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0)
2023(7788)
2022(6474)
2021(5787)
2020(4799)
2019(10428)
2018(9982)
2017(18636)
2016(10279)
2015(11176)
2014(10420)
2013(10361)
2012(9503)
2011(8567)
2010(8262)
2009(7336)
2008(7230)
2007(6210)
2006(5492)
2005(4762)
作者
(34355)
(28558)
(28437)
(26723)
(18198)
(14020)
(12650)
(11192)
(10906)
(9958)
(9761)
(9614)
(9413)
(9180)
(9048)
(8873)
(8804)
(8542)
(8377)
(8341)
(7484)
(7137)
(6884)
(6606)
(6601)
(6359)
(6239)
(6052)
(5901)
(5773)
学科
(38552)
经济(38498)
管理(27296)
(26450)
(20112)
企业(20112)
方法(18822)
数学(17077)
数学方法(16924)
(12497)
(11780)
(10265)
中国(9913)
(9089)
贸易(9087)
(8859)
业经(8472)
农业(7963)
(6717)
环境(6497)
技术(6357)
(6138)
财务(6135)
财务管理(6122)
地方(5944)
企业财务(5859)
(5686)
银行(5629)
(5437)
金融(5437)
机构
大学(148693)
学院(146212)
(59165)
经济(58168)
研究(58063)
管理(52824)
理学(46886)
理学院(46280)
管理学(45265)
管理学院(45046)
中国(42280)
科学(41144)
(40489)
农业(32935)
(32060)
(31739)
业大(31059)
研究所(30131)
中心(25715)
(24661)
(21781)
(21495)
农业大学(21397)
财经(20334)
北京(19325)
(19168)
(19028)
(18846)
经济学(18447)
科学院(18368)
基金
项目(111167)
科学(86697)
基金(83259)
(79059)
国家(78458)
研究(68883)
科学基金(64623)
自然(46427)
自然科(45382)
自然科学(45363)
社会(44885)
自然科学基金(44603)
基金项目(44342)
社会科(42606)
社会科学(42594)
(42372)
(38039)
资助(33588)
教育(30409)
重点(26459)
计划(25227)
(24204)
编号(23892)
(23698)
(23255)
科研(23199)
科技(22627)
创新(21920)
(21673)
国家社会(19710)
期刊
(56743)
经济(56743)
研究(38124)
学报(36998)
(34249)
科学(30892)
中国(26918)
大学(25939)
学学(25204)
农业(23473)
管理(17529)
(17152)
(13126)
业大(10959)
(10706)
金融(10706)
经济研究(10686)
财经(9615)
业经(9494)
农业大学(9236)
技术(9184)
(9105)
教育(9087)
科技(8259)
(8233)
问题(7938)
资源(7694)
林业(7673)
中国农业(6728)
技术经济(6652)
共检索到205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蒲德永  丁雨箫  刘小红  蒲应媚  辜浩然  何兴恒  吴毅  王志坚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和摄食率对鲈鲤幼鱼摄食代谢特征的影响,在15和25°C条件下驯化4周后,以泥鳅块为饵料,按不同的摄食率(15°C下摄食率为1%、2%和4%体质量,25°C下摄食率为1%、2%、4%和6%体质量)投喂实验鱼[体质量(38.35±0.49) g,体长(14.22±0.10) cm],随后测定其耗氧率并计算其摄食代谢相关参数。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摄食率下,25°C驯化组静止代谢率、摄食代谢峰值、特殊动力作用(SDA)总耗能和SDA系数都显著高于15°C驯化组;25°C驯化组在2%和4%摄食率下的SDA时间显著小于15°C驯化组。在25°C驯化组中,4%摄食率组的代谢峰值、峰值比率、SDA时间和SDA总耗能都显著高于1%和2%摄食率组,但是显著低于6%摄食率组,4%和6%摄食率组的峰值时间显著高于1%和2%摄食率组,2%、4%和6%摄食率组的SDA系数显著低于1%摄食率组;在15°C驯化组中,4%摄食率组代谢峰值、峰值比率、SDA时间和SDA总耗能都显著高于1%和2%摄食率组,各个摄食率组的峰值时间和SDA系数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相比于低温条件,25°C水温条件可能更有利于鲈鲤幼鱼对食物的快速消化和吸收;随着摄食率的增加,鲈鲤幼鱼通过代谢峰值的增加和SDA时间的延长来满足其SDA耗能增加的需求。本研究结果为鲈鲤的养殖实践和物种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秀明  陈昌瑞  吴川  付世建  张耀光  
为考察摄食水平对岩原鲤幼鱼摄食代谢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特征的影响,在(25±0.5)℃条件下,将实验鱼[体质量(13.05±0.17)g]轻度麻醉后灌喂不同摄食水平(通威鲤鱼种饲料,饵料分别为体质量的0%、0.5%、1%和2%)的混合饵料,随后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其耗氧率并计算相关参数。结果显示,各个摄食处理组和对照组的静止代谢(RMR)无显著性差异;摄食后,各摄食水平组岩原鲤代谢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体变化趋势;0.5%和1%摄食水平的SDA耗能和峰值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都显著低于2%摄食水平组(P<0.05)。摄食水平从0.5%上升到2%,摄食代谢峰值(PMR)和SDA系数无显著性变化;摄食组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杜劲松  高攀  刘立志  咸玉兰  
对体重分别为0.8~1.0 g、14.0~16.5 g和340~400 g的3种规格白斑狗鱼(Esox lucius)在水温12、14、16、18、20、22、24、26℃下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同时测定了水温20℃时,摄食状态和光照周期对其耗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白斑狗鱼的耗氧率与水温正相关,三种体重规格其关系式分别为Y=0.0245X-0.0418(R2=0.9878),Y=0.0177X-0.0394(R2=0.9935),Y=0.0034X+0.0246(R2=0.844);窒息点随着水温的升高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在18~22℃时稳定在同一水平(P>0.05)。耗氧率和窒息点与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纪龙  魏平平  费凡  代明允  马贺  高东奎  宋昌斌  陈涛  刘鹰  
在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分别设置白光(λ_(400~780 nm))、红光(λ_(630 nm))、黄光(λ_(595 nm))、绿光(λ_(530 nm))、蓝光(λ_(455 nm))5组不同LED光谱处理组,研究5种不同LED光谱对舌齿鲈幼鱼[(29.91±0.39) g、(13.78±0.35) cm)]摄食、生长和能量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LED光谱对舌齿鲈幼鱼摄食、生长和能量分配具有显著性影响。红光谱下舌齿鲈幼鱼生长较好(41.09±5.70) g,蓝光谱下舌齿鲈幼鱼生长较差(36.02±4.18) g;蓝光谱下舌齿鲈幼鱼DGC(daily growth coefficient)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5组LED光谱处理组舌齿鲈幼鱼摄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红光谱摄食率最高。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和IGF-2测定结果表明,白光谱下IGF-1的mRNA表达量最高;黄光谱下IGF-2的mRNA表达量最高。能量分配方面,红光谱下舌齿鲈幼鱼排粪能和代谢能较低,摄食能和生长能较高;蓝光谱下舌齿鲈幼鱼排粪能较高,摄食能和代谢能较低,生长能最低。对舌齿鲈幼鱼肌肉和肝脏RNA/DNA比值测定结果表明,蓝光谱下,舌齿鲈幼鱼肝脏RNA/DNA比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蓝光谱和白光谱下舌齿鲈幼鱼肌肉中RNA/DNA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各组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红光谱下舌齿鲈幼鱼摄食、生长均表现较好,且红光谱下舌齿鲈幼鱼具有较高的摄食能和生长能;蓝光谱下舌齿鲈幼鱼摄食、生长表现较差,排粪能较高,生长能较低。因此,红光谱对舌齿鲈幼鱼摄食、生长具有积极影响;蓝光谱对舌齿鲈幼鱼摄食、生长具有不利影响。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勇  孙耀  张秀梅  于淼  
在室内实验室玻璃钢水槽中 ,以细长脚虫戎为饵料 ,研究了黄、东海主要小型鱼类玉筋鱼的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摄食排空率。结果表明 ,玉筋鱼的摄食排空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有所增加 ;通过比较指数函数和二次多项式函数的模拟结果表明 ,玉筋鱼的摄食排空率与温度的关系更适合于用二次多项式函数Rt=- 0 0 0 0 8T2 +0 0 4 19T - 0 3834(R2 =0 982 0 )加以定量描述。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鉴毅  宋志明  王妤  庄平  章龙珍  
研究了不同养殖温度(19℃、23℃、27℃、31℃)对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生长、摄食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期间各温度组幼鱼存活率(SR)均达到95%以上,19℃组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在19~31℃范围内,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相对增重率(WGR)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27℃>24℃>19℃,31℃和27℃温度组体质量呈二项式增长,23℃和19℃组呈线性增长;随着温度升高,其饵料系数(FCR)逐渐降低(P<0.05),回归分析显示在29.8...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曾本和  周建设  王万良  张忭忭  刘海平  旺久  牟振波  
为了探索水温对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 Lloyd)存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以同一批繁殖体长(48. 37±0. 58) mm,体质量(1. 13±0. 05) g的5月龄异齿裂腹鱼幼鱼为研究对象,设6个温度处理组(7、12、17、22、27和32℃),养殖36 d。结果显示:水温为7~22℃,各实验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水温高于22℃后,实验鱼存活率显著降低。水温为22℃,实验鱼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余实验组。水温为17℃时,实验鱼体质量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余实验组。水温与饲料系数、体质量增长率、体长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均为抛物线关系。结果表明:异齿裂腹鱼幼鱼在12~22℃水温范围内均可存活、摄食及生长,最适温度为15. 15~17. 24℃。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杜海明  刘文奎  张磊  董俊峰  樊启学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次/d,2次/d,3次/d,4次/d)对鳡(Elopichthys bambusa)幼鱼摄食及生长的影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从1次/d增加到4次/d,鳡幼鱼的摄食率逐步提高,1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实验各组组内个体体重差异显著下降,鳡的规格趋于整齐,组间每日摄食表现也各不相同。试验表明:鳡的生长受投喂频率的影响,每天投喂3次是鳡养殖的最佳投喂频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胡成硕  刘鉴毅  赵峰  宋超  章龙珍  
以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通过水下摄像与直接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点篮子鱼幼鱼摄食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ra)的规律及生活习性。研究结果表明,点篮子鱼为白天摄食类型,喜结群,常栖息于水体中下层,警惕性高,容易受到惊吓,应激反应较强,有啃食网衣上附着物的特点。在饵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平均体长(64.5±5.6)mm、体质量(7.6±1.3)g的点篮子鱼幼鱼对浒苔的平均日摄食量(湿重)为8.7 g,相当于自身体质量的1.1倍。日摄食高峰存在于白天的三个时段,第一个高峰时段是4∶00~6∶00,第二个高峰时段是7∶00~12∶00,第三个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白海文  张颖  李雪  孙大江  
研究不同养殖温度(15℃、18℃、21℃、24℃、27℃)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摄食、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4℃范围内,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相对增重率(RWG)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均在24℃时达到最高值;随着温度升高,其饵料系数(FC)先降低后升高(P<0.05),且在24℃时达到最小值;此外,摄食率(FR)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其不同温度组的生长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24℃、21℃、27℃、18℃、15℃组。温度对幼鱼前肠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24℃组和27℃组前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1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帆  张世萍  韩凯佳  李贤  王春芳  谭肖英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饵料效率、体重分化、鱼体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5组不同投喂频率(2、3、4、12次/d和24次/d),每组3个重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4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各试验组组内个体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黄鳝的规格趋于整齐。试验各组黄鳝的鱼体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饵料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大鹏  庄平  严安生  章龙珍  
实验用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幼鱼为黑龙江捕获的野生亲本经人工繁殖、培育所得,8月龄,体长(32 63±1 80)cm,实验周期35d。实验设计了4个水温处理组,实验水温分别为17℃、20℃、23℃和26℃,实验观察到,生活在不同水温环境中的幼鱼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特性,养殖在23℃温度环境中的施氏鲟幼鱼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幼鱼,水温对施氏鲟的特定生长率(SGR)、日增重(DWG)、食物转化率(FCR)和摄食率(FR)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些参数与水温(T)之间的相关关系可用二次回归曲线来描述,生长率与水温的回归方程式为:SGR=-12 933+1 418T...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修峰  黄道明  杨汉运  
为探索鱼类资源保护和养殖技术,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环境中大眼鳜幼鱼摄食特性及摄食强度.结果表明,大眼鳜幼鱼与翘嘴鳜有相近摄食习性——喜黑暗环境摄食,在黑暗环境中摄食强度最大,其摄食量分别是自然光及强光环境的1.1,2.0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程鹏  樊启学  张磊  赵志刚  董俊锋  刘文奎  杜海明  
研究了在20.3~24.8℃条件下分别饥饿0 d、4 d、8 d、12 d和16 d后恢复投喂16 d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幼鱼摄食、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鱼体质量损失率显著增大;肝体指数变小,水分和灰分含量逐渐升高;粗脂肪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较快,饥饿后期下降速率降低,各饥饿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饥饿后期下降明显,饥饿12 d、16 d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冯宪斌  杨德国  李茜  朱永久  何勇凤  赵建华  
在室内微流水养殖条件下,以水蚯蚓(Limnodrilus sp.)为饵料,应用现场胃含物法,研究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Tchang)]幼鱼的排空率和日摄食量。结果表明:岩原鲤幼鱼摄食强度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呈现较典型的单峰分布特征,其摄食强度高峰时间在0:30到6:30;在实验水温18.6℃时,用湿重表示胃含物质量,线性、指数和平方根3种常用模型均可较好拟合岩原鲤幼鱼[体质量(3.30±0.94)g]的排空率实验数据(df=18,P<0.00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