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42)
2023(17491)
2022(14863)
2021(13937)
2020(11701)
2019(26522)
2018(26292)
2017(49944)
2016(27215)
2015(30610)
2014(30113)
2013(29245)
2012(26665)
2011(24062)
2010(24459)
2009(22984)
2008(21561)
2007(19181)
2006(16955)
2005(15039)
作者
(76745)
(63714)
(63212)
(60146)
(40525)
(30499)
(28633)
(24689)
(24284)
(22810)
(21799)
(21616)
(20404)
(20215)
(19801)
(19731)
(18791)
(18654)
(18337)
(18208)
(15965)
(15676)
(15303)
(14610)
(14314)
(14294)
(14183)
(13995)
(12905)
(12683)
学科
(97950)
经济(97809)
管理(85118)
(78867)
(68213)
企业(68213)
方法(41341)
数学(34803)
数学方法(34358)
中国(32739)
(30077)
(28789)
金融(28781)
(27683)
银行(27628)
(27171)
(26600)
(25910)
业经(24867)
(23633)
地方(22502)
技术(20876)
(19534)
财务(19454)
财务管理(19418)
理论(19403)
环境(18507)
企业财务(18485)
农业(18118)
(17896)
机构
大学(371790)
学院(371350)
管理(145289)
(143730)
经济(140365)
研究(124811)
理学(124810)
理学院(123379)
管理学(121267)
管理学院(120579)
中国(98802)
(79466)
科学(77184)
(70828)
(62214)
(59367)
中心(58217)
研究所(56490)
(56253)
财经(55445)
业大(54899)
北京(50240)
(50199)
(48783)
师范(48268)
(47800)
农业(46181)
(46114)
经济学(43210)
财经大学(41213)
基金
项目(254358)
科学(199763)
研究(187989)
基金(182828)
(159231)
国家(157866)
科学基金(135619)
社会(117672)
社会科(111428)
社会科学(111401)
(101239)
基金项目(97153)
自然(87456)
教育(86081)
自然科(85342)
自然科学(85319)
(84458)
自然科学基金(83786)
编号(76615)
资助(74055)
成果(62886)
重点(57134)
(56113)
(55166)
(54210)
课题(53771)
创新(51804)
(49087)
科研(48076)
国家社会(47982)
期刊
(160565)
经济(160565)
研究(111363)
中国(79435)
学报(59755)
管理(55496)
(55355)
科学(54083)
(53885)
教育(45898)
大学(45175)
(44816)
金融(44816)
学学(42452)
农业(36290)
技术(32254)
财经(27087)
业经(26488)
经济研究(24735)
(23069)
问题(20000)
科技(19574)
(19048)
图书(18860)
理论(18352)
(17474)
技术经济(16966)
实践(16769)
(16769)
现代(16607)
共检索到560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明  王书可  刘海鸥  
非正规金融机构已成为当今阻碍温州经济发展的障碍。文章从生态学和制度创新视角出发,首先运用大量数据对温州二元金融体系的特征、负效应和产生根源进行了系统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政府为管理主体的温州金融生态体系模型,诠释了金融生态体系中各部门的职能设计以促成各项金融制度的耦合,进而实现金融生态的理念并最终形成温州金融生态体系。此外,还给出了构建温州金融生态体系的具体策略选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少芬  梁雪芳  王勉  
当前,我国金融二元结构特征突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相对缺失。为解除农村金融供给抑制,必须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而从体制上和机制上创新邮政金融服务"三农"的制度,是目前扩充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关键路径。当前,我国邮政金融在服务"三农"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机遇,并可依托自身的竞争优势。充分发挥邮政金融的比较优势,并辅以必要的政策扶持,以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是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全面提升我国邮政金融服务"三农"的功能,要纠正认识偏差,客观审视邮政储蓄的历史作用;合理分布邮政储蓄银行分支机构,多渠道构建农村邮储资金的回流导入机制;适时组建邮政金融控股集团,尽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永华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涉农金融也日渐呈现出诸多问题。而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并阻碍了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和创新。因此,为保障和促进农村金融良性而有序发展,我国应急需加快体系制度建设,以实现其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新阳  段豫川  吕刚武  
中国农地金融制度从无到有,经历强制、诱致、又强制的变迁过程,但始终处于推进乏力的状态。论文通过对整个制度变迁过程中供需双方审慎态势及其原因的分析,指出农地金融制度必须通过外生供给的方式方可获得全面确立。并按照主体、内容和路径三个部分作出农地金融制度的外生安排和提出三级法人主体制的组织框架构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应良  
本文指出了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制度缺陷,提出了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的几点设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治富  
本文在制度金融视角下对温州的金融改革案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永嘉文化所倡导的"功利思想"是温州民间金融的价值基础,也是形成独特的温州模式制度结构的关键。文章运用一般均衡信贷链模型(GECL)和DGLLS框架分别研究了改革的短期性质和长期性质。在短期内,金融改革的重点在于修复濒临崩溃的信用链条以及遭受重创的信用资本,而共有的永嘉文化的价值观念能够缩短这一修复的历程;从长期来看,金融改革的实质在于金融制度生成模式的转变,即将原来以单一的国家为制度构建主体的制度生成模式转变为国家和民间共同参与的制度生成模式,这意味着成功和有效的金融改革必须具有市场增进的性质;这一模式的转变客观上要求政府由发展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诸葛隽  
近年来温州经济发展的金融因素备受关注,尤其在宏观经济剧烈波动、政府宏观调控频繁的情形下,民间金融顺势而动,发挥着经济增长与就业的自我稳定作用。本文通过考察温州民间金融,建议我们国家建立更具包容性的金融体系,以增强中国经济的抗震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建华  
民间金融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补充官方的正规金融缺陷的同时,由于没有设立针对民间企业融资的完善的地方监管体系,融资环境不稳定,容易产生融资风险。温州民营经济繁荣,但它对民间金融地方监管体系建设的操作接近于空白。民间借贷纠纷、非法集资等案件大量增加,企业资金链断裂,多地老板"跑路"等频发。文章从浙江温州民间金融地方监管的现状出发,进一步挖掘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通过政府协调监督、调整法律制度、实施企业自我约束及行业自律监管等优化对策来解决监管的缺陷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健华  
温州金融改革自启动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改革成效舆论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如何客观评价改革成效、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成为当前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金融生态理论和温州经济金融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温州金融改革的目标及内容解读,构建出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为量化评估温州金融改革成效提供了方法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梁琳  
金融体系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融资支持,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还能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激励和约束,分散投资者对技术创新的投资风险。因此,金融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在通过金融体系促进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技术创新的引导和监管,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完善技术创新资金需求者的信用评价体系,并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金融体系支持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梁琳  
金融体系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融资支持,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还能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激励和约束,分散投资者对技术创新的投资风险。因此,金融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在通过金融体系促进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技术创新的引导和监管,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完善技术创新资金需求者的信用评价体系,并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金融体系支持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大鹏  
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为何要强调金融体系的协调创新。指出提高宏观金融效率是金融体系协调的本质;金融机构协调是金融体系协调的核心;金融监管及国际金融体系协调是一国金融体系协调的关系因素。在论述了金融体系协调创新与制度约束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金融体系协调创新与制度约束并行发展的评判标准,指出了"金融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金融组织结构是在竞争基础上产生的有效率的结构的方向,给出了关于我国金融寡头集团的再造和培育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弥  周也  
金融体系是我国经济运行的核心,如何促进金融体系的和谐发展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意义的问题。关于对金融体系的研究,大多数理论都从制度的建立或完善的角度出发。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应该有一个过程。一种合理制度的建立或完善有理论的指导,但更主要来自于金融活动实践的不断探索和积累,而不是凭空想象的,这个探索和积累的过程(形成的成果便是金融规范的确立)以何种形式来完成;二是制度一旦确定下来,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便是对其进行完善,制度也不可能是频繁变更或朝令夕改。可是,金融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很难预测的,对它进行约束的制度可能很快就不适应它发展的需要,甚至会起反作用。在一...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红宇  
本文从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入手 ,着重讨论了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不同分工与功能绩效 ,指出相对于中国农村多元化经营主体的不同资金需求 ,对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不同功能的定位 ,在一定时期内是一种不失理性的选择。同时 ,针对目前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缺陷 ,作者从全局的角度提出了新时期农村金融组织创新改革的思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雄  
国家创新体系实质上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制度。必须用创新的思维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有很大的制度创新空间。亟待建立和变革的制度有:加快以股份制为中心内容的企业制度改革,应十分重视税收制度的安排,建立风险投资制度,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完善法律制度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