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6)
- 2023(5748)
- 2022(4952)
- 2021(4684)
- 2020(4106)
- 2019(9712)
- 2018(9541)
- 2017(18261)
- 2016(10033)
- 2015(11422)
- 2014(11274)
- 2013(11056)
- 2012(9983)
- 2011(9102)
- 2010(9329)
- 2009(8525)
- 2008(8415)
- 2007(7378)
- 2006(6487)
- 2005(5663)
- 学科
- 济(41200)
- 经济(41155)
- 管理(27280)
- 业(26898)
- 方法(22690)
- 企(21238)
- 企业(21238)
- 数学(20735)
- 数学方法(20202)
- 农(11069)
- 中国(9679)
- 财(9666)
- 学(9427)
- 业经(8255)
- 理论(7829)
- 农业(7556)
- 贸(6814)
- 贸易(6809)
- 易(6642)
- 制(6210)
- 地方(6201)
- 技术(5982)
- 环境(5742)
- 和(5481)
- 划(5353)
- 务(5174)
- 财务(5138)
- 财务管理(5122)
- 教学(5042)
- 策(5016)
- 机构
- 学院(143087)
- 大学(142547)
- 济(55867)
- 经济(54700)
- 管理(53653)
- 研究(50612)
- 理学(46581)
- 理学院(46090)
- 管理学(44727)
- 管理学院(44522)
- 中国(37423)
- 科学(33982)
- 京(31162)
- 农(30656)
- 所(27163)
- 业大(25961)
- 研究所(24953)
- 农业(24639)
- 财(24189)
- 中心(22616)
- 江(21807)
- 北京(19641)
- 财经(19087)
- 院(18438)
- 技术(17643)
- 经(17398)
- 范(17324)
- 师范(17002)
- 州(16991)
- 经济学(16953)
- 基金
- 项目(100462)
- 科学(77916)
- 基金(72286)
- 研究(67461)
- 家(66281)
- 国家(65813)
- 科学基金(55053)
- 社会(40971)
- 省(40145)
- 社会科(38850)
- 社会科学(38837)
- 自然(38651)
- 自然科(37823)
- 自然科学(37811)
- 自然科学基金(37131)
- 基金项目(36714)
- 划(34761)
- 教育(32463)
- 资助(32129)
- 编号(26420)
- 重点(23524)
- 部(21570)
- 发(21447)
- 创(21076)
- 计划(20979)
- 成果(20516)
- 创新(19774)
- 科研(19735)
- 课题(19516)
- 科技(18324)
共检索到208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再强 罗卫红 陈发棣 顾俊杰 李向茂 丁琪峰 赵才标 陆亚凡
【目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是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外观品质形成的基础。本研究建立一个预测温室标准切花菊各器官干重和植株地上部分鲜重的模型,为温室标准切花菊外观品质的调控提供决策支持。【方法】根据光温对菊花生长的影响,通过不同定植期和不同品种的试验,建立以生理辐热积(Physiological 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PTEP)为尺度的温室标准切花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模型对温室标准切花菊的植株总干重、叶干重、茎干重、花干重和单株地上部分鲜重的模拟值...
关键词:
菊花 生理辐热积 干物质生产 干物质分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再强 罗卫红 陈发棣 顾俊杰 李向茂 丁琪峰 赵才标 陆亚凡
【目的】建立一个温室标准切花菊的叶面积指数预测模型。【方法】根据光温对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出叶和展叶速率的影响,通过不同定植期和不同品种的试验,以综合考虑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和日长的生理辐热积为预测指标,建立了温室标准切花菊叶面积预测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模型对温室标准切花菊的叶面积指数的预测精度较高,预测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和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94和0.75。基于生理辐热积的预测模型对叶面积指数的预测精度比积温法和比叶面积法分别提高了48.2%和84.6%。【结论】本研究的叶面积...
关键词:
菊花 生理辐热积 叶面积指数 预测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深根 周朴华 Ep Heuvelink 刘志敏
【目的】优化干物质在营养生长库与生殖生长库之间的分配,提高温室番茄栽培的效益。【方法】通过TOMSIM模拟与温室试验研究同步叶片修剪对温室番茄品种Capita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TOMSIM模拟试验与温室试验结果相当吻合。与对照相比,模拟试验与温室试验中叶修剪处理的平均LAI分别从2.9显著降至1.9与2.4,单位面积植株总干重分别显著降低12.2%与10.5%,果实累计干物质分配率分别从57.1%与56.6%显著提高到61.5%与60.7%,使得单位面积果实干重分别只降低5.9%与4.2%;在叶修剪&高密度处理中,平均LAI分别增至2.9与3.6,单位面积植株总干重增加4.0%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再强 罗卫红 陈发棣 顾俊杰 李向茂 丁琪峰 赵才标 陆亚凡
【目的】建立一个可以预测温室标准切花菊现蕾和收获期的模拟模型,为温室切花菊温光调控提供决策支持。【方法】根据菊花(Chrysanthe mummorifolium Ramat.)发育对光温反应的特性,提出了生理辐热积(physiological 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PTEP)的概念,通过不同扦插期和不同品种的试验,建立了以生理辐热积(PTEP)为尺度的温室标准切花菊发育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模型对从扦插到定植、短日处理、现蕾和收获期的模拟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较好,预测值与实测值间1:1线的回归估计标准误...
关键词:
菊花 生理辐热积 发育 模拟 收获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天来 仇家奇 罗新兰 颜阿丹 李东 姚振坤 吕薇薇
应用分配指数的计算原理,初步构建了基于分配指数的日光温室番茄不同器官之间干物质分配指数动态的模拟模型。通过SPSS软件拟合得到地上部分(PISH)、根(PIR)、茎(PIS)、叶(PIL)、果(PIF)的模拟模型公式分别为:PISH=K1/[1+K2×EXP(-K3GDD2)],其中K1=0.99,K2=-0.175,K3=-0.0000001414;PIR=1-PISH;PIS=a1/[1+b1EXP(c1+d1GDD+f1GDD2)],其中a1=0.17,b1=-0.029,c1=0.078,d1=0.006397,f1=0.00000404;PIL=1-a2/[1+b2×EXP(c2+d...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 干物质分配 模拟模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延平 温祥珍 李亚灵 刘裕 杜莉雯 杨彤雯 赵敏
为了解番茄作物干物质生产和分配规律,并且能通过合理的氮肥施用和灌溉,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果实干物质生产和水氮利用效率,以番茄品种红尊贵为材料,研究了氮素和水分耦合的效果。试验将幼苗定植在营养钵(30 cm×28 cm,基质为苔藓泥炭)中,定期浇灌相应的营养液,每个处理种植40株,重复4次,共960株,种植在115 m~2的生长室内。试验从2017年4月17日-8月3日共进行了109 d,期间每隔10 d取样一次,测定植株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高氮水平下(N2)植株干物质的生产速率、植株总干物质量和果实干物质量比低氮(N1)植株分别增加了21.15%,26.57%,35.54%,果实干物质量占植株总干物质量的比例提高了4%,N1水平下往根系分配的干物质更多。累积施氮量每增加1 g,N2水平下植株增加的干物质分配到果实中的比例比N1增加约8.24%;灌水量增加,植株生长更好,高水、中水(W3、W2)比低水(W1)植株总干物质增加了23.55%,13.29%,果实干物质分别增加了19.75%,16.28%。累积灌水量每增加1 L,植株增加的干物质大约有66%~70%分配到果实中。水氮耦合后高氮高水的N2W3处理下单株干物质生产最高,与低氮低水的N1W1处理相比,单株总干物质量增加了57.24%,单株果实干物质量增加了61.58%。在同一氮素水平下,灌水量多氮肥的利用效率高,特别在高氮水平下,N2W3的氮肥利用效率比N2W1增加28.58%。在同一水分水平下,施氮量多水分利用效率高,特别是高水处理下,N2W3的水分利用效率比N1W3增加33.97%。结论认为,在高氮水平下增加灌水量,或者在高水处理条件下增施氮肥,番茄的干物质生产速率、植株总干物质、果实干物质以及氮素利用效率均增加,水肥在物质生产上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在实际生产中,高氮高水组合(N2W3)为最佳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倪纪恒 罗卫红 李永秀 戴剑锋 金亮 徐国彬 陈永山 陈春宏 卜崇兴 徐刚
根据光温对作物叶面积的影响,提出了辐热积(product of the rma leffectiveness and PAR,TEP)的概念。根据试验资料构建了利用辐热积模拟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叶面积动态的数学模型,并将其与已有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模拟模型相结合,构建了温室番茄干物质生产动态模型。利用不同品种、基质和地点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比叶面积法和有效积温法相比,辐热积法显著提高了温室番茄叶面积的预测精度,提高了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的模拟精度。辐热积法对番茄叶面积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决定系数R2和统计回归标准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陈灵 李瑞莲 刘爱玉 刘皓然 何荞玲
以湘杂棉8号和JX0010为材料,研究当前长江流域育苗栽培(GIMWF,种植密度为2×104株/hm~2)和短季直播栽培(SGDDS,种植密度为6×104株/hm~2)2种栽培模式下棉花干物质积累动态、冠层透光率及产量形成的差异。结果表明:同一时期的单株干物质积累以育苗栽培模式下湘杂棉8号的最高,群体干物质积累以短季直播模式下JX0010的最高;各阶段相对生长率(RGR)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各时期均以JX0010短季直播栽培的叶面积指数(LAI)最大,冠层透光率低,截获的光能较多;短季直播栽培模式下,2个品种的单株果枝数、成铃数及果节数较育苗栽培均显著降低,单铃质量、衣指、子指、衣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短季直播的籽棉、皮棉产量略高于育苗栽培,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铁梅 曹凑贵 黄勇 林丰成 刘铁芳 刘安国
油菜物质生产与积累是由单位绿色叶面积和群体绿叶面积光合作用的结果,单位叶面积的光合作用采用负指数方程描述,群体则采用高斯积分法模拟每日油菜冠层总同化量。扣除呼吸消耗与物质转化损耗形成群体生物量。同时考虑了温度、生理年龄对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水分、CO2浓度、氮素丰缺对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采用不同播期、不同品种、不同密度的试验对模型预测的地上部干物重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结果吻合很好,相对误差小于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戴明宏 陶洪斌 王利纳 王璞
为探索华北地区春玉米高产可持续栽培技术,研究了不同氮素管理(不施氮、推荐施氮、经验施氮)对春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肥力土壤条件下,第一年推荐和经验施氮同不施氮相比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籽粒产量、穗位叶光合速率等方面都没有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第二年不施氮处理产量比推荐施氮和经验施氮分别下降了12.0%和11.6%。推荐施氮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减少氮肥投入的前提下保持产量的稳定,同时也明显促进了生育后期植株营养体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各器官干物质转运总量占籽粒总干质量的22.1%,比经验施氮高6.1%。
关键词:
春玉米 干物质分配 干物质转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玉发 房伟民 陈发棣 石常磊
通过不同品种和定植期试验,根据温光对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a品质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以生理辐热积(PTEP)为尺度的日光温室多头切花菊外观品质预测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日光温室多头切花菊株高、展叶数、单株叶面积、茎粗和花径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较好,模拟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和相对预测误差(ERP)分别为0.99,0.99,0.94,0.87,0.92和7.2%,6.9%,10.2%,5.6%,18.2%,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中华 刘德章 南建福
1991~1993年通过大田试验,对棉花不同群体干物质在各器官的积累与分配规律进行了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均呈不同程度偏斜的S形曲线,而棉株干物质在各器官间分配规律则因器官的不同各有不同。根、果枝及果枝叶呈抛物线形曲线,主茎为y=axebx形曲线,主茎叶为y=(a+bx)/x形曲线;蕾为“钟形”曲线,铃呈Logistic曲线。此外,对群体密度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在试验密度范围内,群体密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干物质积累量上,对各器官的积累与分配规律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林 马均 冉茂中
为明确强化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研究对比研究了了三角形强化栽培和常规栽培两种栽培方式下7个超级稻品种(D优527、协优9308、协优527、II优602、国稻1号、两优培九和准两优527,以汕优63作对照)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的增产途径存在差异,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稻高产品种的产量优势在于群体颖花量显著提高;而强化栽培条件超级稻高产品种的产量优势则在于库容扩大后具有较高的结实率;2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高产品种均具有抽穗期茎鞘物质积累量大、输
关键词:
超级稻 强化栽培 干物质 产量形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岳延滨 赵泽英 彭志良 黎瑞君 李莉婕 冯恩英 孙长青
【目的】研究辣椒叶面积增长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建立辣椒干物质生产模型,为辣椒数字化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试验资料构建基于生理发育时间的辣椒叶面积模型,并将该模型与干物质生产模型相结合,构建辣椒干物质生产动态模拟模型。【结果】利用完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辣椒叶面积模型的RMSE值在10%~20%,干物质生产模型的RMSE值在20%~30%。【结论】叶面积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干物质生产模型模拟效果一般,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辣椒 叶面积 光合作用 干物质生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纪卯
通过播种育苗,研究毛果青冈Cyclobalanopsis pachyloma1年生苗各器官干物质生产分配的变化规律。经定期测定和回归分析,并拟合苗木各器官干物质生产分配及相关关系和异速生长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苗木干物质的生产分配在出苗期、生长初期和生长盛期末及生长后期以根为主,在生长盛期以叶为主;茎在生长盛期未分配量较多但在整个生长期其分配量均小于根和叶;苗木各器官干物质生产分配与苗木地径、苗高的生长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拟合的数学模型效果好,可用来估测和分析毛果青冈1年生苗在各生长时期各器官的干物质生产分配量。图1表4参1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