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36)
2023(2755)
2022(2404)
2021(2371)
2020(2066)
2019(4827)
2018(4805)
2017(8773)
2016(5340)
2015(6345)
2014(6016)
2013(5149)
2012(4808)
2011(4534)
2010(4550)
2009(4025)
2008(3862)
2007(3678)
2006(3399)
2005(3134)
作者
(14713)
(12183)
(12085)
(11474)
(7871)
(5997)
(5618)
(4882)
(4856)
(4603)
(4307)
(4212)
(4133)
(3968)
(3954)
(3939)
(3858)
(3792)
(3731)
(3642)
(3172)
(3108)
(3064)
(3046)
(2922)
(2861)
(2823)
(2702)
(2636)
(2573)
学科
(13470)
经济(13447)
管理(9551)
(7446)
教育(6788)
中国(6383)
(5840)
企业(5840)
方法(4980)
(4635)
教学(4291)
数学(4276)
理论(4157)
数学方法(4142)
(4083)
贸易(4081)
(3989)
业经(3870)
(3387)
地方(3180)
(3082)
金融(3082)
(2885)
思想(2884)
(2876)
政治(2844)
(2756)
银行(2734)
思想政治(2725)
政治教育(2725)
机构
大学(68276)
学院(62066)
研究(26924)
(19777)
经济(19071)
科学(18278)
管理(17613)
中国(17349)
(15974)
(14997)
理学(14816)
(14800)
理学院(14506)
管理学(13886)
管理学院(13784)
研究所(13567)
农业(12226)
(11872)
师范(11658)
业大(11575)
教育(11507)
中心(11228)
(10744)
北京(10568)
(10104)
师范大学(9538)
上海(9339)
技术(9184)
(9055)
(8177)
基金
项目(41743)
科学(31537)
研究(29800)
基金(27737)
(25538)
国家(25275)
科学基金(20129)
(16892)
教育(16564)
社会(16169)
(15957)
社会科(15017)
社会科学(15009)
自然(14206)
基金项目(13911)
自然科(13871)
自然科学(13861)
自然科学基金(13616)
编号(12391)
资助(12336)
成果(11694)
课题(11053)
重点(10537)
大学(10428)
(9147)
(9146)
(9045)
计划(9002)
(8776)
科研(8449)
期刊
研究(24815)
(23079)
经济(23079)
教育(22687)
中国(20990)
学报(15479)
(13421)
大学(12468)
科学(11959)
学学(10099)
农业(9456)
管理(7765)
(6718)
(5489)
(5393)
金融(5393)
技术(5350)
图书(5120)
高等(4868)
经济研究(4697)
业大(4474)
职业(4386)
高等教育(4151)
书馆(3959)
图书馆(3959)
农业大学(3814)
财经(3759)
(3684)
(3384)
科技(3315)
共检索到107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燕  罗杰·博学  胡媛媛  何珂  
温哥华和上海大学生对互联网了解多少?为研究这一问题,516位上海和566位温哥华的大学生分别完成了中英文版的《互联网知识小测验》。温哥华的大学生比上海的大学生得分平均高出20%,两地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目的也各不相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居英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文化已经进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对于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互联网文化这把双刃剑既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有利的一面,也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互联网文化建设,探寻互联网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消除互联网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尹婷婷  
大学生公共参与是指大学生群体以增进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导向,借助多种渠道和途径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方式来影响公共决策的社会政治行为。它强调大学生这一特殊身份群体秉承公共精神、具备参与意识,对公共活动与公共决策积极参与。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公共参与的主体、方式、路径以及效应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利用"互联网+"时代提高和深化大学生公共参与的有效性和认同性,需要着力分析和梳理大学生公共参与适逢的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玉辞  
网络新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谓无孔不入,尤其是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更是"功"莫大焉。关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认真研究互联网及互联网新闻对大学生的影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的正反作用,引导辩证、理智、多角度地看待网络新闻,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以促进学习、增长心智,避免沉迷网络或盲目跟风现象,这对互联网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进步都不可或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金玲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当代社会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获取生活信息和知识的必要路径之一。从"互联网+"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分析"互联网+"对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影响、对就业选择的影响、对就业薪金的影响等对大学生就业影响。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金英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上海市五所高校大学生的政治态度进行研究,结论认为: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高校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总体上趋向于温和、理性,并不存在明显的极端立场;他们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并不是狂热和非理性的爱国者;对自由、民主、参与都有较高程度的认可,具备较强的公平正义感;拒绝将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视作祸水,但同时也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主政治、政治发展道路充满自信。研究还证实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态度存在着明显的影响。当前高校打造基于校园的社交网络、引导互联网对大学生冲击效应的尝试仍是必须的,但其成效还远未显现出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亓传伟  陈佳  
文章对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业机会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述了"互联网+"的大学生创业背景和机遇,列举了技术创业、农村创业、网店微商等切实可行的创业机会,并提出了大学生创业时应脚踏实地,项目要接地气;不要盲目跟风;休学创业要慎重;充分利用政策,积极寻求多方支持等减少创业风险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娟  
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跨界融合应用取得了许多成效,"互联网+"已经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新时期,以"互联网+"的新思维重新审视和思考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不失为一个创新视角。针对传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从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认识体系、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互联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慧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大学生来说影响尤为明显。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被动,疏于交往,学习拖拉。基于此,文章从主动性的角度提出,在互联网时代要通过树立大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大学生主动研究的能力,使大学生逐步形成自我反省的习惯,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并通过在学校里营造大家普遍发挥主动行为的氛围等措施提升其主动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卓宁  
充分认识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信息安全领域面对的迫切挑战。学习互联网思维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解决移动互联网带来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内容供给和精准的关怀服务,引领大学生客观看待网络空间中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建凤  
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是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直接关系着学校的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岭峻  徐浩然  
关于互联网的政治影响力,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肯定派"认为上网行为会影响网民的政治意识,甚至会使上网者成为无国界的"世界公民";"否定派"则认为互联网并未取代大众媒介的政治影响力,其对网民政治意识的影响非常有限。根据我们对武汉理工大学317名大学生网民的调查,"否定派"的观点更为接近事实,即互联网对网民政治意识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海云  
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仍然困扰着各大高校。因而,基于"互联网+"战略如何建立一个专业的就业创业平台,是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基于"互联网+"的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对我国高新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结合目前高新企业实际用人的岗位需求,分析传统就业创业网络平台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平台的设计和定位提出了建设此平台的有效对策和注意事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陶赋雯  
积累媒介知识,学会分析和理性接受媒介。推动高校信息管理改革,强化监管与通联。提高媒介教育开展效率,加快媒介素养进高校步伐。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不同媒介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互联网+"时代,媒介素养成为现代公民尤其是大学生必备的综合素养之一。大学生是目前社会中较为特殊的群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福英  尚清芳  张静  
"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突出创新、创业和实践,是随着互联网在各领域应用快速发展而开展起来的全新教育模式。影响高等院校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的因素较多,如教育体系、教育资源和地域差异等,其中地域差异尤其对创业教育内容和开展方式影响最大,因而高等院校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将地域差异因素纳入其中。高等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困境和难题,包括人们对"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缺乏浓厚的"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氛围,有关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不多和创业资源不足,因此,高等院校必须提升师生"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知高度,营造"互联网+"大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实践锻炼和项目孵化提升"互联网+"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学改革,构建"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制定高等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不断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