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81)
2023(12901)
2022(10862)
2021(9701)
2020(8595)
2019(19569)
2018(19508)
2017(37752)
2016(20734)
2015(23357)
2014(23407)
2013(23510)
2012(21669)
2011(19563)
2010(19836)
2009(19022)
2008(19341)
2007(17892)
2006(15778)
2005(14401)
作者
(61484)
(51649)
(51485)
(48927)
(33013)
(24616)
(23478)
(20070)
(19307)
(18583)
(17627)
(17374)
(16568)
(16347)
(16196)
(15800)
(15781)
(15302)
(15051)
(14799)
(12886)
(12842)
(12582)
(11701)
(11698)
(11575)
(11570)
(11532)
(10370)
(10346)
学科
(91648)
经济(91512)
(88982)
(79954)
企业(79954)
管理(78184)
方法(41714)
数学(32756)
数学方法(32492)
(32122)
(30545)
业经(29729)
(22971)
财务(22942)
财务管理(22903)
(22740)
企业财务(21702)
农业(21306)
中国(20566)
技术(18329)
(16855)
(16436)
理论(16200)
(16038)
(16021)
贸易(16016)
地方(15874)
(15517)
(15114)
(14707)
机构
学院(310709)
大学(306596)
(130370)
经济(127763)
管理(123353)
理学(105752)
理学院(104684)
管理学(103233)
管理学院(102646)
研究(98639)
中国(77475)
(64072)
(63350)
科学(59284)
(57460)
(50463)
财经(50077)
(49728)
业大(46990)
中心(46094)
农业(45371)
研究所(45158)
(45129)
(40822)
经济学(39447)
北京(39276)
财经大学(36592)
(36421)
师范(36046)
经济学院(35800)
基金
项目(199033)
科学(157551)
研究(145614)
基金(145135)
(125192)
国家(124050)
科学基金(107558)
社会(93714)
社会科(88813)
社会科学(88783)
(79858)
基金项目(77554)
自然(69380)
自然科(67751)
自然科学(67730)
自然科学基金(66644)
教育(66600)
(65383)
编号(58804)
资助(58564)
成果(47450)
(44556)
重点(44324)
(44301)
(42665)
(42589)
(41039)
创新(40641)
课题(40125)
国家社会(38364)
期刊
(150739)
经济(150739)
研究(89786)
中国(60250)
(54899)
(54113)
管理(48650)
学报(46439)
科学(43586)
农业(36317)
大学(35449)
学学(33788)
(29237)
金融(29237)
技术(27912)
教育(27039)
业经(26606)
财经(25772)
经济研究(22661)
(22097)
(21511)
问题(20184)
技术经济(17891)
财会(16083)
(15392)
现代(15238)
(15230)
商业(15119)
世界(14437)
理论(14043)
共检索到465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晓军  吴建明  
随着温州制造业集群经济增长,物质要素瓶颈全面显现,要克服物质要素制约必须深入剖析其影响因子。本文从粗放式增长方式惯性问题、体制框架与物质要素市场问题、要素利用的集约化问题、资源供给基地和资源回用产业问题、污染控制问题等方面多角度分析物质要素制约的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建明  夏晓军  
温州制造业集群在升级过程中,深受原有增长方式惯性的负面影响,面临着人才支撑乏力、资本外溢、产业结构高度化不足、国际标准意识欠缺等障碍。针对温州制造业集群的具体情况,应该区别选择基于技术能力或基于技术和市场双重组合的升级路径。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周明  李宗植  李军山  
经理的机会主义引发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西方学者通过考察投资与现金流相关性,研究企业过度投资问题并找到相应经验证据。本文利用上市公司(2005会计年度)数据,研究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以及相关制约机制是否有效。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经理持股、举借债务、大股东性质、现金股利是过度投资行为的有效制约机制;公司治理机制中的独立董事并未发挥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方健雯  赵增耀  
本文研究集群情境下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因素,并利用苏州制造行业中3090家企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集群能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强度的提高;由于复杂知识的排他性,集群中的高技术企业会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但聚集效应对创新投入的影响还与集群知识分布的不对称性有关。由于具有外部技术来源,产业聚集中的外资企业会减少创新投入,但集群中采用市场机制进行创新的企业将会增加创新投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海谊  
一、温州民营企业现状 1.民营企业对温州的投资环境不满意 投资环境可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硬环境主要指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信和自然资源等具有物质形态的因素,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基础设施。软环境则指不具有物质形态的因素,如政治、法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美琳  徐索菲  徐充  
近年来,东北地区围绕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不断发力。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智能制造业初具规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初见成效;积极组建智能制造协同联盟,智能制造产业园蓬勃兴起;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制造业数字化程度持续提升。但还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及共性技术缺失、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有待加强、制造业的绿色运营进程缓慢、产业链协同转型局面尚未形成等突出问题。应从营造有利于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政策环境,建立和完善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企业基础数据库,运用互联网手段推动制造业向智能绿色转型发展等方面精准施策,推动"东北制造"向"东北智造"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君  成雨  窦克勤  邱君降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基础、数据应用、组织模式、业务集成等方面梳理出制约新模式的关键因素和机理框架,提出研究假设。以全国工业企业大样本调查为基础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实证结果分析,针对性提出加强开放平台建设、提升数据流动自动化水平、推动组织管理模式创新、提升企业跨部门和跨业务环节的集成运作能力等对策建议,为制造企业探索互联网时代的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变革、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霄  屈小娥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2001-2007年的基础数据,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实证测算了制造业28个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结论认为,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行业之间差异显著。全要素能源效率较低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垄断程度较高、进入壁垒较高的行业。技术进步是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引起行业间差异的主要原因。Tobit模型回归表明,研发投入、市场竞争、外资进入有利于改进能源效率,企业规模相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建华  焦晗  
本文以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技术集成能力特点及其构成因素。分析技术集成能力在集成创新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揭示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集成能力特点,总结技术集成能力构成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并借助因子分析,得到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集成能力构成因素及其衡量指标,为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集成能力提供分析工具。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温丽荣  
本文基于温州市2017—2021年的数据,运用熵值法确定了新发展理念13项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一套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发现:第一,近5年温州市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创新驱动方面表现良好,但在协调、绿色发展方面表现稍逊。第二,在温州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中,新发展理念指标重要性依次为:创新(27.35%)>协调(21.74%)>共享(18.36%)>开放(16.78%)>绿色(15.78%)。最后,从创新、协调、开放、绿色等角度对温州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张思  
物流企业在一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物流产业集群,能够通过促进地区要素流通、优化资源配置,以提升城市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12—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物流产业集群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物流产业集群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和西部城市的物流产业集群显著提升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中部城市作用则相反;在特大城市和小城市这一作用显著为正;产业阶段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城市中物流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会通过提升物流业专业化水平和物流业制造业产业协同度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艳  
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性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热点问题。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探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行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验证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艳  
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性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热点问题。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探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行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验证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仲伟周  崔文殿  
首先,通过选取与计算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行业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分析了该行业的产业集群变动趋势与规律。接着,通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样本个体差异和时间差异两个方面揭示了保持产业集群相对优势和绝对优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提高地区市场化水平、增加产业资本、完善产业政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等推动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笛  林峰  刘震宇  
本文围绕核心企业转型和集群成员互动与集群升级的内在关系这一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即便是核心企业转型成功也有可能弱化本地集群,只有当其转型通过集群成员实现资源整合协同效应时,转型才能带动整体集群升级发展。本文探寻实现核心企业转型与产业集群协同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以期为寻求我国产业集群持续的成长动力与竞争优势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