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89)
- 2023(6621)
- 2022(5583)
- 2021(4905)
- 2020(4056)
- 2019(8921)
- 2018(8446)
- 2017(15874)
- 2016(8669)
- 2015(9279)
- 2014(8702)
- 2013(8601)
- 2012(7931)
- 2011(7156)
- 2010(6893)
- 2009(6191)
- 2008(5980)
- 2007(5206)
- 2006(4526)
- 2005(3903)
- 学科
- 济(34475)
- 经济(34426)
- 管理(24605)
- 业(23866)
- 企(18466)
- 企业(18466)
- 方法(17314)
- 数学(15762)
- 数学方法(15636)
- 农(9592)
- 财(9203)
- 学(9093)
- 中国(8765)
- 贸(8320)
- 贸易(8319)
- 易(8130)
- 业经(7491)
- 农业(6740)
- 环境(5996)
- 制(5879)
- 技术(5828)
- 务(5568)
- 财务(5564)
- 财务管理(5551)
- 企业财务(5306)
- 地方(5170)
- 银(5020)
- 银行(4974)
- 融(4919)
- 金融(4919)
- 机构
- 大学(126990)
- 学院(124404)
- 济(52162)
- 经济(51339)
- 研究(47047)
- 管理(46261)
- 理学(41278)
- 理学院(40772)
- 管理学(39911)
- 管理学院(39724)
- 中国(33867)
- 农(32787)
- 科学(32478)
- 京(26829)
- 农业(26643)
- 业大(26206)
- 所(25442)
- 研究所(23834)
- 财(21336)
- 中心(20693)
- 农业大学(17885)
- 财经(17747)
- 江(17624)
- 院(17163)
- 经济学(16657)
- 经(16437)
- 北京(16368)
- 经济学院(15297)
- 科学院(14970)
- 省(14950)
- 基金
- 项目(94106)
- 科学(73536)
- 基金(70892)
- 家(66691)
- 国家(66180)
- 研究(58302)
- 科学基金(55139)
- 自然(39300)
- 社会(38933)
- 自然科(38447)
- 自然科学(38431)
- 自然科学基金(37805)
- 基金项目(37735)
- 社会科(37005)
- 社会科学(36994)
- 省(35989)
- 划(31770)
- 资助(28652)
- 教育(26009)
- 重点(21793)
- 计划(20880)
- 部(20504)
- 创(20030)
- 编号(19845)
- 发(19827)
- 科研(19358)
- 创新(18836)
- 科技(18474)
- 业(18386)
- 国家社会(17105)
共检索到172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冯建彬 王美珍 陈汉春 陈贤龙 孙建苗 李家乐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规格对文蛤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15~30℃)内,文蛤的耗氧率(O)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30℃左右达到最高值,之后随温度的升高O值开始下降。在15—35℃条件下,文蛤的耗氧率(O)与文蛤软体部干重(W)呈负相关幂指数关系。文蛤的耗氧率与温度、文蛤软体部干重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为:O=1.3556+0.0433T-0.2381W,复相关系数r=0.7882(r>r0.01=0.732),F检验表明,回归方程相关性(P<0.01)极显著。
关键词:
文蛤 温度 规格 耗氧率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董志国 李家乐 王美珍 陈汉春 陈贤龙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规格和温度对处于标准代谢下三角帆蚌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大小、温度以及二者的综合效应均对其耗氧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温度>二者综合效应。个体大小与耗氧率的关系为随着体重的增加,三角帆蚌的耗氧率降低,呈负相关的幂指数关系;体重与耗氧率的方程OR=aW-b,b值均在0.7715~0.9709之间,平均为0.875。温度对三角帆蚌的影响表现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但超过适温上限的临界点则表现出下降趋势,甚至停止呼吸。
关键词:
三角帆蚌 耗氧率 规格 温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文广 张继红 高振锟 房景辉 李加琦 刘毅
采用静水法测定了温度和盐度对两种规格甲虫螺(Cantharus CeCillei)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温度、规格均对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当温度为12-24℃时,甲虫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温度为24℃时,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各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明显的下降。在温度为12-28℃条件下,大规格组(a组)甲虫螺的单位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小于小规格组(B组)。当温度为12-28℃时,甲虫螺的氧氮比值O/n比值范围在8.17-17.31之间。温度为2...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建聪 蔡利 杨静茹 林先鑫 顾志峰 石耀华 刘春胜
为了揭示温度和氨氮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耗氧率(R_(O))与排氨率(R_(N))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和密闭流水法分析了不同温度和氨氮浓度条件下,3种规格红螯螯虾(小规格S、中规格M和大规格L)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温度对红螯螯虾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0.05)。氨氮浓度对红螯螯虾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0.05)。不同温度下红螯螯虾耗氧率和排氨率Q10变化范围分别为1.102~3.361和0.346~3.417,且分别在25℃~30℃和30℃~35℃时达到最小。
关键词:
红螯螯虾 温度 氨氮 耗氧率 排氨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杰青 蒋玫 李磊 董冉 许高鹏 沈新强
采用静态法,以文蛤(Meretrix Meretrix)为受试生物,研究了不同盐度(16、18、20、22和24)和pH(6.7、7.7、8.7、9.7和10.7)对文蛤滤水率和摄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6–24盐度范围内,文蛤滤水率和摄食率随盐度增加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盐度为20组(对照组)文蛤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均为最大值,分别为1.51 L/g·H、6.65 MgpOM/g·H,显著高于盐度为16、18、22、24实验组(p
关键词:
文蛤 盐度 pH 滤水率 摄食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谢彬 林志华 何琳
本研究通过在养殖水体中添加底泥或单胞藻调节悬浮颗粒浓度,研究了悬浮物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变化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保留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文蛤、硬壳蛤及菲律宾蛤仔的保留效率分别在粒径为8、6和6 μm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1.1%、59.6%和62.6%。随数量浓度的增加,文蛤在低(4.32× 10~(7) cells/L)、中(5.27×10~(7) cells/L)、高(6.65×10~(7) cells/L) 3个数量浓度级下保留效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粒径逐渐增大,分别为9、13和14 μm,保留效率最大值分别降至49.7%、33.4%和26.2%;与文蛤相似,菲律宾蛤仔保留效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粒径也分别增大至9、12和14 μm,但最大保留值无明显变化;硬壳蛤保留效率的最大值保持不变,但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粒径略有增大,分别为8、9和10 μm。随质量浓度的增加,文蛤、菲律宾蛤仔在低(5.7 mg/L)、中(11.8 mg/L)、高(23.3 mg/L) 3个质量浓度级下的保留效率最大值和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粒径均无明显变化;硬壳蛤保留效率最大值显著降低,分别为60.7%、27.6%和25.5%,但保留效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粒径保持不变。本研究表明,文蛤和菲律宾蛤仔的保留效率对食物颗粒数量浓度变化更敏感,而硬壳蛤的保留效率受质量浓度变化影响较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栗志民 刘志刚 徐法军 李明昊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pH和饵料密度对皱肋文蛤清滤率的影响,旨在为该贝养殖容量、摄食行为和能量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及为该贝在我国南方海域的健康养殖和推广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皱肋文蛤清滤率随温度(13~33℃)、盐度(13~33)、pH(7~9)和饵料密度(2.5×104~10×104cell/ml)的变化而呈现峰值变化,各种环境因子对3种规格皱肋文蛤清滤率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华芳 黄东科 吴耀华 王成桂 黎明江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盐度(S)对体质量为(98.8±4.3)g龙虎斑(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的呼吸和排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S对龙虎斑的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有显著影响(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包杰 姜宏波 田相利 董双林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7、12、17、22、27℃)、盐度(23、26、29、32、35、38)对两种体重S组(1.68–3.48 g)和L组(15.78–20.79 g)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对红刺参OCR和AER均有极显著影响(P0.05),而对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温度和体重交互作用对红刺参OCR和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S组红刺参的OCR和AER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L组红刺参OCR和AER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关键词:
红刺参 温度 盐度 体重 耗氧率 排氨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包杰 姜宏波 田相利 董双林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7、12、17、22、27℃)、盐度(23、26、29、32、35、38)对两种体重S组(1.68–3.48 g)和L组(15.78–20.79 g)红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对红刺参ocR和AER均有极显著影响(p0.05),而对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温度和体重交互作用对红刺参ocR和AER有极显著影响(p<0.01)。S组红刺参的ocR和AER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L组红刺参ocR和AER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关键词:
红刺参 温度 盐度 体重 耗氧率 排氨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丁福江 杨明 戴习林 臧维玲
在不同水温(15、20、25和30℃)下,对体重(46.1±4.5)g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黄金鲈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东 张继红 王文琪 杜美荣 任黎华 王忠
为探索虾夷扇贝(Datinopecten yessoensis)夏季大量死亡的生理原因,模拟虾夷扇贝筏式养殖区夏季水温变化情况,采用室内控温实验,研究了温度剧烈和缓慢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及其影响的差异性。实验设置10℃、15℃、20℃、25℃4个温度梯度,设计温度骤变(每小时升温5℃)和温度缓变(每天升温1℃)2种温度处理方式,测定升温前后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旭佳 沈夏霜 黄国强 彭银辉 吴黎红 潘英
为研究盐度和规格对光裸方格星虫呼吸代谢的影响,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梯度(15、20、25、30和35)对3种规格S(2.11±0.60)g、M(6.31±0.85)g和L(8.80±1.40)g光裸方格星虫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盐度对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均显著,盐度和规格的交互作用对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极显著。盐度在1525时,耗氧率(OR)和排氨率(AR)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升高,盐度为25时达峰值,之后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和排氨率与盐度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OR和AR与盐度的关
关键词:
光裸方格星虫 盐度 呼吸 排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永久 姚志平 吴兴兵 何勇凤 杨德国 詹会祥
采用流水呼吸室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鲈鲤(Percocypris pingi pingi)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显示,在14℃、18℃、22℃和26℃水温条件下,鲈鲤幼鱼(体重3.5~4.7 g,全长7.9~8.8 cm)耗氧率分别为0.232 4 mg/(g·h)、0.247 9 mg/(g·h)、0.303 8 mg/(g·h)和0.421 2 mg/(g·h),且耗氧率(y)随温度(t)的升高而逐渐增加,y=0.016 t-0.1,(R2=0.764,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邓超准 黄永春 陈辉辉 康自强 林祥日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体质量对星洲红鱼(Red Tilapia)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温15~35℃时,星洲红鱼的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都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差异显著(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