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38)
- 2023(5174)
- 2022(4289)
- 2021(3847)
- 2020(3192)
- 2019(6980)
- 2018(6721)
- 2017(13067)
- 2016(6987)
- 2015(6763)
- 2014(6382)
- 2013(6160)
- 2012(5462)
- 2011(4900)
- 2010(4631)
- 2009(4189)
- 2008(4034)
- 2007(3298)
- 2006(2744)
- 2005(2202)
- 学科
- 济(24792)
- 经济(24760)
- 业(19074)
- 管理(19018)
- 企(14664)
- 企业(14664)
- 方法(12126)
- 数学(10997)
- 数学方法(10938)
- 农(7714)
- 财(7003)
- 贸(6605)
- 贸易(6605)
- 易(6462)
- 中国(6179)
- 业经(5838)
- 学(5689)
- 农业(5378)
- 技术(4698)
- 制(4451)
- 务(4448)
- 财务(4447)
- 财务管理(4441)
- 环境(4388)
- 企业财务(4245)
- 产业(3900)
- 地方(3739)
- 划(3675)
- 银(3636)
- 银行(3600)
- 机构
- 大学(93505)
- 学院(93029)
- 济(38517)
- 经济(37988)
- 管理(36262)
- 理学(32899)
- 理学院(32521)
- 管理学(31973)
- 研究(31894)
- 管理学院(31827)
- 农(24795)
- 中国(22638)
- 科学(22235)
- 业大(20449)
- 农业(20127)
- 京(18622)
- 所(16668)
- 研究所(15806)
- 财(15380)
- 中心(14325)
- 农业大学(14092)
- 财经(13178)
- 江(12235)
- 经(12198)
- 经济学(11960)
- 院(11327)
- 经济学院(11064)
- 北京(10858)
- 经济管理(10813)
- 科学院(10448)
- 基金
- 项目(72569)
- 科学(56782)
- 基金(54596)
- 家(51011)
- 国家(50591)
- 研究(45204)
- 科学基金(42566)
- 社会(30947)
- 基金项目(29960)
- 自然(29833)
- 社会科(29458)
- 社会科学(29450)
- 自然科(29202)
- 自然科学(29186)
- 自然科学基金(28712)
- 省(28305)
- 划(24426)
- 资助(20753)
- 教育(19973)
- 重点(16481)
- 计划(15863)
- 创(15839)
- 编号(15796)
- 部(15417)
- 发(15193)
- 创新(14838)
- 科研(14742)
- 业(14588)
- 科技(14023)
- 国家社会(13619)
共检索到120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香 温超 刘凤栾 杨会芳 陈晓丽 郗琳 赵梁军
以少侧枝切花菊品种‘深志’为试验材料,研究温度对其侧芽形成的影响。在大田栽培条件下,‘深志’侧芽发生率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解剖观察表明,其腋生分生组织在春季温度较低时发育成侧芽,而夏季高温时很快演变成无序的薄壁细胞团。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1)‘深志’适温((日温)25℃/(夜温)20℃)时可正常形成侧芽,高温((日温)33℃/(夜温)28℃)处理16~25d侧芽形成几乎完全受到抑制,而25d后新生节位又开始形成侧芽;2)对高温处理期间‘深志’未形成侧芽的节位进行解剖观察,叶腋部位只呈现出无序的薄壁细胞团,与田间高温季节解剖观察结果一致;3)‘深志’适温时茎尖中ZR含量呈缓慢上...
关键词:
切花菊 侧芽 温度 解剖 激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震 何松林 王艳梅 李广涛 蒋建平
为探明泡桐顶芽枯死原因以及利用侧芽进行人工接干的理论基础 ,采用切枝水培法研究了毛白 33泡桐顶侧芽休眠发育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 :①毛白 33泡桐的顶芽和侧芽 1不是因为早霜或寒冷冻害而死 ,可能是进化过程中采取的一种适应策略 ;②毛白 33泡桐侧芽 2、3、4发育成了冬休眠芽 ,能够抵御冬季寒冷而越冬 ,并利用冬季低温信号解除其休眠 ,使冬芽萌发可能温度范围向低温方向扩大 ;③毛白 33泡桐侧芽 2、3、4在春季可以同时萌发 ,但侧芽 3萌发率稍高些 ,而侧芽 5难于萌发 ;④在 2 5℃下上部侧芽的萌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下部侧芽的萌发 ,但 15℃下不存在上部侧芽萌发抑制下部侧芽萌发的现象...
关键词:
毛白33泡桐 顶侧芽 冬休眠 温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房伟民 郭维明 陈俊愉 姜贝贝
对不同苗龄植株短日诱导后花芽分化和开花进程进行观察及切花品质指标测定,研究苗龄对切花菊品种精云花芽分化及切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苗龄对切花菊精云花芽分化与品质有显著影响。苗龄越短花芽创始越迟,苗龄为0 d(定植当天短日处理)的植株从成花诱导到花芽创始需18 d,显著长于苗龄为28 d或以上植株成花诱导所需的4 d。苗龄越短,完成花芽分化所需的时间越长、花期越迟、切花品质越差。4 d是精云对成花诱导的最短反应时间,28 d是达到成熟的成花感受态的苗龄,但要获得高品质切花,苗龄要达到35 d以上才能进行成花诱导。
关键词:
切花菊 苗龄 花芽分化 切花品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志刚 五井正憲
1990年4月1日至1991年11月1日,著者前后分别用不同温度和不同日长处理,研究探讨了温度和日长对梅树叶芽与花芽形成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梅 花芽 温度 日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贝贝 房伟民 陈发棣 赵宏波 顾俊杰
【目的】研究切花菊品种‘神马’短日处理时植株营养生长天数对其花芽分化及切花品质的影响,为高品质切花菊的生产提供指导。【方法】对通过分期扦插、分期定植获得的不同营养生长天数植株进行短日诱导,观察花芽分化和开花进程,测量品质指标。【结果】营养生长天数越少花芽起始越迟。营养生长天数为0d(定植当天短日处理)的植株从成花诱导到花芽起始需18d,显著长于成花诱导的最短反应时间4d。植株营养生长天数越少,完成花芽分化所需的时间越长、花期越迟、切花品质越差。【结论】植株营养生长天数对切花菊‘神马’花芽分化与品质有显著影响。4d是‘神马’对成花诱导的最短反应时间,21d是‘神马’达到成熟的成花感受态的营养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震 耿晓东 秦素玲 蒋建平
该文研究了自然状态下1年生泡桐下侧芽萌发成枝与上侧芽萌发接干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高密度林分的接干单株中,上侧芽萌发成枝接干与下侧芽萌发成枝间关系密切.接干侧芽的对生侧芽萌发不利于接干枝高生长,并降低接干形率;接干处向下数第1对侧芽萌发成枝倾角越小接干形率越高,第1、2对侧枝长度和粗度仅与胸径生长正相关;第3对侧枝倾角与接干处主干直径和接干基径呈负相关.增加成枝数量,减少单枝生长量,而枝长、基径合计不减少,能增大接干高度和接干处主干直径;第4对侧枝长度、粗度与主干、接干粗生长正相关;第5对侧枝长度、粗度与胸径生长正相关,而其以下侧枝对主干和接干的生长影响较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超宗 金爱武 张卓文
在竹鞭侧芽分化过程中,脱落酸仅在秋末冬初已分化的侧芽即将进入冬季休眠前出现痕迹。赤霉酸和玉米素含量均为分化前期高,分化后期低。侧芽无论在早春、夏季还是在秋末冬初分化皆遵循这一规律。不同鞭龄的侧芽分化时,随鞭龄的增大赤霉酸呈上升趋势,玉米素则呈下降趋势。夏季分化的侧芽,上述两种激素含量均高于秋末冬初和早春分化的侧芽。吲哚乙酸含量随分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加,随鞭龄和分化季节而变化,与赤霉酸含量变化相一致。
关键词:
雷竹 根状茎 芽 分化 植物激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震 毕会涛 蒋建平 王联营 乔保水
为利用侧芽进行泡桐人工接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自然状态下1年生泡桐侧芽萌发成枝接干规律。结果显示:1)在高密度粗放管理条件下,毛白33泡桐分枝习性表现为假二叉分枝,第2年不能接干的占42%,而58%的单株分枝特性表现为合轴分枝与假单轴分枝(近似顶芽接干的主轴分枝或单轴分枝),能够实现自然接干,这3种分枝类型可以统称为假轴分枝;2)第2年接干单株的接干形率均较大,但能不错位通直接干的仅占14%,86%的接干单株的错位状况需要2~3年后才能得到改善;3)在接干单株中,从接干的上侧芽向下数,越向下在干上分布的侧芽萌发成枝的长度、粗度越小,枯死率越高,但与主干上方夹角逐渐变大,第4对侧枝的分枝夹角最大...
关键词:
毛白33泡桐 侧芽萌发 分枝 接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桂清 张涛 孙华
以接骨木当年生枝条的侧芽为外植体,对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离体培养和高效的组培快速繁殖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接骨木侧芽用加入吐温80的0.1%升汞灭菌时,10min能起到较好的灭菌效果。10h是诱导侧芽的适宜光照时间。MS+6-BA3.0mg.L-1+NAA0.2mg.L-1+TDZ0.03mg.L-1+GA32.0mg.L-1是接骨木不定芽增殖的较优培养基;生根的较优培养基为MS+NAA0.4mg.L-1+IBA0.2mg.L-1,生根率达100%,平均主根数目为16条。生根苗移栽后的成活率达100%。
关键词:
接骨木 离体培养 侧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运兴 蔡道雄 梁坤南 贾宏炎 苏勇 陆毅
春季柚木1~3年生幼树在主梢萌动抽生之前,在基部以上3m范围内侧芽普遍抽生,为掌握柚木幼树侧芽萌发特性与了解相关影响因子,对柚木无性系测定林、施肥试验林、实生起源同龄混交林幼树开展了侧芽萌发情况调查,对不同重复不同处理不同地块柚木侧芽萌发特性和相关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柚木抽生侧芽特性受遗传、施肥措施、和立地因素的影响,其结论对柚木立地质量评价、无性系品种选择和柚木的集约经营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坚钦 刘力 章滨森 裘丽珍
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了雷竹 (Phyllostachyspraecox)地下鞭侧芽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在 1a生鞭中生长促进激素 (IAA ,ZT ,iPA)具相似的月波动规律 ,而与ABA变化规律相反 ;未覆盖 1a生鞭梢部侧芽的生长促进激素 3月份快速增长 ,比其基部侧芽早 1个月形成高峰值 ;覆盖后 1a生鞭基部侧芽同样比对照基部早 1个月形成生长促进激素。 7月份 ,ZT、iPA在 1a生鞭侧芽内含量较低 ,IAA则相对较高 ,ABA在鞭基部侧芽具较高的含量 ,而在鞭梢部具较低的含量。因此 ,生长素 脱落酸与芽的萌动有关 ,产鞭与产笋则与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有关。并探讨了覆盖提早出笋的...
关键词:
雷竹 鞭芽 内源激素 覆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枫 杨际双
【目的】研究短日处理下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方法】以切花秋菊‘神马’为试材,通过对短日处理下花芽的形态解剖观察及顶芽和叶片中内源激素的测定,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花芽分化过程中顶芽中GA3含量下降且大多时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叶片中GA3变化与之相反;顶芽中IAA含量先下降,在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达到最小值,到花冠形成中期达到最大,叶片内源IAA含量在总苞鳞片分化初期前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到花冠形成期趋于平稳;内源CTK含量大幅增加,均高于未分化期;顶芽中ABA含量先下降,后期呈现上升趋势,叶片中ABA含量变化...
关键词:
菊花 花芽分化 内源激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科厅 王娟 戴思兰
利用节间横切薄层(transverse thin cell layers,tTCLs)培养技术建立不定芽再生体系,可以极大提高植物组织培养的再生频率,并有效控制不定芽玻璃化的发生率。该研究以4个多头切花菊品种:‘Repluse’、‘Regan EliteImproved’、‘Regan Elite Sunny’、‘Regan Elite White’的节间tTCLs为外植体,筛选出不定芽分化所需的最佳生长素种类和浓度、最佳的外植体来源和取材部位,并通过调控琼脂浓度和培养温度来有效降低不定芽玻璃化的发生率。结果表明:试验中的4个品种都能高频再生,不定芽再生率都在70%以上,Ⅰ级节间的tTCLs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安佩 刘东玉 纵丹 吴海 郑元 何承忠
植物内源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甚微,也往往不是由一个器官产生,却通过极性和非极性运输到达一定的部位而产生重要的作用[1],它们参与各细胞、组织和器官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维持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2]。高等植物通过顶端分生组织和侧生分生组织的活性来建立地上株型系统,而植物激素作为整合调控分生组织信号的使者,与植物株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振家 姜成英 史艳虎 陈炜青 陈年来 赵梦炯 吴文俊
【目的】研究油橄榄成花诱导与花芽分化期间侧芽内源激素含量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对油橄榄花芽形成及大小年结果的调控作用。【方法】以16年生油橄榄‘鄂植8号’和‘莱星’为试材,在划分成花诱导期与花芽分化期的基础上,分析花芽形成中侧芽玉米素核苷(ZR)、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变化及大、小年树间含量差异。【结果】‘鄂植8号’成花诱导期从9月23日开始,至次年2月18日结束,约持续150天;‘莱星’成花诱导期从8月21日开始,至次年2月18日结束,约持续180天。尽管2个品种成花诱导期起始时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其成花诱导关键期(11月18日至次年1月15日)和成花诱导结束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