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2)
2023(7803)
2022(6568)
2021(5943)
2020(5041)
2019(11219)
2018(10601)
2017(19468)
2016(10727)
2015(11663)
2014(11253)
2013(11094)
2012(10302)
2011(9351)
2010(9202)
2009(8527)
2008(8277)
2007(7248)
2006(6427)
2005(5824)
作者
(35179)
(29425)
(29152)
(27553)
(18759)
(14263)
(12967)
(11386)
(11274)
(10170)
(10123)
(9697)
(9697)
(9435)
(9294)
(9112)
(8984)
(8817)
(8599)
(8493)
(7670)
(7230)
(7103)
(6782)
(6708)
(6502)
(6350)
(6331)
(6005)
(5983)
学科
(40384)
经济(40292)
管理(30309)
(28583)
(22585)
企业(22585)
方法(17774)
数学(15769)
数学方法(15585)
(11981)
(11830)
(11686)
中国(11143)
(9872)
(9302)
贸易(9298)
(9070)
业经(8990)
农业(7881)
地方(6944)
(6868)
银行(6812)
(6807)
金融(6807)
(6719)
技术(6593)
(6491)
环境(6472)
(6380)
财务(6370)
机构
大学(157924)
学院(154001)
(62181)
经济(61041)
研究(59750)
管理(55717)
理学(48878)
理学院(48209)
管理学(47252)
管理学院(46992)
中国(43582)
科学(40565)
(38613)
(33633)
(32422)
农业(31202)
业大(30639)
研究所(30093)
(28025)
中心(26203)
(23158)
财经(22209)
(22144)
北京(20882)
农业大学(20554)
(20366)
(19759)
经济学(19427)
(18820)
师范(18361)
基金
项目(112107)
科学(86840)
基金(83039)
(77998)
国家(77381)
研究(71713)
科学基金(63561)
社会(46633)
自然(44448)
社会科(44121)
社会科学(44109)
基金项目(43923)
自然科(43429)
自然科学(43408)
自然科学基金(42686)
(42566)
(38184)
资助(33470)
教育(31830)
重点(26283)
编号(25340)
(24507)
计划(24475)
(23646)
(23577)
科研(22928)
创新(22205)
科技(21541)
(21037)
国家社会(20181)
期刊
(64427)
经济(64427)
研究(42421)
学报(36933)
(33360)
中国(31524)
科学(30715)
大学(26495)
学学(25523)
农业(22293)
(20808)
管理(19872)
(13260)
金融(13260)
(12372)
教育(11613)
经济研究(11392)
财经(11226)
业大(10730)
业经(10333)
技术(9699)
(9597)
(9294)
农业大学(9049)
问题(8869)
科技(8414)
林业(7753)
(7337)
国际(6972)
世界(6830)
共检索到225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菅玉霞  潘雷  胡发文  高凤祥  张少春  王雪  郭文  
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变化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 Jordan et Starks仔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初孵仔鱼及10日龄仔鱼在温度4~16℃范围内都能存活与生长,存活率均在84%以上,温度为20℃试验组的存活率均低于50%。盐度渐变条件下,盐度10~30范围内存活率都大于90%,在盐度为5及以下时仔鱼的存活率降为0,仔鱼对高盐度的适应能力较差。盐度突变条件下,盐度25和30的试验组仔鱼的存活率都在95%以上,盐度10~20的试验组仔鱼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存活率可达56%~75%。大泷六线鱼仔鱼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2~16℃,最适生长盐度为25~3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贵宁  李兵  罗蕾  钟英斌  黄旭雄  吕为群  
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盐度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初孵仔鱼存活和发育的影响。将卵形鲳鲹初孵仔鱼从温度24℃、盐度32的海水中分别转移至18℃、21℃、24℃、27℃中培育,每个温度各设6个盐度(16、20、24、28、32、36)。试验结果表明,环境变化1 d后,温度21℃、24℃、27℃与盐度16、20、24所组成的9个试验组存活率最低,均小于10%;盐度为28至36的仔鱼存活率较高,均大于50%;同时,在温度18℃环境下,不同盐度试验组的存活率均高于50%。温度对卵形鲳鲹仔鱼发育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发育减缓。在18℃的环境下,仔鱼发育极为缓慢甚至...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琳  林听听  刘鑫  张东  来琦芳  么宗利  
为研究低盐胁迫对灰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存活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3个实验,即:1)盐度突变实验,分别直接将1日龄和20日龄仔鱼从自然海水(32)移到盐度17和10的水中,观察死亡情况;2)盐度渐变实验,渐变速率分别为0、5 ppt·d(-1)、10 ppt·d(-1),仔鱼规格分别为1日龄、20日龄、40日龄,观察死亡情况以探明灰海马的耐盐低限;3)不同盐度(14、21、32)对灰海马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度突变15个单位对灰海马仔鱼存活基本无影响,突变22个单位对20日龄仔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林  周文玉  潘桂平  
观察比较了11个盐度梯度[0、5、10、15、20、25、30(自然海水)、35、40、45、50]下,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eidus)胚胎的沉浮情况、孵化时间、孵化率和畸形率,并测定了初孵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表明:(1)棘头梅童鱼胚胎在海水盐度为30及以上时100%漂浮;盐度为25时,95%漂浮,5%悬浮;盐度为20时95%悬浮,5%沉底;盐度为15时95%沉底,5%悬浮;盐度为10及以下时100%沉底。在水温18~20℃的条件下,棘头梅童鱼胚胎在盐度5~40范围内经28~32 h能孵化出仔鱼,盐度对孵化时间影响不显著(P>0.05)。但孵化率和畸形率因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胡发文  郭文  潘雷  高凤祥  菅玉霞  张少春  王雪  
2009~2011年开展了大泷六线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通过显微观察、测量、拍摄记录大泷六线鱼仔、稚、幼鱼形态发育变化,并对其生长特性、摄食习性等进行了分析。大泷六线鱼初孵仔鱼全长6.18±0.50mm(n=60)。在水温16.0±0.5℃、盐度31、光照500~1000lx条件下,大泷六线鱼仔、稚、幼鱼生长呈现先慢后快再慢3个阶段:0~7d生长较为缓慢,3日龄仔鱼卵黄囊尚存,少部分仔鱼开始摄食轮虫;6日龄仔鱼卵黄囊消耗殆尽,开始摄食卤虫无节幼体,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7d后进入快速生长期;48日龄仔鱼开始进行配合饲料转化,生长速度趋缓,并逐渐稳定。依照TL=aD3+bD2+cD+d的方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寒野  乔振国  吴建国  陆建学  
实验室条件下,观察、比较了盐度条件对来源于三个地区的大银鱼卵孵化率及不同规格鱼苗生长成活的影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姬广闻  
用淡水和不同浓度的海水培育仔鱼 ,结果表明 :仔鱼的成活率 ,除淡水 1水槽外 ,平均为 5 3 9% ;淡水 2水槽的仔鱼成活率为 5 2 % ,接近于平均数 ;成活率最高的是 5 0 %海水水槽鱼 ,为 6 4 %。经过 5 5天的饲养培育 ,生长速度最快的是 5 0 %海水水槽的仔鱼 ,平均体长 2 1 5 5mm ,体重 18 2 8mg ;淡水 2水槽的仔鱼生长相对较慢 ,体长为 19 2 4mm ,体重为 13 6 5mg。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潘雷  房慧  张少春  王雪  菅玉霞  胡发文  高凤祥  郭文  
以大泷六线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从初孵仔鱼到幼鱼(0~100d)4种消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的早期生长发育阶段4种消化酶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随着鱼苗的生长发育,胃蛋白酶活力逐渐增大;胰蛋白酶活力整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0~30d内于20d时达到峰值后下降,40d后胰蛋白酶活力再次增大,并于60d时达到最大值;淀粉酶活力于20d时达到最大值后下降并呈现较平稳的变化;脂肪酶活力于5d达到最小值,40d后脂肪酶活力逐渐升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强俊  徐跑  何杰  李瑞伟  
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探讨了温度(18~37℃)和盐度(0~16)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miloticus)仔鱼生长和存活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温度与盐度的一次与二次效应对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温度或盐度的上升,生长与存活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温度与盐度间存在互作效应(P<0.05),温度为18~20℃时,仔鱼的特定生长率与存活率在盐度为8~9时较高;随着温度上升,27~32℃时,盐度为5~7时较高;高温环境时(35~37℃),盐度在...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关健  柳学周  兰春燕  蔡文超  徐永江  马甡  
探讨了温度、盐度对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子一代(杂交F1)胚胎和初孵仔鱼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F1受精卵孵化适宜温度范围和最适温度分别为15~21℃和18℃,在适宜温度范围内胚胎发育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二者符合乘幂函数关系式N=115.99T-0.7668(R2=0.9769)。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分别是7.54℃和540.1℃.h,积算温度(A)与试验水温间呈乘幂函数相关,表达式:A=1328.1T-0.3149(R2=0.9624)。胚胎发育的最低盐度界限为10,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和最适盐度范围分别为10~45、25~35;初孵仔鱼生存发育的适宜盐度范围、最适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书磊  姜志强  
以大连海区的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为实验对象,于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期间,分别于秋季(9月)、春季(5月)、夏季(7月)3个季节和繁殖期(10月下旬)、繁殖后(12月上旬)、越冬后(3月)3个时期采集标本。分别采集各期雌、雄成体样本各30尾,体长约20cm。同时,于9月和10月采集幼鱼60尾。对各期样本进行生化组成和能量密度值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①对雌性成鱼,春季和越冬后鱼体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期雌性样本(P0.0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鸿雁  吕洪斌  张沛东  李文涛  张秀梅  
为了探究大型海藻和人工鱼礁对鱼类的诱集作用,依据崂山湾人工鱼礁区游泳动物和大型海藻调查结果,以海黍子、孔石莼、带形蜈蚣藻、石花菜和小珊瑚藻5种优势藻类,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2种优势鱼类以及人工鱼礁模型为研究对象,于室内实验水槽观察了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幼鱼在海藻和模型礁中的行为反应和分布。结果显示,水槽中未投放模型礁和海藻时,实验鱼密集出现在水槽边缘区(A9),分布率分别为75.71%±7.79%和73.63%±4.41%。放入模型礁和海藻丛后,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出现短暂的排斥反应,然后迅速聚集其中;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纪东平  卞晓东  宋娜  高天翔  
为研究荣成俚岛大泷六线鱼的摄食生态,于2010年3月—2011年2月逐月采集荣成俚岛近海482尾大泷六线鱼,对其进行胃含物分析。结果发现,大泷六线鱼为底栖生物食性鱼类摄食的饵料生物有10个类群,主要摄食鱼类,其次是多毛类、虾类、海藻类、蟹类和口足类等。食物组成随季节和体长而变化:除四季均大量摄食虾类外,春季还摄食蟹类和多毛类,夏季和秋季主要摄食鱼类,冬季摄食多毛类的比例最高;体长119 mm个体主要摄食鱼类、虾蟹类。摄食强度也随季节和体长而变化:夏季摄食强度最高,冬季最低(不停食);体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凤祥  潘雷  胡发文  张少春  菅玉霞  王雪  郭文  
观察并描述了大泷六线鱼的外部形态特征,详细测量了30个个体的大泷六线鱼外部形态参数,进行了相关关系分析;并解剖观察了其消化系统结构特征。外部形态参数全长(LT)与体长(LB)相关关系为LB=0.8489LT+1.0309(R2=0.978),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211LB2.9927,(R2=0.8337),其余形态参数相关性较低;可数性状背鳍、臀鳍、腹鳍、胸鳍、尾鳍鳍条数分别为38~43、18~22、5~7、17~18、13~15;侧线5条;第3侧线鳞数80~128;第1鳃弓鳃耙数16~19;消化系统结构特征:口咽腔较小,颌齿发达;食道短粗;胃发达,具有27~36个幽门盲囊;胃发达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许莉莉  薛莹  徐宾铎  任一平  窦硕增  
根据2011年3—12月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底拖网调查,通过分析531尾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胃含物样品,对其摄食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摄食的饵料种类有60余种,虾类、蟹类、双壳类是其最主要的3种饵料类群,优势饵料生物有东方缝栖蛤(Hiatella orientalis)、疣背宽额虾(Latreutes planirostris)和钩虾(Gammarus sp.)等;其食物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体长变化,全年均大量摄食虾类,夏季还摄食一定量的蟹类,秋季摄食多毛类和头足类的比例较高。随着体长的增长,大泷六线鱼摄食的饵料生物由小型甲壳类逐渐转变为体型较大的虾类和鱼类。大泷六线鱼的空胃率和平均胃饱满指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空胃率最高,冬季空胃率最低;平均胃饱满指数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典范对应分析表明,体长是影响大泷六线鱼摄食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底层水温、叶绿素a和pH。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