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0)
- 2023(5400)
- 2022(4623)
- 2021(4319)
- 2020(3655)
- 2019(8103)
- 2018(8186)
- 2017(14141)
- 2016(8622)
- 2015(9899)
- 2014(9985)
- 2013(9348)
- 2012(8771)
- 2011(8033)
- 2010(8190)
- 2009(7293)
- 2008(7167)
- 2007(6658)
- 2006(5855)
- 2005(5310)
- 学科
- 济(22502)
- 经济(22459)
- 管理(19275)
- 业(16410)
- 企(12682)
- 企业(12682)
- 学(10598)
- 中国(8481)
- 农(8436)
- 理论(8359)
- 方法(8012)
- 制(7401)
- 财(7397)
- 教育(7366)
- 教学(6732)
- 数学(6427)
- 体(6424)
- 数学方法(6255)
- 农业(5349)
- 银(5109)
- 业经(5072)
- 银行(5058)
- 融(4963)
- 金融(4956)
- 行(4862)
- 地方(4852)
- 学法(4516)
- 教学法(4516)
- 务(4225)
- 财务(4203)
- 机构
- 学院(116853)
- 大学(115518)
- 研究(49457)
- 科学(36155)
- 农(35550)
- 济(35044)
- 中国(34291)
- 经济(33837)
- 管理(32817)
- 所(28957)
- 农业(28659)
- 京(27238)
- 理学(27155)
- 理学院(26649)
- 研究所(26590)
- 管理学(25612)
- 业大(25502)
- 管理学院(25437)
- 中心(21189)
- 江(21006)
- 技术(20638)
- 省(19811)
- 院(18293)
- 农业大学(18095)
- 室(17630)
- 财(17509)
- 北京(17180)
- 范(16543)
- 业(16185)
- 师范(16110)
- 基金
- 项目(79774)
- 科学(58095)
- 研究(52793)
- 基金(52170)
- 家(50007)
- 国家(49553)
- 科学基金(38505)
- 省(34875)
- 划(29870)
- 自然(28007)
- 自然科(27303)
- 自然科学(27278)
- 社会(27137)
- 教育(26881)
- 自然科学基金(26753)
- 基金项目(26543)
- 社会科(25249)
- 社会科学(25240)
- 资助(22683)
- 编号(21972)
- 重点(19728)
- 成果(19160)
- 计划(18764)
- 课题(18495)
- 科技(18322)
- 发(17238)
- 创(16580)
- 部(15985)
- 科研(15812)
- 创新(15543)
共检索到189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锡津 田国忠 黄钦才
将患有丛枝病的泡桐组培苗进行温度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用来脱除病原MLO。结果表明,在45℃下,病茎段24—48小时内脱水枯死;在40℃下3周内病苗黄化枯萎;但在30℃和25℃处理的茎段萌发新枝条仍表现典型丛枝症状。而在35℃下处理的茎段,1周后,新生长茎叶外观恢复正常,继续处理至80天,植株仍能正常生长。组织经DA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检查显示出在35-40℃下处理的病苗体内MLO4周之内的变化和降解情况。分别剪取35℃下处理29、33、55和80天的组培苗0.5cm的茎尖,转入MS培养基或改良的MS培养基上,在25℃下培养,长成的组培苗一直生长正常。荧光显微镜和电镜检察结果均显示病原MLO已被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江山 金开璇 汪跃 熊耀国 邱并生
An oligonucleotide primer set (PaF/PaR) was designed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plification of an approximately 1. 2kb fragment DNA from Paulownia Witches' broom(PaWB) MLO on the basis of 16S rRNA sequence from O-MLO. Amplification of a 1. 2kb DNA fragment from PaWB-MLO-infected plants D...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砚亭 王红艳 牛辰 罗晓芳
本文应用热处理与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相结合等方法,成功地脱除了枣疯病类菌原体(MLO),并筛选出适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在国内外未见报导.同时,首次应用了迪纳氏染色、苯胺蓝染色、DAPI染色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枣疯病类菌原体(MLO),试验证明DAPI染色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枣树苗木的检疫、抗枣疯病品种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田国忠 温秀军 李永 孙朝晖 赵玉芬 郭晓军 黄钦才 李志清 赵俊芳
分别从河北唐县赞皇大枣、辽宁凌源梨枣和河南濮阳扁核酸3个品种的枣疯病和来自山东、江西和北京的不同无性系的泡桐丛枝病树上采集丛枝枝条作为组织培养材料,获得的枣疯病和泡桐丛枝病组培苗皆表现典型的丛枝症状。其中感染植原体的赞皇大枣组培苗(Ft)和扁核酸组培苗(HPD)在未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和其它培养基交替继代培养1a以上仍能维持丛枝苗生长;而发病梨枣(LD)除产生丛枝外,还出现叶片黄化和植株矮化、枯梢等衰退症状。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可在不同无性系组培苗上通过各种培养基交替和单纯的MS培养基继代培养,并已在实验室内连续保藏达10a,其引致丛枝症状的能力无明显的改变。用枣树Ft染病材料作接穗,以健康冬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木兰 石小岩 梁世平 张春立
以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为媒介,将泡桐丛枝病(Paulownia witches broom)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s,MLO)接种至长春花上(Vinca rosea),对感病长春花施用激动素(Kinetin)后,结果表明,叶片韧皮部MLO显著减少,叶绿体形态结构正常,没有出现病株所出现的空腔;叶绿素和类葫罗卜素合成量是未施激动素病株的6.8倍和7.3倍;核酸合成量也显著增多。
关键词:
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 激动素 叶绿体 核酸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金开璇 汪跃 张锐 王敏 王以莲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var.major N.E.Br.)为我国特产果树,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栽培山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仅北京市就达10万亩,约400万株,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一种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山楂丛枝病的发生,造成山楂苗木和大树枝条枯死,影响果实产量。据在北京市各区县调查,在山楂种植地区内,病害严重发生的约达20%左右。该病1988年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所资源圃内发现,危害山楂品种较多,以小楂或以小楂为砧术的品种发病严重。病害有不断发展的趋势,成为当前山楂生产中的一大障碍。
关键词:
山楂 丛枝病 类菌原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开璇 汪跃
重阳木丛枝病普遍发生在我国南方各省,尤其安徽、湖北一些地区危害严重。1983年作者用电镜证实了重阳木丛枝病为类菌原体病害。本病在国外尚无报道。在传病试验中证实了感病植株病皮能嫁接传病。树木感染MLO病害后,其病原在感病植株中分布局限且浓度较低。长春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MLO病原能在长春花内大量繁殖,成为研究树木MLO病害的理想试验植物。1988年试验证实泡桐丛枝病MLO病原可由南方菟丝子传染到长春花上,表现典型丛枝黄化及花变叶病状。本文将报道用南方菟丝子传染重阳木丛枝病MLO到长春花上,并回接成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克日 庞辉
泡桐组培苗丛枝病原体PCR检测王克日,庞辉关键词泡桐,类菌原体,PCR检测泡桐(Paulowniaspp.)是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在我国总栽植量达11亿株。泡桐丛枝病是泡桐最重要的病害,在我国泡桐主栽区,平均发病率约50%,造成严重的危害[1],已成...
关键词:
泡桐,类菌原体,PCR检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虹 洪霓 王国平
对梨树茎尖培养的方法和在培养过程中诱导分化、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各个环节中激素种类和浓度、不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茎尖培养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并概述了茎尖培养在梨病毒脱除中的应用现状 ,提出了存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梨 茎尖培养 病毒 脱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尤燕平 彭诗怡 朱文莹 王靓 蒋甲福 陈素梅 房伟民 管志勇 陈发棣
以感染菊花B病毒(CVB)的菊花品种‘寒小白’为试材,分别切取长度小于0.3 mm、0.3~0.7 mm和0.7~1.0 mm的茎尖接种于MS+2.0 mg·L-16-BA+0.5 mg·L-1NAA的培养基中,以及第1次切取0.7~1.0 mm菊花茎尖接种于MS培养基中,培养后再切取0.3~0.7 mm的菊花茎尖接种于MS+2.0 mg·L-16-BA+0.5 mg·L-1NAA培养基中(二次茎尖培养法),结合RT-PCR方法鉴定脱毒效果,研究茎尖长度及培养方式对茎尖诱导分化成活率和脱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尖大小与茎尖诱导成活率成正比,与脱毒效果成反比,即茎尖长度小于0.3 mm时,成活...
关键词:
菊花 菊花B病毒 检测 脱毒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国强 张胜 翟晓巧 刘飞 董占强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5-fluorouracil, rifampicin and tetracycline on the phytoplasmas in the Paulownia tomentosa?Paulownia fortunei seedling and the pathogenic protein related to the witches' broom symptom were studied with PCR based on 16S rRNA gene of the phytoplasmas and 2-di...
关键词:
泡桐 丛枝病 蛋白质 双向电泳 PCR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国忠 李永 梁文星 朴春根 黄钦才 郭民伟
用保存的不同泡桐无性系染病和健康组培苗为试材,对染病苗、机械损伤、嫁接接种和健康组培苗组织中H2O2及过氧化物酶的变化进行研究。用DAB组织染色方法对H2O2组织定位结果显示,在未损伤情况下多数染病泡桐苗和健康苗H2O2积累皆较少。机械损伤后,病与健苗皆出现H2O2过量积累,其中健苗强于病苗。在维管束部位,重症苗POD活性最强,轻症苗次之,无症和健康苗活性较低;而且所有苗在脉间叶肉组织POD活性都明显低于叶脉组织。用病接穗嫁接健康泡桐砧木的早期(3天以内)似乎与损伤反应类似(包括POD和H2O2产生);6天后损伤反应减弱。嫁接接种成功的组合至20天,在嫁接接口处仍维持高的H2O2释放和强POD...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磊 韩翔 李正男 吴云锋 韩崇选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泡桐丛枝植原体转运蛋白secY基因及转录延伸因子nusA基因,从亚组水平上确定陕西泡桐丛枝植原体的分类地位。【方法】采集陕西杨凌、彬县、旬邑、永寿、周至和宝鸡等6个泡桐栽培区的泡桐丛枝样品,提取病样总核酸;设计引物对secY-F/R和nusA-F/R,对泡桐丛枝植原体secY、nusA基因进行PCR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获得了泡桐丛枝病植原体secY基因序列的全长,大小为1 358bp,编码414个氨基酸;获得了部分nusA基因序列,大小为946bp,编码315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陕西各县区泡桐丛枝植原体的secY、nusA基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晓斌 郑文锋 张学武 马松涛
通过类菌原体MLO侵入泡桐筛管,引起寄主细胞变化的观察和对细胞差别透性的分析、病健组织结构的观察,研究了MLO侵入泡桐后对寄主组织和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MLO的侵入使筛管细胞产生胼胝质,胼胝质的聚集堵塞了筛板孔和由胞间连丝连接筛管与相邻细胞的通道,使得皮部细胞的差别透性增大,木质部的差别透性减小,形成层相对厚度变薄。
关键词:
泡桐,类菌原体,细胞差别透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超 张海 王桂兰 刘建峰
茎尖培养中利用中、西药剂脱除苹果病毒的研究@陈超@张海@王桂兰@刘建峰¥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茎尖培养中利用中、西药剂脱除苹果病毒的研究ASdudyonDeletingACLSVandASGVinShootTipsofApplewithAgentofIsa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