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4)
- 2023(5902)
- 2022(4995)
- 2021(4396)
- 2020(3615)
- 2019(7892)
- 2018(7451)
- 2017(14077)
- 2016(7809)
- 2015(8142)
- 2014(7732)
- 2013(7630)
- 2012(6957)
- 2011(6246)
- 2010(6000)
- 2009(5474)
- 2008(5210)
- 2007(4449)
- 2006(3712)
- 2005(3188)
- 学科
- 济(30218)
- 经济(30182)
- 管理(22486)
- 业(21423)
- 企(16354)
- 企业(16354)
- 方法(15410)
- 数学(14139)
- 数学方法(14003)
- 农(8635)
- 学(8357)
- 财(8096)
- 贸(7409)
- 贸易(7409)
- 中国(7398)
- 易(7135)
- 业经(6527)
- 环境(6313)
- 农业(6131)
- 技术(5277)
- 务(5042)
- 财务(5036)
- 财务管理(5030)
- 制(5007)
- 划(4836)
- 企业财务(4805)
- 地方(4640)
- 银(4358)
- 银行(4313)
- 产业(4292)
- 机构
- 大学(112694)
- 学院(110872)
- 济(45766)
- 经济(45062)
- 管理(41776)
- 研究(40758)
- 理学(37466)
- 理学院(37004)
- 管理学(36189)
- 管理学院(36000)
- 农(30216)
- 中国(29058)
- 科学(28884)
- 业大(24557)
- 农业(24397)
- 京(23113)
- 所(22261)
- 研究所(20936)
- 财(18756)
- 中心(18010)
- 农业大学(16744)
- 江(15856)
- 财经(15734)
- 院(15006)
- 经济学(14546)
- 经(14509)
- 北京(13922)
- 省(13834)
- 经济学院(13416)
- 室(13129)
- 基金
- 项目(85333)
- 科学(66263)
- 基金(64100)
- 家(60522)
- 国家(60066)
- 研究(52027)
- 科学基金(50016)
- 自然(35625)
- 社会(35072)
- 自然科(34885)
- 自然科学(34870)
- 基金项目(34408)
- 自然科学基金(34285)
- 社会科(33374)
- 社会科学(33364)
- 省(33120)
- 划(28683)
- 资助(25689)
- 教育(23141)
- 重点(19543)
- 计划(19114)
- 部(18347)
- 创(18046)
- 科研(17706)
- 发(17632)
- 编号(17389)
- 科技(17294)
- 创新(17013)
- 业(16710)
- 国家社会(15481)
共检索到149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龑 姜晓娜 葛彦龙 任婉莹 田景文 田立静 李池陶 胡雪松 程磊 石连玉 贾智英
为了揭示温度对鲤呼吸代谢影响,采用密闭流水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两种规格松浦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与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mirror)的耗氧率与排氨率,密封进出水口测定窒息点。结果显示:两种鲤的耗氧率、排氨率与窒息点均随水温上升而增加,1龄松浦镜鲤的耗氧率与排氨率显著高于1龄松浦鲤的耗氧率与排氨率,2龄松浦镜鲤的耗氧率与排氨率低于2龄松浦鲤,但差异不显著。两种鲤的昼夜耗氧率与排氨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龄松浦鲤与1龄松浦镜鲤的窒息点为0.38~0.60 mg/L,2龄松浦鲤与2龄松浦镜鲤的窒息点为0.11~0.37 mg/L,且各组间差异显著。结果表明温度对两种鲤的耗氧率、排氨率与窒息点影响较大,且1龄时期松浦镜鲤比1龄松浦鲤代谢旺盛,2龄时期两种鲤代谢程度相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邓超准 黄永春 陈辉辉 康自强 林祥日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体质量对星洲红鱼(Red Tilapia)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温15~35℃时,星洲红鱼的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都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差异显著(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永久 姚志平 吴兴兵 何勇凤 杨德国 詹会祥
采用流水呼吸室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鲈鲤(Percocypris pingi pingi)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显示,在14℃、18℃、22℃和26℃水温条件下,鲈鲤幼鱼(体重3.5~4.7 g,全长7.9~8.8 cm)耗氧率分别为0.232 4 mg/(g·h)、0.247 9 mg/(g·h)、0.303 8 mg/(g·h)和0.421 2 mg/(g·h),且耗氧率(y)随温度(t)的升高而逐渐增加,y=0.016 t-0.1,(R2=0.764,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凯 高银爱 袁勇超 李波 成为为 朱思华 孙俊霄 程颖红
采取封闭流水式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对不同温度(16℃、20℃、24℃、28℃)对体质量小规格(6.98±1.19)g和大规格(22.45±1.79)g的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幼鱼耗氧率、排氨率以及窒息点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X)对小规格和大规格赤眼鳟的耗氧率(Yo)和排氨率(YN)有显著性影响,其两两间的相关关系可分别用方程式:小规格赤眼鳟Y_o=0.012x-0.135(R2=0.969),大规格赤眼鳟Y_o=0.007x-0.058(R2=0.991);小规格赤眼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王柯 包杰 倪锡远 戴济鸿 于业辉 姜宏波
为了解泥鳅呼吸代谢活动规律和变化特点,利用静水密闭式方法研究温度及其突然变化对泥鳅耗氧率(OCR)、排氨率(AER)和窒息点(AP)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泥鳅的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加儿 曹守花 区又君 刘汝建 张建生 吴水清
采用封闭流水式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12、16、20、24、28、32℃)、盐度(5、10、15、20、25、30)和pH(7.2、7.7、8.2、8.7、9.2、9.7)对体质量(0.21±0.03)g的鲻(Mugil cephalu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X)对鲻幼鱼耗氧率(YO)和排氨率(YN)的影响显著,其两两间的相关关系可分别用一元二次方程YO=-0.0256X2+0.2191X-0.1054(P<0.01)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鲻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飞 徐嘉波 施永海
[目的]研究不同养殖水温对金钱鱼幼鱼呼吸和代谢活动规律的影响,为其适宜养殖水温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静水密闭式方法,在盐度5条件下,以体质量(8.84±0.32) g/尾的金钱鱼幼鱼为试验对象,设置15,20,25,30和35℃不同养殖水温处理,测算并分析不同处理金钱鱼幼鱼的耗氧率、排氨率、代谢率、排泄率、氧氮比、呼吸温度系数(Q_(10)值)、排泄Q_(10)值、窒息点及其变化规律,以明确金钱鱼幼鱼适宜的养殖水温。[结果]养殖水温为15~30℃时,金钱鱼幼鱼的耗氧率、排氨率、代谢率和排泄率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在30℃时达到峰值,分别为0.46 mg/(g·h)、3.81μg/(g·h)、6.29 J/(g·h)和0.09 J/(g·h),35℃时均开始下降。在15~35℃养殖水温内,金钱鱼幼鱼窒息点随着水温上升而升高,氧氮比为71.76~261.04;呼吸Q_(10)值平均为2.50,20~25℃的呼吸Q_(10)值为1.22;排泄Q_(10)平均为2.23,25~30℃养殖水温的排泄Q_(10)值为1.10。[结论]盐度5条件下,金钱鱼幼鱼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能量,15~30℃为其适宜养殖水温,其中最适养殖水温为20~3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中之 徐永江 韩兵 李娟 柳学周 曲建忠 兰功刚
2008年4~8月,采用Winkler法研究了70日龄(平均全长37.68mm,平均体重1.07g)和105日龄(平均全长65.71mm,平均体重5.58g)的条石鲷在不同温度(15、20和25℃)、不同盐度(20、25和30)下的耗氧率、窒息点及耗氧率昼夜变化。结果表明,105日龄组的相对耗氧率明显低于70日龄组,但个体耗氧量明显高于70日龄组;耗氧率随幼鱼体重的增加而相对减少。盐度一定时,温度升高,相对耗氧率和个体耗氧量都随之增大。盐度对70日龄幼鱼组的耗氧率影响显著(P0.05)。盐度25左右、温度20~25℃时是条石鲷苗种培育和生长的最适...
关键词:
条石鲷 耗氧率 窒息点 昼夜变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金一春 曲学伟 尚晓莉 程翠 张开岳 张勇 曲宪成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了平均体重为(597.2±96.3)g的白斑狗鱼(Esox lucius)的呼吸耗氧率、窒息点及主要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在水温为3℃、8℃、13℃和18℃下,白斑狗鱼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上升(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军 骆小年 徐忠源 王晓光 宋文华 赵晓临 夏大明 郭冰
用呼吸室法研究鸭绿沙塘鳢耗氧率(OCR)、氨氮排泄率和临界窒息点。结果表明:鸭绿沙塘鳢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在(13.5±0.5)℃下,大规格鸭绿沙塘鳢[(66.72±8.30)g]在0:30达到最大耗氧率[(0.207 0±0.005 1)mg/(g.h)]和最大氨氮排泄率[(0.004 0±0.001 3)mg/(g.h)],中规格鸭绿沙塘鳢[(15.63±4.78)g]分别在0:30和4:30达到最大耗氧率[(0.197 7±0.013 2)mg/(g.h)]和最大氨氮排泄率[(0.008 5±0.003 1)mg/(g.h)],小规格鸭绿沙塘鳢[(1.78±0.93...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慧 来琦芳 房文红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盐度为6的海水中不同K+浓度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e chinensis)幼虾存活率的影响,并测定中国明对虾幼虾在不同K+浓度水质中的耗氧率及窒息点。结果表明:(1)K+含量过低或过高,均会成为影响中国明对虾幼虾生存的限制因子,中国明对虾幼虾对K+的生存适宜范围为16.00-165.80 mg/L,K+质量浓度低于16 mg/L时,中国明对虾幼虾的存活率随K+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而当K+质量浓度高于165.80 mg/L时,中国明对虾的存活率随K+浓度的增加而下降。(2)水中不同K+浓度会对中国明对虾幼虾的耗氧率产生影响,在K+质量浓度分别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梅文骧 王春琳 徐善良 张义浩 杨红波 许海明
前言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DeHaan)系口足类甲壳动物,又名东方虾蛄、虾蛄,俗称琵琶虾。广布于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浙江沿海资源量颇大,为虾蛄类的优势种。随着海洋水产资源的衰退,早先不太被重视的口虾蛄也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日益受消费者的青睐,但如何合理开发利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佳喜 胡少华 黄畛 马达文 黄定富 张振旗
对美国大口胭脂鱼的耗氧率、耗氧量及窒息点进行了测定。①耗氧率:平均体长6.9cm,体重6.7克的美国大口胭脂鱼的耗氧率为0.1641mg/g.hr,耗氧量1.115mg/尾.hr;平均体长7.0cm,平均体重6:87克的美国大口胭脂鱼耗氧率0.1433ndg/ghr,耗氧量0.1324mg/尾hr;平均体长10cm,体重24.05克的美国大口胭脂鱼耗氧率随体重增加而减小,而耗氧量随鱼体体重增加而增大。大口胭脂鱼的耗氧量呈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②窒息点:美国大口胭脂鱼(6.9-10cm)的窒息点在水温30.6-32.1℃时为0.3000-0.3500mg/L。
关键词:
美国大口胭脂鱼 苗种 耗氧率 窒息点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明云 包坚敏 吴春娥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Holthuis)是一种广温、广盐、杂食性的中型经济虾类。由于易于养殖管理、销路好,成本低、收益高,目前已成为池塘单养和对虾塘第二季养殖的重要品种。因此,试验观察脊尾白虾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对于白虾的苗种运输和养殖管理,均具有一定实践意义。关于此问题,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笔者于1991年3~6月在院内实验室进行了脊尾白虾窒息点和耗氧率的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存有 张金荣
真鲷(Pagrosomus major T and S)是广东及其他各省市沿海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鱼类之一。随着真鲷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成功,真鲷养殖业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夫于鱼类的窒息点与耗氧率的研究早有不少,但是对真鲷除个别学者提及其窒息点外,真正对其窒息点与耗氧率的系统研究尚未见到。为了绘其鲷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运输和成鱼养殖提供呼吸生理方面的理论依据,笔者于1990年春对真鲷的窒息点和耗氧率进行了初步测定,就不同规格大小的苗种及备种外界条件与窒息点和耗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真鲷 窒息点 耗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