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32)
- 2023(2595)
- 2022(2157)
- 2021(1833)
- 2020(1586)
- 2019(3403)
- 2018(3219)
- 2017(6067)
- 2016(3384)
- 2015(3672)
- 2014(3607)
- 2013(3599)
- 2012(3358)
- 2011(3121)
- 2010(3278)
- 2009(3092)
- 2008(3066)
- 2007(2900)
- 2006(2732)
- 2005(2636)
- 学科
- 济(14848)
- 经济(14819)
- 管理(10917)
- 业(9729)
- 企(7728)
- 企业(7728)
- 方法(5929)
- 数学(5240)
- 数学方法(5165)
- 中国(4791)
- 财(4627)
- 农(4399)
- 制(4144)
- 业经(3466)
- 银(3436)
- 银行(3435)
- 行(3309)
- 地方(3306)
- 融(2914)
- 金融(2914)
- 农业(2901)
- 贸(2889)
- 贸易(2885)
- 易(2795)
- 学(2739)
- 环境(2625)
- 体(2518)
- 税(2433)
- 税收(2322)
- 收(2296)
- 机构
- 大学(49079)
- 学院(48205)
- 济(21969)
- 经济(21496)
- 管理(18328)
- 研究(15741)
- 理学(15418)
- 理学院(15274)
- 管理学(15055)
- 管理学院(14957)
- 中国(13110)
- 财(12050)
- 京(9846)
- 财经(9286)
- 江(9000)
- 中心(8422)
- 经(8401)
- 科学(8288)
- 经济学(7488)
- 农(7385)
- 所(7341)
- 财经大学(6901)
- 经济学院(6887)
- 州(6796)
- 范(6456)
- 研究所(6441)
- 师范(6403)
- 省(6176)
- 北京(6173)
- 业大(5968)
共检索到79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家声
地球过去一万年的气温变化未超过2℃,过去1000年的气候变化也大约只有0.5℃,但近来变化却在加快。据美国、英国和苏联科学家的测试表明:80年代是一个世纪以来最暖和的10年,且20世纪最暖和的6年又都在80年代。现在北极冰融化退缩了10多公里,南极冰融速度也在加快,并将淹没万达湖考察站。芬兰技术科学学会在1990年3月15日指出,“过去一两年地球平均温度上升近1℃。在今后50~60年内地球的平均气温还将上升2~4℃”。这种变暖势头还将持续到22世纪。科学家把地球变暖的现象归於“温室效应”。那么温室效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昌才 刘译聪 卢玢文
使用2003-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门限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根据门限变量人均实际GDP将30个省份内生分为4组。研究表明,4组的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关系都符合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形状。其中,低收入与中低收入两组的拐点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是35.55%和44.64%。高收入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呈现的是库兹涅茨曲线形状,而且处于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此外,工业化进程与节能减排投资仍表现为对碳排放的扩张效应。因此,现阶段中国节能减排战略应遵循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考虑到不同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以及城市化程度对碳排放的不同影响,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规制的双重目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东民
由于各国经济利益不一致,气候变化谈判博弈艰难。在这种形势下,人口控制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意义,近来被国际社会部分人士及中国政府重新提及,值得关注。自1972年世界环境大会以来,发达国家对世界人口问题的看法发生过180度的转变,否认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对经济的不利作用,否认人口与环境问题相关的观点,渐成西方学术界主流,由学术界蔓延到西方政府,并深刻影响着发展中国家许多学者的认识。文章论述了人口规模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试分析了上述西方主流观点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国正进入快速工业化阶段,对庞大人口不断放大的经济、资源、环境影响,本文认为必须有极为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人口增长 人口规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杰 朱立志 浦华
气候对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温室效应会使地球升温,从而引起全球变暖,将对农业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使用一个CGE全球模型GTAP来预测全球变暖对农业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纬度地区将获益,而低纬度地区将受损。北美小麦出口的重心将从美国转向加拿大,中国将取代东盟成为主要的稻米出口国。农业经济占GDP很大比重的发展中国家将受到更大的负面冲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冉景江 林初学 郭劲松 陈永柏 蒋滔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淡水水库的温室效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也成为了科学家争论的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世界上很多为水力发电或其他目的建造的水库,因水库蓄水所导致土壤和植被的淹没而额外增加碳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的释放。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淡水水库温室气体研究方面文献的归纳,综述分析了水库温室效应观测研究案例、水库温室气体的产生机制、排放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从事水库温室气体研究、把握水库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淡水水库 温室气体 气候变化 影响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代迪尔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探讨了贸易开放度、技术进步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基于中国1960~2007年的时序数据,结合环境学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了定量分析的温室效应估计方程。采用ARDL法估计的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强度、国际技术溢出、技术转化均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量,减轻温室效应;贸易开放度、能源消耗会加重温室效应;人均收入与温室效应无关。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技术进步 温室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邢勇
论述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气候带、种植制度、作物生产、作物生长发育、土壤水分、病虫害、气候灾害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因应气候变暖的对策。
关键词:
温室效应 农业 气候变暖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商
美国科学家利用大气能量循环模型研究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引起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温室效应对世界主要河流的影响情况。通过研究表明:全球降雨量、水份蒸发量、土壤吸收和水份及其它因素将改变全球30条最大河流的现状,如南美的亚马逊河、亚洲的湄公河及非洲的刚果河和尼罗河其水量将减少;与此同时,地处地球两端的河流如苏联的鄂毕河和叶尼塞河,欧洲的多瑙河和莱因河以及北美的一些较大河流,水量将会增加许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欣
近期《自然》杂志有关汉代"温室效应"的揭示,可以尝试从社会林业的薪炭耗费视角予以量化推定和论证。作为森林资源面对的常规性压力,薪炭耗费涵盖普通民众、宫室官寺、冶铁铸铜、制陶煮盐、陵墓用炭等多个领域。在现有研究成果及相关考古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此常规性耗费规模进行可能的数量估算,不仅可以印证史籍关于部分区域林木资源缺乏的历史记录,对于两汉之际由暖而寒的气候变迁及频繁的自然灾害也获得更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
森林资源 薪炭消耗 温室效应 生态变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继明 潘根兴 刘志伟 张硕硕 熊旭东 吕振 郑聚锋 张旭辉 刘晓雨 李恋卿 卞荣军 程琨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秸秆及生物质炭形式还田下减施氮肥对旱地作物生产及温室效应影响,以期为农业低碳生产及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华北平原典型旱地土壤(褐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施氮水平并配合秸秆直接还田与生物质炭还田施用,对连续两个作物生长季(玉米-小麦)的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观测。共设置了7个施肥处理:1)不施肥处理(CK);2)常规秸秆还田配施全量化肥氮处理(SN100);3)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减氮10%处理(SN90);4)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减氮20%处理(SN80);5)生物质炭配施全量化肥氮处理(BN100);6)生物质炭配施化肥减氮10%处理(BN90);7)生物质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坚雄 隋鹏 高旺盛 陈源泉
以华北平原玉米‖大豆为研究对象,研究间作对农田土壤CO2、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净温室气体平衡(Net greenhouse gas balance,△GWP)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玉米单作处理(M)的CO2累积排放最高(12.6t/hm2),玉米大豆间作处理比M处理减少4.0%~8.9%。M处理的土壤N2O排放最高(16.0kg/hm2),显著高于间作处理,间作处理比M减少32.2%~36.6%(P0.05)。土壤CO2排放动态主要与土壤温度显著相关,而土壤N2O排放则主要与土壤水分含量显著相关(P<0...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土壤温室气体 净排放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伍芬琳 张海林 李琳 陈阜 黄凤球 肖小平
【目的】传统耕作方式和秸秆焚烧造成土壤有机质的大量损失,使农田成为温室气体一个重要排放源,本文旨在研究保护性耕作对稻田CH4排放通量及其温室效应的影响,为评价耕作措施对土壤固碳潜力和温室气体减排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翻耕秸秆不还田(CT)、翻耕秸秆还田(CTS)、旋耕秸秆还田(RTS)、免耕秸秆还田(NTS)处理的稻田CH4排放进行连续观测,分析稻田CH4排放特征及其温室效应。【结果】在秸秆还田情况下,早稻生长季旋耕和翻耕的CH4排放量差异不大,但显著高于免耕;晚稻生长季旋耕CH4排放量显著高于翻耕和免耕;冬闲季节各处理CH4排放量较小,翻耕CH4排放量显著高于旋耕和免耕。在翻耕情况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伟玲 曹凑贵 程建平 谢宁宁
【目的】研究间歇灌溉和长期淹灌模式下稻田CH4和N2O排放规律及其温室效应,为全面评价不同水分管理对稻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及有效控制稻田温室效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静态箱技术对稻田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监测,并运用增温潜势对稻田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的温室效应进行了估算。【结果】间歇灌溉稻田CH4排放峰值主要集中在水稻分蘖前期和中期,N2O排放峰值出现在水稻分蘖前期和成熟期。与长期淹灌相比,间歇灌溉稻田CH4排放通量明显降低,其累积排放量为20.04 g.m-2,比长期淹灌处理37.27 g.m-2减少了46.23%;而N2O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长期淹灌稻田,其排放量为127.4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峰 郑建初 陈留根 何加骏 张岳芳
为解决规模养殖废弃物超排引起环境污染严重且资源大量浪费的问题,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猪粪、沼液替代化肥条件下稻田CH4和N2O排放特征,并运用全球增温潜势(GWP)的方法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温室效应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尽管猪粪替代化肥措施均显著(P<0.05)降低稻田N2O排放,但以100%或50%猪粪替代化肥处理仍显著(P<0.05)增加了稻田GWP及单位产量的GWP,分别提高了385.5%、218.2%和422.4%、228.4%,主要是由于猪粪替代化肥处理不仅改变了CH4排放规律,还显著增加了(P<0.05)稻田CH4排放。而采用100%或50%沼液替代化...
关键词:
猪粪 沼液 化肥 稻田 温室气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成芳 曹凑贵 展茗 袁伟玲 汪金平 代光照
【目的】氧化亚氮是一种痕量温室气体,对全球温室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研究稻鸭共作生态系统对氧化亚氮的排放及其温室效应的影响。【方法】在中稻生长季节,运用静态箱技术测定稻鸭共作生态系统氧化亚氮的排放。【结果】在施用等量基肥条件下,与常规稻作相比,稻鸭共作氧化亚氮排放具有不同的日变化和相似的季节变化模式;氧化亚氮日变化与日温度变化基本一致,排放峰值出现在13:00。而氧化亚氮季节变化与温度变化不相关,排放峰值出现在施肥后两周和稻田落干期。较之常规稻作,稻鸭共作生态系统能显著提高氧化亚氮释放。本试验综合评估了稻鸭共作生态系统释放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的综合温室效应。【结论】研究显示,稻鸭共作生态系统...
关键词:
氧化亚氮 流通量 温室效应 稻鸭共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