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8)
2023(7062)
2022(5894)
2021(5258)
2020(4355)
2019(9550)
2018(9120)
2017(16960)
2016(9546)
2015(10357)
2014(9617)
2013(9623)
2012(8901)
2011(7928)
2010(7756)
2009(7016)
2008(6870)
2007(5951)
2006(5151)
2005(4499)
作者
(32896)
(27357)
(27325)
(25391)
(17636)
(13538)
(12100)
(10821)
(10656)
(9469)
(9448)
(9075)
(9056)
(8928)
(8703)
(8698)
(8377)
(8177)
(8040)
(7948)
(7286)
(6897)
(6604)
(6271)
(6240)
(6117)
(5995)
(5990)
(5665)
(5637)
学科
(33925)
经济(33876)
管理(25658)
(24762)
(18941)
企业(18941)
方法(16427)
数学(14771)
数学方法(14612)
(11576)
(11030)
(9713)
中国(8627)
(8439)
贸易(8438)
(8245)
业经(7745)
农业(7413)
(6030)
环境(5947)
(5877)
财务(5873)
财务管理(5859)
技术(5800)
企业财务(5594)
地方(5256)
(4973)
银行(4922)
(4859)
金融(4857)
机构
大学(138448)
学院(136348)
研究(54459)
(53246)
经济(52346)
管理(47968)
理学(42748)
(42744)
理学院(42141)
管理学(41146)
管理学院(40944)
科学(39793)
中国(38577)
农业(34821)
业大(32250)
(31124)
(29772)
研究所(29210)
中心(23200)
农业大学(22988)
(22026)
(20277)
(19956)
(19393)
(18945)
(18538)
财经(18102)
科学院(18012)
北京(17864)
实验(17567)
基金
项目(103912)
科学(79676)
基金(76936)
(73741)
国家(73171)
研究(62434)
科学基金(59695)
自然(43520)
自然科(42514)
自然科学(42489)
自然科学基金(41794)
基金项目(41027)
(40623)
社会(40043)
社会科(37985)
社会科学(37974)
(35732)
资助(31077)
教育(27355)
计划(24390)
重点(24277)
科技(22548)
(21879)
(21850)
(21822)
科研(21647)
编号(21363)
(20910)
创新(20574)
(19653)
期刊
(51210)
经济(51210)
学报(39462)
(37852)
研究(34018)
科学(30956)
大学(27707)
学学(26975)
农业(26056)
中国(25681)
(16129)
管理(15999)
(13878)
业大(12961)
农业大学(11216)
(10002)
(9500)
金融(9500)
经济研究(9458)
业经(8814)
财经(8701)
林业(8265)
科技(8258)
技术(8076)
教育(7791)
(7445)
中国农业(7400)
问题(7222)
自然(7004)
世界(6120)
共检索到191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泽荣  缪作清  刘杏忠  陈刚  王彦兵  张海洋  
对p H 值和温 度对节丛 孢属食线 虫真 菌生 长的 影 响进 行了 观 测。结 果 表明, 节丛 孢 属食线虫真 菌在p H50 ~8 0 之 间均 能够 生长, 但 p H60 ~65 时,生 长最 佳; 真菌 在10 ~30 ℃ 时 均能生长,5 ℃和35 ℃时则 基本上 停止生长 。真菌在 20 ~25 ℃时,生 长最佳 。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野  杨莲茹  刘珍莲  杨玉琴  郭媛华  
报道了首次从国内土壤中分离出的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 CIMHI 株(Arthrobotrys oligosporaStrain:CIMHI)对马线虫三期幼虫捕食活性、捕食效力以及杀虫机理。研究表明该菌株生长环境对其捕食活性有很大影响。其捕食活性在20℃、有氧环境、玉米粉浓度相对较低且菌丝较稀疏的培养基中最强,菌株的捕食活性是在马线虫三期幼虫体内存在的可以诱导少孢节丛孢菌 CLMHI 产生捕食线虫性器官的物质以及虫体运动刺激下产生的。其杀虫机理是通过菌株产生的收缩或不收缩的菌环粘性茵网菌丝,菌结等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祖  
淡紫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lilacinus)在室内和室外盆土中对根结线虫卵均有较高的寄生率。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该菌的主要培养特性。寄生菌有轮状分枝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多数稍呈棱形,少数近椭园形或园形,单细胞,无色。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适宜的培养基pII为5—9。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是生长和产孢的最佳而比较廉价的培养基;马铃薯、蛋白胨、蔗糖、硝酸钙、磷酸氢二钠组成的培养基和猪粪浸出液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寄生菌的营养生长。寄生菌对蔗糖、果糖和阿拉伯糖有较好的利用力。全黑暗条件有利生长和产孢,半光照次之,全光照最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莲茹  杨晓野  杨玉琴  刘珍莲  郭嫒华  
本文报道首次从国内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捕食线虫性真菌,该菌株适宜在20℃,pH6,玉米粉浓度0.4g·L~(-1)的玉米粉琼脂(CMA)培养基中生长。通过对其菌丝、孢子及捕食性器官的形态学观察,鉴定其为节丛孢属的少孢节丛孢菌 CIMHI 株(Arthrobotrys oligospora strain:CIMHI).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宝君  
松材线虫和尖尾伞滑刃线虫可在松树木段上生长繁殖达8个月以上,在白云杉、花旗松和西方铁杉木段树皮上不能很好繁殖,基本不进入木材中。在供试的29种真菌中,加拿大盘革菌、松壳囊孢和克拉夫特杰夫干酪菌非常适合两种线虫的生长繁殖,而枝状枝孢等11种真菌是不适宜食源。松材线虫和尖尾伞滑刃线虫在真菌上的生长情况和真菌的原寄主及分类地位没有明显联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蒙程  陆妮  柴琦  
本研究设定4个pH梯度(4.43,5.06,6.43和7.16),设置了接种AMF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dicae)、同时接种AMF和根瘤菌以及不接菌处理分析温室不同pH处理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根瘤菌(rhizobia)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酸胁迫抑制了紫花苜蓿的生长,使其株高降低了1.27%10.13%,地上生物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灿  张路平  
该文用透射电镜观察比较松材线虫南黑株系、拟松材线虫杭九株系幼虫期和成虫期食道腺和分泌物颗粒的形态以及在生活史中的变化.结果表明二者的食道腺的结构以及在不同时期活性的变化是一致的:幼虫期亚腹食道腺发达,内有大量的分泌颗粒;成虫期背食道腺发达,内有大量的分泌颗粒.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食道腺分泌颗粒可分为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分泌颗粒在体积和电子密度上都存在差异.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株系间的分泌颗粒在体积上存在差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正嘉  沈福初  秦万贵  王艳玲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振锐  钟睿  张兴旭  
本研究通过接种土壤从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孢子,探讨了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甘肃内生真菌(Epichlo?gansuensis)在不同重金属镉(Cd~(2+))离子胁迫下对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根系AM真菌侵染率的影响,以及内生真菌、Cd~(2+)和AM真菌三者互作对醉马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和内生真菌互作对醉马草菌根侵染率无显著(P> 0.05)影响,菌根侵染率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高浓度Cd~(2+)(0.9 mmol·L~(–1))条件下,内生真菌侵染(endophyte-infected, EI)的醉马草植株菌根侵染率显著(P <0.05)抑制了醉马草根长。以上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和Cd~(2+)均能影响AM真菌对醉马草根系的侵染,但二者无互作效应,内生真菌、AM真菌和Cd~(2+)三者互作会影响醉马草幼苗地上和地下生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志雨  贺超兴  李树和  张志斌  
试验以津优2号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 Nicolson & Gerdemann)对有机栽培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F处理明显提高了黄瓜的生长势,较对照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分别增加了19.1%,24.6%,10.8%,26.7%。接种AMF处理明显地促进了黄瓜叶片的光合能力,较对照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分别增加了14.4%,13.7%,12.3%。黄瓜接种AMF处理较对照的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了26.9%,1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明  钟章成  
为了探讨丛枝菌根缓解铝(Al)毒对三峡库区林木胁迫的机理,该文研究了使用Al3+浓度为0、0.5、8和15mmol/L的酸性Al溶液胁迫10周后,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樟树幼苗的形态、生物量以及不同器官的磷(P)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对照(c(Al3+)=0 mmol/L)和轻度胁迫(c(Al3+)=0.5 mmol/L)下,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形态、生物量和不同器官的P含量等大部分指标,接种的植株显著好于不接种的植株;而在中度胁迫(c(Al3+)=8 mmol/L)和重度胁迫(c(Al3+)=15 mmol/L)下,接种植株的上述指标要略好或接近于不接种的植株.说明接种丛枝菌根赋予...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谢立群  赵博光  巨云为  梁波  
首次用改进的染色方法对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进行了光镜观察,表明细菌存在于松材线虫的体表及线虫生活的环境中;同时采用平板计数法统计了线虫虫体上携带的细菌数量,平均每头线虫为170~280个细菌。这进一步证实了松树的萎蔫是由松材线虫及其携带的细菌造成的。图2参1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玲  胡正嘉  
VA菌根真菌Vesicular Glomusmosseae在蕃茄根部形成的菌根对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incognita)幼虫的存活率、侵染率有一定的影响。在菌根化植株的根部 ,根结线虫形成的虫瘿少于未接种菌根菌的植株 ,线虫的侵染率也极显著地低很多。菌根化根的浸提物对线虫幼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d后约使半数的幼虫死亡。试验结果还表明 ,Glomusmosseae对蕃茄有促生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邓杰  李芳  古丽君  段廷玉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试验材料,分别单独接种幼套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这两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的混合菌剂,并设定pH分别为6.48、5.0和3.0共3个梯度,探究不同pH条件下AM真菌对苗期苜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的降低,苜蓿株高、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净光和速率,以及磷(P)吸收和生物量等显著降低,而MDA浓度显著增加。AM真菌的存在可以缓解酸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与未接种AM真菌处理相比,接种AM真菌的处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植物生长、 P吸收以及光合作用的进行,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浓度,增加植物生物量的积累。其中,以混合接种效果最好,苜蓿株高、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净光和速率、总P含量和生物量分别提高195.53%、332.57%、89.65%、167.42%、915.01%和97.70%(P <0.0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计怀峰   林辰壹   吾塔尼别克·卓马别克   张文康   赵庭杰   陈丽琴   赵丹  
【目的】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实葶葱生长发育、生理活动以及化感作用的影响,为实葶葱驯化利用和AMF种质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将分离自实葶葱栽培田土壤中的AMF(优势属为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孢子接种于人工栽培的实葶葱根际(AM处理),以未接种AMF的实葶葱为对照(N-AM处理),测定实葶葱植株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变化;取实葶葱地上部和地下部,分别制备0(对照),0.25,0.5和1 mg/mL的水浸提液,以叶用莴苣种子为受体材料,采用卷纸发芽法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叶用莴苣幼苗生长指标,以衡量实葶葱化感作用的变化。【结果】接种AMF后实葶葱生长受到显著促进,植株表型得到调控。出苗后150 d,AM处理的株高、全株鲜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根长、根体积、须根数、侧根分支数分别为15.00 cm、0.87 g/株、0.46g/株、0.42 g/株、21.17 cm、2.24 cm~3、8.83个/株、13.92个/株,较N-AM处理分别增加了36.74%,182.87%,251.42%,132.18%,23.83%,116.23%,14.23%,169.25%;菌根生长效应随实葶葱生长而增强,于出苗后120 d达到最高值1.33;AM处理实葶葱的全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分别为127.60,90.20,37.40 mg/株,较N-AM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188.04%,290.48%和76.42%,根冠比则显著降低了54.84%。AM处理实葶葱叶片叶绿素a、鳞茎可溶性糖和EPY含量较N-AM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130.25%,58.33%和41.18%,叶片叶绿素b和可溶性糖含量比N-AM处理略降低但差异不显著。AM处理根系中独脚金内酯素含量在出苗后呈增高-降低-增高的变化趋势,于出苗后60 d达到最高值(2.86 ng/g),根系活力始终高于N-AM处理,盆栽实葶葱根系AMF侵染率最终为31.55%。当实葶葱地上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5 mg/mL、地下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25 mg/mL时,AM处理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分别比N-AM处理分别提高了112.12%和66.67%;当地上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25和1 mg/mL、地下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5和1 mg/mL时,AM处理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分别比N-AM处理降低了50.94%和4.69%及18.52%和35.19%。不同质量浓度实葶葱水浸提液对叶用莴苣幼苗生长均表现出促进作用,各处理的综合化感隶属函数值均高于对照(4.06),其中以0.5 mg/mL AM处理地上部水浸提液最高(15.49),0.25 mg/mL N-AM处理地下部水浸提液最低(6.89)。【结论】实葶葱的生长发育与生理活动均受到AMF强烈的正向作用,实葶葱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效果也受到AMF的调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