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8)
2023(10361)
2022(8660)
2021(7826)
2020(6531)
2019(14386)
2018(14045)
2017(25856)
2016(14492)
2015(16151)
2014(15820)
2013(15296)
2012(14207)
2011(12883)
2010(12666)
2009(11671)
2008(11273)
2007(10112)
2006(8911)
2005(8084)
作者
(46427)
(38616)
(38440)
(36109)
(23970)
(18558)
(17196)
(15151)
(14723)
(13326)
(13228)
(12769)
(12481)
(12300)
(12178)
(11795)
(11697)
(11409)
(11115)
(10851)
(9933)
(9496)
(9413)
(8954)
(8836)
(8509)
(8407)
(8281)
(7929)
(7918)
学科
(52941)
经济(52832)
管理(40615)
(36273)
(28131)
企业(28131)
方法(22500)
数学(19789)
数学方法(19571)
(17226)
中国(15228)
(15047)
(14971)
(14027)
业经(11928)
农业(11016)
(10923)
(10794)
贸易(10792)
(10498)
地方(10225)
(9630)
银行(9574)
(9410)
金融(9403)
(9180)
环境(8728)
技术(8383)
理论(8200)
(8113)
机构
大学(207169)
学院(205775)
(81163)
经济(79501)
研究(78077)
管理(73118)
理学(63306)
理学院(62506)
管理学(61164)
管理学院(60820)
中国(58012)
科学(52267)
(50407)
(44795)
(42165)
农业(40449)
业大(39410)
研究所(38900)
(37454)
中心(34809)
(30915)
财经(29224)
(28368)
北京(27904)
(26642)
(26328)
农业大学(26289)
(25889)
师范(25370)
经济学(24958)
基金
项目(146314)
科学(113257)
基金(106110)
(98051)
研究(97969)
国家(97243)
科学基金(80321)
社会(62091)
社会科(58624)
社会科学(58610)
(57619)
基金项目(56048)
自然(54850)
自然科(53540)
自然科学(53517)
自然科学基金(52569)
(49719)
教育(44104)
资助(42828)
编号(37096)
重点(34014)
(31600)
(31113)
计划(30576)
(30416)
成果(29284)
科研(28952)
创新(28610)
科技(27204)
课题(27098)
期刊
(87691)
经济(87691)
研究(57631)
学报(46192)
(45419)
中国(44900)
科学(38313)
大学(33459)
学学(32095)
农业(30569)
(28286)
管理(26199)
教育(20257)
(17862)
金融(17862)
(16585)
技术(15500)
经济研究(14951)
业经(14899)
财经(14567)
业大(13409)
(12693)
(12524)
问题(11752)
农业大学(11350)
科技(10911)
资源(9647)
世界(9233)
(9232)
林业(9137)
共检索到306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徐钢春  顾若波  闻海波  华丹  聂川  孙连锋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体重和饵料密度对河蚬滤食率和同化率的影响,此外还进行了饵料质量(POM/TPM)对河蚬同化率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0-30℃)条件下,河蚬的滤食率(IR)与河蚬软体部干重(W)呈明显正相关幂指数关系:IR=aWb,其中b值的范围是0.422 7-0.588 8,平均值为0.484 2,温度的上升使得河蚬的滤食率明显增大,除温度对小规格[体重为(0.076 4±0.003 8)g]的同化率有显著影响外,温度和体重对同化率的影响均不显著;随着藻类密度的增加,河蚬的滤食率增加而同化率减小,两者分别符合下列关系式:IR=65.120 4 C0.326 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郭华阳  王雨  张殿昌  陈明强  李有宁  严俊贤  吴开畅  
2011年11~12月,以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饵料,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测定了不同饵料密度、体重和盐度下黄边糙鸟蛤(Trachycardium flavum)的滤水率。结果表明:饵料密度、体重以及盐度对黄边糙鸟蛤滤水率均存在显著性影响。在实验饵料密度范围内,当饵料密度小于10×104cell·mL-1时,黄边糙鸟蛤的滤水率随着饵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饵料浓度与滤水率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幂函数关系;体重对滤水率的影响呈幂函数关系,个体滤水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盐度范围内,滤水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盐度为32.7时滤水率达到最大值0.249 L·(...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栗志民  刘志刚  徐法军  李明昊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pH和饵料密度对皱肋文蛤清滤率的影响,旨在为该贝养殖容量、摄食行为和能量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及为该贝在我国南方海域的健康养殖和推广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皱肋文蛤清滤率随温度(13~33℃)、盐度(13~33)、pH(7~9)和饵料密度(2.5×104~10×104cell/ml)的变化而呈现峰值变化,各种环境因子对3种规格皱肋文蛤清滤率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杜美荣  方建光  葛长字  毛玉泽  于守团  燕敬平  李锋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恒定温度(24±0.5℃)、饵料密度(3.0×104cell/ml)、不同盐度(20、25、30和35)和恒定温度(24℃±0.5℃)、盐度30、不同饵料密度梯度(3.0×104、4.5×104和6.0×104cell/ml)对栉孔扇贝稚贝(壳长1.177~2.017mm)滤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栉孔扇贝稚贝的滤水率(FRS)开始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5~30之间存在最大值,然后随盐度的升高而下降,与盐度(S)间的相关关系为FRS=-30.893S2+1691.5S-19610(r=0.847,以整体干重计算)或FRS=-0.022S2+1.2236S-14.522(r=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天时  孔杰  刘萍  张庆文  王清印  
在实验用虾遗传背景一致的情况下,分析了3种饵料(配合饲料、冰冻鲜鱼肉和活卤虫)和4个不同的养殖密度对小水体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和饲养密度对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及存活率有显著影响。在饵料、养殖密度单因子实验及饵料和养殖密度相结合的双因子实验中,幼虾的生长均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活卤虫对幼虾生长的效应尤为突出。而养殖密度对中国对虾的行为生物学、个体间体重增量均有影响。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中国对虾增重变慢;同时,个体间体重增量差异变大。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中国对虾幼虾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饵料对存活率影响变化幅度较大,波动在58.1%~85.2%之间,其中投...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其根  张明星  陈丽平  贾茜茜  孔优佳  胡忠军  
在水温为(20±1)℃的室内实验条件下,研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3种藻类和贝类规格(身体大小)及密度对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和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摄食率的影响。三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藻种对背角无齿蚌的摄食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河蚬的摄食率;贝类密度和规格均显著影响2种贝类的摄食率,两者对背角无齿蚌摄食率有交互作用;但对河蚬无交互作用;2种贝类摄食率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大规格背角无齿蚌和2种较低密度下的大规格河蚬的摄食率均分别显著小于小规格,但在2种较高密度下的河蚬摄食率在规格间无显著差异;2种贝类摄食率与水体溶解氧均显著正相关,但相关性河蚬明显高于背角无齿蚌;不同藻类的投喂对溶解氧不产生显著影响,但贝类大小和密度显著影响溶解氧。结果表明,溶解氧胁迫程度会影响身体大小和密度对2种贝类摄食率的交互作用,小规格河蚬对低溶解氧的耐受性低于大规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思佳  叶世洲  胡先勤  
在水温 30℃的条件下 ,分别进行了为期 5 6d的稚鳖和幼鳖摄食 -生长试验 ,稚鳖组设饥饿、1%、2 %、4 %和饱食 5个摄食水平 ,幼鳖组设饥饿、1%、2 %和饱食 4个摄食水平。结果表明 ,中华鳖稚、幼鳖鳖体干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比能值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P 0 .0 5 ) ,稚、幼鳖灰分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 5 .5 2 %、和 5 .99%。体重对中华鳖鳖体干物质含量和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 ,干物质和脂肪含量随体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江双林  赵从明  王彦怀  尹晖  孙耀  石晓勇  
以等边金藻3011为饵料,采用室内流水法,在12、20和24℃3个温度和不同的壳长、饵料浓度下,测定并计算了温度、壳长和饵料浓度与菲律宾蛤仔摄食率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摄食率随着饵料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符合幂函数方程。摄食率可以用温度、壳长和饵料浓度的自然对数方程表示,其模型为:IR=21.2LnT+20.06LnL+7.10LnC-97.95,经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其相关系数呈非常显著水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永锋  张继红  方建光  房景辉  高亚平  任黎华  张义涛  
为了解刺参摄食的生理生态学特性,本实验在室内模拟研究了不同体质量刺参[A(4.77±0.95)g、B(15.12±1.14)g、C(34.77±7.95)g、D(78.13±4.99)g]的有机物摄食率、吸收效率分别对饵料质量[Ⅰ(100%海泥)、Ⅱ(88%海泥+12%海带粉)、Ⅲ(76%海泥+24%海带粉)、Ⅳ(64%海泥+36%海带粉)]及温度[(5.1±0.4)、(10.9±0.7)、(12.5±0.6)、(14.2±0.7)和(16.1±0.6)℃]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摄食率(OIR)与饵料质量(OC)回归方程为OIR=a×OC/(OC+b),其中a、b分别为最大摄食率与半饱和常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邓梦颖  吴志强  肖英平  胡向萍  肖鸣鹤  涂彭文  
以体重(0.015±0.004)g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50、100、300、600、900尾/m25种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摄食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实验周期为30 d。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幼虾的体长、特定生长率、平均日增重、存活率和蜕壳率都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日增重由(0.007±0.002)g下降为(0.002±0.001)g,蜕壳率由(100±0.000)%下降为(37.222±3.928)%,降幅明显;体长、体重变动系数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每组个体的平均摄食量和摄食率均与养殖密度成反比。此结果表明养殖密度的增大总体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凯  樊启学  刘文奎  李波  方巍  
采用试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残食行为、规格差异和饵料密度对杂交鳢仔稚鱼残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杂交鳢仔鱼全长达到1.30cm(7日龄)时出现残食。同规格杂交鳢仔稚鱼饱食状况下几乎没有残食现象,而全长2.21cm仔鱼在饥饿状况下表现出了较高的残食率;规格差异越大,残食率越高,全长比为0.57∶1.00、0.50∶1.00、0.39∶1.00的3个试验组的残食率分别为18.35%、46.65%、61.67%,差异显著;饵料缺乏时的残食率显著高于饵料充足时,全长2.21cm杂交鳢仔鱼饲养7d,不投饵和饱食情况下的残食率分别为46.67%和1.11%,差异显著;以日投喂率0%、5%、15%饲养杂交鳢仔...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杜劲松  高攀  刘立志  咸玉兰  
对体重分别为0.8~1.0 g、14.0~16.5 g和340~400 g的3种规格白斑狗鱼(Esox lucius)在水温12、14、16、18、20、22、24、26℃下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同时测定了水温20℃时,摄食状态和光照周期对其耗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白斑狗鱼的耗氧率与水温正相关,三种体重规格其关系式分别为Y=0.0245X-0.0418(R2=0.9878),Y=0.0177X-0.0394(R2=0.9935),Y=0.0034X+0.0246(R2=0.844);窒息点随着水温的升高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在18~22℃时稳定在同一水平(P>0.05)。耗氧率和窒息点与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奎  樊启学  朱邦科  杜海明  
研究了饵料密度(每毫升0.1个、0.3个、1.0个、3.0个和10.0个)对3种规格(I:0.68 cm;II:1.50 cm;III:3.20 cm)杂交鳢仔鱼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饵料密度为每毫升0.1~1.0个的范围内,3种规格仔鱼的特定生长率随饵料密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当饵料密度为每毫升1.0个时,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值,随着饵料密度进一步增加,规格I仔鱼的特定生长率随饵料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规格ⅡI、II仔鱼的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变化。饵料密度对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各饵料密度组的成活率都很高。规格差异对饵料密度不敏感,3种规格仔鱼的最适饵料密度均为每毫升1.0个。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建勇  邓兴朝  绍杰  
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不同规格和温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olata)耗氧率(O)和排氨率(N)的影响。实验所用方斑东风螺规格为壳高(3 147±0 115)~(6 862±0 237)cm,软体部分干重(2 0145±0 12)~(11 0636±0 36)g。结果表明:(1)个体大小、温度以及二者的综合效应均对其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一兵  张中尧  刘青  郭鹤鲲  金送笛  
饵料密度实验表明 ,在 2 8℃下 ,当草履虫密度分别为 10 0cell·mL-1(77mg·L-1)、2 0 0cell·mL-1(15 4mg·L-1)、30 0cell·mL-1(2 31mg·L-1)和 4 0 0cell·mL-1(30 8mg·L-1)时 ,卜氏晶囊轮虫在群体培养条件下的最大持续产量 (MSY)、水体容纳量、种群增长期的平均生产量和增长率均以饵料密度 30 0cell·mL-1组为最高 ,分别为 :6 .4ind·mL-1·d-1(35 5mg·L-1·d·-1)、13.7ind·mL-1(76 0 .6mg·L-1)、5 5 (mg·L-1·d·-1)和 1.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