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8)
- 2023(8583)
- 2022(7142)
- 2021(6491)
- 2020(5507)
- 2019(11887)
- 2018(11572)
- 2017(21783)
- 2016(12237)
- 2015(12887)
- 2014(12453)
- 2013(12262)
- 2012(11306)
- 2011(10011)
- 2010(9610)
- 2009(8428)
- 2008(8266)
- 2007(7014)
- 2006(5886)
- 2005(5012)
- 学科
- 济(43518)
- 经济(43464)
- 业(32292)
- 管理(32173)
- 企(25397)
- 企业(25397)
- 方法(22682)
- 数学(20472)
- 数学方法(20267)
- 财(13346)
- 学(12846)
- 农(11820)
- 中国(11260)
- 贸(9924)
- 贸易(9921)
- 易(9714)
- 业经(9041)
- 务(8572)
- 财务(8546)
- 财务管理(8530)
- 企业财务(8225)
- 农业(8190)
- 制(8176)
- 技术(7947)
- 环境(7631)
- 银(7442)
- 银行(7385)
- 融(7202)
- 金融(7202)
- 地方(6980)
- 机构
- 大学(169030)
- 学院(167218)
- 济(65910)
- 经济(64776)
- 研究(61915)
- 管理(60500)
- 理学(54026)
- 理学院(53267)
- 管理学(52111)
- 管理学院(51820)
- 中国(44821)
- 科学(44570)
- 农(42367)
- 京(35355)
- 业大(34568)
- 农业(34225)
- 所(33831)
- 研究所(31825)
- 财(29094)
- 中心(27558)
- 财经(23993)
- 江(23479)
- 农业大学(22755)
- 院(22666)
- 经(22178)
- 北京(21283)
- 经济学(20940)
- 室(20755)
- 省(20276)
- 科学院(20046)
- 基金
- 项目(127923)
- 科学(100079)
- 基金(96289)
- 家(90486)
- 国家(89817)
- 研究(79423)
- 科学基金(74702)
- 自然(53447)
- 自然科(52296)
- 自然科学(52277)
- 基金项目(51810)
- 社会(51796)
- 自然科学基金(51378)
- 社会科(49337)
- 社会科学(49322)
- 省(49140)
- 划(43262)
- 资助(38478)
- 教育(35814)
- 重点(29941)
- 计划(28416)
- 编号(27595)
- 部(27529)
- 创(26914)
- 发(26508)
- 科研(26443)
- 创新(25371)
- 科技(25302)
- 业(23891)
- 国家社会(22822)
共检索到229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戈 余养伦 于文吉
为了探讨温度变化对酚醛胶在竹材表面润湿性的影响,该文采用测量动态接触角方法,用润湿模型分析了酚醛胶在20、608、0和100℃环境下,对层积材用竹片青、黄表面的润湿性和铺张渗透系数k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醛胶在竹青和竹黄表面的润湿性差异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接触角(起始和平衡接触角)增大,k值减小,竹材表面的润湿性、铺张和渗透性变差;但温度变化对竹青和竹黄表面k值影响的规律不同;随着温度的升高,竹材表面的酚醛胶会出现收缩、干瘪现象,温度越高,出现干瘪、收缩时间越短.
关键词:
竹材 酚醛胶 温度 接触角 动态润湿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韩书广 周兆兵 江华 张洋
为了研究分析酶处理工艺对杨木表面动态润湿性能的影响,利用木材表面动态润湿模型研究了酶处理前后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木材表面的动态润湿性能变化情况,以及酶处理用量和处理时间对其动态润湿性能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酶处理方法能提高杨木表面动态润湿性能。在相同条件下,水、甘油和二碘甲烷等3种试剂在酶处理后的杨木表面的K值(与液体湿润速度有关的衰减速率常数)的增幅分别达11.5%,7.3%和4.1%;随着酶用量的增加,以及酶处理时间的延长,杨木表面的动态润湿性能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关键词:
林业工程 杨木 动态润湿性能 酶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彭晓瑞 张占宽
【目的】基于现有大量空气等离子体对人工林木材表面改性的研究,采用不同气体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3种人工林和3种天然林木材进行改性处理,对比研究其对木材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为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木材表面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持,为等离子体在不同木材表面改性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空气(Air)、氧气(O2)、氮气(N2)、氩气(Ar)和氦气(He)5种气体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分别处理山杨、云杉、蓝桉3种人工林木材和实木制品及木质制品表面饰面常用的红栎、白桦和黑胡桃3种天然林木材,测试计算不同等离子体处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廖承斌 邓玉和 王新洲 范祥林 杨莹 陈民及
荻草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是一种高大直立的多年生高生物量草类。通过对荻草茎秆动态润湿模型、表面自由能的研究,探索荻草茎秆被胶黏剂胶合及作为人造板原材料的可能性。运用接触角测试仪,分别测定脲醛树脂(UF),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F)和酚醛树脂(PF)在荻草茎秆内、外表面的接触角,拟合出动态润湿模型。利用扩散渗透系数K,比较3种胶黏剂对荻草茎秆的润湿能力。运用表面张力仪测试荻草茎秆内、外表面自由能。结果表明:3种胶黏剂在荻草内、外表面的润湿模型,能很好地模拟接触角随时间变化的关系;3种胶黏剂在荻草茎秆表面的润湿性能为: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脲醛树脂<酚醛树脂;荻草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洋 杨雪慧 周晓燕
【目的】分析常压等离子处理工艺对脲醛树脂、异氰酸酯树脂和酚醛树脂3种常用胶黏剂在麦秸表面润湿性的影响,为推动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在秸秆人造板工业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接触角和K值为表征手段,通过控制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的工艺参数(放电电压、电极间距和处理时间),分析不同处理工艺条件对脲醛树脂、异氰酸酯树脂和酚醛树脂在麦秸内外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结果】经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3种胶黏剂在麦秸内外表面的初始接触角和平衡接触角均有所减小,K值均有所增大,润湿性得到改善,麦秸外表面的初始接触角下降了31%~33%,平衡接触角下降了31%~63%;内表面的初始接触角下降了15%~32%...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胶黏剂 麦秸 润湿性能 人造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吓星 黄舒晟 陈礼辉 林巧佳
研究了竹粉用量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硅烷(KH570)、钛酸酯(DN301)和铝锆(TL-4)偶联剂对竹粉增强聚丙烯发泡复合材料吸水性和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材料表面的动态润湿性采用数学模型表征.结果表明,竹粉用量的增加会提高材料的吸水性和润湿性;偶联剂的加入会提高材料润湿性、降低其吸水性,且MAPP改善效果最佳,其次是KH570和TL-4,最后是DN301;竹粉用量为50份,未加偶联剂,1080 h后材料的吸水率为7.655%,添加偶联剂后,吸水率降低到1.646%-2.112%,竹粉用量为90份时,吸水率又增加到3.42%;竹粉用量为10-90份时,蒸馏水和甘油在材料表面的接触角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萌 王望 罗文圣 马尔妮
【目的】探究表面活性剂含量对石蜡乳液改性中密度纤维板表面润湿性的影响,为蜡基防水剂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方法】以58号石蜡、司盘80、吐温80为原料制备了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分别为2%、4%、6%、8%的4组石蜡乳液,并用于对中密度纤维板试件进行常压浸渍处理。利用接触角测量仪评估中密度纤维板试件表面被水润湿和渗透的能力;通过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试件表面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表征分析。【结果】与未处理材相比,处理材的初始接触角增大,且接触角和表面液滴体积下降速率明显减慢;对处理材而言,随着石蜡乳液中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处理材的初始接触角减小,接触角和表面液滴体积下降速率加快。FESEM和XPS结果表明:增加石蜡乳液中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会导致试件表面更为平滑,同时使得处理材表面的C1/C2值减小。【结论】随着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石蜡颗粒更容易在试件表面碰撞聚集,同时生成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双层结构,处理材的表面润湿性由于表面粗糙度的降低和亲水基团数量的增多而提高。降低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有助于降低石蜡乳液改性中密度纤维板的表面润湿性,对蜡基防水剂的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宏奎 李浩东 傅鹏
【目的】分析影响竹材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因素以及表面粗糙度与胶合强度的关系,为竹材胶合加工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探针法等,测定不同粒度(60,80,100,150和180目)砂带磨削加工后竹材的表面粗糙度、表面自由基数量和表面接触角,对磨削加工试件进行胶合强度试验,分析表面粗糙度、表面自由基和表面接触角等对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磨削砂带粒度过小和过大时,胶合强度均较低。本试验条件下,砂带粒度为100目时,磨削竹材的胶合强度最高(7.19MPa),表面润湿性也最好。此时,表面粗糙度评价指标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微观十点不平度(Rz)和轮廓微观不平度平均间距(Sm)分别为7.2,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喜 刘杏娥 李贤军 杨淑敏 尚莉莉 单海斌
为了丛生竹材工业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比较手法对两种丛生竹材的动态润湿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液体在不同竹材表面上的接触角都随时间增长以反函数模型呈减小趋势,斜率越来越小。甲酰胺和二碘甲烷在竹材表面形成的初始接触角较蒸馏水大。蒸馏水和甲酰胺在竹材表面的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非常接近,从刚接触至2 s,接触角急剧减小,之后变化较缓。二碘甲烷在竹材表面的接触角随时间增长基本保持不变,只稍有下降。经不同处理后的龙竹和车筒竹材表面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基本一致,且随时间增长接触角减小的速率越来越小。经过高温和硼酸处理后的竹材表面初始接触角较未处理材大10°左右,高温处理和防霉处理后的表面接触角差...
关键词:
丛生竹 润湿性 接触角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秦志永 莫柳婷 卢禹彤 冯小琼 廖木荣 牟继平
采用线性方程、S-G方程及新构建的润湿方程计算大果紫檀不同切面、不同纹理方向的表面润湿渗透参数,比较不同润湿方程对其表面润湿渗透特性的计算差异。研究表明:1)线性方程所得径切面顺纹渗透系数最大,S-G方程计算得到弦切面的润湿速率大于径切面,顺纹的润湿速率大于横纹,新构建润湿方程所得规律与S-G方程一致;2)3种润湿方程均可计算大果紫檀表面润湿渗透系数,线性方程能揭示铺展和渗透过程,但人为因素影响较大;3)S-G方程能描述整个润湿过程且拟合度较高,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同时需要已知初始接触角和平衡接触角;4)新构建的润湿方程计算简便,拟合度更高且能够获得润湿过程中理论初始接触角及平衡接触角。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红 王戈 程海涛 曹双平 高洁
分别采用4种离析液(a.HNO3-KClO3、b.NaClO、c.H2O2-HAc、d.NaOH)对一年生慈竹进行离析,研究不同化学离析方法、离析时间及超声等条件下对纤维接触角和纤维中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离析方法的离析时间(t)差别较大,ta
关键词:
离析方法 接触角 离析时间 纤维中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丰波 费本华 江泽慧 程海涛 于子绚 常祥祯
木质材料的动态黏弹性是指在交变的应力、应变作用下发生的滞后现象和力学损耗(徐有明,2006),是影响材料加工利用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木材在不同的含水率下,或经干燥、压缩等不同处理后,其动态黏弹性均会发生改变(蒋佳荔等,
关键词:
γ射线 竹材 辐照 动态黏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红霞 江泽慧 任海青 赵荣军
通过接触角测定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红外光谱仪(FTIR)探讨毛竹经漂白和热处理后的表面自由能、表面元素和化学成分变化,并与未处理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漂白和热处理后的竹材表面润湿性能提高,碳原子的氧化程度和表面羰基数目增加;漂白竹材的表面润湿性能低于热处理竹材,表面氧化程度和羰基增加数量略高于热处理竹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根林 余雁 王戈 程海涛 陆方
基于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原理,以低表面能的三氯甲基硅烷为原料,利用常温、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竹材表面自组装形成直径30~80nm的纳米棒阵列或纳米线网状结构,使竹材横切面对液态水接触角最大达到157°,滚动角接近0,具备了超疏水表面特性。本研究证实了赋予竹、木等亲水性木质纤维素材料以超强疏水性能的技术是可行性的。
关键词:
竹材 超疏水 化学气相沉积法 接触角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文吉 余养伦 江泽慧
为了揭示不同处理方法对竹材表面性能的影响规律,该文以毛竹为研究对象,采用ESCA和FTIR分析技术,对不同部位和不同处理条件竹材表面的碳氧比和C1s4种结合形式的分布情况,以及红外光谱的谱峰位置和相对吸收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和不同处理条件下竹材表面的碳氧比有很大差异;竹材表面主要以木素和各种抽提物为主;高温干燥导致竹材表面易挥发的抽提物分解,使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结构特征得以显露,而硼酸处理效果不明显;高温处理和硼酸处理后竹材表面的自由羟基减少,活性降低;竹黄表面的活性自由羟基的数量高于竹青表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