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9)
- 2023(7306)
- 2022(6112)
- 2021(5561)
- 2020(4646)
- 2019(10006)
- 2018(9578)
- 2017(18220)
- 2016(10134)
- 2015(10553)
- 2014(10247)
- 2013(10039)
- 2012(9230)
- 2011(8236)
- 2010(7892)
- 2009(7054)
- 2008(6937)
- 2007(5870)
- 2006(4869)
- 2005(4174)
- 学科
- 济(35861)
- 经济(35816)
- 业(27644)
- 管理(26893)
- 企(21496)
- 企业(21496)
- 方法(18377)
- 数学(16635)
- 数学方法(16500)
- 学(10831)
- 财(10697)
- 农(10148)
- 中国(8902)
- 贸(8478)
- 贸易(8478)
- 易(8296)
- 业经(7684)
- 务(7096)
- 财务(7091)
- 农业(7080)
- 财务管理(7080)
- 技术(6934)
- 企业财务(6842)
- 制(6762)
- 银(6139)
- 银行(6082)
- 环境(6059)
- 融(5872)
- 金融(5869)
- 行(5737)
- 机构
- 大学(143442)
- 学院(142514)
- 济(55225)
- 经济(54278)
- 研究(53265)
- 管理(51125)
- 理学(45959)
- 理学院(45315)
- 管理学(44365)
- 管理学院(44124)
- 科学(38683)
- 农(38580)
- 中国(37359)
- 农业(31345)
- 业大(30681)
- 京(29675)
- 所(29620)
- 研究所(28032)
- 财(23774)
- 中心(23184)
- 农业大学(20963)
- 财经(20117)
- 江(19763)
- 院(19248)
- 经(18617)
- 室(18068)
- 省(17828)
- 科学院(17760)
- 北京(17711)
- 经济学(17467)
- 基金
- 项目(109971)
- 科学(85213)
- 基金(82154)
- 家(77814)
- 国家(77213)
- 研究(67168)
- 科学基金(63715)
- 自然(45763)
- 自然科(44788)
- 自然科学(44768)
- 基金项目(44299)
- 社会(44044)
- 自然科学基金(44006)
- 省(42477)
- 社会科(41885)
- 社会科学(41872)
- 划(37460)
- 资助(32762)
- 教育(30051)
- 重点(25697)
- 计划(24921)
- 部(23527)
- 创(23257)
- 编号(23024)
- 发(22780)
- 科研(22687)
- 科技(22645)
- 创新(21924)
- 业(21280)
- 国家社会(19343)
共检索到188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德岭 方文惠 张宝珍 李素文
在低 温(15 ℃) 、中温(20 ℃) 、高温(25 ℃) 条件下 生长的 番茄幼苗 ,定植前 15 d 放 置在 相同的高温 条件下(25 ℃) ,测定 了各处 理不 同 时期 幼苗 叶 片中 脯 氨酸、束缚 水、自由 水 含量 ,以 观 察其抗寒 性的变 化,结果 表明:在 低温下生 长的番茄 幼苗 抗寒 性较 强,中 温下 生长 的 幼苗 次之 ,高 温下生长的 幼苗抗 寒性最差 ;但三种 处理的 幼 苗放 置在 同 样的 高 温下 抗寒 性 迅速 下降 ,尤 其是 低 温下生长的 幼苗下 降幅度最 大,到定 植时不同 温度处 理幼苗的 抗寒性已 无明显 差异。
关键词:
番茄 抗寒性 脯氨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耿广东 程智慧 李建设 张素勤
分别以2.5,5.0,7.5mmol/L水杨酸(SA)溶液对4片真叶期茄子幼苗进行叶面喷施,研究SA对茄子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25℃)和空白处理相比,3种SA浓度喷施的幼苗经5℃低温处理2d后,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增大,CAT活性降幅减少,MDA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升高。认为SA处理可增强茄子幼苗的耐寒性,且以7.5mmol/L的效果最明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桂华 李静波 蔡海林 柏连阳
用香豆素类化合物(前胡香豆素Ⅲ、前胡香豆素Ⅱ、北美芹素),每种化合物分别设1、5、10、50、100mg/L处理早稻组合培两优500,研究在低温(5±1)℃胁迫下香豆素对水稻幼苗的成苗率、茎叶干重、根干重以及防御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香豆素化合物处理均能使水稻幼苗的成苗率、茎叶干重、根干重显著高于对照(清水),且50mg/L处理时效果最佳.50mg/L的香豆素化合物处理均使水稻秧苗在低温胁迫下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升高,游离脯氨酸积累增加.
关键词:
香豆素类化合物 水稻幼苗 抗寒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文超 杨博智 周书栋 戴雄泽
以福湘佳玉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下喷施水杨酸、多效唑和甜菜碱对辣椒幼苗植株形态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诱导剂处理均能减轻辣椒幼苗的低温伤害程度,提高幼苗壮苗复合指标值;诱导剂处理幼苗叶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对照植株,呈先升后降趋势,各诱导剂处理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的最大值分别比对照高25.93%和61.54%,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1.93倍和2.34倍;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植株,呈先降后升趋势,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含量的最小值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3.44%和79.31%;3种诱导剂中以水杨酸的抗寒效果较好,多...
关键词:
辣椒 水杨酸 多效唑 甜菜碱 抗寒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安强 洪伟 吴承祯 封磊 林晗 李键 范海兰
采用菌液浇施方法对尾巨桉幼苗接种10株桉树内生菌,接种30 d后进行低温胁迫.结果表明,处理1、7、5、6、9、3、2、8的半致死温度分别比对照下降了2.71、2.28、1.98、0.77、0.61、0.61、0.26、0.08℃.植株在低温条件下,处理1、7、10、5、8、2、6、4的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5.40%、22.52%、12.11%、12.11%、10.04%、8.23%、4.04%和0.62%;处理1、3、4、5、7、8的S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6.39%、6.79%、0.06%、4.97%、12.98%和8.25%;处理5、7、1、4、9的MDA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如意 王腾飞 李军 裴玉贺 宋希云
为了探讨外源ABA对玉米苗期耐寒性的影响,选取了耐寒能力强的青农105和冷敏感的农华101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低温和外施ABA处理后,测定2个玉米品种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保护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对低温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外源ABA处理降低了低温胁迫下2个玉米品种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抗寒品种青农105的MDA含量和电导率下降幅度大,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幅度大,外源ABA对抗寒性强的青农105作用更明显。对植物体内保护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分析发现,外源ABA可以提高低温胁迫下2个品种的SOD、POD、CAT、APX活性,增强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减少活性氧物质的积累,抗寒品种青农105的SOD、POD、CAT、APX活性增幅较大,外源ABA对抗寒品种青农105作用更明显。外源ABA处理明显提高了低温胁迫下2个玉米品种的内源ABA的含量,降低了GA3、ZR、IAA含量,低温及ABA处理对抗寒品种青农105作用更明显。分子水平的证据表明,外源ABA处理增强了低温条件下一些与逆境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对青农105和农华101的抗寒基因分析表明,低温胁迫诱导2个品种的Apx1、Fad8、Lip15、Cat3基因及抗寒品种青农105的Dreb1和Asr1基因的表达,抑制冷敏感品种农华101的Dreb1和Asr1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外施ABA对耐寒性强的玉米品种作用明显。为我国北方地区春玉米的生产提供了一些抵御冷害的策略。
关键词:
玉米 ABA 低温 抗寒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海旺 赵明 武鹏 龙芳 邹瑜 林茜 林贵美
通过低温处理后的生理及形态指标变化对18个香蕉种质幼苗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单项生理指标所提供的抗寒相关信息有较多重叠,不能直接利用它们对香蕉的抗寒性进行准确的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将8个单项指标转化为3个综合指标对18个香蕉种质幼苗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其抗寒顺序依次为:LT>粉杂>金粉1号>广东粉蕉>SNT>LNS>桂蕉青7号>HLT>LE>SNY>LNF>HA>NLF>HR>桂蕉6号>SDW>ZNF>HLE。依据综合得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将18个香蕉种质聚为3类,第Ⅰ类包括LT、粉杂
关键词:
香蕉 抗寒性 生理指标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力 郭世荣 阎君 朱为民
以番茄‘1479’和‘2300’为材料,研究了苯并噻二唑(BTH)诱导番茄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的抗病性,并测定BTH处理对番茄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和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0~2.00 mmol·L-1BTH均有不同程度的诱抗效果,其中0.50 mmol·L-1BTH处理效果明显,诱导效果可达42.7%。BTH可以提高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能缓解由TYLCV侵染带来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的趋势。喷施BTH或接种TYLCV均可提高番茄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但喷施BTH诱导并接种TYLCV...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方小平 李昌艳 胡光平
对贵州4种木兰科植物经过不同低温胁迫后的半致死温度、MDA含量及SOD酶活性变化进行研究,以探讨该4种木兰科植物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各树种的半致死温度各不相同,乐东拟单性木兰最低(-17.07℃),观光木最高(-6.38℃);不同树种鲜叶中MDA含量出现的第1个峰值均在各自半致死温度之前,且出现最早的是观光木,最晚的是乐东拟单性木兰;与5℃相比,观光木SOD酶活性在-4℃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在-4℃之后SOD酶活性逐渐降低,其余3个树种SOD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根据上述指标千种木兰科植物的抗寒能力排序为:乐东拟单性木兰(乐昌含笑(紫花含笑(观光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一鹤 李建宾 杨时宇 陈疏影 李体初 吴义军
以甜角品种PRAKAYTONG(闪金)、SRITONG(金色)、SRITONGBAO(轻金色)的1年生嫁接苗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连续15 d分别进行5、10、15、20、25、30℃的温度处理,测定分析了低温胁迫下甜角幼苗叶片与抗寒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20 30℃是甜角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当温度下降到15℃时,随着温度的降低,甜角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出先升后降趋势,叶片含水量呈现下降趋势;温度降到10℃时,幼苗叶片上述指标变化加剧,幼苗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在相同的低温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
关键词:
甜角 低温胁迫 抗寒性指标 隶属函数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乃杰 祖伟 孙聪姝 梁喜龙 杜吉到 张玉先 郑殿峰
【目的】探讨低温胁迫下化控种衣剂调控大豆幼苗抗寒性的机理。【方法】以常规种衣剂(ND)包衣为对照,以化控种衣剂(HK)包衣为处理,通过室内人工模拟低温逆境的方法,研究了化控种衣剂对大豆幼苗叶片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及内源激素比值的影响,分析了上述指标在低温逆境下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低温胁迫后,化控种衣剂提高了叶片POD、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MDA含量,调节了叶片内源激素系统的动态平衡,增加了IAA/ABA、GAs/ABA、CTKs/ABA比值,化控种衣剂处理的曲线变化平缓。【结论】化控种衣剂通过促进叶片保护酶活性,降低膜质过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建设 耿广东 程智慧
分别在 5 ,8℃低温胁迫下 ,对耐寒性不同的两个茄子品种叶片内部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温度降低 ,两品种细胞膜透性增大 ,MDA含量增加 ,SOD和 POD活性上升 ,CAT活性变化表现相反的趋势 ,但低温处理与对照温度间差异较小 ;脯氨酸含量也随胁迫温度降低而呈增加趋势。低温下耐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更高的 SOD和 POD等保护酶活性、更好的细胞膜完整性和更低的 MDA含量 ,并诱导产生更多的脯氨酸。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杏 陈明辉 杨丽涛 张保青 李杨瑞
为探讨外施ABA(脱落酸)对甘蔗抗寒性的影响,以抗寒性强的甘蔗品种桂糖28号和抗寒性弱的甘蔗品种园林6号为材料,喷施100μmol/L ABA于甘蔗幼苗叶片,12 h后进行低温胁迫,然后于不同时间采叶样,研究甘蔗幼苗在低温胁迫和ABA处理下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甘蔗幼苗细胞膜受破坏,GA3(赤霉素)含量下降;丙二醛、脯氨酸、AB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ABA/GA3、ABA/IAA和ABA/ZR升高。外施ABA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细胞膜的影响,降低MDA、GA3含量,提高脯氨酸、ABA含量及ABA/GA3,从而提高甘蔗幼苗的抗寒性。低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妍 贺超兴 张志斌 于贤昌
研究番茄亚低温(15℃)种子发芽特性和幼苗抗冷性的相关性,为番茄抗冷种质资源的快速鉴定提供技术依据。以6个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亚低温种子的发芽特性和低温(12℃/8℃)幼苗的生理生化变化,对各抗冷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亚低温发芽率与幼苗冷害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r=-0.781 7*);冷害指数与低温(12℃/8℃)处理3 d的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负相关(r=-0.914 4**),与低温处理6 d电解质渗透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773 6*,r=-0.760 8*),与处理6 d S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r=-0.967 7**)。亚低温下番茄种子发芽特性与幼苗抗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明蔚 王晓帆 聂利萍 娄梦奇 廖美德
【目的】探究PS04胞外多糖对番茄幼苗抗冷性的生理影响以及代谢物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清水(CK)、稀释100倍发酵液(T1)、胞外多糖1 g/L(T2)、2 g/L(T3)、3 g/L(T4)喷施番茄幼苗,于上午9:00,用喷壶将液体均匀喷施于番茄幼苗叶片上,至叶片滴水为止,喷药3 d后置于6 ℃低温处理,处理结束后取样,进行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代谢组学分析设置2个处理组,喷施清水(CK)及PS04胞外多糖溶液(SY),处理方式同上,处理结束后取样进行代谢组学处理。【结果】PS04胞外多糖能够提高番茄幼苗的抗冷性,且在试验含量范围内,含量为3 g/L时效果最好。在生理影响上,叶绿素SPAD含量、SOD酶活性、CAT酶活性、P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29.67%、73.75%、76.67%、97.28%、54.71%,丙二醛含量下降48.5%。在代谢影响上,大多数差异代谢物都是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的差异代谢物,如4-乙酰基-2-苯并噁唑酮、生育酚酸、紫苏醛、N-反式阿魏洛酮、血清素等。可以推断PS04胞外多糖的施用引发了抗氧化代谢物的产生,明显清除了自由基、抑制了脂质过氧化作用和亚油酸氧化等抗氧化作用,进而保证了植物细胞的自我调节平衡,降低了氧化损伤,从而提高了番茄幼苗的抗冷性。【结论】PS04胞外多糖能够通过清除植物体内自由基的方式提高番茄幼苗的抗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