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7)
2023(2031)
2022(1693)
2021(1519)
2020(1150)
2019(2739)
2018(2681)
2017(4769)
2016(2679)
2015(3043)
2014(2920)
2013(2955)
2012(2796)
2011(2541)
2010(2710)
2009(2496)
2008(2280)
2007(1922)
2006(1805)
2005(1527)
作者
(7942)
(6688)
(6469)
(6187)
(4664)
(3182)
(3021)
(2654)
(2493)
(2332)
(2298)
(2258)
(2210)
(2168)
(2006)
(1997)
(1970)
(1967)
(1937)
(1886)
(1612)
(1563)
(1558)
(1499)
(1417)
(1405)
(1396)
(1395)
(1380)
(1336)
学科
(13364)
经济(13351)
中国(7450)
地方(6871)
城市(5925)
管理(5636)
城市经济(4222)
(3219)
方法(3076)
环境(2832)
数学(2794)
数学方法(2768)
(2592)
方城(2521)
(2416)
地方经济(2340)
(2300)
业经(1970)
农业(1758)
事业(1755)
(1697)
企业(1697)
理论(1649)
(1608)
金融(1607)
土地(1586)
资源(1528)
(1466)
(1397)
生态(1334)
机构
大学(37913)
学院(37673)
研究(15307)
(13511)
管理(12995)
经济(12934)
理学(10913)
理学院(10650)
管理学(10459)
管理学院(10369)
科学(10260)
中国(10130)
(8903)
(8658)
(7184)
中心(7106)
(6842)
师范(6778)
研究所(6600)
(6253)
(6013)
师范大学(5728)
(5591)
(5377)
北京(5360)
业大(5342)
城市(5111)
研究院(4626)
财经(4536)
(4495)
基金
项目(27789)
科学(22403)
基金(20508)
研究(19030)
(18071)
国家(17931)
科学基金(15719)
社会(12903)
社会科(12203)
社会科学(12198)
基金项目(11483)
(10738)
自然(10543)
自然科(10300)
自然科学(10298)
自然科学基金(10076)
(9507)
教育(8040)
资助(7346)
编号(6952)
(6565)
重点(6277)
课题(5540)
(5464)
成果(5379)
国家社会(5352)
(5283)
发展(5261)
计划(5229)
(5210)
期刊
(16481)
经济(16481)
研究(13222)
中国(7642)
城市(6773)
科学(5932)
学报(5495)
(4554)
(4496)
问题(4138)
管理(4038)
大学(3869)
学学(3646)
(3310)
教育(3192)
资源(3126)
农业(3015)
发展(2973)
(2973)
(2919)
金融(2919)
技术(2795)
地理(2784)
现代(2731)
城市问题(2506)
业经(2200)
经济研究(2103)
经济地理(2072)
财经(1968)
图书(1833)
共检索到57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夏谊  
分析了温州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提出应当培育三大核心功能:第一,构建制造业垂直分工体系,强化生产性服务功能;第二,发展独占性资源产业,提升流通服务功能;第三,培育知识密集型产业,增强流通服务功能。最后,结合温州的发展现状及区位优势,提出了建立区域协调机制,重构产业体系与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等三点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升华  陈田  刘洋  
商务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是经济中心型城市发展旅游的理性选择。温州是我国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和全国45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是浙江东南部的经济中心城市。“温州经济”、“温州模式”是温州最响亮的品牌,其商务旅游有着坚实的生成、生长与发展基础。温州商务旅游历经“初始化阶段—自发式阶段—自觉式阶段—现代化阶段”的“四段式”发展过程,是对经济中心城市的商务旅游主导型发展模式的一个完整表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少华  
以广州为例,结合港澳和珠三角9市的数据,利用服务产品流对中心城市的区域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广州的发展阶段和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研究发现:广州区域服务功能受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影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受限于城市规模及博彩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澳门对广州外向功能的影响较弱;广州服务产品输出结构不合理;深圳的崛起正慢慢取代和分流广州在珠三角区域的部分集聚和辐射作用。可以通过与港澳合作互补、构建特色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市软硬环境建设,打造"广州服务"品牌等措施增强广州的区域服务功能,提升服务产品输出能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强  陈怀录  
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系统组织的高级阶段。在总结已有都市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都市圈中心城市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心城市主导下的都市圈系统的发展演化;研究了中心城市通过各项城市功能的发挥,如何有效组织、带动和调控整个都市圈发展的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顺发  程和侠  
中心城市作为所属区域的经济中心,与一般城市相比,具有显著的特征,并具有强大的聚集功能、扩散功能和创新功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窗口,能够促进整个区城的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俊宗  
非中心城市高校应在促进高水平大学与自身服务区域间的联系过程中发挥中介功能。这将有助于促进高校间的合理分工和密切合作 ,提高非中心城市高校的办学水平 ,增强高水平大学服务社会的针对性 ,使高等教育系统整体地面向社会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晓君  
目前,我国已有长三角、珠三角等23个城市群。在石家庄周边有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太原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国务院2010年底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冀中南地区定位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然而,迄今冀中南城市群建设缓慢,己成为全国城市群建设的滞后区。大力提升石家庄市中心城市的地位,增强其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廉军伟  曾刚  滕堂伟  
区域经济联系和城市圈中心城市功能扩散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杭州都市圈在其紧密层城市的功能扩散类型分析,运用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探讨了经济联系强度与中心城市功能扩散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与杭州经济联系强度不同,会在紧密层城市空间布局上呈现不同城市功能类型;经济联系强度偏弱的地区,反而对教育、医疗、科技等高端功能要素需求比较大。因此,紧密层城市在加强与杭州中心城市联系的同时,按照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科学制订对接政策和平台,有选择地对接杭州中心城市功能扩散类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海江  苗长虹  刘春国  茹乐峰  
基于城市流的中心城市外向功能联系研究视角,依据全国287个中心城市对外服务能力及其时空的变化,探讨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研究认为,中心城市外向功能联系构成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演化的主要动力。我国区域空间结构从西部到中东部、从中部及东北到东部沿海地区,总体上呈现出低水平均衡分布、单核心极化—扩散、多核心极化—扩散、高水平均衡4个演化阶段。中心城市对外服务能力区域差异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的外向功能较强,城市群的集聚程度和对外服务能力呈现出规模递增趋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红民  马永良  刘育峰  王思捷  刘盈盈  
文章从理念、价值与功能三个角度展开研究,认为中心城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快乐学习,开放包容、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循序渐进、持续发展四大理念,体现个体发展、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三大价值,并实现学习、管理与服务三大功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章献  王士君  张颖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尤其是中心城市极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的开发区在诸多方面受到冲击,困扰开发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多,破解的关键在于功能转型及相应的结构调整。论文基于中心城市极化这一前提,从我国开发区的成长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总结、认识入手,分析开发区与母城的功能和结构关系,以及中心城市极化对开发区的影响,并以案例解析的方式,提出中心城市极化背景下开发区功能转型与结构优化的思路。论文认为,开发区的建设是城市职能的延伸和对城市产业的提升,是城市地域的扩大和再开发;开发区与中心城市形成了"城中区内置型、边缘区生长型、子城区扩展型和独立区发展型"四种结构关系类型;中心城市极化影响到开发区的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鹏  蒋团标  
中心城市生产力布局是区域生产力布局网络的连接点与核心,区域必须依靠城市把区域内所有的经济活动凝集成一个整体。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研究中心城市的重新定位及生产力的再布局,积极探索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通过以广西为例,寻找基于中心城市定位下生产力再布局的一般规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丙军  宋绪钦  
本文分析了郑州发展贸易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前景,指出郑州发展贸易的三层次区域市场体系;立足郑州,面向河南的零售市场体系;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批发市场体系;面向世界的国际贸易市场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加速贸易城建设的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建城  
一)广州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根据中心地理论,一定经济区域的城市群中,必然有高能级的中心城市。在珠江三角洲乃至华南经济区中,广州的中心城市地位,既是历史形成的,也是其自身的实力基础所决定的。历史上看,广州由于区位优越,遥控五岭,近扼三江,腹地相对广阔,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