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6)
- 2023(13815)
- 2022(11973)
- 2021(11426)
- 2020(9439)
- 2019(21779)
- 2018(21564)
- 2017(41979)
- 2016(22732)
- 2015(25563)
- 2014(25399)
- 2013(25090)
- 2012(23152)
- 2011(20782)
- 2010(21092)
- 2009(19608)
- 2008(18343)
- 2007(16122)
- 2006(14523)
- 2005(12974)
- 学科
- 济(87504)
- 经济(87405)
- 管理(66150)
- 业(65410)
- 企(55184)
- 企业(55184)
- 方法(37586)
- 数学(32261)
- 数学方法(31841)
- 中国(29760)
- 融(27745)
- 金融(27744)
- 银(26541)
- 银行(26508)
- 行(25615)
- 农(24725)
- 财(24501)
- 地方(22578)
- 业经(20901)
- 制(19799)
- 学(17938)
- 农业(16730)
- 贸(16664)
- 贸易(16649)
- 易(16176)
- 务(16076)
- 财务(16007)
- 财务管理(15976)
- 理论(15648)
- 策(15346)
- 机构
- 学院(313178)
- 大学(312943)
- 管理(126546)
- 济(125784)
- 经济(122785)
- 理学(108869)
- 理学院(107675)
- 管理学(106033)
- 研究(105770)
- 管理学院(105436)
- 中国(84270)
- 京(66106)
- 科学(63297)
- 财(59694)
- 所(52172)
- 中心(49593)
- 研究所(47306)
- 财经(47237)
- 农(46869)
- 江(46494)
- 业大(43629)
- 经(42825)
- 北京(42000)
- 范(41559)
- 师范(41234)
- 州(40661)
- 院(38658)
- 经济学(36775)
- 农业(36260)
- 财经大学(35110)
- 基金
- 项目(211183)
- 科学(165947)
- 研究(158474)
- 基金(152228)
- 家(130817)
- 国家(129662)
- 科学基金(111916)
- 社会(98293)
- 社会科(93185)
- 社会科学(93161)
- 省(82324)
- 基金项目(80707)
- 自然(72241)
- 教育(72182)
- 自然科(70531)
- 自然科学(70516)
- 自然科学基金(69229)
- 划(69138)
- 编号(66063)
- 资助(62975)
- 成果(54436)
- 重点(46953)
- 部(46466)
- 发(45661)
- 课题(45571)
- 创(44150)
- 创新(41014)
- 项目编号(40939)
- 教育部(40122)
- 科研(39786)
- 期刊
- 济(139887)
- 经济(139887)
- 研究(97302)
- 中国(60551)
- 管理(47276)
- 学报(44858)
- 财(44098)
- 融(43156)
- 金融(43156)
- 农(42824)
- 科学(42805)
- 教育(36287)
- 大学(34244)
- 学学(32094)
- 农业(29081)
- 技术(26856)
- 业经(22832)
- 财经(22479)
- 经济研究(21936)
- 经(19048)
- 问题(17818)
- 图书(17212)
- 理论(16748)
- 实践(15458)
- 践(15458)
- 现代(15064)
- 技术经济(14685)
- 业(14634)
- 科技(14620)
- 贸(13770)
共检索到472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永庆 汪浩 李善武
分析了温州作为长三角地区的“边缘城市”,应该在新的情势下变区位条件的“被动”为产业发展联动、资金技术互补、市场协调共进的“主动”;认为“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是温州在新一轮经济建设与发展中获得新突破的重要历史机遇,也是把握新的发展时机的关键。
关键词:
温州 接轨上海 融入长三角 战略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明夫 洪嘉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浩
文章提出在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周边的相对欠发达地区要争取在资源配置、市场等方面融入长三角,并尽快与长三角的龙头城市上海进行全面接轨,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 接轨 衢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锦云 李晏墅
寻找区域合作伙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项之一,但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一个实现互赢共生的平台。安徽在参与泛长三角合作中遇到的种种尴尬,既有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排他性所致,更重要的是因为安徽在参与长三角经济合作中有认识、政策和实践等战略上的误区。要实现安徽从"融入长三角"到"服务长三角"的嬗变就必须进行战略创新。
关键词:
长三角 安徽 嬗变 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龙飞
余杭地处杭嘉湖平原圆心,与上海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经济相融、地域相邻,杭州联接上海的公路、铁路及水路均穿境而过,是杭州接轨上海的“桥头堡”。依托杭州主城,主动接受上海辐射,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体,对于余杭顺利推进“三大跨越”,实施“再造工程”,加快现代化都市新区建设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余杭区 长三角 区域合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友良 杨廉 袁奇峰 李郇
2000年以后南京市提出建设江北副中心的规划构想,目标是建设江北地区为辐射苏北与安徽、疏解主城压力的副中心。随着区域高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南京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应该置于这一背景下考虑。凭借南京南站和禄口国际机场,江宁成为南京融入长三角核心区的战略性"机会空间",南京应该沿走廊向南拓展。
关键词:
跨江发展 区域一体化 南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傅为忠 卢军 侯静怡
文章首先概述了引力模型相关理论,提出经济辐射场强模型,通过模型得出合肥、马鞍山、芜湖融入长三角的客观条件辐射场强和主观条件辐射力;再以长三角15市接受上海经济辐射的辐射阈值为标准,分别总结出属于前三个层次的长三角城市并将其作为安徽三市融入长三角的主导城市进行承接;最后,根据安徽三市各自产业特点给出它们融入长三角的对策,为实现安徽省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奠定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丽卿 毛宗祺
在以上海为龙头 ,江浙两省为两翼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新经济背景下 ,浙江省旅游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正确认识浙江省旅游业在长三角旅游圈中的现状 ,进而找到行之有效的发展对策 ;将地域上、经济上、人文上的优势转换为直接的或者间接的经济效益 ,促进浙江省旅游业整合发展。
关键词:
长三角旅游圈 浙江旅游 发展策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裕民 蒋鑫 窦曙阳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如何支持“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银行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地处“长三角”的江苏泰州市为例,列举亍“长三角”经济发展对该区域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并提出银行业支持“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经济 金融支持 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占恒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有着重要意义 ,探索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的新路子 ,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 ,是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课题。浙江提出主动接轨上海 ,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 ,是推动浙江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浙江在接轨上海、学习江苏、参与合作中 ,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外对内开放水平 ,推动浙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接轨上海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 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爱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一体化建设,奋力书写精彩的"安徽答卷"。以大视野认识大战略从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到审议出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安徽正式成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这为安徽带来重大机遇,成为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
长三角 长江三角洲区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永明 张明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江苏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通过对一市三省的比较研究与数据分析发现,江苏制造业地位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较大,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创新成果等方面居长三角地区领先地位,数字经济整体水平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因此,江苏要充分集成制造业优势,加强与沪、浙、皖战略协同,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助推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江苏制造业 长三角一体化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艳杰
国际金融危机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引起广泛重视,承载着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等多项重要功能。长三角地区发展到现阶段已面临较明显的资源、空间、成本等制约,迫切需要转型发展。目前长三角一些新兴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内外部环境总体利好。近期宜进一步细化和聚焦重点领域,分类加大政府扶持或完善市场环境,加快技术创新占领产业链高端,制定行业标准并实施动态监测,深化分工合作实现区域共赢。
关键词:
长三角 战略性新兴产业 特征 趋势 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上海农商银行嘉善支行成立于2011年4月28日,是上海农商银行跨区域发展而设立的首家异地支行,也是浙江省唯一的一家分支机构,上海农商银行成为了首家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全国省级农村金融机构。嘉善支行开业以来,能快速融入嘉善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辐射嘉兴周边,实现业务本外币一体化,全力支持中小微农、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努力打造区域性便民银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黎雅婷 周景坤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雾霾天气频现,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人们的身心健康。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分析得出了目前长三角地区雾霾防治金融政策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实施的监管不足;雾霾防治风险投资规范化程度较低;银行信贷缺乏长效机制;储蓄率偏高;雾霾防治企业投资不足,直接融资能力较差;相关责任保险制度和金融政策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我国区域雾霾防治的金融政策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雾霾防治 金融政策 优化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