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5)
- 2023(9141)
- 2022(8254)
- 2021(7839)
- 2020(6538)
- 2019(15284)
- 2018(15340)
- 2017(29549)
- 2016(16242)
- 2015(18356)
- 2014(18371)
- 2013(18123)
- 2012(16358)
- 2011(14723)
- 2010(14492)
- 2009(13076)
- 2008(12457)
- 2007(10544)
- 2006(9129)
- 2005(7677)
- 学科
- 济(61746)
- 经济(61681)
- 管理(46857)
- 业(42330)
- 企(35609)
- 企业(35609)
- 方法(30354)
- 数学(26210)
- 数学方法(25905)
- 农(16445)
- 学(15898)
- 中国(14924)
- 财(14115)
- 环境(13877)
- 业经(13844)
- 地方(13693)
- 和(11556)
- 理论(11175)
- 农业(11082)
- 贸(10326)
- 贸易(10322)
- 划(10148)
- 技术(10061)
- 易(9899)
- 教育(9440)
- 务(9340)
- 财务(9283)
- 财务管理(9269)
- 制(9140)
- 企业财务(8774)
- 机构
- 大学(226922)
- 学院(225470)
- 管理(93336)
- 济(83065)
- 理学(81929)
- 经济(81088)
- 理学院(80986)
- 管理学(79555)
- 管理学院(79166)
- 研究(73774)
- 中国(52214)
- 科学(49334)
- 京(48631)
- 所(36939)
- 业大(36333)
- 农(36333)
- 财(35912)
- 研究所(34285)
- 中心(32947)
- 江(31087)
- 北京(30726)
- 范(30661)
- 师范(30394)
- 财经(29779)
- 农业(28472)
- 院(27339)
- 经(27112)
- 州(25898)
- 师范大学(24703)
- 技术(24252)
- 基金
- 项目(164232)
- 科学(128381)
- 研究(119288)
- 基金(118155)
- 家(103284)
- 国家(102445)
- 科学基金(87884)
- 社会(72652)
- 社会科(68718)
- 社会科学(68697)
- 省(64786)
- 基金项目(64193)
- 自然(58948)
- 自然科(57456)
- 自然科学(57445)
- 自然科学基金(56370)
- 划(54777)
- 教育(54059)
- 编号(49136)
- 资助(48314)
- 成果(38838)
- 重点(36588)
- 部(35330)
- 发(34743)
- 创(33977)
- 课题(33322)
- 科研(31673)
- 创新(31580)
- 大学(30197)
- 项目编号(30127)
共检索到310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德平 闫旭东 赵忠祥 黄素芳 赵松山 徐玉鹏 孙文元
通过对黄骅港经济开发区地下水、土壤以及沙尘等自然因子的研究表明:临海地带的地下水位浅,水含盐量在0.5%以上;土壤含盐量一般在0.6%以上,土壤孔隙度小,容量大,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明显低于正常耕田土;沙尘中含盐量在0.20%~0.32%,带有一定的含盐物质。这些生态因子是制约渤海湾泥质海岸地带绿化苗木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渤海湾 泥质 生态因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林心
渤海湾畔的明珠──营口辽宁省营口市,位于渤海辽东湾北岸,辽河入海口处,是全国15个主要沿海港口城市之一。营口市水陆交通便利,陆路、海上运输四通八达。长大铁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贯通南北,可通往东北各地及亚洲和远东部分国家。水路一市两港(营口老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卞晓东 万瑞景 单秀娟 金显仕 王凯传
渤海湾历史上为黄渤海多种主要经济鱼类重要产卵和育幼场。基于历史调查资料和补充调查,构建渤海湾鱼卵、仔鱼调查数据集,通过数理统计分析阐述1982年以来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浮性鱼卵、仔稚鱼)群聚特性和演替过程。结果显示,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结构、产卵和育幼场重心位置处在持续更替过程中,不同时期早期资源的种类组成、资源丰度、优势种类和物种多样性水平等呈明显季节更替,118o30?E以西湾中底部海域一直为产卵和育幼场集中分布区。相较1980s,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已发生结构性改变,且渤海湾作为传统经济鱼类的产卵和育幼场所的功能下降明显。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种数和资源丰度均在2010s前期跌至历史低值,近年来又显著回升。鱼类早期资源种数由1980s的39种,1990s前期的31种、后期的34种,2000s至2010s初期的22种,逐次下降至2010s前期的21种,2010s中后期始逐步回升,至2020s初期已达40种。最近,2020—2021年鱼卵种数约为1980s的80%左右,资源丰度约为彼时的88%;仔稚鱼种数与1980s大致相当,资源丰度则为彼时的1.33倍。鱼卵、仔稚鱼物种多样性水平呈年际和年代际剧烈波动,鱼类早期资源种类年际更替现象明显,且近年来呈明显加快趋势。产卵类型、栖息类型和适温类型亲体种数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全年综合浮性卵种数比例下降,黏性卵和具卵膜丝卵种数比例升高;陆架浅水中上层鱼类种数所占比例升高,中底层和底层鱼类所占比例降低。斑■(Konosirus punctatus)、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等渤海湾传统经济鱼类早期资源密度显著降低;鳀(Engraulis japonicus)、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和少鳞■(Sillago japonica)等鱼类早期资源密度显著增高。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发生量主要取决于产卵场的环境条件、捕捞强度和对鱼类早期资源的损害程度,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是环境和捕捞双重扰动下鱼类群落内生态位错位交替和结构性渔业资源衰退的具体体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毓 鲍捷 李东和
"地带-省级-市级"是一个空间结构的三个层级,随时间尺度形成具有自身内在变化规律的独特格局。文章系统梳理了渤海湾旅游发展基础数据,基于时空尺度探索区域旅游成长的演变轨迹,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构建了驱动模型,解释机理。结果表明:(1)渤海湾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发展重心的时空变化呈交叉"J"型分布,由东南向西南移动;(2)从旅游发展重心与标准差椭圆分析来看,形成辽宁南北响应、河北隔强成弱、山东东西联动的独特格局;(3)渤海湾3省区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重心的演变过程大致呈三角轴线分布,三角底部是重心偏移方向多变期,顶部是重心偏移方向基本定向期;(4)比较3个时间尺度的旅游成长速度,其空间差异和变化强度驱动重心轨迹以及标准差椭圆的转移。
关键词:
旅游重心 演变轨迹 时空尺度 渤海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晓宇 吕婷婷 高义 付敏
利用多期遥感数据,以2年为时间步长提取了2000-2010年间各时期渤海湾海岸线空间位置、长度以及结构信息。通过空间分析,以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增长为数量指标对海岸线的时空变迁过程进行了定量反演,并进行了驱动力和影响分析。研究表明,研究期渤海湾岸线变化显著,岸线总长度增长了约427km,几乎全部为人工岸线,自然岸线变化微弱。由岸线变迁所造成的陆域面积增长达到937km2。海岸线变迁的主要驱动力表现为前期的围垦养殖以及中后期的工业园区和港口的建设。主要的陆域增长点为沾化和无棣沿海地区、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以及黄骅港、滨州港、东营港等。2010年的渤海湾海岸线形态相比于2000年要粗糙很多,1...
关键词:
渤海湾 海岸线 时空变化 遥感 GIS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平 邱月 王玉涛 魏忠平 范俊岗 曹宝慧 李仁平 宋岩
研究渤海泥质海岸白榆(Ulmus pumila)中龄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中龄林、白蜡(Fraxinus chinensis)中龄林、群众杨(Populus popularis)中龄林、杨树(Populus×liaoningens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混交林、白榆(Ulmus pumila)幼龄林、辽宁杨(Populus×liaoningensis)幼龄林及当地自然生灌草地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季节动态及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以期为渤海泥质海岸土壤改良和防护林科学营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0~30cm土层内,渤海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季节动态多呈现春秋两季低、夏季高的倒"V"字型变化,土壤脲酶活性季节动态多呈现春秋两季高、夏季低的"V"字型变化,蔗糖酶活性季节动态多呈现春夏秋连续升高的直线型变化。不同防护林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差异显著,对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影响差异不显著;群众杨中龄林、杨树刺槐混交林、白榆幼龄林、辽宁杨幼龄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灌草地,分别降低了29.89%,46.81%,64.25%,38.56%。渤海泥质海岸防护林显著降低土壤pH值、电导率、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存在显著正相关。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肖广侠 宋文平 郭彪 高燕
对渤海湾放流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收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3 232尾中国对虾,对其体长、体重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渤海湾中对虾体长体重成幂指数关系:♂:W=6.8×10-6L3.076 2;♀:W=5.8×10-6L3.115 3;(2)同大多数其它对虾种类一样,中国明对虾也表现雌雄生长的差异。养殖前期,雌雄虾的体长、体重生长差异不明显,雄虾略高于雌虾,在49.1 d之后,雌虾生长速度高于雄虾;雄虾生长拐点出现在120.0 d左右,雌虾体重的生长拐点出现在155.3 d左右;(3)采用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
关键词:
渤海湾 中国明对虾 生长特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玮彤 张东 刘鑫 韩飞
在系统分析淤泥质海岸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岸带资源影响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岸滩冲淤变化特性、岸滩资源利用现状、利用潜力以及泥沙淤积对港口航道造成的资源损失,通过成本型、效益型两大类共16个指标,构建了适合淤泥质海岸资源状况评价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实现了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岸带资源影响的综合评估。利用该模型计算了江苏省南通市沿海的围填海活动对海岸带资源影响的评价系数,计算结果为0.596,表明南通当前的围填海开发活动已经对当地的海岸带资源造成了较大影响,在今后的沿海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海岸带资源的节约与保护。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瑞
以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为基础,研究港口物流与应季海鲜产品贸易之间的关系,并以渤海湾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港口物流和应季海鲜产品贸易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并且应季海鲜产品贸易对港口物流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萍 曹慧敏 田伟君
以研究环渤海地区海水环境污染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具体关系为目的,选取2011—2020年环渤海湾区三省两市的面板数据,引入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作为研究重点,旨在研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下三次产业经济结构、海洋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三次产业结构—水质污染排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对污染物的排放量均有显著正相关,第二产业比第一产业对污染物排放量的相关性更强,而第三产业对污染物排放量均有显著负相关。以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二氧化硫(SO_(2))、氮氧化物(NO_(X))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为主要指标,探究渤海湾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结果中人均固体废弃物(PSW)呈现“S”型,受特殊值影响较大,lnPCOD、lnPNH_(3)-N、lnSO_(2)的EKC皆已达到顶点,lnPNO_(X)的拟合结果也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环渤海湾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发展到EKC的“顶点后阶段”,经济发展的环境补偿性越来越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志梅 张雷 郑丙辉 郭康权 秦延文 王义
对2003-07在渤海湾采集的柱状沉积物中氮、磷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柱状沉积物中氮、磷空间分布特征是近岸高,远岸低;近岸P含量达0.410mg/g,远岸含量为0.233mg/g。其中磷主要以无机磷形式存在,无机磷约占总磷的50%以上;渤海湾沉积物中氮含量较高,平均达5.96mg/g。
关键词:
渤海湾 沉积物 氮、磷分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萍 曹慧敏 田伟君
以研究环渤海地区海水环境污染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具体关系为目的,选取2011—2020年环渤海湾区三省两市的面板数据,引入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作为研究重点,旨在研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下三次产业经济结构、海洋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三次产业结构—水质污染排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对污染物的排放量均有显著正相关,第二产业比第一产业对污染物排放量的相关性更强,而第三产业对污染物排放量均有显著负相关。以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二氧化硫(SO_(2))、氮氧化物(NO_(X))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为主要指标,探究渤海湾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结果中人均固体废弃物(PSW)呈现“S”型,受特殊值影响较大,lnPCOD、lnPNH_(3)-N、lnSO_(2)的EKC皆已达到顶点,lnPNO_(X)的拟合结果也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环渤海湾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发展到EKC的“顶点后阶段”,经济发展的环境补偿性越来越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莹 周锋 房恩军 郭彪 张博伦 张武昌
2015年春季(5月)、夏季(7月)和秋季(9月)在渤海湾近岸海域进行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调查。浮游纤毛虫丰度、生物量及种类组成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夏和秋季纤毛虫的平均丰度分别为(1016±868)、(2011±1327)和(2456±1776)ind./L,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91±2.53)、(5.78±4.45)和(3.11±2.40)μg?C/L。3个季节砂壳纤毛虫占纤毛虫丰度的比例平均为(26.7±23.3)%,夏季最高,为(43.4±25.1)%,秋季最低,为(12.3±8.1)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宇 房恩军 郭彪 高燕 侯纯强
根据2012年5月在渤海湾天津海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物种组成与分布、鱼产力、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关系。鉴定出浮游动物28种,其中腔肠动物6种,桡足类9种,毛颚动物1种,糠虾类2种,浮游幼虫6种,其它动物4种。其中桡足类种数最多,其次为腔肠动物的水母类。调查区的浮游动物群落可分为近岸低盐类群、外海高温高盐类群、广盐类群等3个生态类群,且以后两者的种类占绝大多数。主要种类包括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短尾类幼体(Brachyura Larva)、夜光虫(Noctiluca ...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亮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综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应用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构建了食品生产、原料生产、基因资源、氧气生产和气候调节、废弃物处理、生物控制、休闲娱乐、科研文化、初级生产以及物种多样性维持等10项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对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进行了上述10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结果表明,三个海湾服务功能的总价值量为1 485.11×108元,单位面积价值为4.52元/(m2 a)。其中,辽东湾价值量最大,占三个海湾总价值量的56.7%,其次是莱州湾,占总价值量的23.3%,渤海湾最小,占总价值量的20%。各项服务中,食品生产的价值量最大,占总价值量的7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