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4)
- 2023(14299)
- 2022(12368)
- 2021(11564)
- 2020(9571)
- 2019(21832)
- 2018(21858)
- 2017(41615)
- 2016(22594)
- 2015(25548)
- 2014(25668)
- 2013(25074)
- 2012(23071)
- 2011(20657)
- 2010(20550)
- 2009(18670)
- 2008(17811)
- 2007(15506)
- 2006(13410)
- 2005(11767)
- 学科
- 济(85721)
- 经济(85610)
- 管理(66038)
- 业(61973)
- 企(51787)
- 企业(51787)
- 方法(39215)
- 数学(33173)
- 数学方法(32802)
- 中国(23432)
- 农(23297)
- 财(23200)
- 贸(21430)
- 贸易(21425)
- 易(20960)
- 学(20293)
- 业经(19254)
- 技术(18639)
- 地方(16787)
- 理论(16622)
- 制(16467)
- 农业(15545)
- 融(14452)
- 金融(14444)
- 和(14355)
- 环境(13937)
- 出(13850)
- 银(13808)
- 银行(13764)
- 务(13526)
- 机构
- 大学(317645)
- 学院(315041)
- 管理(125156)
- 济(124927)
- 经济(122179)
- 理学(108479)
- 理学院(107288)
- 研究(106289)
- 管理学(105565)
- 管理学院(104996)
- 中国(78254)
- 京(67964)
- 科学(65330)
- 财(56794)
- 所(52860)
- 农(50446)
- 研究所(48248)
- 中心(47905)
- 业大(47477)
- 财经(45558)
- 江(45121)
- 北京(42855)
- 范(42354)
- 师范(41942)
- 经(41602)
- 农业(39628)
- 院(39009)
- 经济学(37344)
- 州(36678)
- 技术(35120)
- 基金
- 项目(218099)
- 科学(171103)
- 研究(161750)
- 基金(157388)
- 家(137085)
- 国家(135969)
- 科学基金(116447)
- 社会(100588)
- 社会科(95340)
- 社会科学(95317)
- 省(84789)
- 基金项目(83548)
- 自然(75188)
- 教育(74347)
- 自然科(73434)
- 自然科学(73418)
- 自然科学基金(72105)
- 划(71567)
- 编号(66584)
- 资助(64234)
- 成果(54210)
- 重点(48541)
- 部(48367)
- 发(46276)
- 创(45949)
- 课题(45861)
- 创新(42808)
- 教育部(41517)
- 科研(41457)
- 项目编号(41418)
- 期刊
- 济(134305)
- 经济(134305)
- 研究(94428)
- 中国(60887)
- 学报(50878)
- 科学(45730)
- 管理(45634)
- 农(45355)
- 财(42201)
- 教育(40180)
- 大学(38537)
- 学学(35929)
- 农业(32005)
- 技术(29210)
- 融(25237)
- 金融(25237)
- 业经(21696)
- 经济研究(21611)
- 财经(21388)
- 经(18290)
- 图书(18271)
- 问题(17681)
- 科技(16871)
- 贸(16528)
- 业(16512)
- 技术经济(15701)
- 理论(15474)
- 国际(15067)
- 版(14376)
- 实践(14095)
共检索到462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良文 王建军 李珊珊
技术进步在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察国际技术溢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能为战略路径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而目前以我国为样本的研究很少。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的文献发现,FDI、对外贸易技术溢出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存在较多的分歧,并将减排效应的不确定性归结为国际环境技术水平、吸收能力、收入水平、环境规制力度以及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差异等五个方面,以期为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慧明 周德群 曹杰 葛世龙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分类的基础上,侧重于从技术供给、技术扩散、技术实施的效应等方面评析可再生能源、碳捕捉与储存两种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不足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给予相应的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钟惠波 许培源
本文从技术溢出是否存在及其影响因素两个层面,对FDI技术溢出的经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作出了相应的评述。在是否存在正溢出效应方面,由于采用的理论模型、计量分析方法、样本及样本区间等方面有所差别,国外的文献存在较大差异。而以中国为样本的研究则相对乐观,多数研究得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为正的结论,但地区差异较大,呈东部强、中西部弱的格局。在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方面,现有研究取得较多共识,主要包括:充分的市场竞争是影响FDI技术溢出的重要因素或条件;技术差距或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影响或决定技术溢出的效果;经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 门槛效应 演进脉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明 李春艳
FDI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深远意义,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兴趣。本文回顾了中外学者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评论,并指出未来应在技术溢出理论、计量检验方法、溢出效应发生的微观机理、跨国公司子公司的知识创造行为等方面加强研究。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 影响因素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文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贸易为媒介的国际技术溢出问题在国外经济学界备受关注。本文首先从溢出渠道的论争和影响国际技术溢出的因素两个方面对相关的经验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然后进行了简要评论,并指出了对我们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进口 出口 研发 国际技术溢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耀华 仲伟周
现阶段全球气候谈判的重点是制定国际社会公认的公平且兼具可操作性的减排方案,而碳排放权分配是任何减排方案的核心内容。由于文化背景和国家利益不同,不同国家研究机构和学者提出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在公平性、可行性及其对不同国家未来发展权益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基于罗尔斯正义论视角解读最具代表性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所蕴含的"公平"涵义及其对不同国家未来发展权益和代际公平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发达国家研究机构和学者提出的减排方案,发展中国家研究机构和学者提出减排方案更加符合正义论的要求和原则,能充分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在代际公平方面,对贴现率选择的差异反映出不同经济学家在价值观念和协调减排当前成本与未...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兰翠 范英 吴刚 魏一鸣
近年来,温室气体减排政策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能源政策与环境管理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建立各种数学模型,力图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上得到既能实现缓和全球气候变化,又能对宏观经济造成影响最小的减排政策措施。本文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减排政策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展温室气体减排政策与战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温室气体减排 减排政策 碳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玲 丁浩
温室气体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目标。文章的研究目标是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温室气体减排相关问题的研究演进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实现对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追根溯源及加深对各国在当前气候谈判中存在的重大分歧及原因的理解和认识。依照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研究的演进顺序,文章重点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关系的科学发现、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的估算、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与交易制度、低碳经济研究关注的热点与实质。文章最后对上述问题的演进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与发展重点作出大胆预测,以期对低碳经济时代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研究与实践创新有所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健 顾华
本文主要从FDI技术溢出的涵义、分类、研究起源、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引致的潜在技术边缘化风险等方面对有关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结合我国的实践,本文指出,全球化给我国产业技术追赶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窗口,但是有效的技术追赶必须参与技术生成和技术改进的过程,打破行业的技术依赖必须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FDI 技术溢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健鹏
将气候问题的主要利益集团和国家分为三组,欧盟(以英国、法国、德国为代表)、伞形国家集团(以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和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南非等),近似代表气候政策的一、二、三3个梯队。全面扫描这些国家标准和管制政策、财政政策工具、排放权交易、自愿协议、信息工具、研发政策等主要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同时,选择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变动趋势以及环境监管能力作为政策环境因素,试图反映气候政策工具应用条件"从低到高"的"阶段性"的特征。通过对上述国家和地区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工具应用情况的国际比较,总结了减排政策工具应用的基本经验,得出了对我国的启示:继续运用好标准和管制为代表的"传统"政策工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莎丽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R&D溢出对国家和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总结了现有学者们关于国际R&D溢出效应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的特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享光 王选华
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近年来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FDI技术外溢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区域差别对FDI技术外溢的影响以及FDI技术外溢路径等问题的研究有所创新和突破。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效应 吸收能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志启 房路生
关于知识溢出效应的文献研究从以下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从宏观层面探讨知识溢出对城市的生产力和城市发展规模的影响作用,涉及了知识溢出与城市聚集经济、城市规模发展及产业发展;二是从微观层面讨论知识溢出效应,重点研究了知识传播机制,知识溢出与网络、空间距离及研发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评述,有助于针对研究现状中的不足展望最新研究趋势。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城市发展 集聚经济 网络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红霞
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累积浓度稳定在450ppmCO_2eq,是控制全球温度在工业化前升高2℃以内的关键,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人类能够避免的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性后果的最低限度。事实上,发达国家2020年的减排承诺以及发展中国家适当的减缓行动方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控制全球增温2℃的目标,而是导致全球向增温3-4℃的趋势发展。明确的引导世界走上控制升温2℃的路径,除了期待2011年底南非德班的气候谈判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气候协议外,全球2012年后的气候政策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形势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CO_2 减排承诺 增温控制 2℃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博文
2020年,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当前农业温室气体减排蕴藏着巨大潜力,是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本文明确了农业需要减排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并分析了农业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因以及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在宏观、产业、微观上面临的挑战。在介绍发达国家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温室气体减排的举措和经验后,指出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具体路径的方向,包括绿色生物制造、种业基因编辑、垂直农业、植物蛋白、精准农业、农业大数据等,这些方向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绿色发展的共存,可以更大程度、更为持久地动员市场主体参与到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活动中。
关键词:
碳中和 农业温室气体 减排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