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9)
2023(14241)
2022(12200)
2021(11460)
2020(9692)
2019(21727)
2018(21535)
2017(40983)
2016(22664)
2015(25404)
2014(24428)
2013(24110)
2012(21915)
2011(19603)
2010(19191)
2009(17511)
2008(16904)
2007(14509)
2006(12538)
2005(10562)
作者
(66299)
(55219)
(54708)
(51772)
(35162)
(26733)
(24727)
(21752)
(20949)
(19411)
(18814)
(18535)
(17564)
(17313)
(16882)
(16852)
(16801)
(16503)
(15850)
(15711)
(14042)
(13322)
(13275)
(12550)
(12401)
(12348)
(12200)
(12092)
(11108)
(11064)
学科
(83089)
经济(83001)
管理(66197)
(64168)
(53825)
企业(53825)
方法(39364)
数学(33849)
数学方法(33473)
(23557)
中国(21815)
(21112)
(20163)
业经(19839)
技术(18486)
地方(17443)
(16083)
贸易(16075)
农业(15877)
(15579)
(14502)
理论(14466)
环境(13747)
(13511)
(13442)
财务(13375)
财务管理(13353)
企业财务(12646)
(12522)
银行(12454)
机构
大学(312161)
学院(311391)
管理(125042)
(118703)
经济(116162)
理学(109855)
理学院(108589)
管理学(106593)
管理学院(106050)
研究(104632)
中国(75530)
科学(69752)
(66203)
(60230)
业大(54087)
(53206)
(51495)
研究所(49364)
农业(47834)
中心(47129)
(44317)
财经(42124)
北京(41032)
(40067)
师范(39535)
(38577)
(38461)
(37994)
经济学(34496)
技术(34105)
基金
项目(225727)
科学(176181)
基金(163145)
研究(158380)
(145455)
国家(144225)
科学基金(122796)
社会(98772)
社会科(93532)
社会科学(93506)
(89842)
基金项目(87978)
自然(83122)
自然科(81189)
自然科学(81161)
自然科学基金(79712)
(75744)
教育(71901)
资助(65881)
编号(63512)
重点(50645)
成果(49357)
(49089)
(48178)
(47902)
创新(45853)
科研(43673)
课题(43584)
计划(43411)
大学(41089)
期刊
(123437)
经济(123437)
研究(85418)
学报(58583)
中国(57376)
(53869)
科学(50987)
管理(44451)
大学(42853)
学学(40720)
农业(37494)
(37264)
教育(33069)
技术(25751)
(23313)
金融(23313)
业经(21903)
经济研究(20013)
(19796)
财经(19470)
科技(18241)
(16508)
业大(16298)
问题(16266)
图书(16093)
(16028)
技术经济(15053)
理论(14683)
商业(14130)
资源(13733)
共检索到436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贵勇  李庆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AaGregor的功能反应,以及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等5种捕食螨的高温耐饥饿能力。结果表明:在20~30℃温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加州新小绥螨对柑橘全爪螨各螨态的控制能力增强,在30℃时,控制能力最强,而超过30℃时,加州新小绥螨的控制能力下降;加州新小绥螨的高温耐饥饿能力显著高于江原钝绥螨Amblyseius eharai Amitai et Swirski和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Ehara et Lee),而与拟长毛钝绥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建建  李鑫  薛振国  
【目的】明确苹果绵蚜在饥饿状态下的存活能力和温、湿度对苹果绵蚜耐饥饿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研究苹果绵蚜不同虫态及其在供食叶片、供食枝条(只供食叶片和枝条,但不保湿、不更换)、完全饥饿(空白对照,不提供食物)3种处理下的耐饥饿能力,以及完全饥饿条件下不同温度(15~31℃)、湿度(40%~80%)对苹果绵蚜耐饥饿能力的影响。【结果】苹果绵蚜低龄若蚜存在逃逸现象,表现出较强的活动能力。苹果绵蚜的耐饥饿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4龄若蚜>雌成蚜>3龄若蚜>2龄若蚜>1龄若蚜;不同处理的耐饥饿能力表现为供食枝条>供食叶片>空白对照。在饥饿条件下,苹果绵蚜的存活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均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建萍  江秀均  谢道燕  黄平  刘永光  罗雁婕  
应用胡瓜钝绥螨对桑园朱砂叶螨的卵、若螨、雌成螨进行捕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胡瓜钝绥螨对朱砂叶螨各螨态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圆盘方程,其对朱砂叶螨卵的控制作用强于幼若螨及雌成螨,a/Th分别为16.2909,3.1051,1.8718;在相同猎物密度下,胡瓜钝绥螨对朱砂叶螨雌成螨捕食率随着自身密度增大而下降,捕食者自身密度干扰反应方程为E=0.4238X-0.6144;胡瓜钝绥螨对朱砂叶螨卵、幼若螨、雌成螨选择系数Q分别为1.71,0.85,0.44,表明其对猎物卵的嗜食性大于幼若螨及雌成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林龙  王展  张雪梅  张秀梅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以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初孵仔乌为实验对象,研究饥饿胁迫下仔乌的行为、体征等的变化,以及不同底质(细沙组、无底质组、沙泥组)和温度条件对仔乌耐饥饿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其增殖放流最佳时期的选择和放流海域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饥饿对仔乌的形态特征、行为方式、活力状态等影响较大,饥饿12 d时仔乌全部死亡。水温25℃条件下,细沙组、无底质组和沙泥组的饥饿不可逆点(PNR)分别为7.5 d、8 d和9.5 d;饥饿前7 d,各组的累积死亡率相差不大,之后由高到低依次为细沙组、无底质组、沙泥组;饥饿10 d后,3个实验组仔乌的体重损失率分别为7.72%±2.80%、6.95%±2.64%和5.30%±2.41%。无底质条件下,28℃组、25℃组和22℃组的PNR时间分别为7 d、8 d和9.5 d;28℃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沈勤  徐善良  严小军  王丹丽  
用自制的密闭流水式呼吸仪,测定了温度对饥饿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的排氨率和耗氧率的影响。实验采用当年花鲈60尾,体质量(221.7±17.4)g。在10℃、15℃、20℃、25℃和30℃温度下,分析了其排氨率和耗氧率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氨商(AQ)分别探讨了蛋白质供能比例及内源氮排泄(ENE)。结果认为,(1)排氨率和耗氧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经Duncan法多重比较,两两温度之间差异显著(P<0.05);(2)高温30℃时的排氨率是低温10℃时的近9倍,内源氮排泄(ENE)占体蛋白质含氮量的比例也由10℃时的0.06%上升至30℃时的0.55%,表明蛋白质供能的绝...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霞  张艳璇  季洁  林坚贞  
试验确定了热带吸螨能够捕食二斑叶螨,能生长发育繁殖.在20-35℃温度范围内,热带吸螨对二斑叶螨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的圆盘方程,在20-3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热带吸螨雌成螨对二斑叶螨雌成螨的捕食量增加,处理猎物时间缩短,单位时间攻击率增大,控制能力也增强;与30±1℃相比,在35±1℃时,单位时间攻击率虽有增强,但日最大捕食量明显下降,处理猎物时间延长,控制能力显著下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王妍妍  曲建忠  
研究了盐度、温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的影响和初孵仔鱼对饥饿的耐受力。结果表明,胚胎发育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0~35,最适盐度范围为25~30,孵化率都在89%以上,盐度低于20或高于35,孵化率都降低。盐度对孵化时间有一定影响,盐度高于35或者低于15条件下孵化时间都延长。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1~27℃,孵化率都在77%以上,最适温度范围为23~25℃,孵化率达89%以上,低于19℃或者高于27℃时孵化率降低且初孵仔鱼畸形率升高。胚胎孵化时间与温度成负相关关系,胚胎发育速率与温度成正相关关系。条石鲷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阈温度)为10.06℃,有效积温值为405.3℃.h。对胚胎发育的Q10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飞萍  蔡秋锦  王辉阳  钟景辉  
通过对福建南平西芹毛竹叶螨危害的毛竹林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毛竹叶螨及其天敌对时空资源利用程度序列为 :捕食螨 (Bi =0 5550 ) >竹小爪螨 (Oligonychusurama) (Bi=0 4 467) >南京裂爪螨 (Schizotet ranychusnanjingensis) (Bi=0 30 97) >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 (Bi=0 2 875) >竹裂爪螨 (S .celarius) (Bi=0 1 674 ) >苔螨 (Bryobiasp .) (Bi=0 1 4 1 7)。捕食螨对南京裂爪螨、竹小爪螨、竹缺爪螨的时空跟随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叶辉  刘宏屏  
研究了疑山郭公虫对纵坑切梢小蠹成虫捕食量及对纵坑切梢小蠹繁殖过程和繁殖率的影响。在室温为22~24℃条件下,繁殖期疑山郭公虫平均每天可捕食纵坑切梢小蠹成虫0.61±0.043头。在实验室内,先将纵坑切梢小蠹引入云南松新鲜木段,7 d后再引入疑山郭公虫成虫。结果表明:疑山郭公虫成虫对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产卵过程形成干扰,从而导致后者繁殖率下降。疑山郭公虫幼虫可以捕食木段内纵坑切梢小蠹幼期各虫态,捕食率为8.3%。在野外,将疑山郭公虫成虫放到受到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树干上,再用尼龙网将其包裹起来。研究结果表明,疑山郭公虫对树干内纵坑切梢小蠹幼期(幼虫和蛹)的捕食率大体为10.6%。疑山郭公虫对繁殖期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芹  牛长缨  王旭  
通过无水无食、无水有食和有水无食3种处理方法,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广西南宁、广东广州、福建福州和湖北武汉等4个地区种群不同日龄成虫的耐饥渴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橘小实蝇5日龄成虫的耐饥渴能力强于1日龄和10日龄的成虫,1日龄的耐饥渴能力最低;1日龄、5日龄、10日龄成虫在无水有食条件下的平均存活时间均长于有水无食和无水无食处理下的平均存活时间;广东广州种群5日龄和10日龄成虫的耐饥渴能力显著高于其他3个种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珊珊  张秀梅  蔡星媛  佟飞  陈慕雁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变化(10、15、20、25和30℃)对魁蚶稚贝(壳长2~3 cm)潜沙能力,及多棘海盘车对魁蚶稚贝捕食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水温10℃时,魁蚶稚贝的初次潜沙时间(初潜时间)最长,潜沙率最低,分别为28.87 min、21.25%,且与其他温度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水温15~20℃时,多棘海盘车的捕食温度...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冬晴  梁广文  岑伊静  
圆果大赤螨对茶红蜘蛛捕食作用的拟合方程符合Holling圆盘方程Ⅱ型,功能反应受到猎物虫态、温度和捕食者密度的影响.圆果大赤螨成螨显著地趋向于取食茶红蜘蛛的幼螨和若螨,日均最高捕食量分别达49.31和38.65头,对卵和成螨的选择性较差.在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温度为15-30℃时,捕食数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为(35±1)℃时捕食数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温度为(30±1)℃时,捕食数量最大,这一温度与茶红蜘蛛秋季高峰期的温度相吻合.圆果大赤螨在捕食时存在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日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也相应减弱,干扰系数m为0.7589,搜索常数Q为0.9983,E=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强  李孟均  周传江  陈先均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观察、测量记录外部形态特征等方法研究了饥饿胁迫下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仔鱼的摄食、生长、形态和存活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20±1.5)℃时,饥饿组和投喂组白甲鱼仔鱼在孵化后第4天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为48%,第6天初次摄食比率达到100%。饥饿组仔鱼抵达饥饿不可逆点(PNR)的时间为13.5 d,50%累计死亡率出现时间基本上与PNR出现时间相同(13.5 d),表明第13.5天为白甲鱼早期发育中较为敏感的阶段。试验期间,饥饿仔鱼体重、体长、眼间距和体高分别在第6、7、11和12天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瑞才  周莲贞  张金标  
本文于1987、1988两年近缘新对虾的繁殖季节,研究了早期饥饿对近线新对虾幼体发育、变态的影响,饥饿时间与幼体变态时间的关系;幼体及后期幼体各阶段摄食卤虫无节幼体、褶皱臂尾轮虫数量的变化;幼体各阶段的适宜饵料种类及密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波  孙耀  唐启升  
在 2 0℃条件下 ,对真鲷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饥饿 1 5d的真鲷体重下降7.0 5 % ,鱼体水分含量略有上升 ,蛋白质含量和比能值略有下降 ,脂肪含量和灰分含量没有明显改变。这表明真鲷在饥饿过程中主要消耗蛋白质作为身体的能量来源。分别给饥饿处理 0 (对照 )、3、6、9、1 2和 1 5d的真鲷投饵 ,在饱足摄食的条件下生长 2周。各饥饿处理组的鱼体生化组成及比能值均接近 ,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饿 3、6d处理组在恢复生长中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食物转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饥饿9、1 2和 1 5d处理组的特殊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均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