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35)
- 2023(7749)
- 2022(6491)
- 2021(5435)
- 2020(4375)
- 2019(9473)
- 2018(8876)
- 2017(16599)
- 2016(9290)
- 2015(9814)
- 2014(9380)
- 2013(9171)
- 2012(8360)
- 2011(7641)
- 2010(7226)
- 2009(6090)
- 2008(5769)
- 2007(4905)
- 2006(4163)
- 2005(3392)
- 学科
- 济(34653)
- 经济(34612)
- 管理(27717)
- 业(24211)
- 企(18708)
- 企业(18708)
- 方法(16473)
- 数学(15044)
- 数学方法(14882)
- 环境(11777)
- 学(10936)
- 农(9913)
- 财(8922)
- 中国(8525)
- 贸(7825)
- 贸易(7825)
- 业经(7671)
- 易(7649)
- 划(7006)
- 农业(6984)
- 地方(5972)
- 技术(5913)
- 务(5643)
- 财务(5632)
- 财务管理(5626)
- 企业财务(5396)
- 和(5279)
- 产业(5074)
- 银(5031)
- 制(4995)
- 机构
- 大学(132330)
- 学院(132040)
- 济(52260)
- 经济(51428)
- 管理(48570)
- 研究(47509)
- 理学(43847)
- 理学院(43270)
- 管理学(42336)
- 管理学院(42134)
- 农(36162)
- 科学(34643)
- 中国(32728)
- 业大(29560)
- 农业(29272)
- 京(26494)
- 所(25643)
- 研究所(24295)
- 中心(21074)
- 财(20766)
- 农业大学(20217)
- 江(18032)
- 财经(17662)
- 院(17159)
- 室(16378)
- 经(16308)
- 经济学(16298)
- 省(15909)
- 科学院(15581)
- 实验(15438)
- 基金
- 项目(103936)
- 科学(80816)
- 基金(77413)
- 家(72604)
- 国家(72087)
- 研究(64059)
- 科学基金(60469)
- 自然(42883)
- 社会(42550)
- 自然科(41970)
- 自然科学(41946)
- 基金项目(41923)
- 省(41744)
- 自然科学基金(41231)
- 社会科(40583)
- 社会科学(40573)
- 划(35579)
- 资助(30203)
- 教育(28882)
- 重点(24227)
- 计划(23398)
- 创(22251)
- 发(22240)
- 编号(22033)
- 部(21572)
- 科研(21230)
- 科技(21126)
- 创新(20987)
- 业(19989)
- 国家社会(18840)
共检索到173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育财 李宁 罗彬 龚大春 王小芬 崔宗均
为探索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群筛选过程中,温度及碱处理小麦秸秆对菌群纤维素分解活性及菌群结构的影响,利用高温秸秆堆肥为筛选菌源,以碱处理小麦秸秆和未经碱处理小麦秸秆为碳源,分别在50和60℃条件下进行限制性筛选,最终获得18组具有纤维素分解活性的菌群。选择其中4组代表性菌群进行连续继代培养,监测相关性质,并利用PCR-DGGE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高温堆肥环境筛选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群,培养温度及秸秆碳源均影响菌群的筛选效果。以碱处理小麦秸秆为碳源的菌群在分解秸秆过程中能够保持较好的菌群结构稳定性;60℃的温度条件和碱处理小麦秸秆的碳源条件更有利于获得高活性的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玉英 沈其荣 娄无忌 刘生浩 崔中利
滤纸平板法结合摇床培养筛选到2个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混合菌M1和M2。在以纤维素为碳源的培养液中,28℃振荡培养4d,滤纸纤维素失重率分别达57.53%和54.92%,未经处理的稻草秆纤维素失重率为38.82%和36.21%。膨化稻草比稻草秆易分解,纤维素降解率可达68.83%和60.02%。经初步鉴定,M1由木霉F1和芽孢杆菌Ba组成,M2由木霉F2和芽孢杆菌Ba组成。实验结果表明,由真菌、细菌组成的混合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中任何一个单一菌株。
关键词:
纤维素 分解 筛选 混合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朴哲 崔宗均 苏宝琳 路鹏 王伟东
用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糖化力法测定了一组高效稳定的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MC1纤维素酶活性表达特性。结果表明 ,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 4 90nm处 ,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 6 0℃ ,最适反应pH 6 .0 ,较理想的酶促反应时间为 10min ;用不同温度和pH处理 ,MC1的纤维素酶在 6 5℃以下和pH 4 .5~ 10 .5之间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 ,但超出此范围 ,酶活性急剧下降直至丧失。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 菌 复合系 酶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阳 王蒙蒙 马磊 赵政 邱强 沈其荣
为了从不同生境样品中分离筛选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并评价其纤维素分解能力,以结晶纤维素为唯一碳源,测定其在刚果红平板上水解圈大小和纤维素酶活力,并分析各菌株对小麦秸秆的分解效率。结果表明:4株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上均能形成透明水解圈,并能使滤纸条发生崩解。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的同源性比对结果,结合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确定了各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分别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3,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X6、55-3和55-4。接种21 h后菌株X3获得最大滤纸酶活力(0.12 U·mL-1),27 h...
关键词:
堆肥 纤维素 纤维素酶 结晶度 分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圣进 韦仕岩 覃晓娟 王灿琴 陈振妮
从木质纤维材料堆肥样品中驯化筛选出一组高温型纤维素分解菌群N6,对其纤维素分解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6培养体系的pH稳定在6.4~8.0之间,降解纤维的适宜温度为50~60℃,最高纤维素酶活(CMCase)为0.83 IU/mL;在50℃下,N6在4 d内可使滤纸降解90.0%以上,6 d内可使玉米秆粉或稻草粉分别降解75.0%和86.4%,9 d内可使玉米秆粉或稻草粉分别降解失重79.0%和90.4%,对木薯渣的降解率也在30.0%以上。可见,N6具有降解天然木质纤维的高活性,是可应用于木质纤维材料生物转化的优良菌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东 崔宗均 牛俊玲 朴哲 刘建斌
以麦秸垛下的土壤和麦秸堆肥为材料 ,利用限制性培养技术 ,经过多代淘汰及其不同系之间的组配 ,最终筛选构建了一组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用羧甲基纤维素 (CMC)糖化力法和纤维素减重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复合系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滤纸、棉花、稻草、CMC Na和葡萄糖为碳源时 ,复合系在天然纤维素含量高的碳源 (如滤纸、棉花 )存在时表现出高的纤维素分解活性 ;利用蛋白胨和酵母粉作氮源时的纤维素分解活性远高于硝酸铵、尿素等无机氮源 ;以滤纸和酵母粉作为惟一碳、氮源时 ,最适发酵质量浓度分别为 2 5和10 0 g·L-1,其分解活性最高峰均出现在发酵第 5天。最适纤维素分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元喜 张晓昱 胡佳华 邓元修
木质纤维素分解菌筛选及木质纤维素降解吴元喜张晓昱胡佳华邓元修(华中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武汉430074)SCREENOFLIGNOCELLULOLYTICSTRAINANDBIODEGRADATIONOFLIGNOCELLULOSEWuYuanxi...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真菌 生物降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培培 韩宝文 曹燕篆 李佳佳 王小芬 崔宗均
探讨一组秸秆还田菌群ADS-3的功能稳定性及初步观察其接种于土壤后对还田秸秆的促腐效果。结果表明:在培养瓶中菌种ADS-3对小麦、水稻和玉米3大农作物秸秆都有稳定高效的分解能力,35℃条件下培养11d,能分解稻秆51.6%、小麦秸秆44.7%、玉米秸秆40.8%;在4、15和35℃条件下,尽管ADS-3对小麦秸秆的分解率差异很大,依次为6.8%、21.6%和44.7%;但是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检测其培养液,发现不同温度条件下ADS-3的微生物组成稳定。将菌种接种到模拟秸秆还田土壤中,初步试验结果表明ADS-3能显著提高秸秆的腐解速度(P<0.05)。试验结果为该菌群进一步开发秸秆还田...
关键词:
秸秆 菌群 接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育财 朱万斌 崔宗均 王小芬 林长松 程序
为了加快小麦秸秆资源的资源转化,提高小麦秸秆的生物分解率,从小麦秸秆堆肥中筛选到一组高效的小麦秸秆分解菌复合系WDC2。研究表明,WDC2在PCS培养基中以小麦秸秆作为唯一碳源,60℃培养15 d,对小麦秸秆的分解率达到64.47%,其中纤维素分解44.7%,半纤维素分解13.61%,木质素减少3.85%,pH由初始的8.3迅速下降,60 h下降到6.6,而后逐渐回升接近初始值。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随小麦秸秆的分解而升高,在15 d达到0.372 U/mL。GC-MS分析WDC2分解小麦秸秆不同阶段的培养液,检测到乙醇、乙酸、乙二醇、丙酸、2-甲基丙酸、丁酸、3-甲基丁酸、2-甲基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斐 孙朝晖 赵玉国 谢平林 李式军
从陈年堆积的畜粪堆中筛选出一个耐高温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等有机物的菌株。经鉴定 ,该菌株属于糖丝菌属易变糖丝菌种中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 ,至少可耐 80℃高温 ,在 4 0~ 5 0℃下能够有效地分解纤维素 ,在 2 0~ 30℃下分解纤维素能力较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慧 肖启明 谭周进 肖克宇 肖嫩群
为了研制1种用于早稻秸秆还田的生物助腐剂,通过稀释平板法分离到了1株好气性纤维素分解细菌,CMC-Na酶活为3.2U,0.1%的尿素最适合该菌产纤维素酶,14d左右能够基本完成稻草的腐解过程,在19d内对早稻秸秆的腐解失重率为56.97%,比对照提高了4.44%.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稻草 生物制剂 稻草还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学慧 王沁
迄今为止,世界上所选育出来的优良纤维素分解菌几乎都是木霉属菌株,而木霉菌缺乏由纤维素水解为葡萄糖的限制因子——β—葡萄糖苷酶。许多研究还指出,木霉培养物中存在着多种毒素,包括木霉素、T2毒素、粘毒素等。另外,木霉培养物还具有一种腐烂木头味。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使木霉纤维素酶,在食品酿造与发酵工业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目前应着重于扩大筛选优良菌种范围,寻找纤维素酶产生菌新来源。1 材料与方法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黑曲霉 纤维素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进军 沈谦 曹慧慧 薛藩
在酶活测定过程中空白酶活的正确测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以纤维素分解菌的酶活测定为例,介绍了目前处理空白样品的3种主要方法,并经过对比研究,提出目前最佳的空白处理方法为灭活酶液+底物空白,并进一步优化为离心+灭活酶液+底物空白的方法。面对本科生的该综合性实验,将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实验技术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空白酶活 空白处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炫清 苗嘉曦 陈兴 孔志坚 刘东阳 沈其荣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高效木质纤维素分解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Z5分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并以小麦秸秆为材料解析其分解过程。[方法]以小麦秸秆为唯一碳源,研究接种菌株Z5后小麦秸秆物理、化学特性及胞外水解酶活力,并结合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二维核磁共振等方法,原位分析菌株Z5对小麦秸秆的分解过程。[结果]与对照相比,接种28 d后小麦秸秆的总碳相对含量减少了22.05%,总氮相对含量却增加了76.77%,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了36.97%和39.77%。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郝杰杰 宋福强 田兴军 黄丰 张鹏 张智俊
应用固体发酵方法,研究Alternaria sp.,Penicillium sp.,Cephalosporium sp.,Tricherderma sp.,Pestalotiopsis sp.和Aspergillusfumigatus6种土壤半知菌降解马尾松凋落叶片过程中产生的漆酶(Laccase)、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糖酶(FPA)的动力学曲线,以及各种酶活性与底物降解的关系。结果表明:Pestalotiopsis sp.能够产生相对较高的漆酶活性和引起底物的总有机物质(TOM)质量损失最大;Alternaria sp.产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