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4)
- 2023(11396)
- 2022(10167)
- 2021(9790)
- 2020(7940)
- 2019(18405)
- 2018(18205)
- 2017(35061)
- 2016(19192)
- 2015(21182)
- 2014(21281)
- 2013(20968)
- 2012(19088)
- 2011(17132)
- 2010(16899)
- 2009(15171)
- 2008(14673)
- 2007(12633)
- 2006(10749)
- 2005(9241)
- 学科
- 济(72545)
- 经济(72465)
- 管理(52853)
- 业(50855)
- 企(42916)
- 企业(42916)
- 方法(35845)
- 数学(31028)
- 数学方法(30591)
- 学(18967)
- 农(18545)
- 中国(18061)
- 财(17834)
- 业经(16365)
- 地方(15060)
- 理论(13275)
- 农业(12581)
- 制(12439)
- 和(12206)
- 贸(12073)
- 技术(12071)
- 贸易(12068)
- 务(12000)
- 财务(11937)
- 财务管理(11918)
- 易(11708)
- 企业财务(11362)
- 环境(11326)
- 银(10304)
- 银行(10255)
- 机构
- 大学(269435)
- 学院(267091)
- 管理(106678)
- 济(98719)
- 经济(96420)
- 理学(93646)
- 理学院(92560)
- 管理学(90725)
- 管理学院(90243)
- 研究(89544)
- 中国(63220)
- 科学(60130)
- 京(57380)
- 农(46927)
- 所(45716)
- 财(44257)
- 业大(44193)
- 研究所(42383)
- 中心(39817)
- 江(37408)
- 农业(37122)
- 财经(36451)
- 北京(35869)
- 范(35703)
- 师范(35290)
- 经(33243)
- 院(33106)
- 州(30843)
- 技术(29473)
- 经济学(28796)
- 基金
- 项目(193766)
- 科学(151034)
- 基金(139949)
- 研究(137270)
- 家(123905)
- 国家(122906)
- 科学基金(104757)
- 社会(84173)
- 社会科(79692)
- 社会科学(79671)
- 省(76337)
- 基金项目(75125)
- 自然(70916)
- 自然科(69284)
- 自然科学(69265)
- 自然科学基金(68004)
- 划(64669)
- 教育(62869)
- 资助(57969)
- 编号(55091)
- 成果(44255)
- 重点(43382)
- 部(41794)
- 发(40562)
- 创(40118)
- 课题(38214)
- 科研(37737)
- 创新(37405)
- 计划(36619)
- 大学(35542)
共检索到370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欣 雷家军 张丽娜 韩凌
对渥丹百合种内10个居群的茎、叶、花、果实、种子的25个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不同居群的形态多样性。结果表明:根据分类学性状可将渥丹分为变种有斑百合、黄花渥丹和大花百合。大花百合比有斑百合的叶宽且短,花瓣长且宽,花粉生活力低,种子有胚率低;黄花渥丹比有斑百合叶长且宽,花瓣长且宽,种子有胚率和发芽率低。有斑百合与黄花渥丹亲缘关系较近,与大花百合亲缘关系较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方
百合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全世界有超过100种的野生种和9 000种的品种,这些资源中仅有不足50%用于育种,还有一些处于濒危状态。为使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深入了解百合,促进百合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百合起源、分类,以及生境、表型、遗传和功能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回顾了百合育种的4次突破,并指出我国在百合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研究表明:1)百合在美洲的栽培历史似乎早于亚洲,我国可能是亚洲有百合记载最早的国家。已初步探明百合现代谱系的起源及其在美洲和欧洲的传播路径。2)基于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育种实践,百合属被分为轮叶组、根茎组、百合组、具叶柄组、卷瓣组、喇叭花组和斑瓣百合组等7个组。3)百合适应于多种生存环境,形成了丰富的表型、遗传和功能多样性。4)百合育种经历了亚洲百合、东方百合、组间杂种和花器官特化百合等4次突破。综上,利用百合资源的多样性,百合的种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我国需加强百合野生资源驯化、世界百合资源利用和分子育种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百合 多样性 基因组 分类 功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青 马璐琳 崔光芬 杜文文 贾文杰 王祥宁 王继华
【目的】了解云南省境内的泸定百合资源状况。【方法】采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并对采集到的20个泸定百合野生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泸定百合资源以滇东北昭通、滇东曲靖最丰富,滇中昆明、滇东南文山、滇南红河和滇西保山次之,滇西北地区最少,仅见于金沙江河谷地带,而滇西南地区普洱、临沧未见分布。泸定百合的14个表型性状居群间F值为2. 18~19. 10,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73. 58%,居群间变异(59. 5%)大于居群内变异(19. 76%)。20个野生居群在聚类树上可划分为2大支,未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差异性。【结论】泸定百合在云南省境内分布范围广泛,表型遗传多样性丰富。
关键词:
泸定百合 种质资源 居群 表型多样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家军 庞兰 林翼飞 关婧竹
以三倍体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为母本与兰州百合等7种百合进行种间杂交,以所得幼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杂交组合、消毒方法、幼胚处理方法、胚龄、激素配比对杂种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卷丹×大花卷丹有胚率最高,达41.3%;未开裂蒴果用70%酒精浸泡1min消毒效果最好;剥除种皮和胚乳接种幼胚的萌发率比不剥除高60%~70%,且萌发时间提早17~22d;授粉后40~50d的杂种胚最适于胚培养;最适幼胚萌发培养基为MS+NAA0.01mg·L-1+6-BA0.1~0.5mg·L-1。
关键词:
卷丹 百合 种间杂交 幼胚 离体培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童巧珍 周日宝 盛孝邦 刘湘丹 王朝晖 刘笑蓉 谭周进
以百合新鲜鳞叶为材料,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6份不同生态型的百合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1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5条有效引物,共得到769个扩增位点,其中628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占81.7%。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份百合种质在阈值为0.9407处分为2个聚类群,即百合科两个不同属的植物:百合属和大百合属;阈值为0.5790处,百合属被分为3个不同的种:百合、卷丹和细叶百合。聚类结果和亲缘关系分析表明不同供试百合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远,且各种质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百合 种质资源 RAPD 聚类分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建让 VAN TUYL Jaap 梁振旭
以常见的15个东方百合×喇叭百合(OT百合)品种和14个东方百合品种为材料,通过花粉离体萌发及常规柱头授粉,研究OT百合的花粉活力及其与东方百合雌配子的亲和性;同时,以这15个OT百合品种为母本,以‘布莱斯卡’、‘蒙特祖玛’和‘圣坦德’3个东方百合品种为父本,采用常规柱头授粉研究OT百合雌配子的育性.结果表明:(1)OT百合品种‘宇宙山’和‘入侵’的花粉具有低频率的活力(花粉萌发率分别为5%和6%),其他13个OT百合品种的花粉基本没有活力;(2)‘宇宙山’的花粉与东方百合品种‘卡西尼’、‘居里’、‘凯里湖’的雌配子具有一定亲和性;(3)‘入侵’的花粉与东方百合品种‘吉瑞斯’、‘科德萨’的雌配...
关键词:
百合 雌配子 雄配子 育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瞿素萍 虞泓 吴学尉 李永谊 熊丽
利用7对DALP引物组合对5个亚洲百合杂交组合后代的多态性及分离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对DALP引物共检测出136个位点,5个杂交组合共得到68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379个,多态性位点出现的平均频率是55.7%,呈现出的多态性较高;DALP标记在杂交后代中的分离方式有不分离、发生分离和异常分离3种方式。3种分离方式出现的平均频率与数量分别为44.3%、60;41.8%、57;14.1%和19。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构建百合遗传图谱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刁松锋 邵文豪 陈涛 姜景民 段文彬
[目的]通过我国无患子主要分布区的居群样本,研究无患子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12条ISSR引物分析18个天然居群的265株个体样本。[结果]表明无患子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物种和居群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分别为95.37%和57.82%,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256 9和0.199 8,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390 9和0.298 0。aMoVa分析表明,18个居群间出现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且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居群内。UPGMa聚类和Mantel检验结果表明,18个天然居群可分为2大组群,且居群间的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永昌 柴红梅 李树红 钟明惠 和顺荣 陈明杰
运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分布于滇西北地区的3种羊肚菌(Morchella)的27个居群进行分析。11个随机引物在27个居群中产生243个位点,所有的位点都具有多态性。
关键词:
羊肚菌 居群 RAPD 多样性 滇西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学森 李娜 张雪云 肖丽 江律 罗乐 于超 张启翔
【目的】单叶蔷薇为蔷薇属唯一的单叶物种,是月季育种中的重要材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地区,但由于人为的破坏和环境的改变导致其面临濒危灭绝的风险。本研究通过分析单叶蔷薇表型多样性,探究其表型变异规律,旨在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单叶蔷薇种质资源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以9个单叶蔷薇天然居群中270个单株为研究材料,对其19个表型性状数据进行收集,利用巢式方差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探究其表型变异规律与多样性水平。【结果】(1)9个单叶蔷薇天然居群表型多样性水平较高,19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值分别为15.90%和2.031;9个居群的表型变异系数在10.32%(P4)~13.19%(P8),表现出中等程度的变异,香农多样性指数在1.274(P5)~1.825(P8)之间,其中P8居群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水平。(2)19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 <0.01),居群间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41.23%,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3)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现,单叶蔷薇花径与叶面积、花瓣面积与花斑百分比等部分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4)主成分分析共提炼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0.463%,贡献率最大的2个主成分主要解释花与叶的性状。(5)聚类分析可将单叶蔷薇9个居群分为2类,第1类为大花类,包括P6、P7、P8;第2类为小花类,包括P1、P2、P3、P4、P5、P9。【结论】新疆单叶蔷薇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和变异水平,且变异的来源主要集中在居群内。
关键词:
单叶蔷薇 居群 表型变异 表型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蒋建平 杨懋勋 黄永芳
本研究选择了中国广东省7个有代表性的山区作为野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ex Miellez)天然居群的采样点,对采集到的199份样品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以建立野百合天然居群RAPD分析方法体系以便后续研究,并了解广东省野百合天然居群多态性情况和居群内外个体及野百合及变种百合样品的聚类情况。以新鲜叶片、硅胶干燥叶片及鳞片为材料分别提取DNA,从273条10聚寡核苷酸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条随机引物,对7个居群共199个野百合及百合样品进行RAPD扩增。共检测到433条RAPD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430条,所有个体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丽花 瞿素萍 王继华 汪禄祥 吴学尉
对东方百合"西伯利亚siberia"种球在-1℃低温处理下解除休眠过程中的形态和某些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百合"siberia"种球内的顶芽在冷藏过程中不断伸长,52 d后芽生长点距种球端部的距离小于1 cm。在冷藏处理过程中,淀粉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上升。低温冷藏至52 d时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达到最大值,后出现下降趋势,52~86 d变化趋势平缓,糖分含量的转折点可能与种球内生长点的萌发有关。
关键词:
东方百合 冷处理 种球 解除休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菲 赵珺 雷家军
用6种不同的授粉方法对百合野生种渥丹、毛百合、细叶百合、兰州百合、垂花百合及亚洲百合杂交系品种布鲁拉诺的种间杂交亲和性进行了研究,杂交亲和性较好的杂交组合有布鲁拉诺×渥丹、毛百合×细叶百合,有胚率分别为3.05%和6.50%;杂交亲和性很差的杂交组合有兰州百合×卷丹,有胚率为0。对于花柱较长且粗的百合种(如布鲁拉诺、毛百合)切割花柱授粉方法大多能提高蒴果的膨大程度,在切割花柱基础上再重复授粉或提前授粉,更有利于种间杂交的结实;而对于花柱长且细的百合种(如兰州百合),切割花柱的授粉方法反而降低其蒴果膨大程度;对于花柱较短的百合种(如渥丹),切割花柱与否对其蒴果的膨大程度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百合 种间杂交 亲和性 授粉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丽 李文媛 贾桂霞
为使我国野生百合资源用于新品种培育中,对收集的部分野生百合进行了自交、种间杂交及与栽培品种的杂交,较为系统地评价了野生百合资源的亲和性。结果表明:1)野生百合自交亲和性普遍较好,细叶百合、宜昌百合、岷江百合自交子房膨大率分别达到了100%、66.7%和11.1%。2)以卷丹、泸定百合、岷江百合、兰州百合和青岛百合为母本时,各杂交组合的子房平均膨大率分别达到了53.1%、50.0%、50.0%、45.2%和20.0%,表现出了较高的亲和性;以岷江百合、泸定百合和川百合为父本时,杂交组合的子房平均膨大率分别达到了50.0%、35.0%和10.0%,可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3)百合组的野生种与新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梅 崔文山 杨宏光 年玉欣 王亚斌 罗凤霞
应用RAPD标记对百合杂交种真实性进行了鉴定。研究表明: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百合杂交种进行早期鉴定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在本试验中杂种既具有相加性带型、单亲本带型,又具有融合双亲的特异带,并出现了新的带型。这样可以通过多个引物的应用,对杂交种进行早期鉴定。
关键词:
RAPD标记 百合 杂交种 鉴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