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77)
- 2023(19311)
- 2022(16577)
- 2021(15506)
- 2020(12919)
- 2019(29888)
- 2018(29717)
- 2017(56697)
- 2016(30756)
- 2015(34986)
- 2014(35320)
- 2013(35250)
- 2012(33036)
- 2011(29951)
- 2010(30598)
- 2009(28670)
- 2008(27730)
- 2007(25034)
- 2006(22268)
- 2005(20181)
- 学科
- 济(131301)
- 经济(131156)
- 业(90107)
- 管理(82934)
- 企(66385)
- 企业(66385)
- 方法(53907)
- 农(53279)
- 数学(46705)
- 数学方法(46232)
- 中国(40787)
- 农业(35360)
- 地方(32996)
- 财(31918)
- 业经(31755)
- 融(29873)
- 金融(29869)
- 银(29613)
- 银行(29553)
- 行(28477)
- 学(27614)
- 制(27425)
- 贸(23779)
- 贸易(23759)
- 易(22999)
- 理论(20084)
- 技术(19529)
- 务(19505)
- 财务(19422)
- 财务管理(19372)
- 机构
- 学院(444132)
- 大学(443478)
- 济(179876)
- 经济(175770)
- 管理(171716)
- 研究(155420)
- 理学(147037)
- 理学院(145333)
- 管理学(142894)
- 管理学院(142087)
- 中国(122000)
- 科学(96391)
- 京(95614)
- 农(88900)
- 财(82161)
- 所(80051)
- 中心(72871)
- 研究所(72570)
- 业大(70574)
- 农业(68621)
- 江(68455)
- 财经(64592)
- 北京(60946)
- 范(60295)
- 师范(59735)
- 经(58614)
- 州(56859)
- 院(55161)
- 经济学(53107)
- 省(48751)
- 基金
- 项目(294421)
- 科学(229381)
- 研究(216778)
- 基金(210468)
- 家(183689)
- 国家(181876)
- 科学基金(154238)
- 社会(134910)
- 社会科(127434)
- 社会科学(127395)
- 省(116505)
- 基金项目(112067)
- 自然(98937)
- 教育(98286)
- 划(97273)
- 自然科(96505)
- 自然科学(96479)
- 自然科学基金(94741)
- 编号(90720)
- 资助(86321)
- 成果(74411)
- 发(66212)
- 重点(65835)
- 部(64577)
- 课题(62282)
- 创(60480)
- 创新(56404)
- 科研(55909)
- 国家社会(54702)
- 教育部(54590)
- 期刊
- 济(207283)
- 经济(207283)
- 研究(133520)
- 中国(93829)
- 农(87045)
- 学报(72980)
- 科学(66872)
- 财(61492)
- 管理(59971)
- 农业(58625)
- 大学(54986)
- 融(53602)
- 金融(53602)
- 学学(51740)
- 教育(50291)
- 技术(38213)
- 业经(37498)
- 财经(30924)
- 经济研究(30823)
- 业(29204)
- 问题(27952)
- 经(26348)
- 图书(24023)
- 版(23030)
- 技术经济(21974)
- 理论(21835)
- 科技(21170)
- 世界(20515)
- 现代(20261)
- 商业(19959)
共检索到680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孙正成
温州综合金融改革中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问题不可忽视。从参与者的微观视角,以瑞安250农户家庭作为样本,对温州农村非正规金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温州农村非正规金融参与主体广泛众多且主动参与意愿强烈,而参与主体的个体差异并不明显;生产经营已成为农村非正规金融重要的筹资用途;参与主体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措施不足。政府应该遵从"从核心到外围"的思路积极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对非正规金融的合法性边界进行明确界定;积极规范和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借贷方式,培育信用文化;积极搭建各类非正规金融的信息共享平台,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水土 陆会
非正规金融是指非法定的金融机构(即非正规金融部门)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个人之间或个人与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其存在表明已构建的正规金融体系无法满足现实与潜在需求。本文通过对温州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非正规金融更能满足不同收入等级农户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在比较分析了农户在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融资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最后分析了影响农户选择资金来源的因素,并对促进农村地区金融业健康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农户融资 温州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杨明婉 张乐柱 颜梁柱
基于家庭禀赋视角,利用2015年浙江大学(CFD)的调研数据,运用选择二值probit模型研究当前中国农户家庭非正规金融借贷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社会资本通过家庭其他经济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综合作用下显著正向影响非正规金融借贷行为;正规金融对农户家庭有形资产如固定资产、耕地、收入要求高,这些因素对非正规金融并无显著影响;非正规金融主要面对的群体是穷人、教育程度低且身体状况较差的农户,而这部分人被正规金融机构所排斥;农户家庭非正规金融借贷行为在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存在异质性差异。建议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将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允许与引导非正规金融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
家庭禀赋 非正规金融 借贷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用
体制性障碍在限制正规金融机构在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空间的同时间接激励了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虽然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但亦为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埋下风险隐患。研究阐述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内涵及其对农户经济的支持作用;从支持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法治环境缺位,非正规金融机构运作机制失范及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风险内控体系不完善等方面揭示支持农户经济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现实问题;给出健全农村非正规金融法制体系建设,完善农村非正规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及创新农村非正规金融风险控制模式等有效对策。
关键词:
农户经济 非正规金融 金融监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强 张全红
资产扶贫具有重要的主体培育和增能作用。本文在多维贫困理论和测度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多维资产贫困指数,运用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家庭资产贫困的特征事实和非正规金融的多维减贫效应。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资产缺乏现象较为普遍,无论是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的资产积累都不理想;农村土地与住房的资产效应太弱导致高收入家庭将财富转化为住房资产时遭受了更严重的"隐性剥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家庭收入与资产积累产生了显著的逆向分配作用,其更多地有利于中高收入家庭而不利于中低收入家庭多维资产贫困的减缓,由此扩大了农村中高与中低收入家庭多维资产贫困不平等程度。据此,应着手构建资产扶贫的政策体系,这对于乡村振兴及资产扶贫赋予脱贫人口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
资产贫困 减贫效应 精准脱贫 非正规金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祎雯 张兵
本文基于内生性金融的视角阐述了非正规金融通过缓解信贷约束进而影响家庭创业决策和创业动机的微观作用机制,并使用江苏省农村家庭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非正规金融基于信息获取、契约执行和交易成本优势,通过缓解供给型与需求型信贷约束进而影响了农村家庭创业决策,并促进其发现创业机会和资源进而成为机会型创业者,从而为我国农村家庭为何能在面临信贷约束和缺乏正规金融支持的背景下识别创业机会并进行创业活动提供一种机理解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田庆刚 冉光和 秦红松 王定祥
本文采取分层抽样法,定点选取了重庆市9个区(县)的1046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对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转化状况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开发潜力很大,但现实开发力度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Probit模型,就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固定资产、产权清晰资产、非农创业收入、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是促进农村家庭资产价值通过正规借贷渠道向金融价值转化的重要因素,流动资产和社会资本是促进农村家庭资产价值通过非正规借贷渠道向金融价值转化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娟 梁琬淞 王志章
本文利用CFPS2018的数据,实证研究了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地区农户脱贫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收入贫困和消费贫困两种贫困维度下,非正规金融均能正向显著地促进农户脱贫;上述脱贫效应对不同类型农户、不同地域存在差异。结果显示,从农户类型来看,非正规金融对农户的脱贫效应集中在非农户中;从地域划分来看,非正规金融主要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户存在显著的脱贫效应,而对东部地区无显著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对我国非正规金融规范发展和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收入贫困 消费贫困 脱贫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段洪波 孟皓月 李梦娜
以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的邵村、君香、高桥和北善4个村庄所做的168份问卷为基础,进行社会网络与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以礼金支出为度量因素的社会网络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有正面促进作用;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之间也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二者共同促进发展。但是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还不完善,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促进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金融机构 社会网络 礼金支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段洪波 孟皓月 李梦娜
以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的邵村、君香、高桥和北善4个村庄所做的168份问卷为基础,进行社会网络与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以礼金支出为度量因素的社会网络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有正面促进作用;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之间也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二者共同促进发展。但是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还不完善,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促进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金融机构 社会网络 礼金支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彭积春 谭燕芝 张子豪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数据,运用Biprobit模型与Tobit模型,分析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正规与非正规信贷的影响,并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出务工经历无法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形成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外出务工经历带来的外部社会网络以及人力资本、技术等形成了农户的“隐性担保”,使得农户更容易获得非正规信贷。此外,外出务工经历不能对农户正规信贷额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可以显著提升农户获得的非正规信贷额。
关键词:
外出务工经历 正规信贷 非正规信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维清
本文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浙江省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改革实践探索,评估了改革实践的效果。通过借鉴东亚地区农村合作组织模式,提出了建设综合性合作组织体系和专业合作组织体系的构想,分析了构建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的难点问题,并从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内部运作机制、理顺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建立制度性金融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合作 体系建设 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祎雯 张兵
本文从创业融资风险特征和资金需求特征出发,阐述了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家庭创业成效的促进机理,并使用865户农村家庭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非正规金融市场特征能够与创业活动风险特征相匹配,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于创业资金可得性和及时性的限制,从而促进农村家庭创业活动的经营运转和后续发展。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非正规金融对创业成效的影响主要通过促进创业实体资产规模的增长以及创业收入的提高而实现;并且相对于非农工商业领域的创业活动,农业创业活动的经营运转和初期发展更依赖非正规金融市场。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农村家庭 创业融资 创业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岩 刘中秋
农村金融制度在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上很弱,导致了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市场上迅速发展扩大。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如何规范引导、疏通堵漏是非正规金融进一步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非正规金融 制度供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宗义 刘灿 刘亦文
基于2003—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农村居民收入效应,同时采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下该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存在空间极化现象,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但是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进而说明农村非正规金融在缩小农村贫富差距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