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06)
2023(11248)
2022(9949)
2021(9136)
2020(8019)
2019(18507)
2018(18611)
2017(35686)
2016(19919)
2015(22769)
2014(23108)
2013(22415)
2012(20706)
2011(18779)
2010(19161)
2009(17785)
2008(17495)
2007(16062)
2006(13894)
2005(12340)
作者
(60935)
(50852)
(50730)
(48298)
(31935)
(24519)
(23247)
(19952)
(18962)
(18136)
(17217)
(17111)
(16188)
(16178)
(15901)
(15785)
(15609)
(15120)
(14787)
(14469)
(12779)
(12723)
(12537)
(11515)
(11503)
(11297)
(11293)
(11279)
(10404)
(10374)
学科
(82459)
经济(82376)
管理(57732)
(52646)
方法(42671)
(42318)
企业(42318)
数学(38452)
数学方法(37796)
(22531)
(20700)
中国(19661)
(19165)
环境(17157)
业经(16009)
(15421)
地方(15168)
(14469)
贸易(14466)
农业(14415)
理论(14323)
(14025)
(13102)
(13088)
财务(13048)
财务管理(13016)
(12571)
(12390)
银行(12332)
企业财务(12281)
机构
学院(290341)
大学(289266)
(115350)
经济(112789)
管理(110037)
研究(97343)
理学(95219)
理学院(94186)
管理学(92081)
管理学院(91598)
中国(72473)
科学(63823)
(61548)
(56846)
(51533)
(51302)
业大(48694)
研究所(47119)
农业(45330)
中心(45028)
(44426)
财经(41370)
北京(38230)
(37423)
(37258)
师范(36738)
经济学(35256)
(34873)
(34773)
技术(33533)
基金
项目(197123)
科学(153210)
基金(141270)
研究(138691)
(125148)
国家(124179)
科学基金(105132)
社会(85860)
社会科(81386)
社会科学(81356)
(79312)
基金项目(74388)
自然(70119)
自然科(68501)
自然科学(68479)
自然科学基金(67254)
(66764)
教育(65406)
资助(59875)
编号(56437)
成果(45252)
重点(45149)
(43094)
(42003)
(40679)
课题(39735)
科研(38728)
计划(38193)
创新(38156)
大学(36106)
期刊
(120934)
经济(120934)
研究(77813)
中国(56379)
学报(51569)
(50237)
科学(45141)
(40860)
大学(37990)
管理(37702)
学学(36057)
农业(33995)
教育(31713)
技术(27395)
(22449)
金融(22449)
业经(20345)
财经(20119)
经济研究(20055)
(18739)
统计(17432)
(17293)
问题(16135)
(15544)
(15316)
技术经济(15255)
决策(14226)
图书(13821)
科技(13690)
业大(13549)
共检索到41780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姹  王明利  
一是运用SSBM模型对奶牛规模养殖环境效率及技术效率(技术效率为不考虑温室气体排放下的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效率小规模最高,其次为中规模与大规模;技术效率受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大规模、小规模与中规模。二是运用GML指数方法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分析,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受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中规模、大规模与小规模养殖场;GML指数较GM指数(GM指数为不考虑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数)降低的原因各异,小规模主要由温室气体排放拉低技术效率变化导致,而中、大规模奶牛养殖场主要由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崔姹  王明利  石自忠  
本文将草食牲畜温室气体排放量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研究体系,以肉羊、肉牛、奶牛等草食牲畜为主要研究对象,引入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SBM模型与GML指数方法测算了我国2004-2015年草食畜牧业TFP变动,并与未考虑温室气体排放的GM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温室气体排放对草食畜牧业TFP的影响由不显著向显著转变,技术效率作用凸显。各产业TFP受温室气体排放制约程度存在差异;奶牛产业TFP受温室气体排放影响较为严重,其次为肉牛与肉羊产业。肉羊与奶牛产业GML指数较GM指数降低主要在于温室气体排放拉低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左永彦  彭珏  封永刚  
环境污染是制约规模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规模生猪养殖为例,利用中国29个省区的规模生猪养殖数据以及课题组和相关文献对于规模生猪养殖粪便处理方式的调研数据,构建考虑环境非期望产出的固定窗式参考集FWML指数对2004~2013年环境约束下中国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环境约束下中国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6.32%的速度增长,技术进步是拉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地区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明显;环境因素对于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抑制作用显著;中国多数省区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以中幅和小幅增长为主,目前仅有少数省区处于高全要素生产率增...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宁  秦富  
畜禽规模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是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蛋鸡为例,利用2004—2013年蛋鸡养殖投入产出数据,采用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gerber生产率指数分析了不同规模蛋鸡养殖场的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近十年来蛋鸡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值走势呈"U"型特征,且低于养殖场的技术效率值。小规模蛋鸡养殖场的环境效率值最高,而中规模蛋鸡养殖场的环境效率值最低;规模养殖场的ML生产率指数和MLTECH指数的增长率均未超过1,且规模养殖场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低于全要素生产率,说明目前我国规模养殖场还未达到规模养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阶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左永彦  冯兰刚  
基于2004—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使用SML指数、空间自相关和空间β收敛分析方法对环境约束下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异趋势及收敛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受到技术进步的拉动在考察期内以年均5.29%的速度增长,技术效率在波动中无明显改善;随着技术进步度过快速空间外溢时期,地区间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正向空间溢出作用经历了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HH类型地区以中南区为基础逐渐向西北方向的重庆和陕西扩张,LL类型地区在北方以及华东区的连片分布范特征逐渐增强,HL类型和LH类型地区的连片特征趋于减弱;中国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畜禽养殖业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收敛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左永彦  冯兰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艳   陈昱帆   花俊国  
[目的]在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日益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探究产业集聚对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践行中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问题。[方法]基于2007—2021年中国27个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非角度、非径向的SBM模型对我国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传导机制。[结果]我国奶牛养殖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处于波动上升态势,中部地区整体提升;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产业集聚通过改善人力资本结构、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对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对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结论]据此提出了推进奶牛养殖业的集聚发展、优化地理布局、完善人才引进补贴政策及加强科技创新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红梅  胡海波  
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框架下,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猪规模养殖绿色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我国生猪养殖优势区的统计数据,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固定窗式参考集FWML指数,对生猪规模养殖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探讨其增长源头。结果表明:不考虑环境因素情况下,生猪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会被高估,使用FWML指数分析法所得结果更近似于其真实值;考虑环境因素的生猪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仍处于增长阶段,但小、中、大三种规模的增速不同,中规模养殖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最高,各规模主产区域间增速差异较大,技术进步是拉动其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对生猪规模养殖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贡献不高,表现在生猪规模养殖技术使用的有效性、普及性和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上,大幅提高总体技术效率,是未来提升规模养殖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向。因此,应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提升技术效率以推动生猪规模养殖绿色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邱晓兰  
文章基于中国、美国和日本等11个国家造纸产业的相关投入产出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11国的造纸产业的生产效率水平进行了分析。根据环境规制的特征,通过应用Malmquist方法测算了环境规制之下中国以及其他10个国家2000-2008年的生产率及其成分,并与不考虑环境因素的传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环境管制后11个国家的造纸工业平均全要素生产效率是下降的;具体每个国家而言,考虑环境管制后美国、奥地利和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比不考虑环境规制要高,而其他八个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则是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玉娟  李彤  
本文采用变动成本法和敏感性分析,对2007~2012年不同规模下奶牛养殖主产品的成本收益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奶牛养殖成本、收益呈上升趋势,养殖规模与成本、收益正相关。但养殖规模越大,养殖效率不一定越高。分析后得出结论:规模化发展推动了养殖成本的上涨;奶牛养殖收益风险逐步降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海啸  
本文首先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长三角的环境效率进行测度,发现导致环境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污染物排放。在此基础上,用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长三角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结果显示长三角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的城市为无锡、绍兴和南通,样本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在无约束条件下均低于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测算出的值,主要原因是生产效率的提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军  
本文通过Mal mquist-Luenberger指数将环境因素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分析框架,测算分析了环境约束下中国1998~2007年地区工业TFP增长及其成分,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检验。测算结果显示,环境约束下西部地区工业TFP增长最快且波动幅度较大,中部地区增长最慢且较为平稳,东部地区则均介于二者之间;各地区工业TFP增长均主要源自技术进步;东部地区是推动环境技术创新的主要地区。收敛性分析则进一步表明东部和西部地区工业TFP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而中部地区仅存在条件收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翠霞  曹亚楠  
本文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2004—2014年中国29个省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的环境效率与提升潜力,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其环境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环境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大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最高,小规模次之,中规模最低,且都具有很大提升潜力;奶牛养殖环境效率省际差异性明显,北京、山东、河北、天津、云南、陕西、新疆不同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值都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如果忽略环境污染因素,奶牛养殖平均效率值将被高估0.1657,加入非期望产出指标后,黑龙江省养殖效率在省际间排名下降幅度最大;奶牛养殖环境效率和技术效率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奶牛日单产水平和每单位劳动力创造的养殖业产值对环境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翠霞  曹亚楠  
本文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2004—2014年中国29个省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的环境效率与提升潜力,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其环境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环境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大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最高,小规模次之,中规模最低,且都具有很大提升潜力;奶牛养殖环境效率省际差异性明显,北京、山东、河北、天津、云南、陕西、新疆不同规模养殖场环境效率值都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如果忽略环境污染因素,奶牛养殖平均效率值将被高估0.1657,加入非期望产出指标后,黑龙江省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小娟  陈耀  高瑞宏  
[目的]考虑碳排放约束,分析甘肃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特征和区域特征,以期为提升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2005—2016年甘肃省14市州面板数据,以农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对甘肃省农业环境效率和碳排放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测算。[结果](1) 2005—2016年甘肃省农业环境效率值总体呈现下降—上升—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且均小于1;(2)碳排放约束下甘肃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年均值为1.010,年均增长率为1%,且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3)甘肃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其中中部地区增长最快,陇东南地区次之,河西地区增长最慢。[结论]忽视碳排放将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各区域依据自身资源禀赋,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提高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是提升甘肃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