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
2023(128)
2022(76)
2021(84)
2020(61)
2019(145)
2018(126)
2017(231)
2016(131)
2015(143)
2014(125)
2013(102)
2012(85)
2011(63)
2010(95)
2009(52)
2008(39)
2007(44)
2006(29)
2005(29)
作者
(266)
(233)
(217)
(182)
(117)
(100)
(99)
(96)
(95)
(92)
(91)
(88)
(82)
(79)
(78)
(76)
(71)
(67)
(64)
(64)
(61)
(60)
(60)
(58)
(56)
(55)
(54)
(52)
(51)
(49)
学科
(596)
管理(585)
技术(569)
(550)
企业(550)
技术管理(423)
(330)
经济(330)
教学(193)
理论(179)
学法(160)
教学法(160)
学理(159)
学理论(159)
中国(156)
方法(149)
数学(139)
数学方法(138)
新技术(137)
高新(137)
高新技术(137)
业经(94)
产业(82)
学校(78)
信息(70)
信息产业(70)
总论(70)
(67)
环境(66)
教育(63)
机构
学院(1594)
大学(1268)
管理(563)
(558)
经济(548)
理学(504)
理学院(497)
管理学(493)
管理学院(487)
职业(478)
技术(430)
研究(385)
职业技术(337)
技术学院(296)
(255)
(254)
科学(236)
教育(231)
中国(221)
(217)
(205)
师范(203)
商学(181)
业大(180)
商学院(180)
经济学(168)
(167)
经济管理(166)
中心(165)
工程(161)
基金
项目(1177)
研究(1062)
科学(1001)
基金(736)
(672)
教育(642)
社会(626)
社会科(603)
社会科学(603)
(560)
国家(559)
科学基金(533)
编号(499)
(492)
(437)
基金项目(411)
课题(400)
创新(394)
(375)
(360)
规划(332)
重点(297)
自然(291)
成果(290)
自然科(288)
自然科学(288)
(286)
(284)
(283)
自然科学基金(283)
期刊
教育(571)
(556)
经济(556)
技术(488)
中国(443)
职业(419)
研究(363)
技术教育(312)
职业技术(312)
职业技术教育(312)
管理(280)
(189)
论坛(189)
科技(176)
技术经济(147)
科学(135)
(129)
职教(122)
业经(111)
学报(95)
(91)
经济研究(88)
大学(83)
财经(82)
(81)
学学(80)
(78)
农业(69)
科技管理(62)
现代(60)
共检索到2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建兴  
近年来,温州民营经济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开始增大。为适应这一趋势,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探索、完善与民营企业、行业企业的合作办学模式,借助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及行业优势,凝聚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学院融汇吸收了大量优质的企业资源,其中包括企业的文化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等,对课程创新、人才培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立足"六共"机制,深化专业建设学院领导认为,作为一所在民营经济环境中办学的高职院校,只有主动贴近相关行业和民营企业的需求,密切与企业、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国梁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在新形势下做好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需要在工作模式上不断创新,为毕业生顺利、充分就业创造条件。笔者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的实践探索为例,从高职院校的办学机制、就业工作的责任机制、全员参与机制、就业市场机制、引导与服务机制等方面,就如何创新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新机制进行论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牛倩  
近年来,作为贵州省内唯一一所国家师范性高职院校,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交通特色,秉承"知行合一、德技双馨"的育人理念,面向市场、瞄准企业、依托社会、融入行业,形成了"工学交替、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了"教育部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贵州交通技能人才基地"等,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交通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提升正能量文化促发展开展素质拓展教育课程为深入贯彻"素质拓展教育课程",学院制定了相应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怀民  樊哲民  
本文介绍我院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采取多元化投资与合作方式,使学院入园区,企业进学院。开辟了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职教新路,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混合所有制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长起来的一种经济形态,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重大决策。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松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依托"实体医院"办学,建立"三位一体"的实训实习基地网络,推进实用性技术人才的培养,使学生的实际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丽颖  张学军  
德国双元制对促进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紧密合作,构建起由德国培训专家、国内职教专家、专业骨干教师、企业技术专家组成的项目组,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从"双元制"到"定岗双元"的实践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斌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培养以三年制为主的全日制高职生。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类为主,机械、电子、建工、经管、人文社科类相互结合、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学校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办学诚心,以质量提升为建设核心,以教育教学为工作中心,以石油化工类专业为发展重心的办学思路。学校以化工类专业建设为引领,构建"五化"式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三位一体"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创新之路,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与欢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和光  
从“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强国”对人才有着更高的需求,这要求职业院校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构建全新的培养标准与培养路径。作为智能制造产业链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当前智能制造专业群在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链需求不一致、项目教学与岗位活动匹配度不高、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不准等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芷  牛志宁  蒋凤昌  
当前,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都呼唤该专业应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实训基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创新能力分析到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再到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适应高职发展的创新型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管丹  黄一波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过程的瓶颈之一。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制度保障等方面探索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构建校企合作项目和协同实训平台,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代洪伟  
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内蒙古建筑职业学院将"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的办学理念作为推动自身发展的核心动力,始终关注教学质量,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自身的综合实力,先后被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自治区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试点院校,走出了一条地方高职创新发展之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舒雯  
发挥金融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作用,是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011-2022年的经验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与我国流通业效率提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考察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仅会对提升流通业效率产生直接的赋能作用,同时还能够通过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对提升流通业效率产生间接的赋能作用,进一步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流通业效率的正向赋能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与流通业深度融合创新、推进数字支付普及与应用、优化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业供应链管理的支持,以及加强流通业数据分析与智能化决策等方面提出了助力我国流通业效率提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晓倩  欧阳常青  
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学生创新创业的心理现状,并结合高职院校特点,从三个方面探索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的培育路径:以教学为中心,构建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课程体系;以实践为载体,拓展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实践体系;以能力为导向,完善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自新  
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赖于形成技术创新机制。本文从技术创新的内在要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比较优势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 ,分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及其构成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