长涛 梁萌青 曹宝祥 刘宁 姜泽明 刘晓静
以初始体重为49.83±0.17g的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30d的摄食生长实验。共配制6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5种饲料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豆粕蛋白替代30%的鱼粉蛋白)配制出基础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不添加摄食促进物质和添加0.3%的商品诱食剂、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甜菜碱和柠檬酸配制成5种豆粕替代饲料,其余1种为鱼粉不替代饲料作为对照组,研究摄食促进物质对许氏平鲉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豆粕取代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和柠檬酸时,许氏平鲉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以及肝脏、肠胰蛋白酶活力都显著高于不添加摄食促进物质组(P<0.05)...
关键词:
许氏平鲉 摄食促进物质 豆粕 摄食 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