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5)
- 2023(6557)
- 2022(5498)
- 2021(4914)
- 2020(4128)
- 2019(9105)
- 2018(8587)
- 2017(16142)
- 2016(9196)
- 2015(9633)
- 2014(9342)
- 2013(9132)
- 2012(8643)
- 2011(7822)
- 2010(7770)
- 2009(7186)
- 2008(7236)
- 2007(6313)
- 2006(5705)
- 2005(4955)
- 学科
- 济(33057)
- 经济(33006)
- 业(24812)
- 管理(24594)
- 企(19128)
- 企业(19128)
- 方法(15584)
- 数学(13684)
- 数学方法(13479)
- 学(11377)
- 农(10446)
- 财(10098)
- 税(9212)
- 税收(8668)
- 收(8633)
- 中国(8129)
- 贸(7853)
- 贸易(7853)
- 业经(7787)
- 易(7643)
- 农业(7427)
- 制(6216)
- 技术(5926)
- 环境(5772)
- 务(5746)
- 财务(5741)
- 财务管理(5732)
- 企业财务(5467)
- 银(5223)
- 银行(5171)
- 机构
- 大学(138126)
- 学院(135320)
- 研究(51471)
- 济(50950)
- 经济(50043)
- 管理(48082)
- 理学(42562)
- 理学院(41983)
- 管理学(40956)
- 管理学院(40745)
- 科学(37508)
- 农(36919)
- 中国(36452)
- 农业(29808)
- 京(29184)
- 所(29142)
- 业大(28974)
- 研究所(27315)
- 财(24390)
- 中心(21721)
- 江(20673)
- 农业大学(19852)
- 财经(19737)
- 院(18696)
- 省(18492)
- 经(18023)
- 北京(17790)
- 室(17127)
- 范(16703)
- 师范(16302)
- 基金
- 项目(99694)
- 科学(76602)
- 基金(73688)
- 家(70079)
- 国家(69539)
- 研究(61342)
- 科学基金(56701)
- 自然(40558)
- 自然科(39653)
- 自然科学(39631)
- 基金项目(39545)
- 社会(39402)
- 自然科学基金(38968)
- 省(38573)
- 社会科(37363)
- 社会科学(37352)
- 划(34212)
- 资助(29605)
- 教育(27226)
- 重点(23375)
- 计划(22866)
- 编号(21354)
- 部(21216)
- 科技(20932)
- 创(20833)
- 发(20788)
- 科研(20529)
- 创新(19650)
- 业(19120)
- 农(17475)
共检索到190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恒 李美真 曹婧 徐智广
以大型红藻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大型褐藻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海黍子Sargassum pallidum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在10~25℃不同温度下这几种海藻对硝氮(NO3-N)的吸收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几种大型海藻对水体中NO3-N的吸收效果明显,其中真江蓠和脆江蓠的吸收速率15℃时最高,为0.507±0.136和0.448±0.095μmol/g·h,蜈蚣藻和鼠尾藻在20℃时最高,为0.614±0.033和0.289±0.019μmol/g·h,海黍子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恒 李美真 徐智广 王翔宇 曹婧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3种大型红藻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和蜈蚣藻(Grateloupiafilicina)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营养盐浓度下这3种海藻对氮、磷的吸收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种大型海藻对水体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收效果明显,并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比较前24 h对氮的平均吸收速率,真江蓠和脆江蓠在50μmol/L组出现最大值,分别为0.739μmol/(g.h)和0.648μmol/(g.h),蜈蚣藻在20μmol/L组出现最大值0.614μmol/(g.h);比较前24 h对磷的吸收速率,真江蓠和脆江蓠在1.0μmo...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翔宇 詹冬梅 李美真 徐智广
将日本马泽藻Mazzaella japonica、孔石莼Ulva pertusa、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红毛菜Bangia fusco-purpurea、蠕枝藻Helminthocladia australis、扇形拟伊藻Ahnfeltiopsis fla-belliformis6种大型海藻培养在富含氮磷海水中72 h,分析海水中氨氮、硝氮和活性磷浓度的变化,目的在于比较它们对营养盐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6种海藻对氮磷都有明显的去除作用,日本马泽藻和孔石莼对氨氮、硝氮和活性磷的去除效果最好,分别吸收了培养水体中氨氮初始总量的98.0%和97.1%、硝氮初始总量的76...
关键词:
大型海藻 富营养化 氮 磷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宏超 章守宇
以浙江省枸杞岛马尾藻场为研究海域,通过铜藻对无机磷、硅酸盐、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吸收实验,初步分析了铜藻在80 h内同时对这几种无机盐吸收速率的随时间变化情况:无机磷吸收速率呈指数衰减,硅酸盐吸收速率呈线性减少,亚硝酸盐吸收速率在实验初期受到抑制而后呈对数增加,氨氮作为优先氮源被吸收;通过不同生物量铜藻对不同初始浓度硅酸盐的吸收实验,分析了24 h内和10 d内硅酸盐浓度变动规律以及硅酸盐消失速率和铜藻对硅酸盐吸收速率的波动:10 d内海水中硅酸盐浓度变化与硅酸盐初始浓度相关,与铜藻生物量无关;海水中硅酸盐消失速率波动的剧烈程度与铜藻生物量和硅酸盐初始浓度相关。
关键词:
铜藻 无机盐 吸收 浓度变化 消失速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申 刘业萍 刘丽萍 于存申 吕绍元 李海云 司东霞
为明确硝态氮(NO_3~–-N)不同供应水平下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特性,确定适宜高羊茅正常生长的NO_3~–-N浓度,以Ca(NO_3)_2为氮源,在石英砂盆栽培养条件下,研究高羊茅生长及养分吸收对不同浓度外源NO_3~–-N(0、5、10、15和20 mmol·L~(–1))的响应。结果表明,外源NO_3~–-N显著影响了高羊茅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随NO_3~–-N浓度的增加,高羊茅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植株地下部干物质累积量、根长和根表面积随NO_3~–-N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根系直径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0.05)。增加NO_3~–-N浓度可提高植株地上部磷浓度和磷吸收量,适宜浓度的NO_3~–-N可促进植株地上部氮、钾的吸收和累积。适合高羊茅生长的NO_3~–-N浓度范围为4.3~18.2 mmol·L~(–1),4.3 mmol·L~(–1) NO_3~–-N浓度可作为高羊茅养护管理时合理施用氮肥用量推荐的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包杰 田相利 董双林 姜宏波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温度和盐度组合,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对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3个环境因子对鼠尾藻氮、磷吸收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温度和盐度对鼠尾藻氮、磷吸收速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二者交互作用也极显著(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崔丽香 何文辉 李鲜鲜 蔡清洁 张奥
以羽毛藻为研究材料,利用CO_2培养箱通入不同CO_2浓度的空气进行培养,探究在高浓度CO_2和高浓度硝氮条件下羽毛藻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CO_2或硝氮都能显著促进藻体的生长,高碳高氮下藻体的相对生长率比低碳低氮组高出63.77%。另外,高浓度CO_2会使藻体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下降,而使硝酸还原酶活性升高,其中明显的表现为高碳低氮组叶绿素a含量比低碳低氮组降低了39.01%,高碳高氮组比低碳高氮组降低了49.26%,相应类胡萝卜素高碳组分别降低了47.62%和43.24%,增加硝氮浓度能够提高藻体中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智广 邹定辉 高坤山 李美真
龙须菜的细胞壁含有丰富的胶质成份,是琼胶生产的良好原料,在中国沿海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同时,随着中国近海富营养化现象的日趋严重,龙须菜的规模养殖被认为是缓解海水富营养化的一条有效途径。以探讨龙须菜的生物修复功能为目的,研究了龙须菜对无机磷吸收的基本特征以及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和硝氮浓度对其的影响。整个实验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进行,分别设置了3个不同温度:15、23和31℃;3个不同的光照强度:0、30和200μmol photons/(m2.s)和3个不同的硝氮浓度:0、30和200μmol/L,测定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的龙须菜对无机磷吸收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龙须菜对无机磷的吸收动力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吉祥 李德尚 王金秋
几种测定鲢对藻类吸收率方法的研究STUDIESONDETERMINATIONMETHODSOFABSORPTIONEFFICIENCYOFFRESHWATERALGAEBYSILVERCARP(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曹...
关键词:
鲢,藻类,吸收率,测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检 樊卫国
【目的】探究硝态氮和铵态氮及其配比条件对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实生苗的氮素吸收动力学参数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枇杷可吸收利用的氮素形态,为枇杷的氮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枇杷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离子耗竭法,测定枇杷实生苗根系对不同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吸收动力学参数;以p H为7.35的石灰性黄壤为栽培介质,设置5个不同硝铵比的施氮处理,研究不同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比对枇杷实生苗生长及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的nH4+及no3-离子浓度及其不同配比的营养液中,枇杷实生苗根系吸收铵态氮、硝态氮及总氮的规律均符合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方程...
关键词:
枇杷 硝态氮 铵态氮 生长 吸收动力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胜光 周建民 刘艳丽 陈能场 谢志宜
通过盆载试验探讨了几种化肥对土壤铬的形态和小白菜吸收铬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源Cr(Ⅵ)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效铬含量,但增施氯化钾、硝酸钙和硫酸钠能有效抑制外源Cr(Ⅵ)向残渣态和有效态铬转化,并促进外源Cr(Ⅵ)向有机态铬转化;2)增施硅酸钠可抑制外源Cr(Ⅵ)向残渣态铬转化,但有利其向有机态、沉淀态和有效态转化,对土壤铬的活化有明显效果;3)适量施用氯化钾和硫酸钠均可有效抑制小白菜对铬的吸收,并提高产量品质,但硝酸根离子有促进小白菜铬吸收的作用,故增施硝酸钙会提高小白菜铬含量;4)增施硅酸钠对小白菜吸收铬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降低小白菜铬吸收有明显效果,但由于其活化铬提高了土壤铬毒性,故妨害作...
关键词:
小白菜 铬 化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品芳 白文波 杨志成
通过室内水培试验,探讨了NaCl胁迫对苇状羊茅离子吸收与运输及生长的影响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使苇状羊茅茎叶和根系的K+含量、K+/Na+、Ca2+/Na+、干物质重下降,而使Na+、Cl-含量、Cl-/Na+及对K+/Na+的吸收与运输选择性增高。茎叶Na+含量和Cl-含量增大的幅度大于根系,且Cl-大于Na+,茎叶中Cl-/Na+基本保持在1.6左右,而根系在0.8左右。胁迫时间对植株K+、Na+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K+-Na+吸收选择性主要受环境盐分浓度的影响,而其运输选择性却主要受胁迫时间的影响。盐分对苇状羊茅地上部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根系,且Cl-的影响程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颂东
将小球藻 (Chlorellavulgaris)在添加了不同浓度的氮和磷的人工富营养化水体中进行培养 ,测定小球藻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和水体中氮和磷的剩余量。研究结果表明 :[N]/[P]比值在 14以下时 ,随着比值的升高 ,小球藻对氮的吸收能力逐步加强 ;[N]/[P]比值为 7~ 8时 ,小球藻对氮的吸收能力最强。 [N]/[P]比值 4时 ,对小球藻的吸收磷能力无太大影响。同时小球藻可将吸收的氮营养盐转化为叶绿素蛋白等细胞含氮物质 ,在人工富营养化污水中培养 96h后 ,藻体叶绿素总量为 10 13;而对照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孟庆俊 林少珍 项彬彬 南春容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N、P浓度、不同化合态N及N∶P比值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N、P吸收速率,以及P浓度对坛紫菜生长速率和藻红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升高,坛紫菜对N、P的吸收速率也随之增高,当无机氮浓度达到100μmol/L时,坛紫菜对N、P的吸收速率趋向接近最大值;当NO3--N∶NH4+-N比值为1∶5时,坛紫菜对N的吸收达到最大值;坛紫菜对P的吸收速率随NO3--N∶NH4+-N比值的减小而略有增大;坛紫菜对N的吸收速率随着N∶P比值的增大而增大,而对P的吸收速率随着N∶P比值的增大而减小;在磷浓度低于12μmol/L的情况下,坛紫菜的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曹金凤 李秋芬 黄经献 罗梓峻 张传涛 孙祥山
为了解温度和光照对强壮硬毛藻(Chaetomorpha valida)吸收营养盐效果的影响,探索其达到最佳吸收效果的环境条件,本文研究了该藻在不同温度(5、15、25℃)和光照[90 000、180 000、270 000μmol photons/(m~2·s)]条件下对海水中常见营养盐成分的吸收效果。结果显示,强壮硬毛藻在5℃以上和90 000μmol photons/(m~2·s)光照强度以上对水体中的NH_4~+-N、NO_2~--N和PO_4~(3-)-P都有较好的吸收效果,但温度和光照对强壮硬毛藻吸收营养盐均有显著影响,在设定范围内,营养盐吸收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强度均呈正相关关系。极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的影响大于光照强度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光照强度和温度的主效应都极显著,而且具有叠加效应,吸收率最高的条件为25℃/270 000μmol photons/(m~2·s)组合,该条件下,NH_4~+-N、NO_2~--N和PO_4~(3-)-P的营养盐吸收率最高,3 h吸收率分别为(99.70±0.52)%、(99.99±0.01)%和(91.31±0.32)%。该藻的广温性吸收能力对我国北方地区低温和高温季节育苗用水和养殖尾水的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