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94)
2023(12828)
2022(10644)
2021(9577)
2020(7785)
2019(17345)
2018(17080)
2017(31022)
2016(17317)
2015(19130)
2014(18806)
2013(18320)
2012(17507)
2011(16005)
2010(16042)
2009(14553)
2008(14220)
2007(12785)
2006(11476)
2005(10527)
作者
(55309)
(45958)
(45814)
(43053)
(29290)
(22312)
(20601)
(18083)
(17698)
(16373)
(15783)
(15325)
(15209)
(14831)
(14656)
(14128)
(13933)
(13707)
(13440)
(13281)
(11951)
(11573)
(11305)
(10730)
(10549)
(10396)
(10287)
(10003)
(9520)
(9376)
学科
(70643)
经济(70556)
管理(44390)
(42711)
(31652)
企业(31652)
中国(23970)
方法(22760)
(22359)
地方(21172)
数学(19343)
数学方法(19155)
(18268)
业经(17106)
(15597)
农业(15280)
(14660)
(13870)
贸易(13859)
(13409)
(13367)
银行(13343)
(13297)
金融(13290)
(12957)
环境(12119)
(11895)
地方经济(11616)
技术(11605)
(10954)
机构
学院(245697)
大学(244135)
(97054)
研究(97015)
经济(94926)
管理(84967)
中国(72162)
理学(72064)
理学院(71075)
管理学(69639)
管理学院(69224)
科学(64061)
(57814)
(54259)
(52583)
研究所(48121)
农业(46003)
业大(43998)
(43525)
中心(42747)
(39712)
(35693)
北京(34502)
(33904)
财经(33501)
(33359)
师范(33265)
(31214)
(30386)
技术(30247)
基金
项目(166944)
科学(128737)
基金(117872)
研究(115263)
(107797)
国家(106827)
科学基金(87948)
社会(71637)
(67928)
社会科(67628)
社会科学(67612)
基金项目(62025)
自然(58469)
(58057)
自然科(57085)
自然科学(57065)
自然科学基金(56024)
教育(51979)
资助(47348)
编号(45000)
(41978)
重点(38951)
成果(36449)
(35064)
(34829)
计划(34196)
课题(33873)
创新(32842)
科研(32554)
发展(32246)
期刊
(114995)
经济(114995)
研究(73403)
中国(58965)
(53651)
学报(51628)
科学(43873)
大学(36917)
农业(36219)
学学(35152)
管理(32585)
(31719)
教育(30541)
(24808)
金融(24808)
业经(20803)
技术(20170)
(19221)
经济研究(19119)
财经(16301)
问题(15010)
业大(14426)
(14110)
(13814)
科技(13318)
农业大学(12253)
(11659)
商业(11653)
世界(11484)
国际(11026)
共检索到386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鑫  张殿福  陶忠虎  付峰  顾泽茂  
为确定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胚胎和幼体发育的最佳温度,设置19、22、25、28℃4个温度,观察各温度条件下克氏原螯虾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记录不同温度下胚胎和幼体阶段的成活率、发育速率、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结果显示:温度对克氏原螯虾胚胎孵化率、孵化时间及幼体发育速率和成活率均有显著影响,在试验温度(19~28℃)范围内,胚胎发育进程随温度升高而加快,19℃和28℃条件下胚胎孵化时间分别为(622.67±6.02) h和(349.67±4.63) h;胚胎孵化率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22℃时孵化率最高,为91.03%±2.97%,28℃时孵化率最低,仅为40.53%±4.97%;幼体发育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19℃和28℃条件下幼体阶段发育所需时间分别为(304.00±10.73) h和(194.00±9.03) h;幼体成活率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水温22℃时,成活率最高(94.37%±1.60%),水温28℃时,成活率最低(82.67%±1.51%)。采用Sanderson-Pearis公式,计算得出克氏原螯虾胚胎和幼体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分别为7.32、3.29℃。根据所建立的胚胎和幼体发育的温度依赖性发育模型推算出,克氏原螯虾胚胎和幼体发育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2.06和22.78℃。综合各项指标,建议克氏原螯虾人工繁育过程中胚胎和幼体发育的温度范围设置为22~2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慕峰  吴旭干  成永旭  陆剑锋  
采用实验室内小规模实验的方法,在水温(26±1)℃的条件下,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和发育时间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的胚胎发育过程可以分为9个主要阶段: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前无节幼体期、后无节幼体期、复眼色素期、预备孵化期和孵化期;胚胎发育早期卵径无显著变化,保持在2 mm水平,仅在预备孵化期卵径开始显著增大;发育过程中胚胎的颜色逐渐加深,表现为橄榄绿色—灰绿色—灰褐色—棕褐色—红褐色—暗红色的变化趋势;水温26℃的条件下,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15 d左右;刚孵化出的幼体在形态结构上与成体相类似。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肖英平  吴志强  胡向萍  肖鸣鹤  涂彭文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克氏原螯虾各期幼体消化酶活力与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在克氏原螯虾幼体发育过程中,五种消化酶活力(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表现出两种变化模式: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在幼体发育Ⅱ龄幼体期和Ⅳ龄幼体期活力较高,其中Ⅳ龄幼体期该两种酶活力最高;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为先增高后降低,在Ⅲ龄幼体期,三种酶的活力达到最高,但与Ⅳ龄幼体期的酶活力比较无显著差异。总氨基酸含量在幼体发育早期逐渐降低,幼体发育至Ⅲ龄幼体期,其氨基酸含量最低,Ⅳ龄幼体期又有所增加。在测定的所有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含量最高,单个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必需氨基酸...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德祥  苏永全  王军  梁军荣  
以人工授精所获得的中国鲎胚胎及其幼体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授精后的静置时间、温度、盐度、重金属等对中国鲎胚胎和三叶幼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试验范围内 ,授精后静置时间 1min即可 ,不必长达 1h ;中国鲎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为 2 8℃ ,最适盐度 2 0 ;中国鲎三叶幼体发育的最适温度为 30℃ ,最适盐度 30~ 35 ;4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国鲎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表现为Pb2 + >Zn2 + >Cu2 + ≈Cd2 + ;中国鲎三叶幼体比胚胎更容易受重金属污染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严俊贤  王世锋  周永灿  朱彦博  冯永勤  
为提高糙海参育苗技术,研究描述了糙海参从受精卵发育到稚参的形态变化,在显微镜下测定了受精卵、胚胎和幼体的大小,确定了糙海参胚胎发育的过程。结果表明,通过利用阴干、流水刺激法对成熟亲参进行人工催产,得到大量的受精卵,其受精率为90%以上。糙海参胚胎和幼体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旋转囊胚期、原肠期、初耳状幼体、中耳状幼体、大耳状幼体、樽形幼体和稚参等阶段;在平均水温29℃,平均盐度34条件下,糙海参受精卵经3 h发育形成囊胚,4 h进入旋转囊胚期,5 h进入原肠期,19 h完成胚胎发育变态为耳状幼体;并经过7 d的生长与发育进入樽形幼体;第15天变态为稚参。观察发现,多精入卵现象则会导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婷  张蕾  唐建清  黄成  
以NH4Cl为主要成分配比成不同浓度的氨溶液,以Y型水迷宫为水环境的选择实验装置,从克氏原螯虾的行为学角度出发,探究其对不同浓度氨溶液的趋避选择性。实验共设置5个浓度梯度:4.750、7.125、9.500、14.250和19.000mg/L,其pH值为7.0,水温为20±0.5℃。以体长为5.01±0.43cm的克氏原螯虾亚成体及体长为0.75±0.15cm的幼体为实验对象,在Y型水迷宫中的两个选择区中分别放入污水和清水,供实验虾进行选择,记录选择清水和污水的次数及未作出选择的次数,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的二项分布检验。结果表明亚成体在氨浓度4.750、7.125、9.500及14.250mg...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谢文星  谢山  黄道明  常秀岭  杨汉运  陈英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增洪  周鑫  水燕  赵朝阳  
应用生物饲料饲养克氏原鳌虾并和普通饲料进行营养评价及养殖效果比较,通过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速度和性腺发育指标的测定和观察,研究和评价生物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饲料和普通饲料相比其氨基酸数量、种类更为齐全,尤其是必需氨基酸含量更为丰富、比例更为平衡,即两者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有显著性差异(P<0.01)。生物饲料组和普通饲料组经2个月的比较饲喂养殖,平均生长速度(日均增重率)分别为1.75%,1.48%;性腺成熟系数、肝体比和相对怀卵量等指标经数理统计检验显示,在2种饲料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P<0.05),即生物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和性腺成熟发育和普通饲料相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维信  李胜  
采用埋植和离体方法进行克氏原螯虾的大颚器(MO) 对卵巢发育作用的研究。埋植大颚器7 次能显著提高成熟系数和促进卵径增大。处于不同卵巢发育时期的克氏原螯虾大颚器提取物( MOE) 的离体研究发现,卵黄发生期的MOE对初级和次级卵黄发生期卵径增大均有极显著的作用,而对卵黄发生前期的卵径增大无作用。处于卵巢发育早期的MOE对卵黄发生期卵巢小块总RNA含量升高无显著作用;处于卵黄发生前期、卵黄发生期和恢复期卵巢的MOE对卵黄发生期的卵巢小块总RNA含量升高均有极显著作用。MOE的作用基本与保幼激素类似物- ZR515 相似。研究结果表明卵黄发生期卵巢对MOE较敏感;卵黄发生期的MOE 的生物效应最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家炜  郝瑞娟  王庆恒  杨创业  杜晓东  陈振国  
为探究光裸星虫(Sipunculus nudus)发育形态学特征,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光裸星虫胚胎和幼体发育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光裸星虫胚胎及幼体发育经历卵裂、囊胚、原肠胚、担轮幼虫、海球幼体、匍匐幼体等主要阶段,卵裂、囊胚、原肠胚和担轮幼虫均在卵膜内发育;海球幼体出膜时,卵膜脱落,不发育为表皮。(2)水温为30~31.5℃条件下,卵子受精30 min后开始卵裂,2 h后形成原肠胚,4 h后发育为担轮幼虫,24 h后出膜成为海球幼体,8~9 d后附着变态为匍匐幼体。(3)光裸星虫为典型的螺旋式完全卵裂。担轮幼虫可做旋转式游动,胚体表面密布纤毛,其中,体前端具有一束较长的顶纤毛;纤毛通过卵膜孔中央伸出体外,分为普通纤毛和勺状纤毛两种类型。胚体形成眼点、肾管等器官。(4)海球幼体游动迅速,摄食浮游植物。口前纤毛环较短,头部具有眼点和神经节;口后纤毛环较长,纤毛类型也分为普通纤毛和勺状纤毛两种;随发育进行,体壁肌肉束不断增强,形成方格状纹理;胃部逐渐前移,肠道不断延长,发生螺旋,在躯干部前段形成肛门。(5)匍匐幼体在底质表面爬行,吞食砂砾;体表具有角质层,体壁肌肉发达;身体前端形成片状突起,将发育成触手;吻部具有规则排列的乳突;身体末端中央外凸形成球形尾器;收吻肌、腹神经索、固肠肌等器官或组织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光裸星虫生殖调控与人工繁育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丁敬敬  胡亚强  黄勃  张懿丹  杨湘勤  袁超  俞小鹏  
为探究水温和盐度对羊鲍胚胎发育和幼虫发育的影响,以人工驯化后的野生羊鲍为实验材料,采用温度、盐度单一和双因子组合方法设计实验。结果表明,羊鲍孵化率和成活率受温度、盐度影响显著,28°C时,胚胎发育时间最短,孵化率最高,26°C时,幼虫发育时间最短,成活率最高。胚胎发育适宜温度为24~28°C,最适温度为26~28°C。盐度为24时,羊鲍胚胎发育和幼虫发育时间最短,孵化率和成活率最低;盐度分别为30和32时,孵化率和成活率最高。胚胎发育和幼虫发育的适宜盐度为28~32,最适盐度为30~32。温度盐度交互作用对羊鲍孵化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对成活率影响差异显著。通过响应曲面模型优化,得出温度为24.6...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其旭  张丽莉  黄世玉  钟幼平  谢仰杰  王国栋  
为研究盐度对紫海胆受精、孵化、胚胎发育、浮游幼体生长发育、摄食和变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室培养幼体的方法,设置了不同盐度(15、20、25、30、35和40)的水体,对紫海胆的胚胎和浮游幼体进行实验。结果显示,紫海胆在盐度20 ~ 35范围内的受精率超过95%,但在盐度15和40下无法受精;盐度30下胚胎发育最快,孵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盐度(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夏斌  任贻超  王永香  王文琪  郭恩棉  于丹  
为开发加利福尼亚红刺参人工繁育技术,在显微镜下测定加利福尼亚红刺参受精卵、胚胎和幼体大小变化,观察加利福尼亚红刺参从受精卵到稚参的发育过程。结果显示,利用阴干法人工催产,可以顺利促进加利福尼亚红刺参排卵,受精率超过95%。加利福尼亚红刺参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旋转囊胚、原肠期、小耳状幼体、中耳状幼体、大耳状幼体、樽形幼体和稚参几个阶段。在水温为14°C,盐度为30,pH为8.0条件下,受精卵在1020 min后陆续出现极体,1 h后开始卵裂,1 d后进入旋转囊胚,2 d后进入原肠期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柳敏海  蒋霞敏  张永靖  
2003~2004年,观察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胚胎及幼体发育。结果表明,成熟卵为绿色,卵径175~228μm,多油球;胚胎发育经历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担轮幼虫期;后担轮幼虫期胚体脱卵膜孵化;幼体从3 刚节疣足幼虫开始,在3 刚节疣足幼虫后期开始摄食;4 刚节疣足幼虫后期纤毛轮消失,进入匍匐阶段;10刚节疣足幼虫形态与生态都与成体相似;从受精卵发育到4刚节疣足幼虫的时间在不同水温情况下变化较大,水温在25~26℃为118 h、而水温在27 .5~32℃为82 h。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庆  杨家新  匡腾蛟  朱欢喜  蒋琦辰  周国勤  周国平  朱银安  
通过加温刺激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雌虾在冬季抱卵,并对卵及幼体在不同水温下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经过38 d的加温刺激,在26℃下陆续观察到有虾抱卵,18℃以下未观察到抱卵虾,但该水温能促进雌虾性腺发育。雌虾经加温刺激后所抱卵在18℃,21℃和26℃下均能正常孵化出幼虾。18℃,21℃和26℃下孵化时间分别为(39.67±3.06)d,(28.33±2.52)d和(15.00±2.00)d,孵化所需时间随着温度的提升而减少(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