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0)
2023(10665)
2022(8885)
2021(7905)
2020(6342)
2019(14214)
2018(13696)
2017(25575)
2016(13934)
2015(15136)
2014(14726)
2013(14586)
2012(14006)
2011(12885)
2010(12858)
2009(11657)
2008(11383)
2007(10131)
2006(9176)
2005(8488)
作者
(44477)
(37079)
(36923)
(34497)
(23575)
(17954)
(16431)
(14506)
(14270)
(13050)
(12728)
(12302)
(12195)
(11748)
(11745)
(11399)
(11210)
(11052)
(10742)
(10698)
(9614)
(9116)
(9046)
(8607)
(8492)
(8278)
(8240)
(8114)
(7591)
(7466)
学科
(62989)
经济(62922)
(37051)
管理(36624)
(26985)
企业(26985)
方法(20979)
中国(20587)
地方(19425)
(19169)
数学(18251)
数学方法(18096)
业经(15113)
农业(13530)
(13521)
(12914)
贸易(12903)
(12773)
(12462)
(11028)
金融(11028)
环境(11011)
(10980)
(10959)
银行(10931)
地方经济(10925)
(10838)
(10621)
技术(10446)
产业(8535)
机构
学院(201171)
大学(200097)
(84201)
经济(82572)
研究(78902)
管理(72508)
理学(62087)
理学院(61261)
管理学(60146)
管理学院(59801)
中国(58788)
科学(51120)
(46065)
(44246)
(42135)
研究所(38533)
农业(36585)
(36092)
业大(35694)
中心(34834)
(31379)
(28676)
北京(28266)
财经(28167)
(27025)
师范(26556)
(26313)
(25639)
经济学(25452)
(24930)
基金
项目(137373)
科学(107326)
基金(99004)
研究(93794)
(90259)
国家(89461)
科学基金(74636)
社会(60511)
社会科(57398)
社会科学(57385)
(54932)
基金项目(52424)
自然(49761)
自然科(48596)
自然科学(48580)
自然科学基金(47726)
(46977)
教育(41525)
资助(39663)
(35881)
编号(35553)
重点(31764)
(29134)
(29066)
发展(27724)
计划(27670)
成果(27646)
创新(27304)
(27268)
科研(26749)
期刊
(97413)
经济(97413)
研究(60266)
中国(45632)
(42709)
学报(40103)
科学(35393)
农业(29224)
大学(29196)
学学(27876)
管理(27503)
(25325)
(20922)
金融(20922)
教育(20667)
业经(17739)
经济研究(16463)
技术(15774)
(15541)
财经(13631)
问题(12905)
(11785)
业大(11217)
科技(10906)
(10575)
商业(10253)
(10120)
世界(9914)
技术经济(9719)
国际(9619)
共检索到312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韩红宾  韦章良  霍元子  陈群芳  张建恒  何培民  于克锋  
通过比较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对浒苔(Ulva prolifera)孢子/配子放散和萌发的影响,来探究适合浒苔孢子/配子放散和萌发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实验结果表明,适宜浒苔孢子/配子放散的温度和光照强度范围分别为20~30℃和180~300μmol·m~(-2)·s~(-1)。在温度25℃、光照强度240μmol·m~(-2)·s~(-1)时,浒苔孢子/配子的放散量最大。浒苔孢子/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15~25℃和40~160μmol·m~(-2)·s~(-1),最适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20℃和120μmol·m~(-2)·s~(-1)。本实验揭示了黄海绿潮优势种浒苔繁殖与生长的环境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阳阳  霍元子  曹佳春  陈丽平  何培民  
为研究低温、低光照强度对浒苔生长和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和温度培养条件,对设定条件下中国漂浮浒苔种类扁浒苔(Ulvacompessa)的特定生长率进行测定,并利用Phyto-PAM荧光仪测定了低温和低光照强度条件下浒苔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结果表明,低温和低光照强度对扁浒苔生长的影响极显著(P<0.01),且两者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但显著高于5℃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15℃的特定生长率(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信书  冯子慧  霍元子  徐军田  何培民  
为了探讨绿潮藻浒苔游孢子对紫外线(UVR)的敏感性,研究了相对于有效光辐射(PAR,P)增加UVA辐射(PAR+UVA,PA)和全波长辐射(PAR+UVA+UVB,PAB)对浒苔游孢子的光合效率、附着、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强光[900μmol/(m2·s)]下PA和PAB辐射对浒苔游孢子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辐射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大。强光下PA和PAB辐射15、30、60min导致浒苔游孢子最大光化学效率分别下降为28.4%、42.4%、36.5%、52.1%、64.4%、54.5%;(2)游孢子在15min辐射期间的附着率分别为50.0%(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汤晓荣  费修绠  
紫菜(Porphyra)是重要的经济海藻。目前,紫菜作为食品年产值已达1.8亿美元[Radmer1996]。条斑紫菜(P.yezoensis)是重要的栽培种类,苗源主要是壳孢子苗。用于栽培的紫菜网帘上,由壳孢子形成的幼苗实际数量很少,其放散单孢子形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霞  逄少军  苏丽  
为了能够节约制冷成本,合理延长种海带在海上的预留时间,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20、21、22、23、24℃)和培养时间(4、8、12、16 d)对两个海带品系("205"和"C033")孢子放散能力及胚孢子萌发率、受精率、雌配子体发育和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海水温度达到24℃时,孢子囊几乎丧失了放散能力,20–23℃的游孢子放散量差别不显著。在相同温度下,孢子囊培养时间为12、16 d的胚孢子萌发率大于4、8 d;同时,孢子囊培养16 d的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具有最小值。在相同培养时间下,23℃(或24℃)的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远远小于20–22℃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海带雌配子体大小与幼孢...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有志  黄继山  朱杰辉  
采用2种光照和8种温度处理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小叶章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30℃外,其他温度处理光照和黑暗处理的种子萌芽率差异不显著,种子萌发表现为非光敏性.在10~35℃,小叶章种子都能萌发,但萌发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30℃,最大萌芽率为54%.高温度处理的种子一般比低温度处理的种子萌发早,如30℃处理的在第2天就开始萌发,而10℃处理的在第4天才开始萌发.在适宜的温度时光照能促进小叶章幼苗的生长,在25℃和30℃,光照处理的幼苗在第10天的生长高度和最大根长都大于黑暗处理.幼苗在不同温度下生长差异较大,其中20~30℃的最大根长无显著差异,但比其他处理的大,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尚瑞广  王兵益  徐珑峰  
通过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探讨了不同温度、水分含量和光照时间对玛咖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5~30℃,玛咖种子起始萌发和萌发完成所需的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减少;15~30℃为玛咖适宜萌发温度,最终萌发率15~25℃较高,萌发指数和萌发速率指数25℃时最高。玛咖种子萌发率与PEG-6000溶液的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2=-0.9334,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友  王欢利  汪贵斌  曹福亮  
为了探索温度和光照强度对银杏叶黄酮合成及调控机制,本研究对两年生银杏盆栽苗进行温度和光强的两因素三水平的处理,测定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代谢过程中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并建立黄酮类含量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T1Q3处理40 d后和T2Q2处理20 d后,单株银杏黄酮含量相较处理前显著增加;大部分处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增量存在显著的温度效应,部分处处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增量存在显著光强效应和温度、光强交互效应;黄酮代谢过程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温度、光强及温度、光强交互效应;相关性分析表明;仅在处理10 d时,槲皮素的含量与F3H、FLS和ANS基因的表达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雪枫  周高羽  王坚  
为明确热带常见杂草飞扬草(Euphorbia hirta)的种子萌发特性,本研究运用培养皿滤纸法和盆栽法,分别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对飞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飞扬草种子在2040℃范围内均可萌发,其中30℃为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均最大),25℃时幼苗生长最好(根长/苗长为1.031)。恒温条件(25℃)下,光照824h时的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平均值94.07%)、光/暗0h/24h时萌发率降至52%(P0.05),随光照时长缩短萌发指数和幼苗根长均显著减低(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涛  张君芝  张友德  秦天才  
黄姜(DioscoreazingiberensisC.H.Wright)是我国生产薯蓣皂甙元的重要原料,而薯蓣皂甙元又是生产许多激素药物的原料,在医药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野生资源的大量采挖,导致原料严重紧缺,因此许多地方已开始进行人工栽培,以满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包松莲  李志国  张建云  郑书星  
采用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梯度、光照和采用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对塔拉(Caesalpinia spinose Kuntze)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5~30℃为塔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萌发率在90%以上,平均发芽速率在7 d以内,但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5℃,平均发芽速率仅需2.77 d,5 d内即可萌发完全,发芽率达99%,发芽整齐。低温条件下,塔拉种子萌发较为困难,在5℃低温1个月内发芽率仅为32.50%,转移到25℃恒温箱后,5 d后发芽率达到90.83%。高温30℃以上也不适宜种子萌发,萌发率下降,胚根发黄,很难正常成苗;②光照对塔拉种子的发芽影响不十分明显,以每天光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威   吴文广   刘毅   仲毅   王新萌   张继红  
为探究铜藻(Sargassum horneri)的有机碳释放速率、与净初级生产力(NPP)之间的关系及主要的调控因素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三变量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测定铜藻在不同温度(5、15和25℃)、光照[86、172和258 μmol/(m~(2)·s)]和光照周期(L∶D=6 h∶18 h,L∶D=12 h∶12 h,L∶D=24 h∶0 h,L表示光照时长,D表示黑暗时长)条件下溶解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的释放速率和初级生产力。结果显示,DOC和POC释放速率的范围分别为0.653~4.785和0.066~0.322 mg/(g·h);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是铜藻释放DOC和POC的主要调控因素;铜藻在高温、中光、L∶D=6 h∶18 h条件下的DOC的释放速率最高[4.785 mg/(g·h)],在高温、高光、L∶D=24 h∶0 h条件下的POC的释放速率最高[0.322 mg/(g·h)];铜藻释放的DOC和POC占NPP的比值分别为4%~130%和0.4%~5.9%;DOC释放速率与NPP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OC释放速率与NP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铜藻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其对沿海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提供科技支撑。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素芬  李海娟  孙会强  李健鹏  李国荣  
通过离体组织培养,观察了灰叶马尾藻(Sargassumcinereum)有性生殖特征,探讨了光照强度20、40、60、80、120、160μmol/(m2.s)对其有性生殖与幼孢子体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灰叶马尾藻每窝一般排卵4~6个,单核,核分裂产生2~8核卵。受精卵依次经过2次横分裂、2次纵分裂,再经多次分裂形成梨形幼孢子体。光照强度对灰叶马尾藻卵及受精卵大小、分裂速度影响不显著,80~120μmol/(m2.s)时合子分裂较快。光照强度极显著影响灰叶马尾藻幼孢子体假根数量及其长度。培养第9天幼孢子体产生分枝,叶状部生长受光照强度影响显著,适宜光强范围为40~120μmol/(m2.s...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丹丹   马红媛   亓雯雯   李绍阳   李景玉   赖宪明   夏江宝   曹琪琪   贺文君  
禾本科和豆科等草本植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生产者的主体,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植物生活史的主要部分,探讨禾豆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和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是建植以禾豆植物为主的栽培草地及退化草地补播混播修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选取了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巴哈雀稗(Paspalum notatum)、紫花苜蓿‘公农1号’(Medicago sativa ‘Gongnong No.1’)、紫花苜蓿‘阿尔冈金’(Medicago sativa ‘Algonquin’)、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和毛苕子(Vicia villosa) 6种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的种子,研究了恒温(30、25、20、15和10℃)、变温(15℃/6℃、25℃/15℃、20℃/30℃、20℃/10℃和30℃/15℃)和光照(光暗交替,全黑暗)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种子的发芽率、萌发开始时间和发芽指数在物种间存在显著差异,禾本科植物在5种恒温下发芽率不高(<55.00%),豆科植物在恒温下发芽率较高(> 56.00%);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开始时间较晚(> 6 d),豆科牧草种子萌发开始时间均早于禾本科,为1~2 d;禾本科植物发芽指数低于豆科植物,其中,紫花苜蓿‘公农1号’种子发芽指数最高,种子活力最强;全黑暗下冰草种子发芽率高于光暗交替条件,全黑暗抑制了紫花苜蓿‘公农1号’、紫花苜蓿‘阿尔冈金’和沙打旺种子的萌发。毛苕子种子在恒温和变温条件下发芽率为84.00%~99.00%,种子萌发温度范围较宽。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典型禾豆牧草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为禾豆混播栽培草地建植及退化草地补播修复提供借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素文  张文文  郭永坚  朱长波  李俊伟  颉晓勇  陈利雄  
在不同水流和不同光照条件下,分别对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Harv)Yamad果孢子萌发情况展开研究,以期为其苗种生产奠定基础。舌状蜈蚣藻果孢子在附着1 d、15 d后,置于不同水流速度(0、1、1.5、4、7、10、14 cm/s;1.5 cm/s流速由充气控制,其他流速由流水装置控制)培养20 d;舌状蜈蚣藻果孢子附着1 d后,在不同光照周期(6L∶18D、8L∶16D、10L∶14D、12L∶12D、14L∶10D、16L∶8D)和不同光照强度(35、85、135μmol 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