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8)
2023(11948)
2022(10056)
2021(9391)
2020(7612)
2019(17726)
2018(17617)
2017(33308)
2016(17562)
2015(20207)
2014(20078)
2013(20089)
2012(18948)
2011(17699)
2010(18037)
2009(16778)
2008(16219)
2007(14273)
2006(13157)
2005(12384)
作者
(51306)
(42703)
(42674)
(40616)
(27777)
(20358)
(19306)
(16488)
(16470)
(15286)
(14909)
(14355)
(13945)
(13869)
(13405)
(13329)
(12715)
(12353)
(12296)
(11825)
(11095)
(10420)
(10413)
(9977)
(9711)
(9653)
(9388)
(9178)
(8669)
(8373)
学科
(102804)
经济(102722)
管理(44421)
(42814)
方法(36941)
数学(33396)
数学方法(32875)
(32574)
企业(32574)
中国(29363)
地方(26327)
(22583)
业经(19531)
(17812)
贸易(17796)
(17198)
(16643)
地方经济(16082)
农业(15232)
(14991)
(14973)
(14867)
金融(14866)
(14503)
银行(14494)
(14217)
(14021)
环境(13720)
(11845)
理论(11794)
机构
学院(261639)
大学(260592)
(124831)
经济(122649)
研究(99236)
管理(96241)
理学(81414)
理学院(80452)
管理学(79032)
管理学院(78538)
中国(77360)
(56612)
科学(56061)
(53242)
(50143)
研究所(45154)
中心(43365)
财经(41786)
经济学(40361)
(39351)
(38489)
(37950)
北京(37324)
经济学院(35976)
(35310)
(35152)
师范(34861)
(34006)
业大(32812)
财经大学(30781)
基金
项目(164791)
科学(130870)
研究(122600)
基金(120334)
(104245)
国家(103445)
科学基金(88458)
社会(81077)
社会科(77135)
社会科学(77119)
(62817)
基金项目(61520)
教育(56014)
自然(53930)
(52843)
自然科(52740)
自然科学(52728)
自然科学基金(51787)
资助(51385)
编号(47806)
(41459)
成果(39383)
重点(37620)
(37330)
课题(34898)
国家社会(34621)
发展(34192)
(33794)
(33665)
教育部(32449)
期刊
(148179)
经济(148179)
研究(87646)
中国(57864)
管理(39623)
(38051)
(36562)
科学(35726)
学报(34931)
教育(28813)
(28316)
金融(28316)
大学(27498)
经济研究(25803)
学学(25757)
技术(25579)
农业(25413)
业经(21998)
财经(21832)
(19040)
问题(19006)
(16793)
世界(16243)
统计(15855)
国际(15501)
技术经济(15411)
(14476)
(13887)
决策(12576)
商业(12314)
共检索到418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兆信  周湘浙  李远煦  
独立学院民营化要求实现独立学院资金来源多元化,教育资源利用广泛化和产权归属明晰化。浙江省温州市的独立学院在温州独特的经济环境和不断完善的政策环境下,走出了一条民营化的发展道路。经济发达地区独立学院的民营化发展,应充分利用现有公办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吸收民营资本;通过名校、名城、名企的强强联合,创办高水平的独立学院。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任晓  
20世纪最后20年,温州赶超式发展的良好表现得益于温州模式。在这场以制度先发性转型为标志的变革中,地方政府与温州民间改革力量之间存在着稳定的以“互惠”为基础的生产性政治关系。地方政府为自下而上的民间变革力量提供了关键的导引和护佑。这种内含地方政府意志的变革动力直接促使了传统体制在局部地区的消弭和瓦解,并最终经由集中式产权的分散和私有,完成计划配给向自由交易的回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建君  
本文通过对我国转型经济中两个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研究,探讨了经济发展中政府和市场(企业家)对经济平等和社会分层的影响。同传统的智慧和人们的直觉——认为市场有产生不平等的天然倾向,而国家(政府)则有再分配和校正不平等的能力和企图——不一致的是,本研究发现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苏南)导致了更大的不平等,产生了收入和社会结构的两极分化,而企业家推动的发展模式(温州)则出人意料地导致了相对平等的结果。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地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机会结构的不同。研究结论对于我们寻求在发展的同时尽量达到公平和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包亚钧  
构成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基础的民营经济,不能简单等同于非国有经济,也不能作为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而是以私营企业占主体地位的非公有制经济。与传统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同,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营(私营)经济具有相当的可塑性和可控性的制度特征,由此决定了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具有经济变革初期的多样性,表现为发展目标模式的选择和实现,受到民营经济内外生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促使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更好地发挥民营经济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就必须在民营企业的体制、管理和经营机制、产品技术和组织结构、企业观念和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创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夏建新  
温州金融港的由来 温州作为全国金融改革惟一综合试验区,"温州金融"的概念如同当年的"温州模式"一样越来越受到全国经济界人士的关注。2003年春天召开的温州市九届党代会又给温州金融界布置了新的任务,市委书记李强在中国共产党温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商是温州城市的最大特色,轻工是温州产业的最大优势,活力是温州的主要象征,山水是温州的自然条件。今年一个时期,我们今后一个时期,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玲玲  
“温州经济模式”是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适合温州特有的条件和环境所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温州经济模式”的演变轨迹的剖析,论述了它对独立学院发展的启示作用,并提出了温州独立学院发展的几种模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启明  
历经无数坎坷,“温州模式”以其强大的适应力和生命力得到了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同。“温州模式”的经济是老百姓的经济,是温州老百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发展起来的经济,是政府科学规范和引导的经济,是以创新为灵魂的经济。准确把握“温州模式”的本质内涵,对其它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守亭  
温州模式和苏州模式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地方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所创立的适合本地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本文从民间资本的发展角度出发,通过对温州模式与苏州模式的典型特征、民间资本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揭示民间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志鹏  郑晶玮  李朔严  
在当前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探究温州模式如何实现再转型,对于理解温州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方向及其在引领共同富裕中的角色定位具有着重要启示。本文引入制度适应性理论,以温州模式为例,考察地方经济治理体制的制度适应性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演变中的作用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经济治理体制的制度适应性通过路径依赖或路径创造机制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其发展成效。早期较强的制度适应性缔造了温州模式的辉煌,但在中后期因制度适应性的不足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温州模式再转型的核心在于增强地方经济治理体制的适应性,应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加快都市经济圈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跨域治理能力,加强政府管理体制和职能创新,并实现由关系型治理体制向规则型治理体制的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陈宝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焱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缓解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温州作为市场经济的发祥地,已进入建设富裕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但是,温州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能源紧缺、可利用资源匮乏、城市污染严重、城市化水平滞后等问题,都将影响温州市今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环境友好型城市是温州市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基础。本文对温州市的资源环境现状及温州模式下的经济发展背景进行了分析,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及相应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从而努力打造出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和谐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