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6)
- 2023(11884)
- 2022(10146)
- 2021(9116)
- 2020(7560)
- 2019(17227)
- 2018(16768)
- 2017(32717)
- 2016(17595)
- 2015(19463)
- 2014(19649)
- 2013(19358)
- 2012(18440)
- 2011(16958)
- 2010(17474)
- 2009(16514)
- 2008(16316)
- 2007(14778)
- 2006(13605)
- 2005(12744)
- 学科
- 济(91860)
- 经济(91755)
- 管理(56313)
- 业(50283)
- 企(41035)
- 企业(41035)
- 方法(29140)
- 数学(25445)
- 数学方法(25152)
- 地方(23721)
- 财(22508)
- 中国(21701)
- 农(21624)
- 制(20315)
- 业经(18528)
- 学(17020)
- 地方经济(14768)
- 农业(14348)
- 融(14243)
- 金融(14240)
- 体(14193)
- 银(14124)
- 银行(14112)
- 环境(13791)
- 行(13609)
- 贸(13332)
- 贸易(13324)
- 策(13151)
- 易(12854)
- 务(12587)
- 机构
- 学院(261841)
- 大学(260059)
- 济(121118)
- 经济(118634)
- 管理(96624)
- 研究(95605)
- 理学(81613)
- 理学院(80684)
- 管理学(79513)
- 管理学院(78993)
- 中国(73129)
- 财(59107)
- 科学(53951)
- 京(53837)
- 所(48389)
- 财经(45206)
- 研究所(43144)
- 中心(42792)
- 江(41980)
- 经(40740)
- 农(39625)
- 经济学(38834)
- 州(35288)
- 经济学院(34449)
- 北京(34146)
- 院(34043)
- 业大(33567)
- 范(33413)
- 财经大学(33153)
- 师范(33136)
- 基金
- 项目(164892)
- 科学(131057)
- 研究(122843)
- 基金(120920)
- 家(104471)
- 国家(103620)
- 科学基金(88805)
- 社会(81246)
- 社会科(77072)
- 社会科学(77052)
- 省(63425)
- 基金项目(62539)
- 教育(55616)
- 自然(54861)
- 自然科(53572)
- 自然科学(53556)
- 划(52975)
- 自然科学基金(52615)
- 资助(50008)
- 编号(48224)
- 成果(41065)
- 部(37461)
- 重点(37390)
- 发(37047)
- 制(35397)
- 课题(34846)
- 国家社会(34175)
- 创(33837)
- 性(33752)
- 教育部(32534)
- 期刊
- 济(147958)
- 经济(147958)
- 研究(87416)
- 中国(55247)
- 财(46324)
- 管理(39241)
- 农(37657)
- 学报(36318)
- 科学(35235)
- 融(30504)
- 金融(30504)
- 大学(28353)
- 学学(27061)
- 教育(24965)
- 农业(24697)
- 经济研究(24379)
- 财经(24041)
- 技术(22262)
- 业经(21301)
- 经(20770)
- 问题(18702)
- 贸(15063)
- 技术经济(14025)
- 国际(13333)
- 世界(13153)
- 现代(12338)
- 统计(12245)
- 业(12181)
- 经济问题(11830)
- 经济管理(11649)
共检索到417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彦随 屠俊勇
“温州模式”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颇具影响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形式。其最本质的特点和优势在于产权明晰,利益直接,机制灵活。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一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以个体经济为主体,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双轮驱动的经济运行新格局已经形成。
关键词:
温州沿海地区 经济运行机制 可持续性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洪耀宗 李剑锋
第一、新的选择:从“自由外向”向“组织外向”的必然过渡。如何按照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沿海地区经济运行机制的外向转轨,还存在一系列不足。可以说,前一阶段,沿海地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还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丹林,毛汉英
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就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作了详细剖析,分析了发展态势,并利用灰色等维递补模型对到 2010 年的经济总量、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分析,以此为基础,认为沿海地区在新世纪保持经济持续适速发展的关键在于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和建立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大沿海经济区。
关键词:
中国沿海地区 经济发展 预测 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景邦 薛军 张虎
关贸总协定理事会已决定加快恢复中国总协定缔约国地位进程,因此认真研究恢复加入关贸总协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相应寻求积极的对策,就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本文以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基本精神,在分析恢复关贸总协定对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影响的基础上,从金融角度探寻所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璐 赵作权 王伟
采用标准差椭圆和标准距离方法,定量识别并以空间可视化的方式精细地刻画2003—2011年国内外复杂背景下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3—2011年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向西移动,且空间扩张的趋势;国内市场的聚集经济作用在增强;长三角地区以及山东省北部主要城市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影响作用减弱,京津地区、珠三角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与全国经济空间格局变化时序波动相吻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国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晔
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沿海地区原有的外循环经济模式难以持续,急需实现经济模式的转型。苏州地区曾经是外循环经济的典型代表,外资和外贸在苏州经济中占有主要地位。面对着外资流入下降甚至撤退的态势,苏州率先走上了内资外资双轮驱动、国际国内市场和资源双循环,以及产业转型和经济模式双转型的发展道路。其中,苏州地方政府对经济模式的转型升级起了决定性的引领作用。地方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共同塑造了苏州的新经济模式。苏州的经验和探索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模式的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外循环 双循环 模式转型 苏州模式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彪
以低级要素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外向型经济,既是推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过去几十年中经济高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当前和未来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转型升级的主要理由所在。从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性创新经济,其基本的特征是要把竞争战略的焦点,从过去主要集聚于对物质资本的竞争,转化为主要对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竞争。由此凸显高层次人才战略的主体地位。本文据此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对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鹿生伟
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对策鹿生伟一、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更是走在了前列。沿海地区有不少是传统的农业区,农业基础较好,乡镇企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东明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演变,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经贸交流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使读者对港口经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文章以港口经济对沿海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为切入点,以出口导向理论、集聚-扩散效应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港口生长点效应,阐明了港口经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揭示了港口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港口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互动发展,紧密结合。从港口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以港口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体系始终是沿海地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它通过降低成本、规模经济、开放系统等多个...
关键词:
港口经济 集聚-扩散效应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福柱 孙明艳
新形势下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沿海地区调整经济结构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文章采用产值份额测算海洋经济的直接贡献,使用海洋经济的引致增长弹性、引致财政弹性、引致就业弹性和引致技术进步弹性测算其间接带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第一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主要体现于其对地方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方面,海洋第二、三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则表现为较强的间接带动效应。由于地区海洋主导产业部门的不同,各省(市)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强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从4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沿海地区 带动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建新
随着处于生态敏感区域的沿海经济带的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辽宁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状况表明,沿海经济带发展与生态建设实践迫切需要采用互动双赢的策略。文章从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现实问题入手,从产业互动、制度互动、区域互动及敏感点互动等不同角度,提出适应辽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模式,以便为沿海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
沿海经济带 生态环境 良性互动 辽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圣 王慧敏 蒋松凯 陈辉 蔡春霞 孙雪丽 李亚春
与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因素相比,经济发展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以江苏省沿海地区能源消费情况为基础,研究得出地区碳排放、人均碳排放,并且1999-2008年该地区碳排放量与人均碳排放量的增加趋势一致。选取人均GDP来代表经济增长数据,人均CO2排放代表碳排放数据,借助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来分析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和演变态势。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均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拟合模型中参数α0为0.245 7,α1为3.658 14e-5,α2为1.318 32e-8,α3为-3.298 09e-13,所以根据模型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璐 赵作权
利用空间统计方法精细地刻画了2003—2011年我国全国及东部沿海地区GDP和消费市场的空间变化。2003年以来,我国GDP及消费市场空间向内陆方向移动,呈现收缩密集化态势,表明国内市场对我国经济的驱动作用在增大,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在提高;同时,沿海地区GDP与消费市场空间呈现快速密集化趋势,GDP空间向内陆移动、收缩,消费市场空间向南移动、扩张,表明聚集经济对沿海地区的驱动作用明显高于它对全国的影响,沿海地区在引领全国经济一体化进程,国际市场对沿海地区的驱动作用高于它对全国的影响。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一体化的驱动作用,构建以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依托的国家经济核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殿廷 葛岳静
区域经济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的存量和质量。东部沿海地区具有突出的经济优势,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模及强度达到了空前水平,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关系,指出,该地区资源供给及资源再生能力不足,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粗放和浪费,而且,伴随着经济增长也日益出现环境恶化的迹象。
关键词:
东部沿海地区 经济 资源 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建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