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1)
- 2023(14937)
- 2022(12534)
- 2021(11446)
- 2020(9477)
- 2019(21609)
- 2018(21192)
- 2017(39022)
- 2016(21869)
- 2015(24408)
- 2014(24344)
- 2013(23511)
- 2012(22267)
- 2011(20418)
- 2010(20682)
- 2009(19056)
- 2008(18563)
- 2007(16627)
- 2006(14865)
- 2005(13720)
- 学科
- 济(92751)
- 经济(92616)
- 管理(57682)
- 业(54578)
- 企(41574)
- 企业(41574)
- 方法(35872)
- 数学(31641)
- 数学方法(31152)
- 中国(28489)
- 农(26997)
- 地方(25464)
- 学(21680)
- 业经(20358)
- 财(20125)
- 制(19285)
- 农业(18207)
- 贸(16768)
- 贸易(16754)
- 易(16142)
- 银(16029)
- 融(16016)
- 金融(16008)
- 银行(15962)
- 行(15472)
- 环境(14940)
- 体(13932)
- 技术(13899)
- 地方经济(13789)
- 理论(13505)
- 机构
- 学院(311519)
- 大学(310902)
- 济(123706)
- 经济(121072)
- 研究(118940)
- 管理(111633)
- 理学(95283)
- 理学院(93996)
- 管理学(91794)
- 管理学院(91258)
- 中国(88670)
- 科学(77622)
- 京(70916)
- 农(67651)
- 所(63849)
- 研究所(58276)
- 财(56042)
- 业大(54309)
- 农业(53574)
- 中心(52806)
- 江(48767)
- 北京(45555)
- 院(43501)
- 财经(43176)
- 范(42241)
- 师范(41574)
- 省(39927)
- 经(39070)
- 州(38962)
- 经济学(37133)
- 基金
- 项目(212450)
- 科学(164328)
- 基金(151284)
- 研究(146752)
- 家(136889)
- 国家(135744)
- 科学基金(112958)
- 社会(91718)
- 社会科(86638)
- 社会科学(86620)
- 省(84764)
- 基金项目(79260)
- 自然(75402)
- 自然科(73613)
- 自然科学(73588)
- 划(72631)
- 自然科学基金(72216)
- 教育(67154)
- 资助(62530)
- 编号(57521)
- 发(50318)
- 重点(49256)
- 成果(46472)
- 部(44998)
- 创(43940)
- 课题(42540)
- 计划(42263)
- 科研(41167)
- 创新(41150)
- 发展(38705)
- 期刊
- 济(142629)
- 经济(142629)
- 研究(92372)
- 中国(71786)
- 农(62595)
- 学报(62007)
- 科学(53495)
- 大学(45332)
- 学学(42952)
- 农业(42422)
- 管理(42326)
- 财(41137)
- 教育(36922)
- 融(30185)
- 金融(30185)
- 技术(26653)
- 业经(24654)
- 经济研究(23243)
- 业(22571)
- 财经(21286)
- 问题(18880)
- 经(18303)
- 业大(17362)
- 版(16785)
- 科技(16215)
- 统计(15538)
- 资源(14759)
- 技术经济(14624)
- 策(14374)
- 农业大学(14301)
共检索到483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向玉勇 郭晓军 张帆 李子忠 罗晨
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条件对北方地区B型烟粉虱在黄瓜(北京202)上的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18℃时,烟粉虱从卵到成虫羽化需要33.6 d,而在33℃时仅需14.4 d。烟粉虱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7~33℃,其总的存活率以27℃时最高,低温和高温对烟粉虱的发育和存活均有抑制作用;成虫的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从18℃时的41.3 d降低到36℃时的10.4 d,产卵量亦随之减少。烟粉虱卵及各龄期若虫在75%相对湿度下存活率最高,总存活率达到77.8%。在27℃,相对湿度为55%,75%和95%条件下,烟粉虱成虫平均寿命分别为27.5,31.2和15.7 d,单雌产卵量分别达到264.3粒,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洪涛 薛明 李庆亮 张晓 周方园
【目的】明确外来入侵害虫B型烟粉虱取食诱导烟草植株对后取食的斜纹夜蛾的防御反应和空间效应,探讨B型烟粉虱取食诱导的烟草防御反应在B型烟粉虱与斜纹夜蛾种间竞争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室内采用饲喂寄主叶片的方法,研究B型烟粉虱危害诱导的烟草植株不同部位的叶片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烟草植株内相关防御酶的变化。【结果】B型烟粉虱取食诱导的烟草植株叶片对后取食的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处理烟草植株的不同叶位对其影响不同。与取食各自的对照叶片相比,其影响顺序为虫体叶>中间叶>系统白脉叶,各处理与对照间均差异显著;而处理植株的心叶与对照叶片相比对斜纹夜蛾...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彧娴 刘长明
在无干扰和有干扰条件下,分别研究了6个烟草品种和5种温度条件对B型烟粉虱栖息和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品种和温度对B型烟粉虱的栖息和产卵选择性都存在显著的影响.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烟粉虱成虫数和产卵量以红花大金元最多,云烟87、云烟85最少;在同一品种上,烟粉虱成虫数和产卵量在26℃时最多,在18和34℃时最少.
关键词:
B型烟粉虱 烟草品种 温度 栖息 产卵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宏伟 王竹红 王联德 黄建
分别提供6种寄主植物上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供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nae(Horn)]捕食.结果表明:寄主植物显著影响小黑瓢虫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捕食花椰菜上粉虱的小黑瓢虫的发育速度、存活率和繁殖力都占有明显优势,瓢虫种群增长的大小表现为花椰菜(rm=0.0771)>胜红蓟(rm=0.0722)>豇豆(rm=0.0714)>一品红(rm=0.0677)>甘薯(rm=0.0640)>烟草(rm=0.0540).由此可见,人工大量繁殖小黑瓢虫可采用的寄主植物有花椰菜、胜红蓟、豇豆和一品红,其中花椰菜为首选.
关键词:
寄主植物 小黑瓢虫 烟粉虱 生长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旭红 谢明 万方浩
【目的】研究短时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影响的差异。【方法】将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成虫在不同温度(37℃、39℃、41℃、43℃、45℃)下暴露1h后比较两种粉虱存活、产卵量、后代存活情况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差异。【结果】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B型烟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9.1%下降到42.6%,温室白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5.0%下降到13.5%。两种粉虱雌雄虫在45℃高温暴露1h后,B型烟粉虱成虫的寿命超过10d,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的时间不足24h,存在显著差异。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成虫的产卵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后代的存活率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由70.7%下降到25.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晓敏 李静静 汤清波 闫凤鸣
【目的】明确烟碱对B型和Q型烟粉虱取食行为的影响,并据此建立一套研究次生物质对烟粉虱取食行为影响的利用刺吸电位(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结合液体饲囊(liquid diet sac,LDS)(EPG+LDS)指标体系。【方法】利用EPG技术测定烟粉虱对不同成分LDS的取食行为,定量研究不同浓度烟碱对烟粉虱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利用植物作对照,比较5%、10%和15%蔗糖溶液对烟粉虱取食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10%蔗糖浓度下烟粉虱EPG波形的相对振幅、频率与其在植物上的行为最为相近。在10%蔗糖溶液中加入烟碱,随着烟碱浓度的升高,烟粉虱取食波形的持续时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然 唐艳龙 唐桦 王小艺 杨忠岐
[目的]为了明确温度对松褐天牛肿腿蜂繁殖和发育的影响,进而为其人工繁育和生物防治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1,24,27,30,33℃的恒温条件下人工繁育松褐天牛肿腿蜂,记录各虫态发育历期及子代数量,并计算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松褐天牛肿腿蜂各虫态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如5组温度处理下的卵期分别为3.29±0.14,2.89±0.17,2.61±0.14,2.16±0.11和1.86±0.93 d。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6.99±2.12,10.67±3.43和13.5±2.71℃,有效积温分别为49.28±5.08,166.67±34.02和225±43.30日·度。温度对子代数量及雄性占比也有显著影响,温度超过30℃后,子代数量及雄性占比显著下降。[结论]适度升温可有效促进肿腿蜂的繁殖和发育,但温度超过适温则不利于母蜂寄生和子代发育,人工繁育松褐天牛肿腿蜂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4~3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正群 朱建青 夏体渊 陈泽斌 况荣平
为了弄清温度对蚜虫宽缘金小蜂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测定了10、15、20、25、30℃5个温度下蚜虫宽缘金小蜂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计算了其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并测定了其在5个不同温度下的产卵量。结果表明:蚜虫宽缘金小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即30℃时,卵至成蜂所需历期最短(10.5 d)。卵至成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3.16℃,有效积温为265.93日度。温度对蚜虫宽缘金小蜂的繁殖力也有明显影响,在10~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产卵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单雌平均产卵量在51.6~223.7粒,温度在25~30℃时,产卵量呈现减少的趋势,说明高温对蚜虫宽缘金小蜂的产卵量有一定的抑制作...
关键词:
蚜虫宽缘金小蜂 温度 发育历期 繁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盛勇 孔琼 肖春 陈斌 杨仕生 张建波 孙文 李正跃
在恒温7℃,10℃,14℃,18℃,22℃,26℃,29℃,32℃和35℃,对桔小实蝇在人工饲料上的发育和繁殖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7~32℃范围内桔小实蝇未成熟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的孵化率在26℃下最高;26℃下幼虫存活率最高,低温7℃、10℃以及14℃和高温35℃对卵、蛹的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4℃蛹的死亡率达,与温度呈直线负相关;26℃繁殖率最高单雌产卵达682.2±23.62粒。
关键词:
桔小实蝇 发育 繁殖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褚栋 万方浩 徐宝云 吴青君 张友军
【目的】对烟粉虱复合种中2种入侵性较强的生物型烟粉虱B型和Q型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其入侵机制并对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SSR)标记,以温室白粉虱以及浙江非B/Q型为对照种群,对世界各地16个烟粉虱B型种群和4个烟粉虱Q型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烟粉虱Q型种群的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信息指数及多态性位点百分比等各项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烟粉虱B型的相应指数。聚类分析结果提示,ISSR标记能够区分烟粉虱不同生物型,但可能不适用于生物型之间的系统发育分析。【结论】烟粉虱B型种群遗传多样性高于Q型种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洁 国海林 孙明
在 5种温度 (2 3 5 ,2 6 0 ,2 8 9,32 0 ,35 8℃ )和 3种相对湿度 (5 5 %RH ,76%RH ,93%RH)组合的情况下 ,对锯谷盗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上述温、湿条件下该种群卵期为 4 0~ 8 4d ,幼虫期为 10 6~ 2 3 3d ,蛹期为 5 4~ 9 8d ,从产卵到成虫羽化之间的未成熟期为 18 6~ 39 2d ;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3 4~ 14 8℃ ,幼虫为 13 1~ 15 1℃ ,蛹为 7 3~ 12 1℃ ,未成熟期为 13 7~ 14 8℃ ;卵期有效积温 71 2~ 80 1日度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怀 赵志模 邓永学 徐学勤 李映平
在 16、2 0、2 4、2 8、32、36℃的 6种恒温条件下 ,以竹裂爪螨各螨态为饲料 ,系统研究了温度对竹盲走螨实验种群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36℃条件下竹盲走螨不能完成世代发育。在 16~ 32℃范围内 ,各螨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卵至成螨的发育历期在 16、2 0、2 4、2 8、32℃ 5种恒温条件下分别为 16 0 1、10 80、5 81、5 12和 4 6 8d ;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 10 4 4℃和 93 77d·℃。分别用王 -兰 -丁模型和逻辑斯谛模型拟合了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 ,其中王 -兰 -丁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出竹盲走...
关键词:
竹盲走螨 温度 生长发育 繁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明杨 雷彩燕 李静静 卢少华 白润娥 汤清波 闫凤鸣
【目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B生物型(中东-小亚细亚1种)和Q生物型(地中海种)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杀虫剂的滥用造成害虫产生抗药性,并危害到生态安全与人类健康,因此,制定安全有效的防控措施十分必要。利用植物抗性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面,论文旨在探讨黄瓜植株被B型、Q型烟粉虱取食后营养和防御相关酶系的反应差异,阐明黄瓜植株应对烟粉虱取食防御反应的生理生化机制,为利用植物抗性防控不同烟粉虱生物型提供依据。【方法】以实验室长期培养的B型、Q型烟粉虱和黄瓜博杰1号品种为供试材料,在黄瓜植株4片真叶期分别接B型、Q型烟粉虱成虫200头,同时分别以不接虫的黄瓜植株为对照,在烟粉虱持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少华 李静静 刘明杨 白润娥 汤清波 闫凤鸣
【目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B型和Q型均为外来入侵种类。近年田间调查表明,Q型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取代B型成为优势种,有必要研究烟粉虱生物型之间的取代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这两种生物型的取食能力及竞争能力,以期为烟粉虱有效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刺吸电位(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测定烟粉虱B型和Q型雌、雄成虫在黄瓜叶片上的取食行为,并在室内黄瓜上混合饲养两种烟粉虱生物型,多代监测其种群动态和雌雄比例,以比较其在室内无农药压力条件下的竞争力。【结果】EPG结果显示,(i)总体上,烟粉虱B型的总刺探次数(P=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珊珊 孟玲 李保平
迄今针对CO2浓度和氮肥对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影响研究出现截然不同的结论。本研究旨在检验假说:CO2浓度升高和氮肥增加将不利于褐飞虱的个体发育和生殖。利用智能人工气候箱设置CO2水平(390和780μL.L-1)和氮肥水平(20、40、80、120和160 mg.L-1),观察其对褐飞虱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和氮肥量对褐飞虱卵和若虫历期、若虫存活率、雌虫生殖力以及雌虫寿命等生物学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与当前CO2浓度(390μL.L-1)相比,在CO2浓度升高处理下褐飞虱生长和生殖随氮肥量的增加表现为:1)卵历期显著延长;2)若虫存活率降低,从低氮肥水平(20 mg.L-1)下的77...
关键词:
气候变化 CO2 氮肥 褐飞虱 生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