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3)
2023(9375)
2022(8177)
2021(7615)
2020(6561)
2019(15084)
2018(15088)
2017(29351)
2016(16517)
2015(18775)
2014(19324)
2013(18790)
2012(17996)
2011(16264)
2010(16724)
2009(15663)
2008(15673)
2007(14601)
2006(12698)
2005(11376)
作者
(49082)
(41099)
(41013)
(39248)
(26158)
(19521)
(18871)
(16152)
(15403)
(14955)
(13859)
(13670)
(13168)
(13093)
(13037)
(12844)
(12797)
(12130)
(11987)
(11758)
(10371)
(10302)
(10116)
(9488)
(9423)
(9384)
(9152)
(9121)
(8523)
(8326)
学科
(66013)
经济(65936)
管理(47421)
(44075)
(35861)
企业(35861)
方法(30189)
数学(25186)
数学方法(24887)
(20844)
(19224)
中国(17751)
(15046)
业经(14675)
(14459)
地方(13702)
农业(13228)
(13182)
贸易(13178)
(12792)
理论(12383)
(11941)
(11690)
银行(11660)
(11306)
(11144)
(11129)
财务(11089)
财务管理(11059)
(10759)
机构
学院(238441)
大学(236554)
(97244)
经济(94928)
管理(89056)
研究(82814)
理学(75429)
理学院(74610)
管理学(73243)
管理学院(72805)
中国(63454)
科学(50841)
(50390)
(47730)
(45112)
(43210)
研究所(38964)
中心(38834)
(38633)
业大(36659)
财经(36495)
农业(35708)
(32889)
北京(31824)
(31475)
师范(31135)
(30038)
(29533)
经济学(29084)
技术(26887)
基金
项目(151750)
科学(117570)
研究(112634)
基金(107023)
(93081)
国家(92269)
科学基金(77424)
社会(68594)
社会科(64656)
社会科学(64636)
(60713)
基金项目(55835)
教育(52553)
(51238)
自然(49488)
自然科(48275)
自然科学(48257)
编号(48075)
自然科学基金(47393)
资助(44967)
成果(40756)
重点(34406)
课题(33994)
(33772)
(33261)
(30835)
科研(29135)
(29057)
创新(28869)
项目编号(28632)
期刊
(110624)
经济(110624)
研究(70984)
中国(49608)
(41287)
学报(38258)
(38067)
科学(33601)
管理(31179)
教育(28544)
大学(28388)
农业(27430)
学学(26711)
(24468)
金融(24468)
技术(21277)
业经(18822)
财经(17923)
经济研究(17717)
(15367)
问题(14670)
(14388)
(12500)
(12001)
技术经济(11733)
统计(11636)
理论(11596)
图书(11366)
商业(10869)
实践(10491)
共检索到364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守先  
温室气体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在经济"新常态"和国家确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的背景下,温室气体减排责任需要进一步调整。文章在分析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现行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存在着责任主体错配的问题,并相应地给出调整地区温室气体减排责任主体的建议。包括转变温室气体减排核算方法,突出从生产端转向消费端核算;加强能源就地转换,提高温室气体减排的效率;加大温室气体减排的投入,创新投入机制,设立温室气体减排专项基金;以碳排放交易为基础,建立能源生产地和能源消费地的温室气体减排交流机制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胡乃武  周帅  
本文试图从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模型,比较温室气体减排机制的不同安排对发展中国家福利水平的影响,从而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世龙  
为了减少北京市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文通过比较北京市历年温室气体排放、北京市与29个省份的温室气体排放、北京市与国际典型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分析了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针对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结合北京市减排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4条北京市温室气体减排的对策,分别是少用、减排、吸收和市场交易机制,从而为健全北京市温室气体减排机制提供有力的支撑。
[期刊] 预测  [作者] 何建坤  张阿玲  徐青  卢立新  
未来能源需求、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对策何建坤,张阿玲,徐青,卢立新(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00084)FutureEnergySystem.GHGEmissionandReductionOptionHeJungkun,ZhangAlong,XuQ...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世瑜  吴季松  
本文在借鉴欧盟和美国二氧化碳减排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今后在制定具体减排目标时应考虑的关键因素,同时根据循环经济的原理提出我国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减排的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广现  马宇  
笔者在古诺模型中引入温室气体排放的负外部性问题,分析了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并基于社会福利函数得到了温室气体最优排放水平。该最优结果与经典的庇古分析结果相比偏多,这表明庇古政策并不是最优的,最大化社会福利的排放额并无需完全弥补排放的负外部性。进一步分析表明,最优排放水平与市场结构有关,垄断程度越高减排水平反而应该越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庆华  王旭东  
美国作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和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家 ,其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备受关注。布什政府上台后不久宣布拒绝接受《京都议定书》 ,并于 2 0 0 2年 2月提出“全球气候变化计划”。布什政府实际上在以各种借口推托美国应该承担的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责任 ,这将对以UNFCCC为基础的全球气候合作产生消极影响 ,并对全球气候政策提出挑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季松  刘斐  
温室气体的排放由于和经济增长存在紧密联系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能源消费量的基础上以CO_2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工业、交通、建筑、地热、生物质能、森林吸收这六个方面说明了申奥成功对北京温室气体减排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菊  刘继秀  房春生  
温室气体减排已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工作目标之一。东北地区是我国高碳排放区,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较大。以2005年和2010年吉林省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数据为依据,分析吉林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排放强度及主要排放来源,提出控制能源产业碳排放量过快增长、发展低碳能源产业和碳汇项目等节能减排的经济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昌义  潘家华  陈迎  何为  戴玲  
历史排放责任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基石,也是气候谈判中南北双方争议的一个焦点。该文对历史排放责任的科学基础进行分析。首先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证实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是导致当前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人类排放活动"中的主要来源,探讨了两种不同的衡量历史排放责任的方法:气候模式方法和统计方法,并分析二者的优缺点及其不确定性;其次,在碳预算方法下对历史排放责任及其资金含义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如何对历史排放的技术进步效应进行贴现;总结了对历史排放进行贴现的四点理由:物理科学基础、法律和伦理要求、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以及现实政治谈判考虑。本文所取的物理、法律和技术三方面的年均贴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慧明  周德群  曹杰  葛世龙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分类的基础上,侧重于从技术供给、技术扩散、技术实施的效应等方面评析可再生能源、碳捕捉与储存两种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不足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给予相应的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曦  滕飞  王革华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重点行业将面临SO2和NOx总量减排、控制工业烟粉尘等常规污染物排放和降低CO2排放强度等多重目标。在同时面对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和严峻环境污染形势的背景下,研究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益既有重要的政策策略意义,也体现了减缓气候变化和污染物减排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上的共赢共利。文章从协同效益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对于减缓环境污染、提高人类健康效益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协同效益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协同效益分析的主要模型研究工具,及协同效益经济化货币化的必要性。基于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文章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向混合模型和经济化中寻找区域政策优化的可能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玲  丁浩  
温室气体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目标。文章的研究目标是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温室气体减排相关问题的研究演进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实现对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追根溯源及加深对各国在当前气候谈判中存在的重大分歧及原因的理解和认识。依照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研究的演进顺序,文章重点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关系的科学发现、温室气体减排成本的估算、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与交易制度、低碳经济研究关注的热点与实质。文章最后对上述问题的演进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与发展重点作出大胆预测,以期对低碳经济时代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研究与实践创新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斯蒂芬·P·施莱谢尔  刘荔  
如果能够避免危险的、不可逆转的气候事件,全球平均温度就不会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2°C以上。为了实现这一全球目标,我们必须在2050年之前通过渐进的方式将全球排放量限制在1990年水平的一半以下。本文利用全球化分析工具对排放减半所需的能源体系的根本性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建立一个包括社会、经济、能源和排放数据在内的综合数据库,将世界划分为占全球排放总量2/3的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剩余排放总量的1个地区,对分析性框架中能源体系的关键驱动因素和参数进行研究,包括人口动态、经济活动以及能源和碳强度等,基于对这些关键参数分散和收敛的假设,推导出长期减排目标的涵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璐  李夏菲  于书霞  刘微  胡荣桂  
畜禽粪便是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合理的粪便管理方式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减少畜牧业环境污染。本文以湖北省为案例,通过对不同生猪养殖规模的调研,确定各自适宜的粪便处理模式。以IPCC(2006)中计算畜禽粪便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为基础,分析生猪粪便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现状和优化值,预测由粪便管理模式改进所带来的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在2012年的养殖规模和养殖模式不变的情况下,粪便管理优化后CH4排放因子仅为现状值的29.12%,N2O排放因子比现状减少34.13%,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可以达到468.31万t CO2-eq。不同养殖规模减排重点各有侧重,农户散养应以控制CH4排放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